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2.
以上海外滩源33号历史保护建筑改造项目为工程案例,阐述了对历史保护建筑及古树等保护技术、原结构体系的加固技术及历史保护区地下空间开发等,这些已形成了一套标准化施工流程。工程实践也为今后上海历史保护建筑的改造和研究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3.
开发历史保护建筑区域地下空间是拓展功能,增加配套设施最好的解决办法。历史保护建筑区域地下空间开发主要有邻近和原位开发两种形式。以上海外滩源33号项目和上海爱马仕项目为工程实例,介绍了邻近历史保护建筑地下空间开发和原位地下空间开发的关键技术。指出地下空间原位多层和深层开发是未来发展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4.
<正>在上海这样的特大型城市中,为了赋予历史保护建筑新的生命与内涵,发挥新的使用功能,亟需对历史保护建筑进行地下空间的开发利用和加固修缮。 相似文献
5.
为能在既有建筑使用隔震支座,结合上海市静安区某优秀历史建筑地下空间的开发,对地下空间开发与隔震技术相结合的设计与施工进行分析,着重介绍了顶升、隔震、空间利用等方面,以期在类似既有建筑地下空间开发工程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以紧邻地铁的地下停车场为例,分析基坑对隧道的影响,建立基坑和隧道共同作用有限元模型,研究模型的响应特征与隧道安全控制指标,从而采取措施确保隧道安全和正常使用。 相似文献
7.
新建内嵌式地下结构的既有建筑地下空间拓展技术指在保留上部既有建筑的情况下,在既有建筑基础或地下室内部采用结构及岩土工程技术方法,通过新建地下结构、增加既有地下结构层数或层高、改变既有地下结构平面与竖向布置等形式,实现既有建筑地下空间拓展与功能提升的加固改造技术.从结构与地基基础荷载托换及荷载传递路径的建立、托换结构设计... 相似文献
8.
9.
10.
北京某历史建筑,在不改变建筑外观与紧邻景观条件下,采用新建内嵌式地下结构方案,实现既有地下室大跨度结构改造、增加层高与外部拓展。为进行大跨度结构改造,采用托换结构与新建地下结构合二为一的永久性托换结构,实现既有建筑内部承重结构的整体托换,避免了采用临时性托换在其拆除时引起的既有结构二次变形。为增加地下室层高,将永久性托换结构荷载及其承担的结构荷载向两侧传递到地基基础侧向托换结构的托换桩上,拆除既有地下室内部承重构件后,顺序进行土体开挖、地基基础侧向托换结构水平构件施工、永久托换结构下部新建地下结构施工。地基基础侧向托换结构在保持既有地基应力和变形状态、控制土体开挖引起既有建筑沉降的同时,对永久托换结构荷载起到中间传递功能。本文从地下空间拓展建筑与结构方案、荷载托换与传递体系、托换结构设计、结构稳定性、沉降控制、沉降监测等方面对工程情况进行了介绍。本工程采用的新建内嵌式地下结构方案及荷载托换技术具有普遍应用价值,可广泛应用于既有建筑地下空间拓展工程。 相似文献
11.
上部结构的安全是实现既有建筑下地下空间开发的核心问题之一,以上海某历史建筑下地下空间开发为例,对上部结构进行竖向托换设计,并开展其对上部结构的影响分析。背景工程为地上4层砖木结构建筑,拟在建筑下方新建3层地下室,基础埋深约16m。基于施工净空条件的限制和托换构件入土深度的要求,采用低净空条件下的高承载力锚杆静压桩作为上部结构基础的竖向托换构件,着重对托换桩的分散布置、集中布置、分散结合集中布置三种方式进行了分析。并对地下空间开发过程中不同阶段上部结构受力及变形状态进行了有限元分析。结果表明:低净空条件下的高承载力锚杆静压桩可作为既有建筑竖向托换构件;竖向托换构件可采用“分散与集中相结合”的布置方式,有利于控制上部结构的变形和附加内力。 相似文献
12.
上海历史风貌区某街坊保护性综合改造项目,为满足更新扩容需求,于历史建筑(B楼)下方并紧贴文保建筑(A楼)新增3层地下空间,面临既有建筑保护、空间受限条件下施工作业等众多技术难题。综合地下空间开发需求、文保和历史建筑保护要求、软土地质条件、狭小作业空间、安全、造价和工期等各方面的因素,采用历史建筑利用首道支撑作为平移平台并与基坑开挖同步的往复平移技术,实现了大体量砌体建筑地下空间整体开发及对历史建筑的保护;采用以低净空锚杆静压桩与文保建筑条形基础组成沉降控制复合加固基础为主的文保建筑变形控制技术,实现了新增地下空间施工期间紧邻文保建筑的保护。结合该项目的成功实施,介绍历史建筑下方、紧贴文保建筑新增地下空间所遇到的问题、解决思路、采用的关键技术及实施效果。 相似文献
13.
14.
为解决历史建筑地下空间开发中的文保建筑保护和周边环境安全控制问题,以南京市某2栋民国建筑的地下空间开发项目为例,提出了采用建筑平移和地下室逆作相结合施工方法,并在此项目中试点应用。建筑平移前,采用灌浆法对墙体裂缝进行修复,采用双面钢筋网砂浆面层进行永久性结构加固,采用内外附着型钢加对拉螺栓对墙体刚度进行临时刚度加强。逆作法采用地下连续墙进行支护,地下室盖板分两次浇筑以适应民国建筑临时搁置的需要,在盖板分次浇筑时,民国建筑通过房屋平移让出盖板施工空间。工程实施效果表明,建筑平移和地下室逆作法相结合的方法可有效解决城市中心区域地下空间开发和文保建筑保护之间的矛盾。 相似文献
15.
16.
上海某医院改扩建工程的深基坑紧邻历史保护建筑及院内既有建筑,施工场地狭小,使施工面临诸多难题。通过采用对地下室跨层处进行分坑施工、将分坑分隔墙兼作隔离桩、在基坑角部设置角撑、基坑施工过程中以低压注浆结合跟踪注浆、充分利用围护墙等一系列针对性措施,顺利完成了基坑施工。监测数据显示,施工全过程对历史保护建筑及院内既有建筑的扰动极小,符合设计安全要求。 相似文献
17.
广州城区基岩埋深较浅,地下空间开发可能对地下水环境造成影响。为分析研究这种影响,必须解决城区渗流场简化计算和地层参数插值分析2个基本问题。针对城区渗流场固有的特点,基于水平面二维有限元数值计算方法,对城区渗流场中的地下结构奇异角点,悬挂式阻水结构和建筑间缝隙等的模拟提出相应简化方法,在不失精度的前提下,用尽量粗的网格实现对城区渗流场分析。利用Kriging方法对广州城区渗流场的地表高程、当前地下水位、岩面高程和渗透系数进行插值,计算结果与实际地层的变化较为吻合,可为广州城区渗流场的数值分析提供合理的计算参数。 相似文献
18.
19.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