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采煤机负压降尘装置的研究与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郑光相  栗成杰 《煤矿机械》2007,28(11):120-122
针对煤矿综采工作面采煤机降尘技术难题,设计研制了一种由机身负压引射降尘器和内喷雾引射增压器两部分组成的采煤机负压降尘装置,取得了较好的使用效果,为综采工作面采煤机降尘提供了一种新的途径和措施。  相似文献   

2.
为有效治理3218工作面回采期间的粉尘,采用理论分析的方式具体进行喷雾洒水系统的机理进行分析,确定工作面采用高压喷雾洒水系统进行防尘,基于工作面具体特征,进行采煤机身喷雾除尘系统、滚筒喷雾除尘系统和液压支架喷雾除尘系统设计,确定喷雾水压为6~7MPa,采煤机身喷嘴间距500mm,喷角35°,采煤机滚筒采用三级水幕,并在每台液压支架上安设喷嘴;在工作面采用喷雾洒水系统前后分别进行粉尘浓度测试,以验证喷雾洒水系统效果。结果表明:3218工作面采用高压喷雾洒水系统后,降尘率达到65.4%,降尘效果显著,优化了工作面回采作业环境。  相似文献   

3.
ZPD(A)型智能喷雾除尘控制系统适用于煤矿井下综采工作面,实时监测采煤机和移架作业的运行位置,将采煤机运行和移架作业信息传送工作面电站的系统主机,系统将架间自动喷雾和移架自动喷雾系统合为一体,在采煤机和移架作业的风流下方自动顺序开启/关闭数道扇形强雾进行高效除尘。该文介绍了ZPD(A)型智能喷雾除尘技术在东滩煤矿43下103(南)综采工作面应用,达到很好的除尘效果。  相似文献   

4.
使用采煤机高压气流引射装置,通过增加喷雾的雾化效果和喷雾射流压力,对粉尘形成捕捉沉降和阻流沉降,进而提高降尘效果。该装置通过强磁铁吸附在采煤机机身上,在工作面内的高压风管和水管上引出分支连接在该装置的风、水接头上,使用也比较方便。采煤机高压气流引射装置的应用可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5.
针对当前工作面使用的MG300/700-WD电牵引采煤机喷雾系统喷雾降尘效果差、滚筒磨损严重及截齿消耗多等问题,对采煤机供水管路和外喷雾装置进行综合改造,并且增加了下部护板保护外喷雾装置。通过现场验证,不仅降低了截齿消耗,而且取得了较好的降尘效果,具有很大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6.
为了研究开滦范各庄矿1327综采工作面在开采过程的除尘效果,分别在工作面采煤机内、外喷雾中和煤层注水时加入煤尘抑制剂对工作面产生的煤尘进行抑制,结果表明:通过使用煤尘抑制剂,使喷雾系统的降尘效率达到66%~99.1%,当煤尘抑制剂质量为2kg,按照2∶5000配比时,降尘效果最佳。同时,对煤层进行注水时,加入煤尘抑制剂能有效的提高降尘效率。  相似文献   

7.
为优化2-2-601综采工作面的回采作业环境,基于目前工作面喷雾降尘系统中存在的问题,进行采煤机湿式风助降尘装置和液压支架风助集中喷雾降尘装置的设计与优化;通过数值模拟的方式进行采煤机喷雾装置喷雾压力、液压支架喷雾装置喷雾压力及气动压力的确定,结合工作面特征具体进行高效喷雾降尘系统设计,并通过测试工作面采用喷雾降尘系统前后的粉尘浓度进行降尘效果验证。结果表明:工作面采用喷雾降尘系统后,全尘降尘率在85%~91%之间,呼尘降尘率在83%~91%之间,降尘效果显著,有效优化了回采作业环境。  相似文献   

8.
1307综放工作面实施采煤机内喷雾降尘效果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1307综放工作面实施采煤机内喷雾降尘技术的分析研究,采煤机内喷雾的喷嘴直接靠近尘源,做到从源头上防尘的目的,并且结构简单、使用方便、降尘效果好,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9.
针对渝阳煤矿N3802工作面采煤机割煤时内喷雾不能正常使用,在仅使用外喷雾时防尘水压力不能满足要求、自制喷头雾化效果差,导致割煤时粉尘大的问题,通过优化改进采煤机外喷雾系统,既为采煤机电机提供了冷却水,又实现了喷雾降尘的目的。  相似文献   

10.
高压喷雾降尘机理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张永红  赵红兵  李继春 《煤》2003,12(3):38-39
随着工作面出煤量的增大 ,工作面的粉尘浓度也越来越大 ,采煤机、掘进机高压内喷雾的使用也越来越广泛。就高压喷雾降尘从机理上进行了分析 ,并就高压喷雾流形式进行了介绍。  相似文献   

11.
董超 《煤矿机械》2019,(5):127-129
为了解决井下采煤机摇臂上外喷雾喷嘴易被粉尘堵塞的问题,介绍了一种有效的内置式喷雾增压降尘系统的结构组成和控制方法,系统使用双联齿轮泵作为动力源驱动泵马达,泵马达对采煤机外喷雾水进行自动增压,使得摇臂喷嘴可以高压喷雾。通过液控换向阀将水路和油路连接起来,管路有水时增压,无水时动力油返回油池,防止泵马达空转。系统安装于采煤机右牵引部内,结构紧凑,巷道内无需布置额外水源和增压装置,节省空间。高压喷雾增大了喷嘴的雾化降尘面积,有效防止喷嘴被煤尘堵塞,提高了采煤工作面的降尘率。  相似文献   

12.
为解决常村煤矿23061综采工作面喷雾降尘系统降尘效果差、粉尘浓度超标问题,通过分析当前喷雾降尘系统存在的不足,提出采煤机辅助喷雾降尘装置及液压支架喷雾助力装置的优化改造方案,并通过数值模拟技术确定采煤机辅助喷雾降尘装置的喷雾压力及液压支架喷雾助力装置的气动压力,经现场应用结果表明:优化后的喷雾降尘系统降尘率在85%以上,粉尘浓度达到了生产标准要求,工作面作业环境得到了明显改善。  相似文献   

13.
随着机械化程度的提高,粉尘的产生量也在增加,粉尘的危害程度也在加大。综采工作面传统的防尘方法是使用采煤机的内外喷雾装置来进行防降尘的,采煤机内外喷雾一般是靠静压水来完成,但喷雾质量无法保证。为了解决上述问题,铁法煤业集团引进了KCP-2F型采煤机负压二次降尘器,在晓南矿W3417综采工作面进行试用,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4.
水封座是摇臂行星头部内喷雾供水系统的唯一通道,其使用效果将直接影响采煤机的喷雾性能,同时也是影响采煤机可靠性和生产安全的一个关键因素.本文针对煤矿井下环境恶劣、工况复杂的实际工况,对摇臂行星头部水封座结构的使用情况做出分析,并提出了有效的改进措施,解决了水封座与外界煤块、矸石发生碰撞而造成频繁漏水和磨损等问题,从而减少了采煤机故障点,节省了服务成本,保证了采煤机内喷雾系统的降尘效果.  相似文献   

15.
采煤机外喷雾系统数值模拟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赵丽娟  田震  王野 《煤炭学报》2014,39(6):1172-1176
为提高采煤机外喷雾系统性能,改善工作面作业环境,基于Pro/E与GAMBIT联合建立了采煤工作面模型,选用标准k-ε湍流模型构造采煤机外流场数学模型,并通过FLUENT仿真得到巷道内风流平均速度为1.8 m/s左右,符合《煤矿安全规程》的规定;对采煤机外喷雾系统进行了数值模拟,通过改变喷嘴口径、喷雾压力和扩散角等参数,得到了不同喷雾参数下的雾滴粒径和雾化浓度的变化规律:随着喷雾压力的增大,雾滴粒径减小,喷雾浓度分布更加均匀;小口径喷嘴雾化浓度较高,大口径喷嘴雾化区域浓度均匀、捕集面积大;小雾化扩散角下的雾粒速度相对较大,大扩散角下的雾流浓度分布均匀,但其穿透力差。分析结果为提高采煤机喷雾降尘效率,降低采煤工作面粉尘浓度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6.
针对15111综采工作面回采期间采煤机割煤时粉尘大,影响人员视线,损害作业人员身体健康问题,研究分析了高压喷雾洒水降尘机理,结合工作面具体情况,提出了工作面采煤机高压喷雾洒水降尘技术,在采煤机机身和上下滚筒上设计安装喷雾洒水降尘系统同时在液压支架上安装喷嘴,喷雾水压设定为6~8 MPa,且采煤机滚筒上的喷雾设计为3级水幕,根据粉尘浓度变化情况分级开启。现场应用测试结果表明,应用该降尘系统后粉尘浓度比应用前平均降低了66.5%,工作面粉尘得到有效控制,现场作业环境得到极大改善。  相似文献   

17.
随着采煤机生产能力的提高,井下工作面粉尘生成量增加,严重影响了井下工作面人员的身体健康。为提高采煤机喷雾降尘的效果,根据综采工作面的客观工况条件,研究认为高压喷雾是提升降尘效果的有效措施。为此,提出了3种采煤机喷雾水路增压方案,并分别对3种方案进行了可行性分析,为煤矿方案的选择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8.
《煤矿安全》2013,(5):114-115
16122-1综采工作面应用一套KHCG500型采煤机尘源跟踪喷雾降尘系统,系统能够定位采煤机在工作面的运行位置,根据运行位置确定喷雾支架位置,实现工作面的自动灭尘。现场应用表明,系统可对采煤作业时产生的大范围、高浓度粉尘进行自动多道喷雾高效降除。  相似文献   

19.
胡俊 《煤矿机械》2022,(8):170-172
为保证采煤机电机、摇臂齿轮传动系统的正常工作和改善综采工作面环境,设计了一套采煤机冷却喷雾系统。通过电机冷却水排放的改进、齿轮箱内部冷却水管组的布置以及冷却器和外喷雾块的增设,在MG900/2400-WD型电牵引采煤机上应用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20.
介绍了国内首创的综采工作面智能定位喷雾除尘控制系统,利用智能定位传感技术,将采煤机割煤、移架、放煤喷雾系统合为一体,在采煤机割煤、移架放煤作业的风流下方自动顺序开启/关闭数道扇形强雾进行高效降尘,全自动运行无需人员干预,解决了采煤机及支架原喷雾装置降尘范围小、效果差、工作面粉尘浓度高的技术难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