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长北 《中国生漆》2015,(1):13-17
笔者在研究《髹饰录》和对东亚漆艺调查研究的过程中,对漆器髹饰工艺领悟渐深,由此不断发现自著《〈髹饰录〉图说》的不足。现整理心得,以就教于方家。  相似文献   

2.
王世襄 《中国生漆》2002,21(1):10-13
(一 )在我的自述诗《大树图歌》中有如下一节 :蠖公授漆经 ,命笺髹饰录。两集分乾坤 ,字句读往复。为系物与名 ,古器广求索。为明工与艺 ,求师示操作。始自捎当灰 ,迄于洒金箔。款彩陷丹青 ,犀皮灿斑驳。更运剞劂刀 ,分层剔朱绿。十载初稿成 ,公命幸未辱 !以上概括地讲述了我撰写《髹饰录解说》的经过。蠖公就是朱桂老前辈 ,朱启钤 (桂辛 )先生。他是我国古建筑、髹漆、丝绣等门学术研究的奠基人。和发现宋本《营造法式》自筹资金刊刻行世一样 ,桂老几经周折 ,把我国仅存的一部漆工专著 ,只有孤本藏在日本的明黄成 (号大成 )撰、杨明 (号清…  相似文献   

3.
杜钟勋 《中国生漆》2013,32(1):27-28,49
作者研读了《漆艺髹饰学》、《髹饰录解说》两本漆艺专著,就漆艺技术方面的感想和大家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4.
李京 《中国生漆》2020,(3):7-11
《髹饰录》中所载"彰髹"工艺作为中国传统漆器髹饰技艺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工艺独特,具有深厚的中国文化特色。但古代漆器遗存中至今未见有考证确凿的"彰髹"漆器发现,导致"彰髹"工艺的具体特征与源流也是我国传统髹漆工艺体系中一个尚未明确的问题。本文旨在考辨"彰髹"工艺特征及其漆器实物,从而溯其源流,以完善对相关髹漆工艺的准确认知,为漆器的分类及命名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5.
在日本,关于《髹饰录》的研究一直是国外《髹饰录》研究方面的重点,其成果斐然,贡献良多。在二十世纪中期,时任东京国立博物馆馆员的荒川浩和先生也非常关注这部明代唯一的漆艺专著,并先后发表了相关研究成果。由于其"明清漆工艺与《髹饰录》"一文的分析极富价值,特辑录翻译如下。  相似文献   

6.
何豪亮 《中国生漆》2011,30(4):33-34,43
《髹饰录》是现今世界上唯一的一本漆工专著,其价值应当受到重视。本文就拜读《髹饰录》过程中发现的疑问进行列举,以期共同商讨。  相似文献   

7.
何振纪 《中国生漆》2012,31(3):19-23
明代黄成所著《髹饰录》二卷在中国漆艺理论史上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然而在19世纪以前此书在国内却销声匿迹,仅一部手抄本流传日本。但到了20世纪,随着世界各地博物馆对中国漆艺收藏的兴趣,《髹饰录》逐渐为学者们所关注。本文旨在针对国外自19世纪至今,海外各方对《髹饰录》所作研究的状况作一个扼要的综合论述。  相似文献   

8.
(盖蒂艺术中心)漆艺研究组在日本举办会议期间非常关注于漆器的修复与保存问题,但却缺乏基本的技术知识含量。只有一小部分组员注意到了有关髹饰程序的旧有记录方面。而我一直都对包括日本、中国、韩国、琉球在内的亚洲各个地区的髹饰技术的异同特别感兴趣。在此,我讨论到了有关中国的髹饰技术记录,为的是介绍这方面研究的一个面貌。  相似文献   

9.
长北 《中国生漆》2006,25(1):40-47
本文对《<髹饰录>解说》所解说的漆工艺提出商榷并试作辨正,以就教于海内外方家。  相似文献   

10.
长北 《中国生漆》2005,24(2):36-43
本文对《<髹饰录>解说》所解说的漆工艺提出商榷并试作辨正,以就教于海内外方家。  相似文献   

11.
中国漆工艺的传承与发展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张飞龙 《中国生漆》2007,26(2):10-32
中国漆工艺是人类宝贵的文化财富,人类审美意识的发展催生了生漆装饰艺术,"饰威饰荣"的政治文化主张,是漆工艺繁衍滋生的土壤,技术的进步成就了漆工艺的辉煌,时代的变迁演绎着漆文化的生发起伏。漆艺是财富的象征物,生漆艺术的高贵品性决定了它的兴盛衰微总是和社会经济的发展、政治制度的变革、文化思潮的影响息息相关,和人们赖以生存的社会环境、生活方式发生着千思万缕的联系。在远古时代,人类出于装饰器物的需要,孕育了漆器发生的胚胎;夏商周时期,伴随着青铜生产工具的使用,漆器嵌玉贴金,使生漆装饰艺术走向了多元化发展之路;春秋战国时代,随着铁器时代的到来、"油漆"制造技术的发明,生漆装饰艺术体系日臻完善,漆工艺的发展突飞猛进,最终迎来了秦汉时期生漆艺术的辉煌,为中国漆文化的历史树立了一座高耸的丰碑;三国至隋唐时期,是漆文化的消长时期,它承前启后,使漆器走上了向精品工艺美术品发展的轨迹,密陀僧、绿沉漆等工艺的出现,就是这一时代的漆工艺发展的杰出成就,而后来夹纻造像、金银平脱工艺的兴起则迎合了时代逆转的风向;宋、元、明、清时期生漆,精制关键技术的突破,把生漆工艺推向了极致。  相似文献   

12.
中国古代漆器制胎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漆器胎骨是承受漆饰之物,本文重点探讨了中国古代漆器制胎技术发展源流。按其质地可分为木胎、金属胎、竹篾胎、皮胎、夹纻胎、纸胎、陶胎等几大门类,其制胎技术各随其类,以木胎和夹纻胎制器技术运用最广。  相似文献   

13.
长北 《中国生漆》2007,26(2):66-68
本文主要讨论了现代螺钿漆器的制作工艺。  相似文献   

14.
张飞龙 《中国生漆》2010,29(2):16-26
漆器和生漆技术是中国独特的发明,有着7000年不间断的文明史,是"地地道道从中国传过去的整个化学最重要的根源之一。生漆是从漆树皮层采集的天然树脂,具有神奇的变色现象和惊人的黏结力,自然固化后又能形成光亮的黑色物质。远古的人类在同大自然的抗争中,学会了生存技巧,增长了智力,发展了谋生手段,掌握了生漆的特性,积淀了生漆的知识,并利用生漆用于制器、装饰和记事表意,美化生活,记录文字,成为贵族阶层财富和地位的象征物。随着技术进步,生漆技术逐渐演化成为一种成熟的、高级的营造工艺和极致的艺术形态,孕育出了髹漆工艺体系和生漆文明,成为人类永远的财富。探究人类对髹漆器物的最初需求以及与之相应的髹漆工艺的发生和进化轨迹,能使我们更加深刻地理解生漆与人类源远流长的文化关系以及人类与环境的关系。  相似文献   

15.
高柴忱 《中国生漆》2012,31(1):43-47
自古以来,扬州漆器享有盛名,它起源于战国,兴旺于汉唐,鼎盛于明清,常年作为贡品供奉朝廷。点螺漆器和平磨螺钿漆器更是扬州漆器中的两朵奇葩,历史久远,工艺精湛,绚烂多姿。如何把这些工艺更好地传承下去更值得我们去深思。  相似文献   

16.
中国古代漆器款识研究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张飞龙 《中国生漆》2007,26(1):45-53
本文研究了中国古代历朝漆器的款识。漆器铭文有针划、刀刻、漆书和烙印等几种形式。它是漆器工艺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也是社会进步、经济发展、工艺美术成熟的标志;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特定历史时期漆器生产的地域特征、经营管理理念和品质控制技术。  相似文献   

17.
李鹏 《中国生漆》2014,(4):44-46
本文探讨了大漆媒材在传统室内空间装饰中的应用,其应用主要基于能防腐、有黏连性、能成膜且具光泽、能保护木构件等特性。从大漆涂饰、丹漆施彩、雕梁画栋与家具装饰四个方面阐述了大漆媒材的色彩表现。  相似文献   

18.
生漆是一种天然涂料,其品质与产地、漆树品种、立地条件、采割时间、采割技术和贮存时间等有关。一般生漆中约含有漆酚40~80%,树胶质和含氮物6~14%,水分14~40%。生漆中各组成成分的变化,造成了生漆品质的差异。生漆检验主要依据其表观特征以及各组分的含量差异,通过看漆质、闻气味、煎分数、试燥性、测含量判定品质之优劣。一般而言,生漆乳液分层愈明显,转色愈快,漆酚含量愈高,生漆品质愈佳。掺有异物的生漆具异象,漆酚含量通常较低。  相似文献   

19.
几千年的工艺美术历史为我们留下了许多宝贵的遗产,中国传统装饰是我们设计灵魂的源泉,剪纸、蜡染、刺绣等民间艺术也完全可以为我们的现代陶瓷装饰设计增光添彩。中国的现代陶瓷装饰文化馆的形成和设计风格的追求,都必须根据当前中国人自己的生活需求和审美需求,以及中国特有的文化模式来进行,设计出具有东方神韵和民族特色的陶瓷产品。1、中国传统装饰概述中国数千年的浩瀚历史,传统装饰艺术就像一颗颗嵌在艺术史项链上的璀璨明珠,  相似文献   

20.
Three lacquer samples taken from a “four‐eared” pottery container, which was designated an important National Cultural Property of Japan excavated in 16–17th century ruins of Kyoto City, were analyzed by pyrolysis‐gas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y (Py‐GC/MS) and infrared (IR) spectroscopy to determine the source of the lacquer. It is an unexpected result that the lacquer in this pottery container is actually used by Melanorrhoea usitata. Alkylbenzene and alkenylbenzene as cleavage pieces of undecylbenzene (MW = 232 g/mol) and undecenylbenzene (MW = 230 g/mol), which are products of the pyrolysis of thitsiol, were detected in all three samples. Moreover, ω‐phenylalkylcatechols and ω‐phenylalkylphenols, which are the specific components of M. usitata, were also detected by Py‐GC/MS, suggesting that lacquer sap of M. usitata was used by the Japanese people in the 16–17th centuries. In addition, Japanese lacquer culture and the advantages of the Py‐GC/MS method for lacquer analysis are discussed in detail. © 2010 Wiley Periodicals, Inc. J Appl Polym Sci, 201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