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李崇德  郭可宁等 《矿冶》2001,10(2):27-30
研究了矿床中银的赋存状态及其浮选回收存在的问题 ,认为伴生银回收率低主要是尾矿中银的损失所致 ,其次是入选矿石的硫品位偏高和大幅度波动引起。试验表明 ,铜硫分步优先浮选工艺和中矿再磨都能提高伴生银的回收率 ;生产中采用等可浮工艺能较好实现伴生银的回收 ,1998年银的回收率达到 5 6 3%  相似文献   

2.
甘肃花牛山铅锌硫化物矿石中伴生银的回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提高花牛山铅锌硫化矿石中伴生银的回收率,进行了原矿工艺矿物学和银赋存状态研究,在此基础上,采用混合用药、适当降低铅精矿主品位、粗精矿再磨等多种技术措施,使伴生银的回收率有了较大幅度的提高,同时,铅、锌主金属的选矿指标也得到了改善。  相似文献   

3.
银工艺矿物学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80年代是银工艺矿物学空前繁荣的时代.银的赋存状态研究确认了独立矿物、晶格银、机械混入物三种存在形式,大多数研究证明银主要以独立矿物存在于载体矿物之中,银矿物工。艺性质研究查明了影响选矿回收效果的关键矿物学因素;银矿物种类、粒度和银在主要矿物中的分配,直接指导选矿工艺的改善.进入90年代,银工艺矿物学研究范围由伴生银矿扩展至单一银矿,同时加强了银氧化矿石、含银钨矿石和冶炼产品的研究.  相似文献   

4.
高德水 《现代矿业》2020,36(9):145-147
为提高某高硫铜锌矿石中伴生金银的回收效果,对矿石中的金银矿物进行了工艺矿物学研究及选矿试验。工艺矿物学研究结果表明:矿石中的金矿物以银金矿为主(占96.66%),银矿物以辉银矿为主(占87.52%),且金矿物和银矿物的嵌布粒度都很细,但二者与黄铜矿的密切共生关系为金、银的回收创造了条件;矿石采用1粗2扫3精闭路优先浮铜流程可有效回收伴生金银,在石灰及锌矿物抑制剂硫酸锌+亚硫酸钠添加在磨机中(粗选矿浆pH=10.0)的情况下,最终获得的铜精矿含铜19.83%、回收率88.50%,含金7.64 g/t、回收率56.61%,含银340.7 g/t、回收率54.20%,伴生金、银较好地富集在铜精矿中;工艺矿物学研究结果为该矿石中伴生金、银的高效回收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5.
针对某铅锌矿伴生银回收率低的生产现状,进行了提高银回收率的试验研究。根据矿石性质,采用提高磨矿细度、降低浮选矿浆碱度、添加选择性捕收剂BK901C等工艺措施,在不影响其他指标的情况下,大幅提高银回收率33.57%。  相似文献   

6.
为了更好地利用山西灵丘某银矿资源,重点进行了矿石中银的赋存状态研究。查明了矿石的化学组成,矿石中银的主要矿物种类、嵌布状态和工艺特征。根据银的工艺矿物学研究结果,提出了提高银的选矿回收率的建议,为选矿工艺研究提供了重要的基础资料。  相似文献   

7.
康家湾铅锌矿中伴生金银的性质对选矿工艺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康家湾铅锌矿矿石中伴生金、银的赋存状态和工艺性质较复杂,金银矿物与主金属矿物关系密切、粒度细小、对金银的选别影响很大。矿石中77.62%的金分布在黄铁矿和毒砂中,这部分金用机械选矿或氰化浸出较困难,只能用焙烧─氰化或冶炼的方法提取。矿石中80%的银可以在铅精矿中富集,这对提高银的回收率有利。  相似文献   

8.
为查明矿石性质对选矿指标的影响,对国外某高铁型铜硫矿采用光学显微镜、物相分析和化学多元素分析等分析测试手段,研究了矿石的矿物组成、主要矿物嵌布特征和主要元素赋存状态等工艺矿物学特征.工艺矿物学研究结果表明,Cu和S为矿石中主要目的元素,品位分别为0.78%和11.12%,伴生元素银品位为7.5 g/t,铜主要赋存于黄铜...  相似文献   

9.
锡铁山含银铅锌硫化物矿石浮选分离研究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王庚辰  魏德洲 《金属矿山》2005,(11):27-30,33
为了提高锡铁山铅锌硫化物矿石中伴生银的回收率及铅锌选矿指标,进行了原矿工艺矿物学和银赋存状态研究。在此基础上,进行了一系列的选矿试验研究,对铅浮选回路的药剂制度作了重要的改变,即在原生产只使用25~#黑药的基础上,增加了D3和T6两种新药剂,有效地强化了银矿物及其连生体矿物的浮选,实现了在不改变原生产主流程条件下,大幅度地提高了银回收率,同时也提高了铅锌选矿指标。  相似文献   

10.
针对某铅锌矿伴生银回收率低的生产现状,进行提高银回收率的试验.根据矿石性质,采用提高磨矿细度、降低浮选矿浆碱度、添加选择性捕收剂BK901C等工艺措施,在不影响其他指标的情况下,银回收率从51.86%提高到85.43%.  相似文献   

11.
铜钼硫复杂共生矿石选矿新工艺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某斑岩型铜钼矿位于中国西藏地区,是中国近年来发现的超大型矿床。矿物种类繁多,主要可回收矿物嵌布粒度不均匀,镶嵌关系较复杂。针对该铜钼矿矿产资源,通过对影响选矿指标的条件、流程方案等进行研究,确定了合理的选矿流程结构和药剂制度,获得了较理想的选矿技术指标:总铜精矿品位22.85%、铜回收率87.17%;钼精矿品位48.85%、钼回收率68.96%;硫精矿品位40.75%,硫回收率61.07%。试验结果表明,采用铜钼等可浮选再分离—铜硫混合浮选分离工艺,可以综合回收铜、钼、硫矿物。  相似文献   

12.
为高效利用锡铁山深部(-2 702 m)铅锌矿石资源,鉴于工艺矿物学对矿石浮选性能研究的重要指导作用,利用X射线衍射(XRD)分析仪和显微镜照相等测试分析技术,对该矿石进行了详尽的工艺矿物学研究,并探究了矿石的浮选特性。结果表明,矿石中金属矿物主要是黄铁矿,其次为闪锌矿和方铅矿,还可见少量的磁铁矿、褐铁矿、黄铜矿、铁闪锌矿、磁黄铁矿,可综合回收的有价矿物为铅、锌、硫及伴生金银,脉石矿物则以透辉石居多,其次是石英、方解石、绿泥石;方铅矿和闪锌矿分别呈中-细粒及中粒嵌布特征,大部分有用矿物的嵌布粒度在74μm以上,对矿物之间的解离十分有利。浮选试验结果表明,在较粗的磨矿细度下,即可实现矿石中主金属铅锌的高效浮选,实验室利用现有生产工艺处理该矿石,可获得理想的选矿综合指标,试验结果可为生产现场进行深部矿石的选矿生产提供技术依据。  相似文献   

13.
本文利用显微镜下鉴定、扫描电子显微镜(SEM)、X射线衍射分析(XRD)等分析测试手段对四川甲基卡西矿段的措拉锂多金属矿开展了详细的矿物学研究。研究结果显示,矿石矿物以锂辉石为主,少量的磷锂铝石、锂云母,副矿物为铌铁矿、铌钽铁矿、锡石等;脉石矿物以长石类、石英为主,次为云母类,副矿物有磷灰石、绿泥石等。矿石中锂主要赋存于锂辉石中,伴生有铌、钽、铷等有益组分,均达到综合回收指标值;选冶试验表明,主要矿石矿物锂辉石可选别利用外,其伴生有价元素如铌、钽等可实现综合回收利用。综上所述,该锂矿具有重要的开发利用价值。   相似文献   

14.
司家营铁矿Ⅰ号矿体矿石工艺性质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摘要:司家营铁矿为冀东地区一特大型沉积变质型铁矿床,通过运用晶体光学、工艺矿物学等研究手段,对该矿床Ⅰ号矿体矿石的矿物组成、工艺粒度及有用矿物的嵌布特征等进行系统研究。在此基础上,将矿石划分为易解离易选型、易解离难选型、难解离难选型三种嵌布类型,并分析了每种矿石的工艺性质及可磨性,预测了磨矿粒度、回收率等选矿指标,对指导配矿及优化选矿工艺流程具有指导意义。结果表明,矿物性质波动大、嵌布粒度不均匀、细粒级含量高是造成目前选矿指标不理想的重要原因。提高回收率的关键在于对难选难解离矿石的充分细磨,加强对细粒级铁矿物的回收,另外也要严格控制易泥化矿石的入选比例。   相似文献   

15.
浙江某碳酸盐型萤石矿选矿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浙江某萤石矿CaF2品位38.46%,矿石成分复杂,有用矿物嵌布不均匀,且碳酸盐类脉石矿物含量高。对其进行选矿试验研究,确定了合理的药剂制度和工艺流程,使用一种改性脂肪酸类捕收剂L24,通过“1粗5精1扫”的闭路试验流程,获得CaF2品位96.88%,CaF2回收率84.22%的酸级萤石精矿。  相似文献   

16.
提高矽卡岩型多金属硫化矿床伴生贵金属回收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某矽卡岩型多金属硫化矿床,其伴生贵金属的回收价值远大于原矿中所含其它有用矿物的回收价值,且原矿中各矿物交代共生,嵌布关系复杂,尤其是大部分的银矿物呈多种形式毗连镶嵌、包裹于各矿物晶格之间及独立矿物的边缘。针对以上特性,在采用传统工艺进行优先浮选依次分离得到铜精矿、铅精矿、锌精矿的基础上,改进选矿流程工艺,强化磨矿工艺并采用银活化剂LD对粗精矿进行诱导活化浮选,极大地提高了各含贵金属精矿的价值及伴生银的总回收率,银的总回收率达到了86.32%。该研究对国内同类型矽卡岩型伴生银矿山的工业生产改造提供了良好依据。  相似文献   

17.
某锡多金属矿综合回收选矿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对某锡多金属矿中伴生元素进行了选矿试验研究,针对该矿的矿石性质,采用优先浮选的工艺流程,实现了铜、铅、锌、银、硫的综合回收.其中铜、铅、锌、硫品位分别为20.06%、60.04%、50.06%、36.28%,回收率分别为86.31%、83.73%、88.50%、73.10%,伴生银在各种选矿产品中得到富集回收,银总回收率达到94%以上.   相似文献   

18.
低品位细粒嵌布混合铜矿选矿试验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所研究的矿石在氧化过程中由于氧化不充分,形成了一系列的蚀变铜矿物,氧化率达45.45%,原矿品位为0.77%,为一氧化不彻底的低品位极细粒嵌布混合铜矿.针对矿石的特点进行了选矿试验研究.试验结果表明:经过三次粗选、一次扫选、两次精选,可获得铜精矿品位24.57%,回收率84.14%的较好浮选指标.该工艺流程和药剂制度简...  相似文献   

19.
该矿锡多金属矿含有锡、铜、铅、锌等多种有价金属矿物,综合利用价值高。试验主要在选锡前回收铜、铅、锌等伴生矿物,采用先铜铅部分混合浮选后锌浮选的工艺流程,闭路试验获得Cu品位23.49%,回收率85.98%的铜精矿;Pb品位56.22%,回收率80.77%的铅精矿;Zn品位47.09%,回收率87.21%的锌精矿。试验还获得了含S品位37.75%,回收率74.20%的硫精矿,同时尾矿中Sn的回收率为89.33%。达到了选锡前对铜、铅、锌等伴生矿物综合回收的目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