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吉林市是松花江流域的重要城市,其城市景观生态格局既与该流域其他滨水城市相似,又特色鲜明。从吉林市城水结构、滨水景观及水域环境三个层面入手,研究水域空间的结构布局、景观规划及生态保护路径,提出将吉林自然生态骨架与城市空间融为一体,构建"山水环绕组团结构"的城市景观格局,突出"城在景中,景在城内"的水域景观特质,以及建立城水和谐关系,保护水域环境的城市景观生态策略。  相似文献   

2.
上海世博会是世博会历史上占地规模最大、预期参观人数最多的一届综合博览会,其生态规划设计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很多的工作需要在实际运营中得到检验。作为历史上首次以“城市”为主题的世博会,上海世博会生态规划在“和谐城市”与“生态世博”的理念下,实验生态城区,示范城市更新,建设舒适健康的园区热环境,营造浦江两岸的生态滨水空间,完善城市能级的提升与城市空间的优化,努力推动城市向“低碳化”、“生态化”的目标前行,演绎人类21世纪城市中的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3.
张旻 《城乡建设》2015,(4):44-45
城市生态居住景观设计应将整个景观系统融入到园区的生态环境中去,体现一种可持续发展的思想,强调入与自然的和谐统一.本文以兰州雁滩地区生态居住景观设计为对象,提出了城市生态居住景观设计理念及原则. 一、雁滩地区生态居住景观设计概况 雁滩地区生态居住景观规划方案在整体结构上强调组团外部绿色廊道的控制和内部网状绿地的有机融合,规划内部网状绿地系统与集中块状绿地相结合,整体绿地系统以水为特色,形成水网、绿网相结合的生态绿地系统,着力打造“两条滨水景观带、四条景观视线通廊、四个重点景观区”.  相似文献   

4.
主题公园的设计不仅仅是为了满足人们对园区内设施功能的需求,更要体现人的参与性和公园本身的故事。玛雅水公园的改造目的是为了创造一个"用景观说故事"的景观的效果,通过与玛雅文化的结合,运用建筑、植物、雕塑等各种景观元素对主题的配合,增加园区的故事性和趣味性,同时更新和完善原有设施,实现景观与游乐设施的完美结合,提升水公园的...  相似文献   

5.
4月27日,由上海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主办的"感知上海"邀访记者系列活动之"生态世博:世博水环境的生态修复"在世博园举行。同济大学教授杨健、徐竟成、博士陆志波,华东师范大学教授徐亚同,上海海洋大学教授张饮江分别就白莲泾、世博园区人工景观水体和后滩公园的生态修复和景观建设项目进行了详细介绍.参与活动的记者们近距离感受了上海世博会人水和谐的水环境。  相似文献   

6.
郑婧 《山西建筑》2010,36(20):24-26
从水对于人类和生态环境的意义出发,结合现实状况和发展的需要,论述了城市滨水景观的重要性,分析了城市滨水景观设计的内涵、特点以及设计中应整体把握的生态、安全和景观要素,并进一步探究了城市滨水景观的具体设计方法,以期创造优美舒适的人居环境。  相似文献   

7.
以城市滨水区发展为目标,提出由地域景观环境形态决定的四类滨水城市和城市滨水区。提出城市吸引力、生命力、承载力与景观化的概念。并以张家港市暨阳湖生态园区为实例,阐述了景观环境生态优先、景观环境建设的高密度、复合功能与公共使用相结合等以城市滨水区发展的景观化思路与实践。  相似文献   

8.
王祥荣 《园林》2011,(10):14-15
2010上海世博会的成功举办,为上海及我国城市化的健康发展提供了一个探索城市生态规划、设计与建设管理的良机,"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的主题蕴含了"更美的景观环境,更绿色的生活与生态"的意境。本届世博会虽已精彩落幕,但同时也为我们生态科技工作者留下了许多宝贵的精神财富,启动了后世博时期建设"生态上海、精品上海、数字上海"的引擎。  相似文献   

9.
吴志强 《建筑学报》2007,(10):34-37
中国2010年上海世博会是世博会150多年历史上首次以"城市"作为主题的世博会。上海世博园规划设计总面积6.68km2,跨黄浦江两岸。此次园区规划设计立意于城市未来走向"和谐城市"的三个向位的思考,以规划设计演绎世博会的主题"城市,让生活更美好",将世博园区作为巨型综合展件,实验和示范未来城市方向,重点演示城市文化历史遗产保护、生态城市绿色建筑可持续技术和城市建设中社会和谐的价值观,以此探讨对城市面临的挑战和未来走向的理解。  相似文献   

10.
滨水道路是滨水区景观环境的骨架,串联滨水区各个功能区及节点。以滨水道路建设全过程管理控制为基础,针对其水生态环境影响因素,探索滨水道路建设设计、施工及运营3个阶段中预防、治理环滨水路段水生态破坏的相关工程防治措施,使滨水道路建设与水生态环境相和谐,促进水生态体系完整、水生态环境优美,打造人水相伴、城水相依,宜居宜业宜游的城市环境,进而提升城市竞争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