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矿区大地构造位置处于天山—兴蒙造山域、兴蒙古生代造山带、佳木斯地块、双鸭山-麻山隆起西南缘,石墨矿石属晶质石墨矿,赋矿岩石为石墨石英片岩和石墨矽线石英片岩。石墨石英片岩中石墨含量一般在3%~10%,石墨矽线石英片岩中石墨含量一般为5%~10%。石墨矿基本上受沉积因素控制。赋存于中-新元古界麻山岩群余庆岩组变质岩系中,含矿岩石是一套沉积高铝、富碳的黏土—半黏土岩、白云岩、灰岩及少量酸性火山岩,经区域变质作用,原岩中的碳质变质为片状石墨,碳质页岩变质形成石墨矿体。是经区域变质和混合岩化作用碳质结晶为石墨,并富集形成石墨矿床。  相似文献   

2.
《硅谷》2011,(17):81-81
1984年法国人Chopi和Smith。把地表中发现的柯石英(和金刚石)超高压变质体,认定是产生于上地幔的稳定相物质,提出了冷的地壳含石英岩石深俯冲到热的地幔中,经超高压变质形成柯石英,然后再折返回地壳并保留下柯石英;为了能在折返过程中保持柯石英不退变为石英,又提出了快速折返的观点,这就是著名的“地球板块深俯冲快折返”假说。  相似文献   

3.
福建老鹰山矿区石墨矿主要赋存于二叠系童子岩组一段(P1t^1)地层中,属隐晶质石墨矿,其产状总体呈层状、似层状及透镜状分布,一层稳定可采,局部二至三层可采,石墨矿固定炭含量较高,达到工业品位以上,矿石质量相对较好。区内花岗斑岩较发育,为煤层变质成为石墨矿提供了热液来源。经过分析认为,矿层为煤层受热液变质作用形成,其成因类型为接触变质型,应属于后期热液接触变质层控矿床。  相似文献   

4.
那扎里铜矿矿区位于玉龙县石鼓镇境内,交通方便,矿区主要出露寒武系下统羊坡组(∈1?y)斜长二云石英片岩、黑云石英片岩、含榴二云石英片岩;第三系始新统美乐组(E2m)含砾含岩屑杂砂岩。矿区内的岩浆岩主要为喜山期的侵入岩,岩性主要为石英闪长玢岩。铜矿体赋存于美乐组上段一亚段(E2m3-1)上部的浅灰白色细砾岩屑杂砂岩中,矿床类型属湖相沉积型砂岩矿床。  相似文献   

5.
刘野 《中国科技博览》2013,(20):159-159
该矿床属沉积变质型晶质石墨矿床,矿石类型有片岩型石墨矿、矽线片岩型石墨矿和变粒岩型石墨矿,以前二者为矿区主要类型。  相似文献   

6.
辽河群中铅锌矿床成因有两种成因类型。即层控再造型热液矿床和变质一混合岩化再造型热液矿床。矿源层为高家峪组二段下部含墨黑云片岩及含石墨方解大理岩、钙硅酸盐岩:大石桥组一段上部灰色条带状方解石大理岩和三段下部、中上部灰色厚层一中厚层大理岩。条带状及条纹状矿石常常作为原生沉积的一种标志,对原生和后生条带(纹)加以区别是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7.
采用溶胶-凝胶法合成了3种不同体积分数的碳纳米管/石英复合粉体,将其中的2种复合粉体先后装入同一石墨模腔中,经热压烧结获得致密的层状碳纳米管/石英复合材料.测试了层状复合材料在8.2~12.4GHz波段的微波衰减性能,研究发现,层状碳纳米管/石英复合材料具有优良的微波衰减性能,并且微波从不同的材料面入射对微波产生的反射差别很大.对于10%(体积分数)碳纳米管/石英-纯石英层状复合材料,微波从10%(体积分数)碳纳米管/石英面入射造成的微波反射量是从纯石英面入射造成的微波反射量的5倍以上.采用层状设计制备了一种对微波反射少、吸收量大的碳纳米管/石英复合材料.  相似文献   

8.
专刊     
U·S 4574077沥青基石墨化纤维的研制本发明是指制造沥青基石墨纤维的过程。在含氧气氛中处理熔纺碳质沥青而得的沥青纤维先使其成为不熔化纤维,之后在400~750℃惰性气氛中热处理不熔化纤维得  相似文献   

9.
耐热球墨可锻铸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耐热球墨可锻铸铁是一种新型的耐热铸铁,具体工艺是在中硅耐热球铁铁水中加入适量合金元素及变质剂,使之在铸态下得到白口组织,再经过石墨化退火而得到球团状石墨。该铸铁胶中硅耐热球铁有更为良好的常温力学性能及高温抗氧化性。尤其重要是的,因其凝固与结晶方式发生了质的改变,铸铁的缩松倾向得以明显改善。  相似文献   

10.
快速凝固高碳铁基合金脉冲激光非平衡热处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脉冲Nd:YAG激光辐照对快速凝固高碳铁基合金进行非平衡相变热处理,发现在高能脉冲激光辐照时,原快速凝固共晶碳化物(Fe3C)异常迅速地石墨化,获得了含超细石墨球和既含超细石墨球又含快速凝固共晶Fe3C的两种新材料,研究表明,这种快速石墨化及上述两类新型材料的形成主要归因于脉冲激光光速辐照产生强烈周期性起伏温度场的“微退火(micro-annealing)效应。  相似文献   

11.
球铁激光表面重熔组织热处理制备新型铁基耐磨材料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对球墨铸铁激光表面重熔/快速凝固组织进行处理,使亚稳相快速凝固共晶渗碳体部分转变为石墨,成功地制得了既含快速凝固共晶渗碳体又含弥散石墨的新型多相铁基耐磨材料。  相似文献   

12.
本发明配方含热膨胀石墨、溴化物阻燃剂和选自聚苯乙烯、聚酯和聚烯烃的至少一种聚合物.阻燃剂和热膨胀石墨的总量为6.5—40%,配方中还含三氧化锑阻燃剂,但其用量低于以前工艺配方而阻燃效果相同.所用热膨胀石墨最好在从室温激升至900℃能膨胀50倍以上。具体例:抗冲聚苯乙烯79.6%.GREP—EG热膨胀石墨10.0%.十溴二苯醚10.4%,由该配方料所制3.2或1.6mm厚的试片.UL-94阻燃率达V-0.  相似文献   

13.
<正>通过1∶5万区域地质调查,在攀枝花盐边县同德杂岩体西侧新发现唐家坪晶质石墨矿。经地表工程取样和物探深部探测,预测石墨矿资源量约142万t,达大型矿床规模。研究认为,矿床成因为沉积变质型,指出以同德杂岩体为中心的环形接触变质带找矿方向,助推形成攀枝花大型晶质石墨矿资源基地。  相似文献   

14.
铁岭阿达铁矿赋存于太古界鞍山群通什村组红透山段含黑云角闪变粒岩及斜长角闪岩中,属沉积变质型铁矿,变质作用以区域变质作用为主。本文通过区内分布的8个矿体的地质特征的论述及含矿性分析,提出了找矿标志及方向。  相似文献   

15.
用混酸(浓硫酸、浓消酸)、强氧化剂处理天然鳞片[大鳞片(-60~+80目),细鳞片(-140~+160目)]石墨,制得可膨胀石墨,再经高温膨胀得膨胀石墨。采用SEM对两各种膨胀石墨的形貌进行观察分析,发现不同粒度的石墨获得的膨胀石墨其微观孔结构的特征基本相同,但尺寸上存在较大的差异。采用XRD对原料石墨、可膨胀石墨和膨胀石墨的结构作了分析,通过层间距变化、衍射峰出现与消失的情况,判断出不同鳞片大小的石墨在氧化、膨胀过程中发生了相同的变化,从而证明了不同鳞片大小的石墨的膨胀机理是相同的。  相似文献   

16.
在450℃,0.5MPa的N2中,固态聚四氟乙烯与石墨(粒度〈40μm,含碳〉99.7%)合成反应制得灰白色氟化石墨,其真密度为2.50Mg.m^-3,电阻率为2.85kΩ.cm,在波数1219cm^-1和1530cm^-1处有F-C供价键红外光谱吸收峰,这些特征与“气相法”合成的氟化石墨一致,“固相法”新工艺方法简单,安全,成本低,无需剧毒单质氟气作为主要原料。  相似文献   

17.
本文研究了用中间法新工艺制造的铝石墨复合材料在高速高温下的摩擦磨损特性。试验在销盘式试验机上进行。滑动线速度最高达9.4米/秒。在2米/秒干摩擦时,所有测试的复合材料磨损量均小于基体合金。200℃时,含石墨2~5%的复合材料磨损量也此基体合金小。在9.4米/秒干摩擦时,含石墨2%的复合材料耐磨性能最好。以前曾有报导:滑动线速度大于1米/秒,铝石墨复合材料的磨损量大于基体合金[12,13]。本文认为新工艺制造的复合材料在9.4米/秒的高速摩擦时摩擦系数和磨损量下降是由于石墨与基体界面结合良好。   相似文献   

18.
以假烧石油焦、煤沥青、铅粉及硅粉为原料,采用热压工艺制备了一系列掺杂再结晶石墨。研究了掺杂组元对再结晶石墨的热导率、电阻率和抗弯强度的影响以及微观结构的变化.结果表明,掺杂锆使再结晶石墨的基本物理性能及其微晶结构有较大幅度的改善。在含锆石墨材料中,适当掺杂硅可提高材料的热导率,但是当锆的掺杂量为9%、硅的掺杂量大于2%(质量分数)时,再结晶石墨的常温热导率降低.双组元掺杂锆、硅使再结晶石墨的导电率和力学性能下降。在再结晶石墨中,掺杂的锆以碳化锆的形式存在,掺杂的硅大都以气态形式逸出,只有微量的硅以碳化硅的形式存在.  相似文献   

19.
新型固体润滑剂──氟化石墨的制备与性能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电解熔盐KF·ZHF制取氟气,再将氟气与石墨在500℃时进行反应,从而制备了氟化石墨新材料.其密度值为2.53g/cm3、电阻率为3.1×103Ω·cm,颜色为灰白色,在波数1219、1350cm-1附近有F-C共价键红外光谱吸收峰.对氟化石墨、石墨、二硫化钼进行摩擦因数测试,结果表明:氟化石墨摩擦因数最小.还讨论了氟化石墨的一些特殊性能和工艺条件.  相似文献   

20.
为了研究片状石墨的掺杂量和取向排列对石墨/陶瓷复合材料结构和性能的影响,以长石、透辉石、石英等作为陶瓷基体并掺杂石墨,经湿混、干燥、干压成型、快速烧结等工艺制备了石墨/陶瓷复合导电材料。用精密伏安表精确测定了材料垂直和平行于成型压力方向的电阻,用XRD、SEM分析了试样的物相组成和断面形貌。实验结果表明:在烧结过程中石墨与陶瓷基体不发生化学反应,未发现有新相生成;片状石墨在复合材料中具有定向排列的特征,即片状石墨的c轴平行于成型压力方向;石墨/陶瓷复合导电材料的电阻率具有明显的各向异性;随着石墨掺量的增加,复合导电材料的电阻率随石墨掺量的增加而急剧减小;但是,当石墨掺量超过15 wt%时,复合材料电阻率的变化趋于平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