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水滑石和类水滑石化合物在催化反应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水滑石及类水滑石化合物具有特殊的层状结构及物理化学性质,在吸附、催化领域中占有重要地位。综述了水滑石和类水滑石化合物在各种催化反应中的应用,并对其在催化领域的发展作了展望。  相似文献   

2.
水滑石类材料应用于氧化反应研究最新进展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纪红兵  王乐夫 《天然气化工》2002,27(1):49-55,61
详细介绍了水滑石类材料应用于各种氧化反应 ,包括烷烃、烯烃、醇、巯基化合物、醛、酮、胺、吡啶类化合物、酚、氮氧化物及一氧化碳等的氧化研究 ,认为水滑石类材料将在环境友好的化学过程中起到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采用共沉淀法合成的Zn-Al水滑石,借助FT-IR和XRD方法对水滑石及其焙烧产物进行表征,以水滑石前体及其焙烧产物进行甲基橙吸附实验,测试其吸附性能,探讨了金属离子比例、吸附平衡时间、温度等对甲基橙吸附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合成的水滑石结晶度好,焙烧后CO23-层被部分破坏,焙烧态水滑石吸附效果明显高于焙烧前。在焙烧温度为500℃、pH值为5、吸附时间为120min、吸附温度为30℃、投加量为0.5g/L、Zn-Al比为2∶1时的水滑石焙烧产物对甲基橙的去除效果最好,甲基橙最大去除率可达92.3%。  相似文献   

4.
<正>由中国科学院山西煤化所煤转化国家重点实验室自主研发的炭基催化剂干法一体化脱除烟气多种污染物移动床技术,日前在江苏河海集团工业园区完成5000立方米/时烟气中试验证。这标志着烟气干法一体化脱除多种污染物的移动床工艺和技术已基本成熟。该技术在一个反应系统中实现了烟气中多种污染物的干法一体化脱除,以及炭基催化剂的高效再生。其中,脱除反应器可以吸附去除粉尘、重金属和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和喷入的还原剂氨气反应生成氮气排放;  相似文献   

5.
针对炼油厂污水汽提装置氨精制工艺的现状,采用结晶-吸附法进行脱除氨中硫化氢的实验研究,结果证实结晶-吸附工艺能有效地脱除氨中的硫化氢、油和水等杂质,得到了有关的控制参数,为工艺设计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6.
制备了一系列表面胺基改性的过渡金属类水滑石催化剂,采用XRD、N_2吸附、FTIR、TEM和元素分析对其进行了表征。以O_2为氧化剂,在无溶剂的条件下,考察其对一系列醇选择性氧化反应的催化性能。结果表明,所制备的改性类水滑石催化剂仍保留类水滑石载体的层状结构,而载体的元素组成显著影响其改性催化剂的性能;在较优的反应条件下,仲醇、环烷醇和芳香醇均可被选择性氧化成相应的醛或酮。  相似文献   

7.
师慧敏  何静  张文会  卫敏  段雪 《石油化工》2004,33(Z1):850-852
在层状双金属氢氧化物中插入酒石酸钛配合物,XRD谱图、FT-IR、紫外漫反射表征结果显示,酒石酸钛配合物进入了LDH层间,得到了具有良好结晶结构的酒石酸钛柱撑水滑石不对称催化剂.以低温N2吸附实验、表面接触角等手段表征了插层产物的物化性质.所得超分子结构酒石酸钛柱撑水滑石催化剂对硫醚氧化催化反应显示一定的催化活性.  相似文献   

8.
用于表面处理的水滑石膜(简称水滑石膜)广泛应用于轻金属的防护,铝、镁、钛等轻金属应用领域的不断拓展对水滑石膜提出了新的要求。为了应用于极端或特殊环境,除了传统的长效耐蚀能力,水滑石膜还需具有多种功能。综述了水滑石膜的多功能化研究现状,总结了各种功能化的策略,并展望了多功能化水滑石膜未来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9.
中国石油兰州石化分公司通过变压吸附工艺,将两套催化裂化装置的催化裂化干气首先提浓为富含乙烯、乙烷的浓缩干气,再进行加氧精制脱除氧和氮氧化物,绝对避免氮氧化物在乙烯装置乙烯分离冷箱低温区积累引起爆炸的风险.加氢反应器床层温度控制在200~208℃,氢气配入量稳定在34 m3/h,反应器出口气体的氧体积分数保持在0.5μL/L以下.得到的65.1 kt/a精制干气并入乙烯装置深冷分离单元分离得到乙烯和乙烷.采用干气变压吸附浓缩乙烯乙烷的方法其技术优势是常温操作、易于控制、产品收率及纯度高,同时装置投资和生产成本比深冷分离及油吸收分离法低35%~45%.  相似文献   

10.
《石油化工》2016,45(1):47
通过浸渍法制备了KF/锌铝水滑石固体碱催化剂,通过XRD、TG-DSC和氮气吸附-脱附等方法对催化剂进行了表征,考察了催化剂的制备条件,并将其用于催化大豆油与甲醇酯交换制备生物柴油的反应。实验结果表明,KF负载量为85%(w)、在500℃下焙烧3 h时制备的KF/锌铝水滑石催化剂对大豆油酯交换反应表现出良好的活性,当大豆油与甲醇的摩尔比为12∶1、催化剂用量为3%(相对于大豆油的质量)、在65℃下回流3 h时,大豆油的转化率可达到85.94%。表征结果显示,KF/锌铝水滑石催化剂的活性与KF和水滑石在高温煅烧时相互作用形成的新晶相K_3Al F_6和KOH有关。  相似文献   

11.
内蒙古膨润土处理氨氮废水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内蒙古某地产膨润土处理氨氮模拟废水,在废水体积为100 mL,膨润土用量为5 g的条件下,利用静态吸附试验考察了吸附时间、溶液pH值、溶液中Ca2+,Mg2+浓度及氨氮初始浓度对氨氮去除率的影响,并采用改性液对膨润土进行了盐改性。结果表明,最佳吸附时间为60 min,溶液pH值为7.92,此时氨氮去除率最大,为63.38%;随着Ca2+,Mg2+浓度的增大,氨氮去除率降低,且Mg2+比Ca2+的影响程度大;当氨氮初始浓度为0~200 mg/L时,Langmuir等温线的相关系数达0.996 2;在改性液质量分数为4%时,盐改性膨润土的氨氮去除率最高,为90.18%。  相似文献   

12.
吸附剂表面性质对柴油碱性氮化物吸附脱除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对硅胶、改性硅胶、活性白土和γ-Al2O3四种吸附剂进行柴油吸附脱除碱性氮化物试验以及BET分析和吡啶吸附红外分析。结果表明,室温下硅胶在拐点前的碱性氮化物吸附等温式为: ;改性硅胶吸附碱性氮化物的吸附等温式为: ;γ-Al2O3的碱性氮化物吸附等温式为: ;活性白土的碱性氮化物吸附等温式为: 。研究发现,吸附剂比表面积不是吸附脱除柴油碱性氮化物的主要影响因素,孔径小于3.5nm时会阻碍碱性氮化物在吸附剂表面的扩散,降低吸附剂吸附容量。碱性氮化物在吸附剂表面的吸附作用以化学吸附为主, 随着吸附剂表面酸中心增加,吸附剂对碱性氮化物的吸附容量增加。  相似文献   

13.
以硅胶为吸附剂,以喹啉的十二烷溶液为模拟油,在间歇式反应釜中进行静态吸附实验,考察硅胶焙烧温度、吸附温度对硅胶吸附脱氮性能的影响,并采用焙烧法对硅胶进行再生。结果表明:硅胶具有较强的吸附脱氮能力,其最佳焙烧温度为400 ℃;在剂油质量比0.03、吸附温度20 ℃、吸附时间30 min的条件下对碱性氮质量分数为1 500μg/g的模拟油可以达到较好的吸附脱氮效果,脱氮率在70%以上;经多次再生,硅胶的吸附脱氮率仍在68%以上。  相似文献   

14.
The combustion of nitrogen compounds in fuel remains a serious challenge due to its negative impact on public health and environments. Herein, an effective pyridine imprinted polymer (poly 4-vinyl aniline-co-DVB) was developed for the selective adsorption of pyridine, a basic nitrogen compound in fuels. The adsorption performance of the imprinted poly 4-vinyl aniline-co-DVB was determined. Imprinted poly 4-vinyl aniline-co-DVB gave an adsorption capacity of 30.2?mg/g for the removal of pyridine in model fuel. This work provides practical potential application of poly 4-vinyl aniline-co-DVB for the removal of pyridine, a nitrogen compound found in fuel oils.  相似文献   

15.
以硅酸钠为硅源,硫酸铝为铝源,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TAB)为模板剂,采用水热合成法制备出不同硅铝比(摩尔比)的介孔分子筛Al-MCM-41。利用XRD,BET等手段对合成分子筛进行了表征,并在间歇式吸附装置上对喹啉(吲哚)-液体石蜡模型化合物进行吸附脱氮实验。结果表明,所制备介孔分子筛Al-MCM-41具有较大的比表面积,适宜的孔径和较大的孔容;铝原子的加入可增加分子筛的酸性位,改善吸附性能;其对碱性氮化物喹啉的吸附性能优于对非碱性氮化物吲哚的吸附性能,且在最佳吸附温度120℃下,硅铝比为60的分子筛对喹啉的吸附效果最佳,而硅铝比为40的分子筛对吲哚的吸附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16.
分别采用碱性、酸性、中性氧化铝吸附脱除氮质量分数为1 732μg/g的模拟油(吡啶的正十二烷溶液)中的吡啶,确定最佳吸附剂,并探究各因素对其吸附脱氮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处理15 mL模拟油时,使用1.2 g碱性氧化铝在303 K下吸附30 min的吸附脱氮效果最佳,氮去除率为61.24%;碱性氧化铝对模拟油中吡啶的吸附行为符合Langmuir-Freundlich混合模型,该吸附过程可自发进行,属于放热物理吸附,吸附过程符合准一级动力学模型;经过高温焙烧和乙醇洗涤的碱性氧化铝吸附剂,再生率分别为72.04%和71.48%,说明碱性氧化铝具有良好的再生性能。  相似文献   

17.
简要介绍了化石燃料制氢、工业副产氢、电解水制氢以及光解水和生物质等新型制氢的方法,叙述了冷凝-低温吸附、低温吸收-吸附、变压吸附、钯膜扩散、金属氢化物分离五种氢气提纯方法,对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用氢气所依据的相关标准进行了比较分析,指出了氢气中总硫、一氧化碳、甲醛与甲酸、总卤化物、氨气、二氧化碳、水、总烃、氧气、颗粒物、...  相似文献   

18.
用载酸13 X分子筛吸附脱除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安庆分公司石脑油中的有机氮化物,浸渍剂为磷酸溶液。结果表明,脱氮后,石脑油有机氮质量分数可降至小于0.7×10-6,脱除率为84.5%;单次循环吸附脱除石脑油中的有机氮时,m(石脑油)/m(吸附剂)为190.3;最佳液相吸附脱氮条件为吸附温度20℃,空速6 h-1;脱附条件为温度200℃,氮气空速60 h-1,脱附时间3 h;先对失活吸附剂脱附,然后用磷酸溶液再生,活性可恢复为新鲜吸附剂的92.3%。  相似文献   

19.
以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为模板剂、以硝酸镍为镍源,采用水热合成法合成Ni-MCM-41杂原子分子筛,并对其进行红外光谱(IR)、X射线衍射(XRD)及N2吸附-脱附表征。IR和XRD结果表明样品具有MCM-41分子筛的介孔结构,镍离子已进入分子筛骨架,N2吸附-脱附结果得出Ni-MCM-41杂原子分子筛的比表面积为523 m2/g,平均孔径为2.82 nm,孔体积为0.625 8 cm3/g。研究了Ni/SiO2摩尔比对分子筛吸附脱除含吡啶模拟柴油碱性氮化物的影响,确定Ni/SiO2摩尔比为0.01的Ni-MCM-41分子筛吸附脱氮效果最佳。考察了分子筛用量、吸附温度、吸附时间对Ni-MCM-41(0.01)分子筛吸附脱氮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最佳吸附脱氮条件为:分子筛用量为0.02 g/mL(相对于模拟柴油),吸附温度为40 ℃,吸附时间为20 min。  相似文献   

20.
 以经济廉价的煤制气副产褐煤半焦活化后作为载体,采用等体积浸渍法制备了金属氧化物半焦脱硫剂,用于柴油吸附脱硫。考察了半焦载体不同活化方法和不同金属氧化物含量对半焦脱硫剂脱硫性能的影响,以及吸附温度和空速等脱硫工艺条件对脱硫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经过不同方法活化后的半焦制备的脱硫剂的脱硫能力明显优于未经处理的半焦制备的脱硫剂脱硫剂、负载金属氧化物后脱硫能力也有所提高,CuO负载量1%效果最佳,ZnO负载量0.5%为最佳;从60~120℃,随着温度的升高,脱硫剂的脱硫能力逐渐增强,超过120℃后,脱硫剂的脱硫能力下降;脱硫剂的脱硫性能随着空速的增加逐渐下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