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分析了电厂锅炉排烟温度过高的主要原因,阐述了控制电厂锅炉排烟温度的有效措施,提出了降低电厂锅炉排烟温度的管理对策。  相似文献   

2.
田立先  陈建森 《硅谷》2012,(19):147+187-147,187
锅炉能源的消耗量很大,对能源的利用率也较低。因此,探讨电厂锅炉的节能对策十分重要,因此分析电厂锅炉的节能措施有利于提高我国能源的利用效率,进而提高对电厂锅炉的运行效率,有效实现节能、减耗的目的,有效提高电厂企业的综合效益。  相似文献   

3.
本文通过对典型用能设备—锅炉的排烟温度、过量空气系数、炉渣含碳量和炉体外表面温度四项指标进行节能监测,分析影响锅炉热效率的因素,为今后更好的开展节能和监测工作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由于人民生活水平的逐年提高,其对能源的实际需求量也在处在逐渐增加的过程中。基于电力基础的各项有效工作的顺利开展离不开电厂对电力的正常供应,在电厂的正常运行过程中,由于锅炉排烟温度过高而导致的锅炉余热问题已经越来越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针对这些问题,可以在锅炉设备中进行低压省煤器的设置,保障电厂供电正常运行。  相似文献   

5.
锅炉是最为常用的热工设备,降低锅炉排烟温度对锅炉的安全经济运行及节能降耗有重要的意义,针对其排烟温度过高,导致结焦、热效率偏低的问题展开研究。本文分析了锅炉排烟温度高的原因与解决措施。  相似文献   

6.
陶冶 《中国科技博览》2014,(44):331-331
降低锅炉的排烟温度,是解决节能问题的一个重的手段。本文采用在锅炉的尾部烟道加装余热省煤器的方法来降低锅炉的排烟温度。这种方法被证明是一种降低锅炉排烟温度,提高锅炉效率,减少标准煤耗的一种非常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7.
为进一步提高锅炉运行的安全性、经济性,实现安全、节能,增强锅炉对煤种适应性,减少锅炉受热面结焦,防止锅炉管壁超温,降低锅炉排烟温度,同时在一定程度上降低锅炉出口氮氧化物的生成,华电红雁池电厂在#4锅炉小修中为锅炉受热面喷涂了赛思迪纳米陶瓷覆层材料,以减小锅炉受热面结焦和提高燃用新疆准东煤的适应性,通过一段时间的运行观察,喷涂纳米陶瓷后我厂#4炉运行较稳定,达到了喷涂所预期的目标。  相似文献   

8.
针对大庆油田热电厂#2锅炉运行中锅炉排烟温度,灰渣、飞灰含碳量偏高,从而导致锅炉效率有所下降。为了提高锅炉运行经济性,找到影响锅炉效率的主要因素,寻求合理的运行方式,对#2炉的锅炉排烟温度、锅炉排烟氧量进行了标定,对灰渣成分进行测试,同时进行制粉系统优化调整、煤粉细度调整、磨煤机出口温度调节、二次风挡板优化调整、锅炉变氧量等单因素的优化调整及测量,分析五种因素下对锅炉效率的影响,并给出了在锅炉额定工况下的优化运行方式。  相似文献   

9.
曲宁  刘媛媛  王海涛 《硅谷》2014,(15):162-163
提出了1000MW超超临界燃煤空冷机组“锅炉排烟余热高能级深度利用”的新方案,通过对锅炉排烟各能级段之间热量转换的计算分析,在保证系统可靠性的前提下,提出了高效利用锅炉排烟余热的方案,并进行了该方案的经济性分析。该方案应用后节能效果显著:可降低锅炉排烟温度30℃。降低机组发电标准煤耗2.67g/kwh,两台机组年节标准煤3.08万吨。此外还可以大大减少脱硫吸收塔系统的蒸发水量。  相似文献   

10.
火电厂锅炉爆管事故是电厂事故中最常见的情形之一,爆管事故的发生对电厂的安全性经济性影响巨大。而此类问题的发生和锅炉管壁温度超温密不可分,因此若能全面准确可靠的监测受热面管壁温度将对电厂意义重大。但是电厂锅炉由于炉内壁温测点安装较困难,另外由于炉内温度高,即使安装了测点,测点通常寿命不长。通常安装在炉外大包内的壁温测点只能在一定程度上反应管道内部介质的温度,而对于最危险处的壁温却无法直接得到。本文针对此问题,对壁温计算模型进行了分析,利用Fluent数值模拟软件进行了燃烧模拟计算,使用Delphi语言对该计算模型编制了相应的程序,结合某电厂2028t/h锅炉实例进行计算,并假设氧化膜存在对结果的影响进行了再次计算和分析。能对电厂锅炉的安全运行提供正确的指导,也可为电厂锅炉管道的及时检修提出指导,具有重要的工程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1.
我国是世界上玻璃需求最大的国家,玻璃窑炉的排烟温度一般在300500℃,如果直接对空排烟会造成很大的热量损失,因此玻璃窑炉后加装余热锅炉带动蒸汽轮机发电具有重要意义。但由于余热锅炉的排烟温度在200℃左右,其尾部受热面常存在低温腐蚀,尤其在低负荷工况下,腐蚀会更加严重。针对余热锅炉的热力系统,对余热锅炉的烟气成分以及低温腐蚀机理进行理论分析,并提出应对低温腐蚀的方案。  相似文献   

12.
由于严寒地区冬季室外空气的温度低,助燃的空气进入锅炉会产生爆燃和震动、燃烧效率降低。同时大型供热系统回水温度高,燃气锅炉排烟温度较高,排烟余热深度利用中,烟温降低程度受到回水温度条件限制。本文提出了新的烟气加热空气方式,与常规烟气加热空气方式相比,减少了设备耗材、体积及阻力,应用于大型燃气供热锅炉烟气余热深度梯级利用的节能改造。工程实测表明:烟气余热回收和助燃空气加热系统,可将烟气温度降到锅炉回水温度及以下,锅炉燃气利用热效率提高了13.2%,烟气余热回收率为66.7%,实现了排烟余热深度利用,并解决了助燃空气进入锅炉产生爆燃和震动的问题,为严寒地区燃气锅炉烟气余热深度利用与助燃空气加热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3.
冷凝式供热锅炉是节能和环保的热能设备,在国内越来越得到人们的重视。本文利用目前国内外研究资料分析了燃料的氢含量和水含量,燃烧用空气的过量系数及其特性,锅炉的排烟温度,工艺流体(回水)的温度和锅炉的运行状态对冷凝式供热锅炉节能特性的影响,并且结合国外的应用情况指出了在实际应用中节能对策。  相似文献   

14.
针对某电厂660MW超超临界机组排烟温度偏高问题,根据理论模拟及现场经验总结,分析了各因素对排烟温度偏高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本文针对某300MW电站锅炉,探讨了其运行参数对锅炉效率的影响。选取煤质参数(化学指标)和运行环境参数(物理指标)作为一级运行参数分类指标,其下再设碳含量、排烟温度等13个二级运行参数分类指标,建立基于连环分析替代法的复合指标因素分析模型,求解得到各运行参数对锅炉效率的绝对影响因素计算表2,进而得到各参数对锅炉效率正负影响程度表3,表3将各参数分为正负影响参数两类,分析发现:排烟温度tpy对锅炉效率η的负影响最大;锅炉运行的实际功率D对η的正影响最大。最后选取安徽淮南烟煤为具体实例进行定量分析,分别计算改进前、后锅炉效率的大小,发现锅炉效率提高了1.389%,从而证实了此方案的正确性与可行性。  相似文献   

16.
超临界电站锅炉排烟热损失量很大,对锅炉尾部烟气余热进行回收利用可以有效提高电厂的热经济性,减少煤耗,降低环境污染。目前火电厂最广泛提高烟气余热利用效率的方式是加装低温省煤器装置。对某超临界机组锅炉余热利用技术进行研究,分析不同低温省煤器布置方案,提出采用双级低温省煤器回收电站锅炉余热利用技术方案,即采用低温烟气与低加凝结水换热技术、前置式空气预热器与低温省煤器组合的能源梯级利用方式,实现最优节能及最佳投资收益。  相似文献   

17.
在电厂中,锅炉属于一项十分重要的基础设施,与工业方面的锅炉不同,电厂的锅炉由于主要目的是为电厂提供动力,因此相对于工业方面的锅炉来说,无论从耗能方面还是从容量方面都非常高。本文首先论述了对电厂锅炉的节能方式,进而针对锅炉节能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最后根据其中存在的问题,又归纳和总结了一系列的解决措施,希望通过对解决措施的利用,能够使我国电厂的锅炉的节能水平得到进一步的提高。  相似文献   

18.
锅炉排烟温度高,影响锅炉带负荷能力,通过对锅炉存在的问题进行技术分析,有针对性的进行技术改造:包括锅炉吹灰系统改造、磨煤机热风系统改造、锅炉省煤器改造及漏风治理。经过近一年的技术攻关和技术改造,锅炉排烟温度高的问题得到了有效地解决,锅炉出力和相关参数全面达到或优于设计指标,锅炉负荷受限的问题得到圆满解决。  相似文献   

19.
燃煤电站锅炉烟气携热量大,且烟气中含有大量的水分,尤其是褐煤锅炉排烟温度高,烟气含水近15%(体积含量).本文介绍了利用冷凝换热技术将烟气余热梯级利用,高温段加热锅炉给水,低温段用作锅炉暖风器,同时将凝结水收集过处理后回收利用.同时结合国内外的研究进展,阐述了该项技术的四个关键问题,为推动我国燃煤电站节能、节水技术的发展提供有益参考.  相似文献   

20.
我厂7、8号锅炉是哈尔滨锅炉厂生产的型号为HG-1060/17.5-HM35亚临界自燃循环汽包炉。7、8号炉自投产以来一直存在着排烟温度高、水冷壁结渣和减温水量大等问题。为了分析锅炉存在上述问题的原因,在现有设备状态下在运行方式上挖掘潜力,获得适合机组运行的最佳运行方式,我们进行了多次锅炉燃烧优化调整试验。经过详细测试,锅炉排烟温度偏高设计值18℃。过热汽减温水量偏高设计值70T/H左右,再热汽减温水量偏高设计值20T/H左右。造成锅炉排烟温度偏高的原因有三方面,炉底漏风、受热面沾污和空预器换热能力差,其中空预器换热能力差应该是主要原因。造成锅炉过、再热汽减温水量大的原因有三方面,炉底漏风、水冷壁结渣和过热器受热面设计不合理,其中过热器受热面布置过多应该是主要原因。如何针对以上影响因素,彻底解决我厂7、8号锅炉排烟温度高、水冷壁结渣和减温水量大等问题,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