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90 毫秒
1.
研究了高温工作环境下Ti/Al/Ni/Au(15 nm/220 nm/40 nm/50 nm)四层复合金属层与n-GaN(N_d= 3.7×10~(17)cm~(-3),N_d=3.0×10~(18)cm~(-3))的欧姆接触特性,试验结果标明,当测量温度低于300℃时,存储时间为0~24h,其接触电阻率基本不变,表现出良好的温度可靠性;分别经过300、500℃各24h高温存储后,其欧姆接触发生了较为明显的退化,且不可恢复.接触电阻率均随测量温度的增加而增大,掺杂浓度越高,其接触电阻率随测量温度的升高缓慢增加;重掺杂样品的n-GaN/Ti/Al/Ni/Au欧姆接触具有更高的高温可靠性。  相似文献   

2.
本文应用复阻抗平面图法对CaO(Y_2O_3)—稳定的ZrO_2基固体电解质的电导率进行了研究。在所研究的组成范围内,电导率随稳定剂含量变化曲线上有峰值出现,并从ZrO_2的稳定化过程中联系Zr在萤石结构中的配位数(C.N.)解释了此现象。1000℃时,ZrO_2—Y_2O_3系统的最大电导率为19.10×10~(-2)Ω~(-1)·cm~(-1),ZrO_2—CaO系统的最大电导率为6.284%×10~(-2)Ω~(-1)·cm~(-1)。说明掺量ZrO_2在较高温度下是一个好的氧离子导体。  相似文献   

3.
本文研究了各类型硅酸盐玻璃中氮离子注入后显微硬度和折射率的变化。玻璃样品中注入 N~+离子剂量从3×10~(14)到10~(18)ions/cm~2。在剂量3×10~(17)ions/cm~2以下,随剂量的增加,显微硬度增加。通过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的详细研究,发现 Si、O、N 的结合能峰发生了位移,此位移说明硅、氧、氮之间的键合,使显微硬度增加。当离子剂量达到10~(18)ion/cm~2,显微硬度仅有所降低,由于起泡之故。在剂量10~(13)ion/cm~2时硅酸盐玻璃折射率的测量表明铅玻璃比其他玻璃为高,这是铅玻璃易极化造成的。对硼硅酸盐玻璃注入后,氮离子的深度分布也用 XPS 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4.
本文研究了B_2O_3—Li_2O—LiCl—Al_2O_3系统非晶态快离子导体的导电性。用红外光谱、X射线荧光分析术研究了该系统玻璃的结构,以及LiCl、Al_2O_3对本系统玻璃中Li~+离子导电性能的影响。Li_2O的加入,使硼氧三角体[BO_3]转变为硼氧四面体[BO_4],当Li_2O含量超过30mol%时,玻璃中主要是含[BO_4]较多的二硼酸盐基团。LiCl的加入,对玻璃结构没有明显的影响,其处于被网络骨架解离的状态。但随LiCl含量的增加,离子电导率迅速上升。引入Al_2O_3,使玻璃能在室温冷却条件下形成,且都使电导率下降,导电活化能升高。但高温下电导率下降并不明显。实验测得室温下离子电导率σ=6.2×10~(-6)Ω~(-1)cm~(-1),300℃时σ=6.8×10~(-3)Ω~(-1)cm~(-1),计算的导电活化能值为0.6~1.0eV。  相似文献   

5.
为了获得n-GaN的低接触电阻的欧姆接触,采用Cr/Au/Ni/Au金属化系统与n—GaN形成欧姆接触,并对其不同温度下的接触电阻率进行了测试分析.室温下Cr/Au/Ni/Au的接触电阻率为0.32mΩ·m2。随着温度的升高,接触电阻率略有增加,在300℃时接触电阻率为0.65mΩ·cm2,因此此欧姆接触适合在高温下使用.  相似文献   

6.
4H-SiC离子注入层的欧姆接触的制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氮离子注入的方法制备了4H-SiC欧姆接触层。注入层的离子浓度分布由蒙特卡罗分析软件TRIM模拟提取,Si面4H-SiC-Ni/Cr合金欧姆接触的特性由传输线方法结构进行了测量,得到氮离子注入层的方块电阻Rsh为30 kΩ/square,Ni/Cr合金与离子注入层的欧姆接触电阻ρc为7.1×10-4Ωcm2。  相似文献   

7.
本文用调和平均法(Harmonic Mean Method)测定了固态PEEK的表面张力(γ_s=3.92×10~(-2)N/m),同时测定了极性部分对此表面张力的贡献γ_S~P=4.80×10~(-3)N/m)和非极性部分的贡献(γ_S~d=3.44×10~(-2)N/m)。为PEEK制成品的粘合剂的选择以及PEEK与其它材料共混相容性的预测提供了基本数据。  相似文献   

8.
1 稀土铁磁流体的制备 1.1 稀土掺杂制备铁磁流体 对于反应: 6Fe~(2+)+O_2+12OH~-=2Fe_3O_4+6H_2O 可以求得: ΔG=ΔG~0+RTln(a_(Fe_(2+)~0)·Po_2·[OH~-]~(12))~(-1)=-1.053×10~(?)+3.217×10~3T(6lgaFe~(2+)+lgpo_2-12pH) 由此式可见:在一定的温度和Fe~(2+)浓度下,只要体系处于碱性条件,通入适量O_2,制成微细Fe_3O_4粒子在热力学上是可能的.从晶体学和表面动力学来看,稀土掺杂使少量稀土离子由于离子间的交换作用进入铁氧体的品格中,形成磁性更强的复合铁氧体,大量稀土离子聚集在晶体界面,对铁氧体的形成起了诱导细化作用,并生成了较多的铁氧体,从而导致稀土铁磁流体的稳定性和磁性都增强也是可能的.  相似文献   

9.
本文利用HO_3基态分析势能函数,计算了反应(1)H+O_3→HO+O_2和(2)H+O_3→O+HO_2经典轨迹。求得298K下的反应截面。得出反应(1)和(2)的近似速度常数分别为3.14×10~(-11)cm~3·molecule~(-1)·S~(-1)和0.23×10~(-11)cm~3.molecule~(-1)·S~(-1)。并讨论了反应产物的能量分配。理论计算结果与实验测定值符合很好。  相似文献   

10.
七十年代出现了研究有机导体的热潮。由于掺杂聚乙炔具有金属般的高电导性(~10~3Ω~~(-1).cm~(-1)),聚乙炔便被称为“合成金属”,成为引入注目和竞相研究的有机导体材料。聚乙炔有顺式和反式两种构型,而且都可以掺杂,但顺式聚乙炔富有弹性和可挠曲性,易于加工,并且其掺杂效应比反式聚乙炔还要高四至五个数量级。为此近年来人们致力于合成高顺式聚乙炔。1958年G.Natta等首先用Ziegler型催化剂Ticl_3—AlR_3和  相似文献   

11.
利用半导体器件仿真软件研究了钒掺杂半绝缘碳化硅(SiC)光导开关(PCSS)在电容放电电路中的瞬态特性。在非故意掺杂氮浓度为1×1014 cm-3、硼浓度为1×1011 cm-3和电容初始电压为1000 V的条件下,当钒浓度为1×1012 cm-3时,电路在初始阶段有一个完整的振荡脉冲电流,随后存在较大的泄露电流,当光导开关受到波长为532 nm、功率为2400 W/cm2激光的激发时,电容放电形成幅值约为88 A的陡峭脉冲电流,激光结束后电路还有较大的拖尾电流。随着钒浓度增加到1×1014 cm-3,初始阶段的振荡电流消失,漏电流和拖尾电流均减小,受到激光激发时所形成的脉冲电流幅值约为8 A,而钒浓度增加到1×1017 cm-3时,幅值减小到2.5 A。  相似文献   

12.
乙酰胺-尿素-NaBr熔体中电沉积Tb-Mg-Ni合金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353?K的乙酰胺-尿素 NaBr熔体中,Ni(Ⅱ)一步不可逆还原为金属Ni,测得在Pt电极上α为0.21和D0为1.15×10-8?cm2•s-1;Cu电极上α为0.18和D0为1.44×10-6?cm2•s-1.Tb(Ⅲ)和Mg(Ⅱ)不能单独还原为Tb和Mg,但是可以被Ni(Ⅱ)诱导共沉积.由恒电位电解法得到非晶态的Tb Mg Ni 合金膜.合金中Tb的含量随着阴极电势的负移先增大而后减小,随Tb(Ⅲ)/ Ni(Ⅱ)摩尔比增大而增大,Tb的最大含量可达87.88%;Mg的含量随着阴极电势的负移而增大,最大可达12.78%,在Tb(Ⅲ)/Ni(Ⅱ))摩尔比为3.4/1,Mg(Ⅱ)/Ni(Ⅱ)摩尔比为8/1时,Mg/Ni原子比为2/1,符合Mg2Ni储氢合金的组成.  相似文献   

13.
通过离子注入外延层实现高浓度掺杂和直接采用高掺杂外延层两种方法分别制备了4H-SiC欧姆接触,对应退火条件分别为(950℃,Ar,30 min)和(1000℃,N2,2 min).采用传输线法测试得到的比接触电阻分别为1.359×10-5Ω.cm2和3.44×10-6Ω.cm2.二次离子质谱分析表明,高温退火过程中镍硅化合物和TiC的形成有利于欧姆接触特性.  相似文献   

14.
聚苯胺导电膜电致变色机理研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采用乙腈(高氯酸水溶液电解体系,其pH=1及0.5~0.6 V恒电位电解聚合,得到了均匀、绿色、有光泽、导电率为10-1s·cm1的聚苯胺导电膜。研究了掺杂剂、苯胺浓度、pH值和电解电位等对膜的导电率、成膜质量及电致变色反应的影响。采用循环伏安方法研究了显色反应机理,并确定HClO4为最佳掺杂剂。当施加-0.2~0.8 V电压时,实现了黄-绿-蓝色的可逆电致变色反应。  相似文献   

15.
Two complexes,[Cu(salpn) ]·NH( CH32( 1) and [Ni( salpn)·H2O]( 2)( H2salpn= N,N-bis( salicylidene)-propane-1,3-diamine) were characterized by IR,element analysis and single crystal X-ray diffraction analysis. Crystal data for complex 1 : monoclinic,P21/ C,a = 1.0974 × 10-7cm,b = 1.4806 × 10-7cm,c = 1.0315 × 10-7cm,β = 94.43( 3) °. The Cu( II)ion in complex 1 is four coordinated with distorted square planar coordination geometry. The crystal structure of complex 1 consists of [Cu( salpn) ] coordination complex and a guest molecule NH( CH32that can act as both H-bonding donor and acceptor and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constructing supramolecular architecture. Crystal structure data for complex 2 : orthorhombic,Pnma,a = 8.6763× 10-8cm,b = 2.4145 × 10-7cm,c = 7.5388 × 10-8cm. The Ni( II) ion in complex 2 is fivecoordinated with a butterfly coordination geometry. The coordinated water molecule plays a key role in hydrogen-bonded networks.  相似文献   

16.
以2-氨基-5-溴嘧啶为原料,经重氮化后与对苯二酚偶联,合成2-(5-溴嘧啶偶氮)对苯二酚.用元素分析、波谱等鉴定其结构,并研究了它与Cu^2+,Ni^2+,Co^2+,Cd^2+,Ag^+等金属离子的显色反应.结果表明,这些离子的摩尔吸光系数8达到2.56~8.23×10^4L·mol^-1·cm^-1.  相似文献   

17.
为了研究原水水质对输水管道生物膜中异养菌(heterotrophic,HPC)生长情况的影响,采用配制水样来模拟Ⅱ、Ⅲ和劣Ⅴ类地表水,利用管道模拟反应器对其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反应器运行45 d后,分别采用Ⅱ、Ⅲ和劣Ⅴ类地表水作为进水的各模拟反应器生物膜中HPC数量均高于出水HPC数量,且其生物膜中HPC数量分别稳定在1.1×105、2.8×105和5.9×105CFU/cm2;原水UV254、正磷酸盐(PO3-4)质量浓度和浊度均与生物膜中HPC数量呈正相关关系,其相关性系数r分别为0.506、0.552和0.27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