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樱桃番茄生物保鲜技术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利用生物涂膜技术对番茄进行涂膜保鲜。涂膜剂的主要成分为壳聚糖、木立芦荟等配制成酸性溶液在番茄表面涂膜。研究结果表明,涂膜液中含2%的壳聚糖、50%的木立芦荟抑菌剂,pH 5.4为最佳涂膜液酸度,能够使番茄中的总酸、总糖、维生素C以及水分的含量与新鲜番茄最接近,果实坚硬,失水少,具有最好的保鲜效果。  相似文献   

2.
1-MCP及壳聚糖对蕃茄贮藏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番茄为试验材料,研究壳聚糖、1-MCP两种不同保鲜剂对番茄采后生理特性和贮藏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2%的壳聚糖和1-MCP均能有效降低果实的腐烂指数,抑制番茄的成熟和转色,较好地保持果实的硬度、可溶性固形物和总酸含量,相比较而言1-MCP的保鲜效果最佳。壳聚糖处理可延长微熟期的番茄货架期至40d左右,而经1-MCP处理的则长达60d左右。  相似文献   

3.
将变色期番茄果实浸入浓度为1.5%、2.0%、2.5%的壳聚糖溶液中30s,在常温下贮藏;35d,研究壳聚糖对番茄果实的保鲜效果。结果表明,壳聚糖溶液涂膜处理番茄果实,可延迟果实呼吸跃变,降低呼吸强度;缩小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变化幅度;延缓果实硬度、VC、总酸度下降速度;减小失重率,推迟果实腐烂时间,降低腐烂率,从而较好地保持番茄果实的贮藏品质。其中以浓度为2.0%的壳聚糖溶液涂膜保鲜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4.
目的:为了研究不同浓度丝素蛋白改性壳聚糖铈涂膜处理对番茄采后的保鲜效果。方法:分别用蒸馏水、1%壳聚糖铈配合物、2%、4%、6%丝素蛋白改性壳聚糖铈配合物对番茄进行涂膜处理,并定期对各项理化指标进行测定。结果:表明丝素蛋白改性壳聚糖铈配合物能有效地降低番茄的失重率、呼吸速率,处理组均能抑制多酚氧化酶(PPO)活性上升,同时提高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的活性,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壳聚糖铈配合物(处理1)相比,丝素蛋白的加入提高了番茄的保鲜效果,其中4%丝素蛋白-壳聚糖铈配合物涂膜处理对室温储藏番茄的保鲜效果最佳,在25℃的条件下,储藏时间比对照组提高23.65%,延长了果实的储藏时间,为番茄的室温短期贮藏提供一种新的方法。  相似文献   

5.
研究乳酸链球菌素、魔芋精粉、茶多酚、壳聚糖、海藻酸钠和溶菌酶等天然保鲜剂对旱地番茄保鲜效果的影响,探讨旱地番茄的感官品质、失重率、硬度、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呼吸强度、VC含量、总抗氧化能力等在贮藏过程中生理生化指标的变化。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各处理组均不同程度延长了贮藏期。壳聚糖和茶多酚复合处理的旱地番茄,在常温下贮藏15 d后,感官效果最好,呼吸强度显著低于其他组,果实腐烂指数为0.300,失重率为5.60%,硬度降低65.6%,可溶性固形物含量为5.9%, VC含量为12.69 mg/100 g,保鲜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6.
壳聚糖在红枣汁澄清中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采用壳聚糖澄清红枣汁中,研究了壳聚糖用量、温度、pH对澄清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壳聚糖澄清枣汁透光率可达98%以上,清汁与原汁相比,VC含量、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稍有下降。总糖含量变化不明显,其澄清优化工艺条件是壳聚糖用量3%(1%壳聚糖醋酸溶液)、温度45℃、pH3.5。  相似文献   

7.
几种壳聚糖复合保鲜剂对番茄的保鲜作用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用四种壳聚糖配制的复合保鲜剂保鲜番茄。贮藏期间,定期测试其生理生化指标。结果表明:保鲜剂C(1%壳聚糖溶液:1‰阿米西达溶液=1:1(V/V))对番茄的保鲜效果比其它三种保鲜剂更好,保鲜时间更长,处理12d后,失水率为1.17%,腐烂率为0,呼吸强度是5.82mg/kg·h,(VC)含量为180mg/100g。  相似文献   

8.
四种天然保鲜剂对樱桃番茄贮藏的保鲜效果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胡晓亮  周国燕 《食品科学》2012,33(10):287-292
研究壳聚糖、海藻酸钠、乳酸链球菌素和溶菌酶4种天然保鲜剂对樱桃番茄贮藏保鲜效果的影响,分析比较4种天然保鲜剂处理对樱桃番茄的感官品质、质量损失率、硬度、呼吸强度、VC含量、可溶性固形物含量以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等生理生化指标的变化。结果表明:壳聚糖涂膜处理的樱桃番茄,感官效果最好,在4℃条件下贮藏15d后,果实的腐烂指数为0.231,质量损失率仅为7.34%,VC含量为26.4mg/100g,可溶性固形物含量为8.9%,呼吸强度显著低于其他处理组,保鲜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9.
壳聚糖协同次氯酸盐对北碚447锦橙贮藏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秘  张玉  赵欣 《食品科学》2018,39(9):252-257
为探讨壳聚糖协同次氯酸盐对北碚447锦橙贮藏品质的影响,用壳聚糖、壳聚糖协同次氯酸钠、壳聚糖协 同次氯酸钙涂膜处理北碚447锦橙,每5 d测定1 次果实贮藏期间果肉中可溶性固形物、总糖、总酸质量分数和VC、 总黄酮、总酚含量等品质指标。结果表明:壳聚糖具有良好的果品品质保持作用,能较好地保持果实VC、总酚含 量以及总糖质量分数;同时,壳聚糖与次氯酸盐协同涂膜对北碚447锦橙品质保持作用明显优于单独使用壳聚糖, 其中0.01 g/mL壳聚糖+200 mg/L Ca(ClO)2处理效果最显著,有效地延缓了贮藏期间果实品质的下降。说明壳聚糖协 同次氯酸钙能够有效提高北碚447锦橙的贮藏品质和延长其贮藏期。  相似文献   

10.
木薯淀粉/壳聚糖可食性复合膜对鲜切菠萝蜜的保鲜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主要研究不同的被膜对鲜切菠萝蜜的保鲜效果。分别用壳聚糖、木薯淀粉制成不同的涂膜液对鲜切菠萝蜜进行涂膜处理。在3℃±1℃的条件下贮藏,涂膜后的鲜切菠萝蜜可溶性固形物、总糖、淀粉、总酸、VC的变化均小于对照组,抗菌性能优于对照组。对鲜切菠萝蜜的保鲜作用就不同的膜成分而言,壳聚糖膜的保鲜效果最佳,木薯淀粉-壳聚糖复合膜的保鲜效果优于木薯淀粉膜。  相似文献   

11.
刘锐萍  籍保平  李博 《食品科学》2005,26(2):151-155
本文对皂土、壳聚糖、ZTC1 1澄清剂对枸杞酒澄清效果及其对枸杞多糖等各种成分含量的影响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皂土的澄清效果最好,透光率能达到95%以上,枸杞多糖的损失率在25.7%以下,蛋白质和总酚去除率可分别达到86.1%和44.6%。壳聚糖和ZTC1 1澄清剂的澄清速度快,壳聚糖澄清枸杞酒最大透光率为90.5%,多糖、蛋白质和总酚的最大去除率分别为15.1%、11.6%、8.8%。ZTC1 1澄清剂澄清后枸杞酒的最大透光率为91.45%,总多糖、蛋白、总酚的最大损失率分别为:30.3%、9.5%、16%。  相似文献   

12.
于军香  郑亚琴  房克艳 《食品科学》2015,36(14):271-275
以蓝莓为试材,研究冷藏、壳聚糖涂膜、冰温和壳聚糖涂膜结合冰温贮藏对蓝莓活性成分含量及抗氧化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与直接冷藏相比,壳聚糖涂膜、冰温以及壳聚糖涂膜结合冰温贮藏都能有效延缓蓝莓果实贮藏过程中总花色苷、VC、总酚和总黄酮含量的下降,蓝莓果实中总花色苷、总酚和总黄酮含量与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自由基清除能力之间均呈显著正相关,能更好地保持蓝莓的抗氧化活性。而壳聚糖涂膜结合冰温贮藏的效果优于单独采用冰温或壳聚糖涂膜贮藏。因此,壳聚糖涂膜结合冰温贮藏能较好地保持蓝莓活性成分含量及抗氧化活性,是一种较为有效的蓝莓贮藏方法。  相似文献   

13.
壳聚糖澄清对沙棘果汁酚类成分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何志勇  夏文水 《食品科学》2005,26(5):108-111
通过Folin—ciocalteu比色法测定和HPLC检测分析,对壳聚糖澄清过程中沙棘果汁总酚含量以及一些酚类成分的变化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壳聚糖澄清对沙棘果汁中的酚类物质有所影响,总酚含量降低了17.2%,澄清后果汁中的儿茶酸、阿魏酸和香豆酸组分损失,没食子酸降低87%,槲皮素减少了62.5%,绿原酸含量变化不大。  相似文献   

14.
樱桃番茄的营养品质及其抗氧化活性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在两个温室以土培及袋培两种不同栽培方式,对三个品种樱桃番茄所含营养物质及其抗氧化活性进行了研究。实验发现,通常情况下采用袋培的番茄果实品质和抗氧化活性要优于传统的土培方式生产的果实。同一品种,同一栽培方式下,两地温室所产果实也有差异,说明番茄的品质及其营养物质的积累与番茄生长过程中的栽培管理密切相关。另外,试验发现番茄中多酚和类黄酮物质的含量对于番茄的总抗氧化活性有一定影响,但红色果实在抗氧化活性方面优于绿色及黄色番茄果实,是与其富含番茄红素密切相关的。  相似文献   

15.
壳聚糖复合涂膜用于蔬菜的保鲜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选用壳聚糖、单甘酯等原料组成复合涂膜剂处理新鲜蔬 菜,该涂膜剂配方由正交实验优化,在室温下贮藏黄瓜和 番茄,同时,进行失水率、硬度、叶绿素含量和Vc含量的 测定。  相似文献   

16.
丙酮酸壳聚糖席夫碱保鲜膜在果蔬保鲜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丙酮酸改性壳聚糖得到具有良好的溶解性与抗菌性的丙酮酸壳聚糖席夫碱(PCHI),进而制备了PCHI保鲜膜,与植酸、苯甲酸钠溶液以及蒸馏水对比,通过番茄的保鲜实验,结果发现,PCHI保鲜膜的失水率略低于植酸,明显低于苯甲酸钠与蒸馏水,20d后,PCHI保鲜膜的好果率与商品率均最高,表明PCHI对果蔬具有良好的保鲜效果。  相似文献   

17.
以番茄果实为研究对象,用总酚提取率作为衡量提取工艺的指标。以乙醇为提取液超声辅助提取番茄总酚,通过单因素试验与正交试验相结合,研究提取时间、提取温度、料液比等对番茄总酚提取率的影响。结果表明,番茄总酚的最佳提取工艺为:70%乙醇,提取时间40 min,提取温度50℃,料液比为1∶50(g/m L)。在最佳条件下,番茄总酚的提取率为676.95 mg/100 g。  相似文献   

18.
测定了壳聚糖双胍盐酸盐(CGH)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和番茄丝核菌的抑菌能力;并通过涂膜的方法处理圣女果,测定贮藏过程中果实失重率、硬度、可溶性固形物含量(TSS)、维生素C(VC)含量、细胞膜透性和总酸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相对于壳聚糖(CTS),CGH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具有较强的抑菌能力,其最小抑菌浓度(MIC)分别为0.31mg/mL和0.62mg/mL;当CGH浓度达到2.00mg/mL时对番茄丝核菌菌丝生长抑制率可达到100%。以质量浓度为3%的CGH涂膜处理的圣女果在(28±2)℃存放12d后,失重率仅为7.5%,硬度仍有21.121N/cm2,TSS为7.2%,VC含量为21.70mg/100g FW(鲜重),膜渗透率为27.4%,可滴定酸含量为0.35%。与对照(CK)相比,显著保持了果实的品质。  相似文献   

19.
研究了番茄中VC、番茄红素含量在煸炒过程中的变化,目的在于对番茄中的主要营养素进行较深入地研究,促进煸炒工艺标准化。利用模糊理论,科学确定煸炒番茄的最佳工艺条件。结果表明:(1)随着煸炒过程的加深,番茄中的VC含量不断减少,番茄红素不断溶出,两者呈负相关的关系;以食醋为介质,煸炒番茄的最佳工艺条件为:在食醋含量0.57%、煸炒温度120℃条件下煸炒5min。在此工艺条件下,番茄中的营养成分VC得到了有效地保护,同时,番茄的食用品质也达到了较优水平。(2)番茄中VC对总抗氧化活性的贡献率小于0.4%,意味着尽管VC损失了,煸炒处理后番茄仍能保持其总酚类含量、总类黄酮含量和总抗氧化活性,对番茄的营养价值损失不大。番茄煸炒后番茄红素的溶出使得番茄的营养价值提高了,所以在实际生活中,将番茄加热或煸炒后食用,可以提高番茄的营养价值,对人体健康更加有益。  相似文献   

20.
为了研究D101大孔树脂分离纯化番茄总苷的工艺条件及技术参数,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番茄皂苷A的含量,考察D101大孔树脂对番茄总苷的吸附及解吸性能。结果表明,D101大孔树脂对番茄总苷的适宜吸附条件为:最大番茄鲜果树脂比为10:1(g/mL),pH值3.75~5.0,流速2BV/h(BV为柱床体积倍数),洗脱剂用4BV80%乙醇,洗脱流速为2.0BV/h。D101大孔树脂吸附番茄总苷的纯化方法可行,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为实现番茄皂苷的工业化生产提供理论依据和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