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舟丹 《中外能源》2014,(3):70-70
<正>2005年2月16日,《京都议定书》正式生效,为了促进各国完成温室气体减排目标,议定书规定可采用绿色开发机制,促使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共同减排温室气体。买家在"限量与贸易"体制下购买由管理者制定、分配(或拍卖)的减排配额,买主向可减低温室气体排放的项目购买减排额。清洁发展机制(CDM)双赢机制的出现,在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间开启了一个巨大的碳交易市场。从碳市场建立的法律基础上看,碳交易市场可分为强制交易市场和自愿交易市场。如果一个国家或地区政府法律明  相似文献   

2.
<正>目前,碳市场的运行机制有两种形式。第一种基于配额的交易,是在有关机构控制和约束下,有减排指标的国家、企业或组织都包括在该市场中。管理者在总量管制与配额交易制度下,向参与者制定、分配排放配额,通过市场化的交易手段将环境绩效和灵活性结合起来,使得参与者能以尽可能低的成本达到遵约要求。第二种基于项目的交易,是通过项目的合作,买方向卖方提供资金支持,获得温室气体减排额度。由于发达国家的企业在本国减排花费的成本很高,而发展中  相似文献   

3.
发达国家碳排放贸易政策对比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郑爽  李瑾 《中国能源》2012,34(2):37-40,46
《京都议定书》第17条规定附件1国家之间可以通过排放贸易帮助其实现温室气体量化减排承诺。欧盟、新西兰、澳大利亚等附件1国家还在区域、国家和地方层面制定和实施了排放贸易政策,通过设定温室气体排放配额,并允许国家、企业和个人交易这些配额来达到成本有效地控制温室气体排放的目的。但各国的排放贸易政策存在很大差别,从政策制定过程、政策的性质、排放目标的设定、排放配额的分配、排放量的测量报告和核查以及市场运行方面都存在明显的国家或区域特征,本文旨在挖掘和分析这些特征,建立对发达国家实施排放贸易这一市场手段的更深入的理解。  相似文献   

4.
对如何进一步推动节能减排所需要的金融支持提出意见:进一步增强金融机构社会责任意识,积极发展能够开拓能源效率的金融服务市场,利用资本市场鼓励符合节能环保要求的企业发展,借鉴国际上的碳交易机制建立排放配额交易市场。  相似文献   

5.
2005年2月16日,《京都议定书》正式生效,为了促进各国完成温室气体减排目标,议定书规定可以采用绿色开发机制,促使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共同减排温室气体。买家在“限量与贸易”体制下购买由管理者制定、分配(或拍卖)的减排配额,买主向可减低温室气体排放的项目购买减排额。  相似文献   

6.
碳交易     
<正>要推进全球碳交易市场的发展。历史经验已经表明,如果没有市场机制的引入,仅仅通过企业和个人的自愿或强制行为是无法达到减排目标的。碳交易市场从资本的层面入手,通过划分环境容量,对温室气体排放权进行定义,延伸出碳资产这一新型的资本类型,而碳市场的存在则为碳资产的  相似文献   

7.
中国CO2排放量巨大,其中电力企业的CO2排放量占全国总排放量的50%以上。在碳交易市场背景下,电力企业需要在拍卖购买碳配额进行减排与自主更新进行减排中作出抉择。基于成本效益法对发电企业的低碳成本进行了综合分析,将通过优化后所减少的CO2排放量作为收益,在碳排放交易市场的背景下将碳减排的经济效益进行量化,并通过与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的碳价格进行比较,从而得出火电企业所应作出的最佳决策。如结果所示,在一定条件下,如果企业进行技术更新后可以减排10%、20%、30%的电力生产CO2排放量,则火电企业所作出的碳减排决策分界点的拍卖比例分别为54%、27%与18%。  相似文献   

8.
正碳排放权交易是控制温室气体排放的市场手段,通过为纳入体系的重点排放单位设立总的排放上限(配额总量),要求其上缴与温室气体排放量相应的配额,并允许不同单位之间进行配额交易,从而让市场自主配置温室气体排放资源,能够以较低的社会总成本实现温室气体排放控制目标。2011年,国家发改委批准在北京、天津、上海、重庆、广东、湖北和深圳等7个省市进行碳排放权交易试点。  相似文献   

9.
根据国务院、国家发展改革委相关工作部署,我国将于2017年在现有七个碳交易试点工作基础上启动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八大行业的数千家企业将承担碳排放遵约义务。企业温室气体排放的监测、报告和核查(简称MRV)体系是碳交易机制的核心组成要素之一,第三方核查机构在准确量化企业排放、服务政府部门制定碳排放配额分配方案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在全国碳市场即将启动的背景下,核查机构应当做好相关准备工作。  相似文献   

10.
正国外碳交易市场建设的先行实践表明,碳交易是利用市场机制促进温室气体减排的有效手段之一,不仅推动了企业加强节能低碳技术创新,客观上也促进了金融产品创新,带动了相关产业发展。在我国,开展碳交易市场可协同治理大气污染,改善大气环境质量。碳交易不仅仅是减排綦久竑表示,碳交易是用市场手段促进减排并降低企业的综合节能减排成本,它与我们熟悉的用行政手段干预企业减排是相对应的。比如说,原来节能减排是政府给企业下指标,有的企业能够很轻松就完成了,配额还有富余,有的企业则费了很大力气还是完不成指标。这种情况下,通过碳交易,就可以让这部分富余的配额流动起来。由于不同企业的减排成本各异,企业通过交易可以实现最优成本减排。碳排放从原本的被企业视为负担,变成现在  相似文献   

11.
碳税和碳排放权交易是控制温室气体排放的两种环境管理工具。碳排放权交易作为一种市场化的减排手段,与碳税相比,具有可以最小化减排成本、促进价格发现、为企业减排提供市场化机制等优点。目前,国际上已建立了多个碳排放权交易体系,其中欧盟碳排放权交易体系是当前世界上运行规模和交易量最大的、发展最为完善的碳交易体系,占全球碳交易规模的90%左右。我国在"十二五"规划、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和五中全会中都明确提出,要开展碳排放权交易试点,建立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并设立了7个碳排放权交易试点区域。我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的建立主要是学习和参照欧盟碳交易市场的经验,在试点阶段采取了与欧盟类似的碳交易运作模式。与欧盟碳市场相比,目前我国试点碳交易市场还存在一些问题,如信息透明度较差、交易方式原始、配额分配有失公允、市场流动性差、法律法规不健全等。我国即将建立的全国统一碳市场,应采取渐进式发展、稳步推进的方式,在市场覆盖范围、配额总量及分配方式、交易机构和产品等方面进行逐步完善。建议我国应尽快出台应对气候变化领域的国家层面的法律法规和全国统一碳市场相关交易规则,强化市场监管和履约管理,同时要加强碳交易领域的金融支持。  相似文献   

12.
崔晶  王明珠 《节能》2014,(6):4-6
对国际碳交易市场的发展现状进行介绍,并分析和总结国内基于配额的碳市场、温室气体自愿减排项目及清洁发展机制项目的发展现状,对我国企业参与碳交易活动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3.
资讯热点     
《节能与环保》2024,(2):3-4
<正>国务院公布《碳排放权交易管理暂行条例》国务院总理李强日前签署国务院令,公布《碳排放权交易管理暂行条例》,自2024年5月1日起施行。条例共三十三条,明确了全国碳排放权注册登记机构和交易机构的法律地位和职责,碳排放权交易覆盖范围以及交易产品、交易主体和交易方式,重点排放单位确定,碳排放配额分配,年度温室气体排放报告编制与核查以及碳排放配额清缴和市场交易等事项。  相似文献   

14.
碳交易市场     
<正>国际碳交易市场(即碳市场)是一个由人为规定而形成的市场。碳市场最重要强制性规则之一的《京都议定书》规定了《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附件——国家的量化减排指标;即在2008~2012年间其温室气体排放量在1990年的水平上平均削减5.2%。碳市场的供给方包括项目开发商、减排成本较低的排放实体、国际金融组织、碳基金、各大银行等金融机构、咨询机构、技术开发转让商等。需求方有履约买家,包括减排成本较高的排放实体;自愿买家,包括出于企业社会责任或准备履  相似文献   

15.
邢静 《节能与环保》2017,(10):56-59
随着国家"十三五"节能减排目标的提出,建立全国统一的碳排放权交易市场迫在眉睫。但是,由于温室气体核算指南的改变,现阶段温室气体核查工作仍存在着不足之处。文章将从现阶段核查工作的不足之处着手,提出改进建议,促进广东省温室气体核查工作的顺利开展,为下一步的配额分配工作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6.
信息     
<正>中国将启动碳交易国内市场2009年,天津排放权交易所在国内率先发起"企业自愿减排联合行动",以试点符合中国国情和企业实际的二氧化碳温室气体测量、报告、核实体系,减排和交易体系等。目前,这一行动进展顺利,已经进入"设计阶段",即市场规则的设计阶段,而已经明确参与该"联合行动"的国内企业,已经超过了20家。  相似文献   

17.
资讯·国内     
《节能与环保》2011,(1):14-16
我国将从鼓励节能转向依法强制节能 “十一五”节能目标对有效控制温室气体排放作出了重要贡献。如果“十一五”所有节能降耗任务完成,五年中我国少排放二氧化碳15亿吨以上。国家发改委副主任解振华在“第二届城市节能减排高峰论坛”上表示:今后我国将依法开展节能工作,即由劝导、鼓励节能逐步转向依法强制节能。解振华透露,目前国家有关部门正在抓紧研究制定“十二五”节能减排专项规划,“十二五”时期国家把大幅度降低能源消耗强度、二氧化碳排放强度和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作为重要的约束性指标,并将强化各项政策措施,加快建立健全政府为主导、企业为主体,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的节能减排长效机制。  相似文献   

18.
碳排放交易是为促进温室气体减排,减少CO2排放所采用的市场机制。目前,我国碳交易市场由强制性配额市场和自愿性减排市场两部分组成。2016年8月召开的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二十七次会议首次在中央决议中提出了"碳金融"。随着国际碳交易的低迷和国内碳市场的发展,金融机构参与碳排放交易的方式逐渐从一级市场转向国内试点碳交易二级市场。在我国当前市场发展阶段,除现有的一级市场、二级市场参与业务以外,金融机构也可以丰富模式,深挖碳金融市场,包括一级市场的项目资金管理、融资租赁、减排收入质押融资/贴现、合同能源融资。  相似文献   

19.
彭本利 《中外能源》2008,13(6):9-13
气候变化是当前人类面临的严重的全球性环境问题,温室气体排放是引起全球气候变化的一个重要原因。介绍了《京都议定书》为发达国家实现温室气体减排目标提供的低成本的替代性法律机制,指出了这些机制存在的不足之处.为在2012年之后的后京都时代进一步完善温室气体减排法律机制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20.
  目的  碳排放权交易(碳交易)在全球范围内正日益成为有效促进温室气体减排的市场机制或政策工具。面向“双碳”发展目标,适时开展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碳市场)分析研究,对推动我国碳市场健康有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方法  梳理了欧美相对成熟碳市场的发展情况,总结了国内试点碳市场的建设经验,并对全国碳市场第一个履约期内的运行状况进行了分析。  结果  我国碳市场目前主要存在制度体系建设尚不健全、覆盖行业与交易结构较为单一、碳配额分配科学性及公平性有待提升、多市场联动效应较弱等不足。  结论  建议立足我国基本国情,未来重点围绕顶层设计、市场体系、调控机制、国际合作等方面开展工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