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齿轮是机械传动中的重要零部件,制造精度要求高.文中重点介绍了齿轮使用中的相关要求,以及齿轮制造中的检测要求,并对常用的齿轮精度测量设备进行了分类介绍.  相似文献   

2.
齿轮的公法线测量因具有测量方便,测量精度较高等优点,在齿轮的制造和检测过程中被广泛采用。但是,对直齿圆锥齿轮的测量,迄今还是采用单齿测量方法,这种方法要求有熟练的测量技能,但测量误差较大,当齿轮的大端有倒角时,测量工作困难,有时还得采用一定的工艺措施,因而增加了齿轮的成本。若能采用公法线作为测量参数,就会给直齿圆锥齿轮的检测工作带来极大的方便。本文对直齿圆锥齿轮的公法线作了探讨,并推导出公法线的计算公式,甚为简便,现介绍如下,供参考。 一、直齿圆锥齿轮的公法线 直齿圆锥齿轮的公法线测量,关键在公法线长度的计算。设…  相似文献   

3.
介绍了利用数字图像处理技术实现直齿圆柱渐开线齿轮影像测量的方法和步骤。首先,通过影像仪的CCD传感器采集齿轮图像;然后,滤除图像中的噪声信号,利用Zernike矩提取齿轮边缘,对边缘图像齿廓上的点采样,并通过渐开线拟合确定齿轮的基圆半径;最后,得出齿轮的其他几何参数。测量实例表明,该测量系统的测量精度和检测速度可以满足生产要求。  相似文献   

4.
石维  侯宇  周世凡  刘启浪 《机械传动》2020,44(5):171-175
为了快速检测斜齿轮的螺旋角,提出了一种基于机器视觉的标准斜齿轮螺旋角测量方法。介绍了系统的总体结构和测量流程。通过对斜齿轮上下端面的数字图像进行形态学处理,获得斜齿轮主要的特征参数,求得斜齿轮的螺旋角。实验验证表明,该方法快速可靠,精度满足测量要求。  相似文献   

5.
讨论了设计高精度齿轮综合误差检测仪的必要性,介绍了齿轮综合误差的检测方法和高精度齿轮综合误差检测仪的工作原理、结构特点和测量电路框图。  相似文献   

6.
裴玲  李峰  冯佩兰 《工具技术》2005,39(5):85-87
介绍了模特排时法(MOD)的基本原理,用MOD法测定和评价了各项齿轮精度检测项目的测量效率,提出了合理选择齿轮精度检测项目的原则和方法。  相似文献   

7.
虚拟CNC的齿轮测量中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传统CNC齿轮测量中心的发展现状,结合虚拟现实技术,提出了CNC齿轮测量中心新的发展方向一虚拟CNC齿轮测量中心,同时介绍了虚拟CNC齿轮测量中心的概念、组成、实现方法。通过对虚拟CNC齿轮测量中心工作过程的仿真和分析,证明虚拟CNC齿轮测量中心基本可以表达真实CNC测量中心的几何形状和测量过程。  相似文献   

8.
针对493Q发动机凸轮轴齿轮和曲轴齿轮正时角度检测普遍采用通用检测设备测量存在的缺陷和误差进行了讨论,同时介绍了CG正时角度测量仪的检测原理、方法和结构等内容。  相似文献   

9.
传统渐开线齿轮综合偏差的检测常采用齿轮单面啮合法和齿轮双面啮合法。由于2种方法的测量原理及测量参数等不同,需采用齿轮单啮仪和齿轮双啮仪2种仪器分别进行测量,从而分别获得被测齿轮的切向综合偏差和径向综合偏差,2种偏差无法通过一次啮合检测得到。针对传统齿轮综合检测的不足,设计了一种由2个特殊半齿测量齿轮组成的新型测量齿轮,提出了一种新的齿轮综合偏差测量原理,并给出了其综合偏差结果的评定方法。该测量齿轮与被测齿轮通过一次类单面啮合测量,获得产品齿轮两侧齿面的切向综合偏差和径向综合偏差,明显提高了渐开线齿轮综合偏差的检测效率,降低了在测量设备上的投资。  相似文献   

10.
在批量加工过程中,由于齿轮检测过程复杂,检测时间长,对已加工好的齿轮无法形成快速检测,制约了产品的加工周期。针对直齿小模数齿轮的测量方式进行了步骤分析,发现最大的制约因素是量柱距测量过程不便捷。为了对批量直齿小模数齿轮形成快速、稳定的检测,并减少检测劳动强度,促进产品的快速生产,依据齿轮量柱距检测原理,设计制作和应用了便于快速检测直齿小模数齿轮的测量工具,形成了"嵌入式模块化测量"。使用改进后的测具进行齿轮检测,改变了检测方式,稳定了检测过程,从而使得检测效率得到了有效提高。  相似文献   

11.
微小齿轮测量技术的现状与发展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综述了微小齿轮测量技术及其测量仪器的研究现状,分析了微小齿轮高效测量领域的关键技术,并展望了将整体误差测量技术用于微小齿轮测量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12.
锥齿轮测量技术的发展及锥齿轮的局部互换性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分析了锥齿轮测量技术的发展现状及各种测量方法的特点,并提出了锥齿轮局部互换性的概念。指出我国发明的锥齿轮整体误差测量技术是实现锥齿轮局部互换的有力工具  相似文献   

13.
摆线齿轮精度有三个公差组等级 ,其中第Ⅰ公差组的精度指标包括切向综合公差Fi′、径向综合公差Fi″、齿距累积公差Fp′和齿圈径向跳动公差Fr,对应的测量方法可借鉴渐开线齿轮的测量方法。Fi′和Fi″的测量可采用两针齿法或全针齿法。  相似文献   

14.
齿轮整体误差测量法中测量元件的分析与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简单介绍了齿轮测量方法、仪器和测量元件;重点分析了齿轮整体误差测量法中所用跳牙测量蜗杆和跳牙测量齿轮的特点;立足于现有跳牙测量蜗杆制造技术基础,展望跳牙测量齿轮的商业化生产与应用。  相似文献   

15.
介绍了在CZ45 0齿轮整体误差测量仪上利用极坐标法测量双联齿轮、插齿刀和剃齿刀的端面渐开线齿形的方法 ,从而扩展了CZ45 0的测量功能。  相似文献   

16.
针对大型齿轮的特点和在机测量的难点,研究开发了大型内齿轮在机测量的相关技术,建立了可测量大型内齿轮齿形、齿向及齿距误差的CNC大型内齿轮在机测量系统。  相似文献   

17.
传动平稳性、承载均匀性及合理的啮合侧隙是摆线针轮减速器的重要性能指标。根据摆线齿轮结构特点 ,第II公差组内规定了一齿切向综合公差fi′、一齿径向综合公差fi″、齿距极限偏差±fpt、齿形公差ff 等精度项目 ;第III公差组内规定了齿向公差Fβ 及齿轮接触斑点。由于摆线针轮传动不能采用基中心距法获得啮合侧隙 ,故应规定齿厚极限偏差Es。除齿形误差ff 外 ,Fp、±fpt、Fβ 及齿厚E均可利用渐开线齿轮测量仪器及测试方法进行测量  相似文献   

18.
应用计算与测量相结合的方法,详述了在实际生产中遇到的标准斜齿轮副和变位斜齿轮副的测绘方法,并给出了具体实例。  相似文献   

19.
介绍了3060A型万能齿轮测量机的主要技术指标和参数,并从测量机的机械结构、电气控制系统和测量软件三个部分概述了仪器的设计过程及特点.  相似文献   

20.
大齿轮在机测量关键技术分析   总被引:12,自引:2,他引:12  
李文龙  商向东 《工具技术》1997,31(11):32-34
分析了国内外大齿轮测量技术现状,论述了在机测量的优越性及可行性,阐明了在机测量大齿轮齿形、齿向、齿距误差的关键技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