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7 毫秒
1.
分散染料中有很多品种可用于改善聚酯纤维因结晶差异所造成纺织成品的染色色差。  相似文献   

2.
从染色工艺、浆纱工艺及织造工艺等方面较系统地分析了靛蓝牛仔布产生色差的原因及其改善措施,对牛仔布生产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3.
林颂华 《丝绸》1994,(10):17-18
“缫了率”指标与丝厂生产工费成本之间存在较密切的关系,在目前的蚕茧经营活动中,蚕茧收购人员除应目测上车率外,还应用“缫了率”指标,以此较准确地确定茧价。  相似文献   

4.
易晓军  王光明 《丝绸》1995,(4):9-11
真丝绸采用HAC-NaAC缓冲体系染色,可使染PH值较稳定,从而减小由PH值变化而引起的染料上染率的变化,提高染色的重演性,减少染色织物的匹差、缸差,达到提高产品质量之目的。  相似文献   

5.
6.
分析了影响桑蚕茧试样准确性的因素,提出了缩小试样与实缫差距的措施,并给出了修订GB9111—1988的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7.
长期以来,我国蚕茧检定机构及制丝厂试样(以下简称试样)。大多采用以立缫测试蚕茧性能来确定茧级(茧价)及制定生产工艺参数。在立缫机时代,试样与实缫的差距并不是很大。反映的矛盾也不很突出,但随着我国自动缫时代的到来.试样与实际生产的差距则日渐明显。为此.本文就桑蚕茧试样与实缫差距问题谈几点拙见,以达抛砖引玉的目的。  相似文献   

8.
长期以来,我国蚕茧检定机构及制丝厂试样(以下简称试样),大多以立缫测试蚕茧性能来确定茧级(茧价)及制定生产工艺参数。在立缫机时代,试样与实缫的差距并不是很大,矛盾反映的也不很突出,但随着我国自动缫丝机的普遍使用,试样与实际生产的差距日渐明显。贸易双方常常对茧检机构提供的茧质检定报告的准确性提出质疑,而缫丝企业因采用立缫测  相似文献   

9.
吴金石  沈阳 《丝绸技术》1996,4(3):26-28,37
本文分析了真线绸织物卷染染色中产生左右色差的原因。阐述了从工艺操作上以“紧-松-紧”的三阶段控制,以及从染料选择等方面来防止左右色差的产生,从而提高真丝绸的染色质量。  相似文献   

10.
减少染色色差的实践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叶雅君 《印染》2005,31(10):34-36
减少染品色差的关键在于对生产全过程进行严格监控,即对坯布、染料、助剂等原材料严格管理,抓好打样和制订合理的染色配方;注意前处理批次质量对染色的影响;重点控制染色过程的管理,包括称料、染色浴比、升降温过程及水洗等,严把对色质量关;注意后整理的不均匀性对成品色泽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俞淑珍  童跃泉 《丝绸》1993,(3):29-31
引起卷染机染色色差的因素是多方面的。我厂经过一年多的攻关实践,使真丝绸染色色差得到明显改善。文中重点介绍影响色差诸多因素中坯绸和染料两个因素的攻关情况及取得的效果。  相似文献   

12.
黄雪良 《染整技术》2003,25(1):26-28
介绍了粉状硫化染料轧染的常规染色工艺以及工艺注意点,找出了硫化染料轧染色差产生的原因并提出了相应的控制办法。  相似文献   

13.
针对陈茧已近缫完,茧量不多,难以用并庄、分型筛茧等常用的方法解决立缫尴尬纤度的情况,采用定粒为7粒(五新二薄)、8粒(五薄三新),提高速等措施,有效地解决了缫丝尴尬纤度,产品质量符合相应要求。  相似文献   

14.
分别采用丙三醇、NaOH、乙二胺(EDA)、H3PO4以及离子液体[BMIM]Cl对不同来源的纤维素进行预处理,通过X射线衍射(XRD)、固体核磁共振(CP/MAS 13C NMR)及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研究了这几种预处理方法对纤维素结晶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16. 5 wt%的NaOH及60 wt%的H3PO4预处理可将天然纤维素结构从Ⅰ型转化为Ⅱ型,EDA预处理可将天然纤维素结构转化为Ⅲ型,85 wt%的H3PO4以及离子液体[BMIM]Cl预处理可将纤维素转化为无定形结构。[BMIM]Cl预处理比85 wt%的H3PO4预处理更有利于无定形纤维素的产生。结构转化过程中,纤维素的羟甲基构象相应地发生变化。结晶度方面,低质量分数NaOH预处理有利于获得低结晶度的纤维素,EDA预处理对纤维素结晶度的影响与原料结构关系较小,而NaOH与离子液体[BMIM]Cl预处理对纤维素结晶度的...  相似文献   

15.
电脑分色辊筒四色印花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汉洲 《染整技术》2003,25(2):16-17,34
系统地介绍辊筒四色印花的工艺过程,包括图案设计、分色加网、花筒腐蚀以及印花等环节的工艺要求。  相似文献   

16.
通过分析古玉器的颜色来鉴别、评估古玉器是古玉器鉴定研究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出土古玉器的颜色成因是多方面的,既有玉料本身具有的颜色(作者称之为料色),它由玉石中所含致色元素的成分和质量分数决定;又有玉料被加工成器后因埋藏与周围介质发生作用而变化的颜色(即沁色)。在鉴定实践中不少的鉴定者将玉器的料色误定为沁色。以和田玉为例试图通过玉器的颜色与玉器雕琢纹饰之间的关系来辨别料色与沁色。  相似文献   

17.
正确设计立缫生丝均方差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杨礼直  钱镇海  钱永年  曹俊 《丝绸》2000,(12):26-29
设计配茧方法是做小缫生丝均方差,提高生丝品质常用的方法。文中对如何设计配茧方案,缩小立缫生丝均方差进行了探索研究,为正确设计立缫生丝均方差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8.
在视觉设计中,色彩选择的基本动机之一是为了吸引注意力。高能见度的原色可获得最佳的注意力,而在一定时期内,其深浅变化则应根据流行趋势等一些色彩属性形成色彩系列以增加特殊的感情吸引力,当确定了色彩基本规格之后,将这些色相组成统一的设计作品,就要遵循色彩组合形式法则。功能色彩、市场色彩以及构成色彩这三个方面均不可偏颇。  相似文献   

19.
固色剂DA—1在活性染料染色上的应用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10  
介绍了DA-1固色剂的特性以及在生产上的应用。DA-1固色剂具有固色牢度优良、节约染料、无色光变化等优点。  相似文献   

20.
介绍电脑测配色系统及其基础资料的制备;细述在灯芯绒活性染色上的应用及其中的注意点。其中基础资料的精度直接影响使用准确性;建立色库和摸索染料校正系数规律以提高配色处方的可参考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