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旅大10-1油田A5井聚合物堵塞日益严重,通过多种化学分析方法对现场堵塞垢样进行了组分分析,并针对堵塞物特点开发了一种新型复合解堵工艺;通过对复合解堵工艺的垢样溶蚀试验评价和解堵物模试验评价表明,复合解堵工艺能够有效地降解注聚井堵塞物、恢复地层渗透率和吸水性能。对A5井进行了现场解堵试验,解堵后目标地层吸液量由502m3/d上升至800m3/d,取得了良好的解堵效果。  相似文献   

2.
二连油田针对“双高注水”产生的一系列矛盾有效开展了以“提液降压”为主的油田综合治理工作。在解堵工艺上初步形成了以有机复合解堵为主多种工艺方法并存的基本框架。通过对堵塞机理的深入研究及解堵工艺的适应性分析 ,加大了经济适用型解堵工艺的应用力度 ,取得了很好的增油效果。  相似文献   

3.
海上油田注聚井解堵增注技术进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海上油田注聚井堵塞问题,以进一步完善海上油田注聚井解堵增注技术系列为目的,详细介绍了海上油田解堵增注技术应用现状,通过对比分析不同解堵增注措施,找出了前期解堵增注措施存在的问题,并结合国内外解堵技术现状及海上油田的特征,提出了适宜海上油田的解堵增注新技术。海上油田前期解堵措施以单一酸液、强氧化剂、生物酶解堵为主,在应用中存在单一酸液处理效果不佳,强氧化剂存在腐蚀性和安全性、解堵有效期短、对复合堵塞物解堵效果不佳等问题,阐述了物理化学复合解堵技术及化学解堵增注技术在海上油田应用的新进展。  相似文献   

4.
在采油生产中已成功推广了振动解堵、酸化压裂解堵、注蒸汽、注水等增产技术。为了进一步提高这些技术的作用效果,开展了复合振动增产、增注技术的研究,即,振动-化学复合解堵技术、振动-注水复合增注技术等。概述了复合振动增产、增注技术的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以便引起人们的重视,促进研究和推广应用该技术。  相似文献   

5.
分析了河南油田采油一厂疑难井的特点及堵塞原因,介绍了rhx油井复合解堵、jhw系列解堵等技术在疑难井油层改造方面的应用情况。不同的解堵技术在现场应用48口井,有效率87.5%。应用表明,rhx油井解堵等技术对因次生原因造成渗透性变差的油层改造具有较好效果。  相似文献   

6.
疑难井解堵技术在河南油田采油一厂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分析了河南油田采油一厂疑难井的特点及堵塞原因,介绍了rhx油井复合解堵、jhw系列解堵等技术在疑难井油层改造方面的应用情况。不同的解堵技术在现场应用48口井,有效率87.5%。应用表明,rhx油井解堵等技术对因次生原因造成渗透性变差的油层改造具有较好效果。  相似文献   

7.
针对常规解堵工艺体系无法有效解除聚合物驱受效井复合堵塞物的问题,运用宏观和微观实验分析得出复合堵塞主要由聚合物、原油等有机物与含铁固相、黏土矿物等无机物层层包裹、相互掺杂而形成。实验表明,螯合解堵剂能很好溶蚀复合堵塞物中的各个无机物组成成分,对聚合物降解效果优于酸液和除过氧化氢之外的氧化剂。通过在渤海S油田20井筒内复合堵塞物溶蚀与降解实验说明,该解堵体系能有效解除这种复合堵塞物。现场应用表明,螯合解堵剂解堵效果优于传统解堵体系。  相似文献   

8.
水力脉冲波协同多氢酸酸化技术对于高压注水、注汽井近井区域的储层堵塞具有高效的解堵效果。但目前针对该项技术的模拟理论及动力学研究较少,现场工艺参数设计存在一定的盲目性。基于多氢酸活性酸组分的酸岩反应模型,以水力脉冲波传播动力学为基础,构建了水力脉冲波协同多氢酸酸化反应动力学模型;研究了孔隙度、渗透率、酸液及矿物浓度随时间和距离的变化规律,分析了水力脉冲波协同多氢酸酸化解堵的参数敏感性,并进行了矿场应用分析。研究表明:协同作用进一步提高了储层的酸化解堵效果,明显改善了酸液流速、酸液及矿物浓度的分布;振幅、频率较高时,酸液流速的径向差异直接影响相邻位置的解堵效果。针对不同类型的砂岩油藏设计了水力脉冲波协同多氢酸酸化解堵参数,并成功开展11井次矿场试验,注水压力平均下降6.3 MPa,注汽压力平均下降3.5 MPa,起到了显著的解堵降压增注效果。  相似文献   

9.
振荡-酸化深部复合解堵机理与应用   总被引:6,自引:3,他引:3  
常规的物理及化学解堵方法虽然可以解除近井地带不同深度的杂质污染,但脱落的堵塞物(特别是酸化后形成的酸渣)难以返排出地层,从而影响解堵效果。针对这一问题,提出了适用于油水井的新型解堵工艺,其作业过程可分为两步:用酸液作为工作液,采用高效自振空化喷嘴,采用双振荡枪形成2组振源,在地层中的局部点叠加振动振幅,从而增强处理效果,实施深部复合解堵;下入封隔器,从环空泵入清水,清水流经地层带出杂质后再由油管排出井外,达到彻底清除地层污染的目的。该技术在胜利油田胜利采油厂注水井上现场应用了13井次,解堵增注效果十分显著。图4表1参8  相似文献   

10.
渤海油田注聚获得了显著的增油降水效果,但部分注聚井存在注入压力偏高,不能达到油藏方案配注要求,采用常规化学解堵技术解堵效果差或有效期较短。堵塞物成分分析表明,渤海注聚油田堵塞井堵塞物由无机物和有机物混合包裹形成,受水中悬浮物和含油量的影响,无机物和聚合物相互作用产生组分复杂的垢,导致地层渗透率下降和地层堵塞。根据堵塞机理分析,优选出复合解堵体系并设计出复合解堵工艺,在绥中36-1、锦州9-3和旅大10-1等油田取得成功应用,视吸水指数平均提高90%,平均有效期达10个月,解堵效果显著,具有较好的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