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针对无专用左转相位情况,研究了人行横道处左转车干扰下的行人过街特性,采用视频图像处理技术对行人过街过程的全时空信息进行提取,分析了行人过街过程中受到干扰后的轨迹和速度等参数的变化规律。在此基础上,将左转机动车干扰下出现的典型行人过街行为归类,分析左转机动车及绿灯时间共同作用下的行人过街特性,最后统计由于左转机动车对行人过街行为刺激而导致的行人干扰延误值变化状况,研究成果可为交叉口行人过街的信号配时和左转相位的设置等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
在城市道路无信号控制路段进行驾驶员与过街行人的决策风险试验,得到不同车速情况下过街行人的感知风险和决策行为.通过对获取的240个试验数据进行整理分析,建立了行人感知风险与车辆初始速度、行人决策行为与初始速度和行人感知风险与决策行为的关系.结果发现,路段上车辆的行驶速度对行人的过街决策行为影响极大.研究成果可以为制定合理的行人安全过街控制措施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3.
为在行人仿真模型中更全面地反映行人特性,并研究跟随行为对双向过街行人的影响,本文建立了考虑跟随行为和冲突避让的行人过街社会力模型。研究了跟随特性对行人行走行为的作用,建立了行人的跟随行为模型、人行横道和信号灯对行人的作用力和冲突避让力模型,提出了改进的行人过街社会力模型。通过数值仿真分析了行人过街速度和可能事故数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设置跟随力有利于提高整体行人的过街速度和过街效率;冲突避让模型能有效降低行人的可能事故数。  相似文献   

4.
针对信号交叉口行人过街常发的溢出行为,运用视频处理技术对过街行人的全时空信息进行采集,分析了行人溢出行为的内在规律,并提出了限制溢出的优化方法。首先,通过多交叉口行人溢出频数统计,反映了溢出行为的普遍性;其次,利用实际调查数据,定量分析了求近心理对行人溢出过街的影响;然后,提取了溢出行人的过街轨迹,体现了行人溢出位置分布的规律,在此基础上,采用概率统计方法建立了行人溢出位置分布的正态分布模型,并对模型进行验证,通过了T检验;最终,利用行人溢出分布规律提出了人行道设置的优化方法。结果表明:当人行道加宽宽度或护栏长度达到人行道宽度的130%时,行人溢出显著减少。  相似文献   

5.
有行人专用相位交叉口行人过街时间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确定有行人专用相位交叉口行人绿灯时间,研究了行人穿越交叉口的过街时间.利用交通波理论推导了行人跨越安全岛的时间函数,考虑同向、对向和交叉行人流的影响,借鉴HCM的行人过街时间模型构建了行人穿越交叉口对角的时间公式.采用录像法和人工测量法对威海市4个交叉口进行调查,统计分析得到:行人穿越交叉口对角和非实体安全岛的15%位速度为1.43 m/s,穿越实体安全岛的15%位速度为1.35 m/s;行人在对角通行的有效宽度为9 m和12 m;利用SPSS标定了模型参数.案例研究结果表明,所建模型能较为准确地预测行人过街时间,误差在5%以内.  相似文献   

6.
随着城市小汽车保有量的增加,城市道路中的交通事故数量和严重性也日益增大,行人交通安全问题更加受到重视。本文通过视频检测技术,采集了西安市育才路行人过街速度、路段车路速度数据,通过SPSS软件建立了行人过街速度与与路段上来车的关系模型,对路段行人过街行为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路段行人过街速度受到路段车辆速度及车辆与行人之间的距离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针对行人斜穿信号交叉口的实际过街需求,利用时距图分析了不同信号相位相序设置和行人过街组织方案的运行效果,提出了行人连续横穿信号交叉口的绿波带设计方式。根据行人到达和离开位置点的时刻线,推导了行人沿顺时针、逆时针以及不固定方向连续过街的延误模型,建立了总的行人连续过街延误模型通式。算例分析和仿真试验结果表明:本文提出的行人连续过街延误模型能够准确计算行人斜穿信号交叉口的延误时间,获取最佳的信号相位相序和行人过街组织方案,从而实现了行人连续过街的绿波通行,减少了行人连续过街的延误时间。  相似文献   

8.
利用视频处理技术对过街行人的全时空信息进行采集,分析了违章行人与转弯车辆冲突的内在规律,并提出了行人过街位置分布的建模方法。首先,利用调查数据定性分析了行人过街位置对人车冲突的影响。其次,通过对多交叉口不同时刻行人(包括违章行人)行走位置的统计分析,得到绿灯消散时间和人行横道长度对行人过街位置的影响。结合调查数据,利用Gauss函数对不同时刻的行人过街位置分布进行建模,建立绿灯消散时间和人行横道长度与Gauss函数模型参数的关系等式,拟合模型的R~2分别达到0.9、0.93、0.97,表明模型能够很好地反映行人过街位置分布规律。最后,对模型进行了验证,在所建立模型的基础上,分析了行人过街位置分布规律对行人与转弯车辆冲突区域判别的作用,并提出减小冲突区域的优化方法。  相似文献   

9.
人行过街设施的服务半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分析人行过街设施的服务范围和服务能力,对人行过街设施的最大服务半径和服务半径进行研究.对道路上行人过街的延误与危险度进行分析,研究行人过街的心理特性与过街费用,提出人行过街设施最大服务半径的概念及计算方法,并以实例进行验证.通过对最大服务半径及行人过街心理及行为的分析得出人行过街设施服务半径的确定方法,提出可以用人行过街设施的服务半径来验证设施设置的合理性、确定行人过街路线的选择原则.可以提高人行过街设施设置的科学性及有效性.  相似文献   

10.
行人过街延误是评价行人交通状况、衡量行人交通服务水平的一个重要标志。正确的判断个体行人穿越道路时所承受的延误对于研究、评价以及改善行人交通流乃至整个混合交通流的运行都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笔者利用视频摄像技术调查获取了无信号控制路段,交叉口人行横道的行人与机动车交通数据,同时提出相应的无信号控制行人过街延误的计算方法,对行人过街延误通过实例来计算并验证此计算方法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1.
面向典型的T形信号控制交叉口,建立了具有6个机动车相位和3个行人相位的相位结构。引入主相位和跟随相位的概念,从相位设置、相位组合方案、相位切换过程、相位显示顺序及其基本规律等5个方面,较为系统地阐释了相位结构的设计机理。针对有行人相位跟随的3个主相位,分析了保证行人安全过街的最小绿灯时间与相位结构、最短行人过街时间、绿灯间隔时间的数值关系。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种适用于T形交叉口的机动车相位固定最小绿灯计算方法。该算法可以为预设时间控制方案设计和交通响应控制策略开发提供有力的支持。  相似文献   

12.
车辆对行人速度障碍自主避碰的驾驶方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针对过街行人与智能车辆之间运动协调中的安全避碰问题,设计一种CVIS环境下的基于行人避碰的车辆驾驶控制器.结合速度障碍法的基本原理提出车辆对过街行人的避碰规则,在此基础上搭建模型预测控制框架,提出车辆对行人的自主避碰算法.综合考虑车辆驾驶的操作约束,以最小化车速变化及满足驾驶员操作舒服性要求为控制目标,在车辆对行人避碰的前提下优化车辆的驾驶策略.分别设置车辆直行避碰与允许换道避碰两种控制场景,在MATLAB环境下对车辆驾驶控制效果进行仿真实验.结果表明:车辆对不同情况的过街行人,能够通过加速或减速进行避碰;通过与七次多项式换道轨迹进行对比,自主避碰驾驶的安全性更高.  相似文献   

13.
基于行人过街需求分布的考虑,分步解析了行人延误和机动车延误的组成因素和变化关系,建立了基于人行横道位置选择的行人-机动车系统延误模型,阐述了人行横道位置对相关延误的影响程度,并通过VISSIM仿真软件测算了北京某路段的最优人行横道位置。结果表明:行人平均延误与行人到达人行横道平均距离成正比,远大于机动车平均延误,且与后者成反比。  相似文献   

14.
信号交叉口行人过街速度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通过对哈尔滨市11个交叉口中的42条人行横道进行调查及数据的分析处理,得到总体行人平均过街速度为1.47m/s、85%位速度为174m/s、15%位造度为1.19m/s。分析了行人年龄、性别、人行横道长度、过街人数量、绿灯时间等对行人过街速度的影响.结果表明,信号交叉口的设计中,直使用15%位过街速度,可满足85%以上行人的行走要求;在老年人经常出现的地区,设计速度应为老年人的15%位速度,即1.07m/s。  相似文献   

15.
为加快银川市兴庆区商业步行街的发展建设,通过查阅文献、实地调研对银川市商业步行街的现状进行了分析,指出兴庆区商业步行街存在功能不完善,街区特色风貌体现不充分,缺少人性化设计等问题;提出一系列促进步行街发展建设的对策及其建设构想。通过对银川兴庆区商业步行街的建设研究,找到一条建设特色街区,促进地方经济发展的可行之路。  相似文献   

16.
基于持续模型的行人过街行为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在行人过街行为实测数据基础上,建立了基于危险的行人过街等待持续模型。分别采用非参数形式和参数形式的基准危险函数的模型框架,对影响过街行为的因素,特别是违章过街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非参数形式模型对行人过街等待行为描述更为精确;行人的过街行为呈现明显的时间相关性,违章倾向随等待时间的增加而增加。本研究可为行人交通行为分析和行人交通仿真提供有益参考。  相似文献   

17.
如今各地为了发展经济一味的引入商业步行街,单一的形式、杂乱的分布给整个城市带来了诸多问题.本文通过对安康市新城旧街区商业步行街规划设计过程的回顾,运用调查、分析、比较的手法,结合前人的研究成果,阐述了安康市新城旧街区商业步行街规划设计融入地域文化性的可行性和必要性;通过对国内外事例的比较研究,分析得出在各地步行街设计过程中融入地域文化性的可行性和必要性;总结了步行商业街融入地域文化性的方式和方法,探讨出使商业步行街更具活力、生命力的成功经验.  相似文献   

18.
为研究信号交叉口行人从众违法过街行为机理,运用网络理论,分析不同条件下行人群体网络的结构特征及演化规律.首先,借助动作捕捉技术获取行人从众违法过街行为的基础数据.然后,以实际交通行为数据为基础,构建行人过街的群体网络.最后,通过分析不同红灯时段以及不同性别的行人网络度分布情况,研究行人违法过街行为的规律.结果表明:等待时间越长,当人群中出现违法过街行为时,吸引从众违法过街的行人就越多;在过街行为方面,男性较女性更易从众,且男性的违法过街行为更易吸引其他行人违法过街.  相似文献   

19.
为提升平行流交叉口的运行效率,消除左转非机动车和直行机动车冲突,将钩形转弯的概念引入到平行流交叉口设计中,给出非机动车过街控制策略,并结合机动车通行和行人过街,将其整合到一个统一的优化模型中。考虑信号相位相序、绿灯时长、周期时长、左转非机动车待行区容量、非机动车清空时长、车道平衡等约束条件,以机动车通过量最大为优化目标,建立线性规划优化模型。研究结果表明:两步过街和优化设计解决了左转非机动车安全过街问题,是平行流交叉口非机动车过街设置的有效替代设计方案;在低高两种流量场景下,相对于常规设计,两步过街分别降低了35.02%、55.52%的机动车延误,优化设计分别降低了42.71%、65.60%的机动车延误;两步过街会造成左转非机动车延误大幅增加,不适用于左转非机动车流量较高的场景;常规设计机动车最大通过量受直行机动车流量和左转非机动车流量的影响最为严重,说明消除左转非机动车和直行机动车冲突,对提升交叉口通行能力作用显著,有助于推动绿色出行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