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试论悲剧人物的审美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为审美观照的对象,要对悲剧人物面对人生的苦难和不幸,甚至生命毁灭时的态度进行审美评价。悲剧不是重在对苦难的渲染,而是重在对反抗苦难和毁灭中所呈现出来的抗争之美的表现。悲剧人物在审美领域中,最突出的特征就是必须具有悲剧性的抗争精神。其次,它要求主体采取逆受形式的心理反应形式。善恶美丑的人都可以成为悲剧人物。  相似文献   

2.
中原古代先民由于生活在严酷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中,为了生存而进行的抗争使中原人民形成了哲学意义上的悲剧性格,因此在民间文学方面出现了很多悲剧性的中原神话,体现了浓厚的悲剧意识和中原人民坚强不屈的悲剧精神。  相似文献   

3.
中西方悲剧的异同在各自的代表作品《红楼梦》与《罗密欧与朱丽叶》中得到了很好的体现。以冲突和抗争为主题,是中西悲剧的相同之处;中西悲剧的不同之处在于中国的悲剧是悲而不伤,主人公往往是继续生存在悲剧中,是对悲剧情愫的保存,而西方则是通过悲剧主角的彻底毁灭,以生命的终结来成全悲剧的审美快感。对悲剧精神的解读,其实践价值在于指...  相似文献   

4.
为了探讨《献给爱米丽的一朵玫瑰》的美学特色,依托中西关学理论就该小说中的悲剧美进行了分析。爱米丽的受难透出深深的悲怨之美;她的抗争给她的人生平添了一层悲壮之关;悲剧的原动力与社会根源给读者以悲悯之美;悲剧的精神超越却显露出悲喜之美。爱米丽的爱情悲剧关是一种韵味悠长的美。  相似文献   

5.
萧红笔下的悲剧意蕴体现为生命价值的缺席与群体愚昧;张爱玲的悲观来自其深刻领悟个体生命的微末和悲怆及荒凉的“末世感”。她们以各自的角度从生活的表层切入千百年来女性的精神创面。萧红与张爱玲都以悲剧来观照人生,在悲剧风格上既有共同点,也各具个性特点。  相似文献   

6.
分析小说<夜色温柔>的主人公迪克自身性格的弱点,揭示迪克与上层社会不可调和的冲突,以及从抗争到最终失败等方面揭示其悲剧命运形成的原因.  相似文献   

7.
命运是悲剧的核心要素。在西方传统悲剧中,悲剧人物所抗争的常常是命运。但在中国传统悲剧中,悲剧人物所抗争的往往不是抽象的命运,而是社会生活中的具体对象。在中国传统悲剧中存在两种命运,一种是以使命和天命方式存在的,这种命运具有善的一面,代表了绝对正义;一种是以无常和幻灭的方式存在的,这种命运具有消蚀磨灭一切的特性,引起人们的深深悲哀。后者更具有"形而上"的意味。  相似文献   

8.
“中国悲剧”问题的歧途与希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悲剧”问题在近现代所经历的学术发展及其象征意义。它在美学中留下了长久的困惑,进入文化领域成为国民性批判的一个开端,在现代则成为我们反思民族精神、建立中国美学的一个支点。中国悲剧的学术史,集中体现了中国近代以来的精神史。  相似文献   

9.
对近代关于悲剧阐释的前后两期进行了研究.论述了近代悲剧观念的延续和变迁.认为近代对悲剧观的探讨,不但对于悲剧规范一类型的建立有意义.还对传统的戏剧模式和戏剧精神,特别是传统人生观念和戏剧结构的“圆形意识”构成了巨大的冲击.  相似文献   

10.
中西方学者对悲剧都有深刻认识。中国传统文化注重和谐中庸,反悲剧意识根深蒂固。中国古代悲剧是在悲剧意识与反悲剧意识的夹缝中艰难成长起来的。“先否后喜”的悲剧结构体现了中国人民的审美崇尚,应予以尊重。  相似文献   

11.
悲剧诗人总是强烈地渴望和寻找着灵魂的归宿和精神家园,当他在西方遇到了宗教的欢迎时,到中国一定会受到伦理观念的热情款待。当他在这种欢迎和款待的温馨气氛中陶醉时,他就变换了自己的角色而不再是悲剧诗人了。自儒家的伦理观念在中国美学史和思想史上开始显现威严时,中国艺术也就开始书写自己“温柔敦厚”的历史了。从儒家思想作为中国美学史的主导思想这一事实出发,分别以诗、戏剧、小说以及其它表现型艺术(音乐、舞蹈、绘画)为例论证中国传统思想(儒主道辅)导致中国艺术的悲剧精神的缺位。  相似文献   

12.
蒋蔚祖是《财主的女儿们》中的一个重要的人物形象,在他的生存中,独立意志与担负精神的缺乏是其悲剧命运的内在渊薮。正因负载着此种“精神奴役的创伤”其“原始强力的反抗”也归为无效,内在焦虑最终导致了他对生命的拒绝。  相似文献   

13.
欧内斯特·海明威在作品中善于通过暴力、死亡等形式表现人生的悲剧性存在状态,倡导面对人生痛苦和悲剧的超越意识,呈现出一种积极向上的人生价值观。在评价海明威时应该重视他叙述文本下面的深层精神诉求。  相似文献   

14.
以现代性为视角,分析了《模影零篇》中对审美现代性的悲剧追寻和对启蒙现代性的生存书写。展示了作为特殊年代知识分子的林徽因的个体精神和家国情怀。  相似文献   

15.
国内外对《安娜·卡列宁娜》的研究大都集中于对安娜悲剧精神的认同及造成其悲剧的社会因素批判。即使用精神分析学来阐释,其中“三我”的主体定位也各有侧重。本文将运用弗洛伊德的人格结构理论,提出安娜、卡里宁、列文和伏伦斯基分别是本我、自我、超我和“三我”变体的代表。通过人格结构之间的激烈冲突与斗争,并以超我的胜利为终极目标,反映了托尔斯泰对人类精神性存在的深刻挖掘与反思。  相似文献   

16.
论诸葛亮的悲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分析了《三国演义》中诸葛亮形象的悲剧表现,悲剧根源及所蕴藏的化意义,认为理想与现实的矛盾、孤独的境遇、性格心态的蜕变,使诸葛亮的命运具有强烈悲剧性特征,要全面正确地认识和评价诸葛亮,不能仅仅着眼于其才智与结局的反差,应全面把握分析其悲剧表现。  相似文献   

17.
首先通过分析岷江上游羌族聚居地区的自然环境与羌族的生活方式、军事防卫及宗教信仰的相生互动关系,揭示了羌寨聚落的美正是这三大因素与自然环境共同作用的结果。并进一步阐述了在这种特定的环境下羌寨所表达出的山地聚落的和谐美、居住形态的质朴美及碉楼建筑的特异美;认为羌寨聚落的美学意义和价值在于展现了一种悲剧艺术的巨大震撼力,表达了羌民族在困境中的创新精神和这种创新所形成的地域建筑文化达到的至高美学境界。  相似文献   

18.
音乐电影《悲惨世界》充满强烈的悲剧性,其艺术类型决定在表现人物悲剧时不同于小说,借助于情节的凸显和情境的冲突而塑造的芳汀、冉·阿让、革命的年轻学子等悲剧形象,探讨他们命运的悲剧根源,其主题涵蕴在音乐和电影的融合中得到完美的表现和阐释。  相似文献   

19.
避开概念化的思维模式和简单的结论,通过对历史定位的静态解剖来理解项羽的悲剧形象。并从生命的价值、生存文化、性格特征及其个人经历的多维角度去理解项羽义不过江却自刎乌江的悲壮结局,揭示一个顺应历史却又不能把握机遇而堕入命运深渊的历史悲剧人物的内心世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