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大力加强研究生教育努力培养高素质人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当前,国际经济竞争越来越明显地表现为人才的竞争,研究生教育已逐渐成为国际社会高度关注的一个焦点,我国我省均已顺应时变,加大了人才培养工作力度,积极发展研究生教育。而发展研究生教育的根本问题在于抓好学科建设,其中包括:加强学科梯队建设;抓好科学研究工作;大力培育学科特色第三个方面。其次,要营造良好的育人环境,包括加大力度,改善研究生教育的基本条件;推行素质教育,努力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加强学风建设,促进研究生健康成长等措施。  相似文献   

2.
高等教育必须培养创新人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迎接21世纪的挑战,必须培养应用型创新人才,要解决好高等教育大众化与办学经费、物质条件及师资队伍建设的矛盾;解决好专业设置与生产力及社会发展要求的矛盾;培养应用型创新人才,必须建立产学研合作教育的办学模式.克服目前存在的问题,在人才培养的质量上有更大提高,才能使我国高等教育在已取得成绩的基础上再创辉煌.  相似文献   

3.
高等教育必须培养创新人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迎接21世纪的挑战,必须培养应用型创新人才,要解决好高等教育大众化与办学经费,物质条件及师资队伍建设的矛盾,解决好专业设置与生产力及社会发展要求的矛盾,培养应用型创新人才,必须建立产学研合作教育的办学模式,克服目前存在的问题,在人才培养的质量上有更大提高,才能使我国高等教育在已取得成绩的基础上再创辉煌。  相似文献   

4.
高校培养创新人才思路探索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培养创新人才 ,是 2 1世纪中国高等教育的使命。要担当起这一历史重任 ,就必须构建高校培养创新人才的新机制。尤其是创新课程设计体系 ,全面实施自主性教学 ;创新考核评价体系 ,逐步形成多元化激励机制 ;创新人才培养方式 ,深入实践产学研合作教育。  相似文献   

5.
矿物资源是国民经济建设中不可缺少的重要原材料。随着我国现代化事业的发展 ,对矿物原料的需求日益增加 ,而天然资源愈来愈复杂、贫细、短缺。我国人口众多 ,2 1世纪要发展为经济大国 ,不应该也不可能依靠国外的矿物资源 ,而必须针对我国的资源特点 ,应用现代科学技术新成就 ,研究新型的矿物加工技术 ,解决资源综合利用难题 ,使我国有限的矿产资源得到充分合理的回收及综合利用。这对我国的矿物加工技术、矿物加工高等人才的培养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转变教育观念 ,改革人才培养模式 ,培养具有全面专业知识和技能 ,有开拓进取精神和创新…  相似文献   

6.
培养高素质创新人才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培养高素质创新人才在推进素质教育、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中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如何培养高素质创新人才,首先是正确处理好传授 培养能力的关系;其次教学内容、方法必须不断创新,评学、评教体系须进一步改革;另外要发挥教师创新的积极性,大力开展培养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实践活动。  相似文献   

7.
2020年12月31日,《自然资源部高层次科技创新人才工程实施方案》(以下简称"《实施方案》")发布,标志着自然资源部高层次科技创新人才工程(以下简称"科技人才工程")正式启动. 科技人才工程旨在围绕履行自然资源"两统一"等职责使命要求,激发人才创新活力,增强科技创新竞争力,有计划地发现、培养、激励一批在自然资源重大基...  相似文献   

8.
田世江  王巧智 《铸造》2006,55(10):1091-1095
2006年8月22日,在湖北宜昌,适逢参加第八届21省(市、自治区)4市铸造学术年会的机会,本刊记者如约专访了全国铸造学会副理事长、东风汽车公司(以下简称“东风公司”)铸造一厂原总工程师万仁芳教授级高级工程师(以下尊称“万总”)。  相似文献   

9.
《模具工业》2021,47(8)
模具是一个国家工业水平的重要体现,经过探索和实践形成了体现高职院校模具专业国际化人才培养的实践创新,开发了可推广、可复制的国际化专业教学标准,通过国际化课程、师资队伍、实践教学基地的建设,提升了专业人才培养质量和区域经济服务能力。  相似文献   

10.
一、实践活动是创新人才培养的关键环节传统的单一专业培养,应试教育的培养模式,越来越明显地表现出它在培养人才方面的缺陷:一是在育人空间上,表现为相对封闭性。基本上是灌输式的理论教学,远离社会课堂、生产课堂,实践教学与实践环节薄弱,导致很大一部分学生知识面狭窄...  相似文献   

11.
从哈佛大学创新教育谈我国高校创新人才的培养   总被引:19,自引:1,他引:18  
面向 2 1世纪 ,如何培养创新人才 ,尽快缩小与世界先进水平之间的差距 ,已成为热门话题和重要任务 ,在完成这一任务的过程中 ,大胆借鉴国外高校在这一方面的成功经验是非常必要的。本文将着重介绍美国高等教育中创新人才培养的成功典范——哈佛大学在培养创新人才方面的经验 ,并结合我国高等教育的实际 ,就确立创新教育思想、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培养学生个性品质等方面 ,谈些我们的认识。一、确立创新教育思想哈佛大学之所以能够成为美国高校中的成功典范 ,培养出一大批为人类创造物质财富 ,且有远见卓识 ,创新开拓精神的人 ,其根本原因…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从科学的特征和科学发展的趋势出发,探讨了挑战诺贝尔奖的前提是科学突破.而科学突破则有赖于各领域专家的研究方式实现从封闭走向开放的转变.这种转变继而要求我国教育转变人才培养模式由培养素质单一的人才向多质的创新人才转变,人才培养模式的转变则要求专业与课程模式实现由分裂向整合的转变.  相似文献   

13.
论大学课程综合化与创新人才的培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从科学的特征和科学发展的趋势出发,探讨了挑战诺贝尔奖的前提是科学突破,而科学突破则有赖于各领域专家的研究方式实现从封闭走向开放的转变。这种转变继而要求我国教育转变人才培养模式由培养素质单一的人才向多质的创新人才转变,人才培养模式的转变则要求专业与课程模式实现由分裂向整合的转变。  相似文献   

14.
创新人才应具备的素质及其培养途径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知识经济时代的竞争,归根结底是人才的竞争,是具有创新精神与创新能力人才的竞争,是人的智力和知识的竞争,因此作为高素质创新人才培养主要基地的高等学校,要深刻认识培养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人才的重大深远意义,把握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人才的素质要求和标准特点,积极探索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人才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5.
涉外法治人才培养应契合时代需要,建设通晓国际法律规则、善于处理涉外法律事务的涉外法治人才队伍。现有精英式按资源多寡分配的涉外卓越法律人才培养模式和中外合作办学模式,不能从根本上改变应用型、复合型高端涉外法治人才缺乏的状态。国际上高等法学教育从国际化到跨国化乃至全球化的演进过程,以及法学教育国际化的分类培养方式,为我国探索政学企研多元化协同创新与整合式人才培养提供了新思路。  相似文献   

16.
依托工程训练,增强实践能力,培养创新意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军队院校培养技指合训人才对教学的影响,指出了目前机械制造基础系列课程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提出了相应的改革方案与措施,并制定了适应21世纪社会发展和部队人才需求形势的课程标准。  相似文献   

17.
朱民 《金工研究》2007,(3):16-21
本文通过申报高校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工作中的一些情况就高校实践性教学谈谈个人的体会,希望能给同行们一些启示。  相似文献   

18.
拔尖创新人才的信息素养由信息意识、信息知识、信息能力、信息道德四个维度共同构成。新媒体环境下,由于信息容量剧增、信息良莠不齐、信息污染、信息侵犯等问题凸显,对拔尖创新人才的信息定位、信息更新、信息净化、信息抵御等能力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挑战。由此,构成了新媒体环境下拔尖创新人才信息素养的新内涵:海纳与慎取相结合的信息意识;专精与广博相并存的信息知识;巧用与创新相融合的信息能力;抵御与坚守兼具的信息道德。其培养应该发挥新媒体的宣传作用,利用新媒体在线平台,加强与媒体合作联动,拓展新媒体教育渠道,净化新媒体网络空间。  相似文献   

19.
产学研协同培养拔尖创新人才是实现人才学有所用的重要途径.美国主要采取合力构建科技园区及研究中心以搭建实训平台、协同承担科研项目以提供项目支撑、联手开展研究计划以建设培养载体、企业及基金会提供专项资金以扶持拔尖创新人才成长等路径.日本主要采取携手创建官产学联盟以搭建互动平台、合作建立科学城及研究中心以提供实践基地、联合拓展培养模式以提供开放平台、企业和民间资本赞助以给予经费支持等路径.比较分析美日两国路径之异同,得出对我国产学研协同培养拔尖创新人才路径选择的启示:以实用人才培养为出发点设立实践基地;以协同创新教育为中心搭建科研平台;以体验式教育为重点构筑有效载体;以经费资助为保障发挥政府协调引领作用.  相似文献   

20.
创新人才的培养必须依靠有创意的高等教育体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培养创新人才的基础条件 :构建有创意的高等教育体制构建有创意的高等教育体制 ,首先就得冲破我国近十多年以来一直坚持的修修补补、治标不治本的改革范式。多年的高等教育体制改革没有取得长足进展 ,其中固然原因复杂 ,但与我国高等教育主管部门思想保守和缺乏好的改革范式不无关系。不从根本上改变现行的体制改革范式 ,就难以推动我国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的进一步深化 ,也难以形成知识经济发展所需要的创新人才的成才环境。构建有创意的高等教育体制 ,就是要以培养创新人才为核心 ,克服一切有碍创新人才健康成长的体制因素 ,建立起一个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