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1盐碱土的形成东营市位于华北盐碱土区,隶属于黄河三角洲。由于黄河携带大量泥沙入海,被海水浸渍成为盐渍淤土,不断沉积,日积月累海退成陆,经蒸发作用使盐分聚集地表。同时,潮水入侵补给地下水,参与土壤积盐过程,形成了典型的滨海盐碱地。另外,该地区地势低平、地下水位偏高、河流排水不畅、淡水资源匮乏、植被生态系统脆弱以及由于自然和人为共同作用造成的次生盐碱化等因素,也是该地区盐碱土形成的重要原因。2利用水利措施改良盐碱土的可行性东营市水利部门以“想大水利,干大水利”为工作思路,在“大开放,大招商,大发展”的大好形势下,加…  相似文献   

2.
朱维香 《中华建设》2016,(4):140-142
正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城市人口高度集中,土地资源越来越缺乏,为了提高资源利用率,高度超过200m的超高层建筑越来越多。随着超高层建筑的快速发展,超高混凝土泵送技术应用也越来越广泛,泵送混凝土技术通过机械化施工降低劳动强度,实现绿色节能施工,是现代混凝土施工技术的重大进步,已成为超高层建筑施工中的  相似文献   

3.
大同盆地盐碱地面积306.6万亩,占全省盐碱地面积的67.8%,盐碱低产成为大同盆地农业生产与发展的主要障碍因素。综合开发盐碱下湿地,挖掘土地资源潜力,发展农牧业生产,是振兴大同与山西经济的必需。本文就盆地内盐碱下湿土的类型、面积、分布及特征,提出了逐步建立健全排、灌骨干工程体系,提高抗旱治涝能力;拟定了以井灌井排种植春小麦为中心,综合开发利用盐碱土资源的一系列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4.
浅论黑龙江省的土地盐碱化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概括了黑龙江省的土地盐碱化的分布状况;分析了土地盐碱化的危害;阐明了盐碱土的分布特征;论证了土地盐碱化形成因素;最后提出了土地盐碱化的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5.
浙江省土地资源稀缺,随着全省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人口与经济社会资源环境之间矛盾将会日益突出甚至进一步加剧,土地会越来越成为影响浙江工农业生产和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瓶颈因素。浙江省的低丘红壤资源丰富,开发利用的潜力巨大。对低丘红壤开发利用的必要性及其作用作了论述。  相似文献   

6.
黑龙江省盐碱土主要分布在松嫩平原西部,其他地区分布较少。盐碱土中因含有大量有害离子,而抑制植物有生长,甚至不能生长,是区域内生态环境恶化,作物产量不高,制约农牧业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作为重要的后备耕地资源,改良和利用盐碱地,对补偿日益减少的耕地、改善农牧业生态环境、提高区域作物产量、促进农牧业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正目前我国城市化进程的步伐在不断加快,城市中的各种资源也变得越来越珍贵,其中城市土地资源的稀缺表现得尤为突出。现如今,在城市建设中,对土地的利用率也在不断地提高,所以在我国大多数城市建设中,各种建筑物不断向空中发展,出现了许多高层建筑,所以对高层建筑的规划与设计显得尤为重要。本文将分析高层建筑的规划与建筑设计,期待为优化高层建筑的施工规划与设计提供借鉴。一、问题的产生在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之下,人地矛盾越来越突出。  相似文献   

8.
林甸县盐碱地治理经验综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长期以来,以林甸县为代表的黑龙江省西部,饱受着土地盐碱化、沙化和干旱的威胁,自然生态环境非常脆弱,成为制约县农业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由于受传统的耕作管理技术的影响,草原退化、林地面积减少和盐碱化耕地的进一步加重扩大,引起了农业部和省农委的高度关注,于2002年2月在联合国粮农组织援助下实施了盐碱化土壤改良管理技术示范项目,为林甸县乃至黑龙江省西部地区盐碱土改良治理和生态环境建设提供了科学技术保证。  相似文献   

9.
随着我国经济建设发展脚步的不断加速,对土地资源的有效利用成为了相关部门密切关注的话题。为了能够使土地资源得到更好的规划和发展,高速高效地对土地资源的变化趋势进行监测就成为了重要的工作内容。通过对土地利用动态监测的目的和任务进行系统的介绍和分析,分析了遥感技术在土地利用动态监测中的应用,并且对其概念、方法以及监测中的重点进行分析,为遥感技术的提高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0.
生态系统中,水和土壤都是非常重要的元素,而且水和土壤也是不可再生资源.以往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人们为了获得更大的经济效益,对土地进行过度开采,导致了非常严重的水土流失问题.随着时间的累积,中国土地资源已经发生了巨大的改变,生态环境质量也出现了极大的下降.现如今中国对于水土保持工作重视度越来越高,也采取了相应的政策和手段...  相似文献   

11.
随着人地矛盾的日益突出,土地资源的开发、利用、保护、整理不断得到人们的重视,而其中的土地整理问题已成为重中之重。通过对土地科学合理的整理,不但能增加有效耕地面积,提高土地质量,促进土地集约利用,实现耕地总量动态平衡:更对于缓解人地矛盾,改善农业生产条件与生态环境,保证土地资源的持续利用,满足社会经济发展对资源的需求起着重要的作用。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重大课题。  相似文献   

12.
黄彦 《水利天地》2006,(10):30-31
黑龙江省境内的松嫩平原土地面积15842万亩,这里曾经地平土肥,水丰草盛,牛羊成群,鹅鸭遍野,展现了黑龙江省农牧业蒸蒸日上的繁荣景象。然而解放以来,由于过度开垦、重用轻管和治理乏术,致使盐碱化草原、中低产田面积均占总草原面积和耕地面积的半数以上,而且每年还以一定的速度递增。与黑土地形成鲜明对照的是,这里土地板结,盐碱肆虐,遍地白茫茫,下雨不漏汤……百姓望而无奈。生态环境脆弱,农业水资源短缺,大量土地资源荒废,草地综合生产能力逐渐下降,严重影响了当地农民生产、生活。因此,改良盐碱土、恢复区域生态环境、变荒漠为可利用资源已迫在眉睫,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13.
正城市规划与国土规划管理的主要目的都是为了能够让城市更好更快的发展,但是城市规划主要是土地开发方面,国土规划则是保护土地方面,两者都是为了同一个目标发展和进步的。基于此,本文对城市规划与国土规划管理中的矛盾进行探究,分析出有效的改进措施,更好地去保护我国的土地资源。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进步和发展,城市化进程也再随着扩展,由于我国人口数量多,人均资源利用率也就随着升高,但是现如今耕地面积少,导致了城市与土地之间存在和很大的矛盾,城市对于土地资源的需求也就越来越大。只有将两者协调统一才能够  相似文献   

14.
杨雯雯 《中华建设》2022,(14):50-52
随着我国土地利用资源日益稀缺,土地资源的低效利用与城市规划用地的建设指标之间矛盾加剧,土地已发展成为一种重要资产。对于很多国有企而言,伴随多次新的产业结构转型调整,大量国有土地因不再适合用作工业生产而被大量释放出来。因此,国有企业如何加强存量土地的资产管理,实现对存量土地资产的合理经营,避免存量土地大量闲置和严重浪费,...  相似文献   

15.
五常市水田的面积已经达到12万hm2,而且还要继续扩大。发展水田不仅受水资源的限制,土地资源也是个重要的制约条件。文章从土地资源的角度分析了五常市水田发展的前景。  相似文献   

16.
正随着城市土地资源的日益紧张,城市建设在空间规划方面同时向上和下两个方向拓展,高层和超高层建筑越来越多,地下和半地下建筑物也逐渐增多。地下空间利用已经成为城市规划的重要内容,对城市发展有直接影响。但从目前城市中心区地下空间规划来看,由于缺乏科学的指标体系作为指导,产生了许多对城市规划发展不利的因素。进行城市规划编制是引导城市合理规划发展的基础,需要制定一段时期内城市建设要达到的目标并对其进行评  相似文献   

17.
正文章基于PSR模型框架构建临港经济区土地集约利用评价体系,运用在广州黄埔临港经济区进行实证研究,从宏观角度为临港经济区土地集约利用评价研究做了一定补充,提供了研究参考思路。临港经济区由于其独特的区位条件,是城市发展的重点区域,也是区域重要的经济增长极,推动着港口及其腹地经济乃至整个国家经济实力的提升。随着全球经济增速的逐渐放缓以及我国劳动力红利、土地红利的逐渐减弱,加之生态保护成本不断增加,临港地区有限的土地资源作为城市发展和人类各种生产生活的重要物质基础,其利用效率越来越受到人们重  相似文献   

18.
中国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加速了中国的现代化进程,城市建设突飞猛进,"宽马路、大广场、中央商务区、标志性建筑"等成为城市硬件建设追求的目标;同时,伴随着现代城市开发对土地资源效能最大化的追求,城市面貌趋同性越来越严重。城市的建筑越来越相似,但城市的特色却在一  相似文献   

19.
如今,全球面临着生态环境日益恶化的严峻形势已成共识,而兴建水利水电工程会给生态环境带来很大的负面影响也是众所周知。所以,如何实施有效的环境保护已经成为兴建水利水电工程必须认真考虑的首要问题。建设大中型水库及水利水电工程时,损失大量的土地资源往往不可避免,尤其值得注意的是被水库淹没的大都是比较优质的土地资源.其机会价值量非常大,因而可能存在巨大的资源浪费,这给可利用土地资源比较紧张的我国带来了不小的压力。  相似文献   

20.
付建  何建新  陈蕾 《治淮》2003,(10):28-29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基础设施建设步伐明显加快,工程建设越来越多,工程征地(包括临时、永久征地)问题也越来越突出。就水利工程而言,一方面由于长期以来一直沿用征地赔偿的模式,加上水利工程投资形式的多样性、以工代赈形式的取消、地方投资不到位,使原来赔偿标准就不高的征地费用越来越低(约为公路工程的40%、铁路工程的30%、工矿企业工程的50%),个别工程也仅局限于修路架桥才给予适当补偿,导致农民不愿出让土地;另一方面凡需治理地区多为平原丘岗地区,人多地少,地方政府和群众不愿把有限的土地资源闲置或报废,在土地资源与工程建设的矛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