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本文基于大型轨道交通首级平面控制测量的特点,结合广州市地铁十四号线、二十一号线控制测量实践,介绍了大型轨道交通首级平面控制网布设、观测、数据处理、投影长度变形等问题,对大型轨道交通控制网测量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
磁悬浮轨道交通有着快速、安全、环保等优越条件,其发展得到了人们的重视。由于磁悬浮轨道交通系统对于轨道梁变形控制具有很高的要求,影响轨道梁变形及其振动的各种因素,尤其是温度变形成为了近年来学者研究的焦点。本文介绍了引起磁悬浮轨道梁温度应变的温度荷载及其影响因素和具体参数,分析温度作用对于轨道梁结构的影响,对磁悬浮轨道梁温度作用的研究方向提出了展望。  相似文献   

3.
双圆隧道由于渗漏水而产生沉降变形一直是严重威胁轨道交通结构安全的病害之一。从双圆盾构隧道结构构造特点入手,结合上海轨道交通某区段工程案例,分析由于渗漏水导致结构变形的原因和机理,提出双圆隧道渗漏水治理与变形控制的方案。  相似文献   

4.
以南宁轨道交通5号线某车站为背景,研究了浅埋地铁出入口过街通道CD法施工变形原因及施工方法,对CD法施工的模拟变形数据与实测监测数据进行对比分析研究。研究表明CD法对周边环境影响产生的变形主要在破除马头门至初期支护施工阶段;施工过程中控制好进尺及时支护能够有效控制沉降发展;当施工时遇基岩裂隙水水量大时可采用注浆施工控制沉降。  相似文献   

5.
无锡至江阴轨道交通S1线南门站处于淤泥质粉质黏土地层,土层强度低,含水量高,流塑性强,扰动后变形速率快,变形量大。针对该种地层特点及施工过程出现的大变形,预先采取围护结构槽壁水泥土加固,施工中采取加密支撑、施加轴力伺服系统、配筋早强垫层混凝土等方法控制基坑围护结构变形发展,用树根隔离桩控制沉降。水泥土搅拌桩抽条加固“基坑预支撑”改良淤泥质流塑地层强度低、含水量高的土层性质,提高承载能力的工艺,对类似基坑工程具有指导和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6.
介绍广州市轨道交通三号线客村站转换层结构转换施工中控制已有结构变形的技术措施,说明在结构转换中变形控制是整个结构托换中的关键问题。  相似文献   

7.
城市轨道交通建设项目中控制网布设常见问题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秦飞翔  陈功亮 《城市勘测》2010,(1):101-103,106
随着经济全球化发展和改革开放的深入,上海城市建设发展迅速,尤其是最近15年,城市轨道交通发展速度很快。结合在上海市轨道交通11号线二期控制网布设中的经验,分析了轨道交通控制网布设中的常见问题,对其进行理论研究,主要分析了起算点的可靠性、边长的归化改正、导线测量精度控制,并进行了数据分析。  相似文献   

8.
以苏州狮山广场博物馆基坑工程为例,研究分析大面积深基坑开挖引起的围护结构变形及对周边轨道交通隧道的影响。分析结果表明:当靠近轨道交通一侧采用地下连续墙作为围护结构,同时对该侧坑底土进行加固处理,基坑围护结构及周边轨道交通隧道变形均可满足控制要求,从而验证工程设计中相关措施的有效性。分析成果也可为类似邻近轨道交通隧道的大面积深基坑工程的设计与施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上海世纪大道SN1地块项目的基地形状为不规则五边形,位于轨道交通2号线和9号线等主要交通干道之间,离轨道交通最近距离约7.5 m。其中,9号线商城路车站的围护结构与本工程的基坑南侧围护结构共墙,对基坑变形控制要求很高。因此,控制该项目基坑变形的措施,除了采用合理的基坑开挖顺序等施工技术外,还选用了钢支撑轴力自动调整系统的技术,应用效果理想,解决了基坑变形的这一难题,避免了施工对地铁站围护结构的不良影响。  相似文献   

10.
刘巽全 《建筑施工》2010,32(9):920-923
上海市轨道交通13号线世博园区专用交通联络线盾构措施井深达28m,且紧邻正在营运中的打浦路隧道,为有效控制施工风险,通过方案优化和实施一系列技术措施,使基坑变形受限,确保了基坑工程质量及打浦路隧道安全,施工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果。  相似文献   

11.
基于缓倾顺层岩质深基坑工程在支护结构可靠性及变形控制设计面临的突出技术难题,文中以重庆地区某邻近轨道交通的实际深基坑工程为例,探讨了缓倾顺层岩质深基坑在设计中的风险及关键问题,提出了抗滑键+板肋式锚索(杆)挡墙的联合支挡结构方法,最后通过安全评估和现场监测进行了效果验证,抗滑键的设置有效的阻止了顺层滑动破坏,基坑开挖引起轨道交通的内力及变形变化满足裂缝检算要求,体现良好的适用性及经济性,为类似缓倾顺层岩质深基坑支护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以重庆市轨道交通六号线大剧院站工程为依托,采用MIDAS-GTS进行数值建模研究车站两侧超深基坑开挖及支护对其变形的影响模式,分析不同的开挖、支护方式对轨道结构的影响程度。通过分析计算可以得出:两侧同时开挖支护对轨道交通结构变形控制较有利,对于高度超过30 m的超深基坑采用"分阶退台"的支护方式,可有效控制坡体变形。  相似文献   

13.
介绍了昆明轨道交通号线沙沟尾站围护结构地下连续墙施工过程中出现了部分地下连续墙刚性接头变形较大的情况。经过监理对地下连续墙施工过程的跟踪观察,对地下连续墙刚性接头变形的具体情况调查分析,及时采取应对措施,最终收到较好的控制效果。通过对本案例的总结,为其他轨道交通工程在施工过程中遇到类似问题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新建轨道交通隧道与既有高铁隧道平行,水平间距较小,隧道采用明挖施工,基坑支护采取灌注桩围护加钢支撑,以施工方法及现场监测数据为依据,通过MIDAS NX有限元软件,分析在轨道交通区间隧道采用明挖施工的情况下,基坑开挖过程中既有高铁隧道结构和基坑支护变形的发展规律。得到结论:基坑开挖过程对高铁隧道结构的影响主要集中在靠近基坑一侧边墙,且变形符合要求,基坑支护结构变形主要集中在基坑底部及其两侧;对于临近既有高铁隧道的明挖轨道交通隧道施工,采用灌注桩围护加钢支撑支护有效控制对临近既有高铁隧道结构的影响,保证施工安全。  相似文献   

15.
《工程质量》2017,(5):56-59
随着我国轨道交通不断发展,许多城市已经加快城市轨道交通建设步伐,地铁深基坑建设越来越多,施工监测对风险的控制也越来越受到重视。论文结合某大型地铁施工监测数据实例,提出必要措施,成功控制基坑围护结构变形,可供其他工程参考。  相似文献   

16.
在轨道交通线路周围进行工程活动而又要确保已有轨道交通线路的正常运营,必须严格控制施工对运营线路的影响。针对在运营地铁邻近的基坑施工工程,介绍了工程的设计中基坑围护方案、地铁的保护措施和基坑分块挖土方案,详细分析了施工过程中引起地铁隧道最终变形的规律和施工各阶段地铁隧道变形的规律。该工程采取的控制地铁隧道变形措施是有效的,可供类似工程参考。  相似文献   

17.
对轨道交通箱涵在长期荷载作用下,会出现累计沉降变形过大而影响正常营运的情况.针对该问题,结合上海轨道交通某线路段修复控制的工程实际,开展了沉降修复体系开发及关键施工技术研究,实现了在不影响轨交正常营运的情况下,对超限沉降的箱涵实现沉降控制及修复整治.  相似文献   

18.
富水砂层地质条件给地铁车站深基坑施工带来巨大困难。传统的深基坑深度通常不大,只侧重于支护结构的强度控制,但随着城市建设的高速发展,为满足不同功能的需求,基坑深度不断加深,地质条件也越来越复杂,因此,国家规范对深基坑邻近建筑物的变形、地表沉降、围护结构的位移变形都有非常严格的规定。依托哈尔滨市轨道交通3号线二期工程,对地铁车站深基坑施工技术以及施工监测进行研究,以期为类似工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结合上海轨道交通14号线浦东大道站的基坑工程案例,对比了普通支撑与伺服支撑的变形控制数据,并从理论上分析了变形的组成,证明了轴力伺服钢支撑在变形控制方面的有效性,从而为进一步优化支撑轴力伺服系统的控制算法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0.
临近地铁隧道的基坑工程有严格的变形控制要求,因此在基坑设计中如何预测隧道变形并提出有效的变形控制措施显得尤为重要。以毗邻宁波轨道交通1号线的宁波东部新城C1-5地块项目为例,通过Midas/GTS三维有限元软件就四种设计措施对临近地铁区间隧道位移控制的效果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显示,采取坑内、外土体加固措施在减小基坑开挖导致的隧道位移方面效果明显,增加支护桩桩径对隧道水平位移控制比较有利,而增加支护桩桩长对隧道水平位移控制效果有限。研究成果可为软土地区轨道交通控制保护区内的深基坑工程的优化设计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