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烃类裂解反应过程中,在生成乙烯、丙烯、丁二烯等产物的同时,伴随着二次反应和和结焦过程的发生。结焦过程不仅发生在裂解炉管内,也发生在TLE(乙烯装置急冷锅炉,又称废热锅炉,也称输送管线换热器,英文为Transfer line exchanger,缩写TLE或TLX,本文以下取缩写TLE)炉  相似文献   

2.
目前,世界上大多数厂商几乎都采用立式管式炉热裂解各种烃类来制取乙烯。烃类在裂解过程中,由于发生聚合、缩合等二次反应,因此不可避免地会在裂解炉管内壁和急冷锅炉管内壁上生成焦垢。其结焦速度随着裂解深度的加深、烃分压的增加以  相似文献   

3.
在乙烯裂解装置中,急冷锅炉担负着将裂解气迅速冷却以终止二次反应和利用裂解气的热量产生高压蒸汽的双重作用。换热管内结焦是急冷锅炉运行过程中的一个突出问题。尤其是,裂解原料为重质油(如重质AGO,VGO 等)时,急冷锅炉的结焦更加严重,并且构成了裂解装置运转周期的主要制约因素。为保证物流的畅通,不得不使裂解炉不定期停车,以对急冷锅炉进行清焦(机械或水力清焦)。这不但影响了裂解炉的开工率,而且使裂解炉的使用寿命缩短。另外,急冷锅炉的结焦,使其阻力降增加,上游的压力升高,  相似文献   

4.
张东平 《辽宁化工》1994,(1):15-16,19
本文介绍了乙烯装置裂解气的二级急冷技术及其在辽化乙烯装置上的应用。工艺考核表明,二级急冷可以较一级急冷回收更多的高温位热能,同时能尽快地终止裂解气二次反应,减缓结焦,延长操作周期。  相似文献   

5.
宗德福 《乙烯工业》1996,8(4):11-14
乙烯是石油化工的重要基础原料之一。采用石油烃类原料裂解制取乙烯,其工艺过程主要由裂解、急冷、压缩、深冷分离四个工序组成。工艺条件苛刻,危险性大,因此安全监督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6.
介绍了烃类裂解装置(裂解炉、急冷锅炉)的结焦抑制技术:改变工艺条件、裂解原料预处理、炉管表面预处理、混合原料裂解以及裂解原料中添加结焦抑制剂等。重点讨论了添加结焦抑制剂抑制结焦的机理、应用效果以及工业实施方案的选择。  相似文献   

7.
关于烃类裂解结焦过程的探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设计安装了一套研究烃类裂解过程结焦的实验装置。考察该装置的稳定性和可靠性获得了满意的结果。在该装置上。以丙烷为裂解原料对结焦过程的表面效应和结焦动力学进行研究,提出了结焦过程的机理,建立了以乙烯、丙烯为结焦母体的丙烷裂解的结焦模型。  相似文献   

8.
上一章的简要内容是裂解制乙烯、丙烯的反应原理和工艺问题。讨论了裂解过程中的化学反应规律,着重分析了生成乙烯的一次反应和乙烯消失和引起结焦结炭的二次反应。为了促进一次反应和抑制二次反应,操作条件要采用高温、短停留时间和低分压。并且对含氢量不同的原料控制不同的裂解深度。为此对裂解炉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必须创造裂解所需的高温条件、在极短时间内对裂解物料能供反应吸热所需的大量热量、保证烃在高温区有所要求的短停留时间。本期刊登的是第二章的前半部分,讨论管式裂解炉的操作特性,包括停留时间分布的均匀化、轴向温度分布的可控化、裂解深度和产品分配的可调化、传热的强化以及裂解炉型等问题。下期刊登第二章的后半部分,内容为管式裂解炉结构设计和最佳化、急冷和能量利用等问题。  相似文献   

9.
添加结焦抑制剂的轻柴油裂解反应和结焦反应模型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邹仁yun  娄强昆 《化工学报》1990,41(6):689-694
本文研究了有结焦抑制剂YZS1存在时的轻柴油裂解和结焦反应动力学.考虑了结焦抑制剂的功能,组合了裂解反应新的反应图式,提出了添加结焦抑制剂YZS1的轻柴油裂解反应动力学模型.实验证明裂解反应的结焦前兆体是乙烯、丙烯和芳烃,进而提出了简化的结焦动力学模型.  相似文献   

10.
蒸汽裂解装置急冷锅炉结焦抑制剂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蒸汽裂解制烯烃装置的裂解炉反应管及急冷锅炉的结焦会对生产造成危害,如传热情况恶化,反应管外壁温度和急冷锅炉出口油气温度上升,压力降增大,乙烯产率降低,运转周期缩短,金属损耗高等。在裂解炉进料  相似文献   

11.
在当今乙烯裂解装置中,不论选用何种类型的裂解炉,从裂解炉出来的高温裂解气,首先要通过急冷锅炉急冷,以避免发生二次化学反应而导致烯烃收率下降及结焦,延长炉子运转周期,同时把裂解气中的高位能热量以高压蒸汽的形式回收下来,为汽轮  相似文献   

12.
偏氟乙烯是氟化工行业重要的单体,主要由1-氯-1,1-二氟乙烷(HCFC-142b)裂解制备,本文介绍了HCFC-142b裂解制备偏氟乙烯反应机理的研究进展,对HCFC-142b催化裂解工艺进行了评述和展望,综述了HCFC-142b裂解管结构改进的研究进展,对偏氟乙烯精馏分离工艺进行了评述。提出应深入研究HCFC-142b裂解机理,进一步研究裂解管材质和结构对HCFC-142b裂解过程的影响,并借鉴烃类裂解制乙烯的研究进展解决HCFC-142b裂解过程中面临的高能耗、催化剂流失、结焦等难题。  相似文献   

13.
在管式蒸汽裂解法制乙烯的过程中,烃类在裂解炉炉管内裂解的同时,伴随着二次反应生成焦炭粘附在炉管内壁,使得传热效率逐步降低,炉管表面温度升高,对生产造成了严重影响。介绍了国内外近年来发展的结焦抑制技术,分析了清焦过程的机理,综述了清焦技术的进展以及先进控制在清焦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4.
在具有不同急冷结构的乙烯裂解模拟装置上进行石脑油裂解模拟对比试验,比较分析其产物收率及结焦量大小。在混合急冷器上、下部区域向裂解气分别注入急冷水、循环气体产品,裂解模拟试验结果表明:采用该急冷结构的裂解模拟装置,具有较高的冷却效率,可实现高温裂解气的快速急冷;裂解产物分离充分,炉管结焦量少,烧焦持续时间短;当急冷水注入量减少后仍可实现裂解气快速急冷,且后续装置的负荷和压力波动减小,提高了装置操作的灵活性和稳定性。注水管插入混合急冷器内部可使裂解产物更加快速、顺利地通过裂解炉管进入产物急冷回收装置,防止了注水孔处结焦而堵塞炉管,装置可实现长周期运转。  相似文献   

15.
陆阳  刘京雷  徐宏  屈笑雨  刘建书  万顺 《化工学报》2014,65(11):4530-4535
急冷锅炉(TLE)是乙烯热裂解装置的重要设备,在运行中急冷锅炉炉管内壁会有结焦现象,降低急冷锅炉传热系数并增加炉管压力降,严重影响传热效果,需要进行周期性清焦.为了能够有效地抑制结焦,在炉管内壁表面上制备了一层Cr/W/稀土RexOy惰性涂层,借助乙烯裂解结焦模拟装置、金相显微镜、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和透射电镜(TEM)等设备从试样结焦表面形貌特征和结焦量等方面对所开发的涂层进行了抑焦性能研究.实验结果表明,无涂层试样表面存在催化焦和颗粒状焦,结焦严重;而涂层试样抑焦效果明显,表面不存在催化结焦,且焦层与涂层表面黏附性差结合较弱容易脱落,其结焦抑制率可达79.1%.  相似文献   

16.
新型注汽抑制HVGO结焦技术的裂解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以加氢尾油等原料生产乙烯时出现的问题是对流段结焦、裂解炉操作周期缩短、急冷油粘度增加。这三个问题在国外已基本得到解决。70至80年代,Lummus和Shell等公司都研究开发了适合于裂解HVGO的配套技术,使HVGO裂解技术得到工业应用。1979年以来,欧洲地区有8套乙烯工业装置  相似文献   

17.
结焦抑制剂存在下轻柴油结焦反应的动力学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结焦抑制剂上轻柴油裂解的结焦反应动力学,结果表明裂解反应的结焦前兆体是乙烯、丙烯和芳烃,进而首次建立了该体系的动力学模型。结果可用于模拟或预测结焦抑制剂上裂解炉炉的焦炭分布及运转特性。  相似文献   

18.
一、概述急冷锅炉是乙烯生产过程中的关键设备。它的主要作用,就是用高压水急剧冷却高温裂解气,以防止裂解气的二次反应,同时产生高压蒸汽。因此,急冷锅炉对乙烯装置的稳定运转、降低操作费用、增加乙烯产  相似文献   

19.
介绍了烃类在裂解炉中裂解的结焦机理及影响结焦的因素,国内外乙烯裂解过程中裂解炉管结焦抑制技术的进展.包括炉管表面涂层技术、最新结焦抑制剂和新型炉管等的应用。  相似文献   

20.
第一、二、三章讨论的是裂解问题,现在将内容结构表示于附图1中,并就讨论的内容要点小结如下。一、裂解过程的反应原理和工艺措施1.反应类型一次反应——化分。烃分子由大变小,生成乙烯、丙烯等。二次反应——化合。乙烯消失,转变为其它分子,烃分子由小变大,生焦生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