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 朝鲜半岛(图1)由被狭窄活动带分开的几个陆块。构成这些地壳块体由大古代到中元古代的深变质石组成,被显生宇沉积岩不整合覆盖。从北向南,这些壳块为:朝鲜北部的狼林—平南块体(是华北地台的东延部分)、位于半岛的中部京畿块体、东南部的是岭南块体。狼林—平南块体和京畿块体被临津江带分开,京畿和岭南块体由沃川带分开。沃川带是一个狭窄的带,50km宽,斜切半岛。它由两  相似文献   

2.
1 引言首批活动论概念的著作问世以后,多数研究者认识到欧亚大陆是由显生宙克拉通(东欧、西伯利亚、中朝克拉通)、规模较小的陆块(中南、印度地块等)的碰撞和环绕它们的增生褶皱带(印度尼西亚、菲律宾、日本、锡霍特山脉、科里亚克山脉等)形成的结果。从板块构造观点来看,褶皱带是俯冲作用(俯冲复合体)、增生构造和小陆块碰撞的衍生过程。因此,以欧亚大陆为例可说明大型陆地的生长机理;对于欧亚大陆东缘地区已提出过一些普通的地球动力模型,但随着新资料的不断积累,这些模型的准确度已经降低了。  相似文献   

3.
南里海盆地是三叠纪以来欧亚板块、印度板块、阿拉伯板块以及多个小板块之间相互作用的结果。在晚三叠世-早侏罗世,有多个小板块拼贴到欧亚古陆边缘,使古特提斯洋关闭。到侏罗-白垩纪,在庞蒂得斯(Pontides)、外高加索和伊朗板块以南的这一新的陆缘上发生了北倾的俯冲作用。这个俯冲带的海沟拉张(trench-pulling)效应引起了裂谷作用,产生了大高加索-原型南里海的弧后盆地,其宽度在晚白垩世-古近纪初达到了最大值。在始新世,小高加索、萨南达季(Sanandaj)-锡尔詹(Sirjan)和莫克兰(Makran)等板块被缝合到外高加索-塔莱什(Talesh)-南里海-卢特(Lut)板块体系之上。俯冲带则跳跃至西徐亚(Scythian)-图兰(Turan)板块边缘。南里海在渐新世-新近纪经历了重新组合。南里海微陆块(SCM)的向北移动导致了SCM和厄尔布尔士(Alborz)板块之间的裂谷作用。南里海盆地的西南部发生了重新开启,而其西北部的规模则逐渐缩小。在渐新世-早中新世,在南里海盆地沉积了迈科普(Maikop)组烃源岩。印度和卢特板块与欧亚板块的碰撞导致了中亚地区的变形,并产生了北西-南东向的扭断层体系。侏罗-白垩纪弧后体系消亡洋壳的残余部分以及第三纪的消亡洋壳,都被锁定在邻近的大陆板块和造山带之间。在上新世-第四纪堆积的厚层磨拉石型沉积物不但提供了储集岩,还为烃源岩的埋藏和成熟创造了条件。  相似文献   

4.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1986,21(2):143-143
此书由[英]R.麦克奎林、M.培根、W.巴克利等著,范伟粹、胡泉山译。全书共分十二章,前八章简要地介绍了与地震解释有关的地震波基础理论、资料采集、资料处理、井中资料及其它综合地球物理资料的解释,后四章列举了四个典型油气田的地震勘探实例。  相似文献   

5.
气体水合物概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引言早在19世纪初,化学家就已知在自然界中存在着气体水合物了(引can的综述,1990)。到本世纪30年代,人们发现,在输送天然气过程中,干输气管内形成的气体水合物会堵塞管道,石油工业由此开始关注这类物质(Harmrnerschmidt,1934)。60年代,在西伯利亚梅索亚哈气田发现了天然状态存在的气体水合物(Makogon的综述,1981;Collet,本书)。至叩年代,人们认识到,气体水合物不仅天然地赋存于两极的陆区,还存在于大陆外缘的深海沉积的最上部(Claypool等,1974)。Kvenvolden等(1980)阐述了天然气水合物存在的地质环境,自那以后…  相似文献   

6.
华北中生代大型沉积盆地的发育及其地球动力学背景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在特提斯与太平洋板块的联合控制下,于华北陆板块内部发育了晚三叠世至早白垩世大型沉积盆地。对该盆地的发生、演化及形成机制等方面的认识尚有较多分岐。本文拟提出一些粗浅意见,以供讨论。  相似文献   

7.
旋转防喷器     
旋转防喷器结构新颖,性能优良,通过型式试验和现场试验验证旋转防喷器的最大动密封试验压力为17.5 MPa,最大静密封试验压力为35 MPa,单只胶芯的工作寿命累计达80 h以上,工作性能稳定,可靠性高,操作方便,各项指标达到了设计要求,有效提高了欠平衡钻进装备的技术水平,进一步满足了日益扩大的欠平衡钻井市场的需求.  相似文献   

8.
<正>旋转钻井技术是继机械顿钻钻井技术之后的一次巨大钻井技术革命。人们在实践中不断探索新技术,研制出的新工具提高了钻井速度与生产率,使得机械顿钻能够钻出口径小而深度更大的井。但随着油气开发钻井深度的不断加大,钻遇地质情况越来越复杂,顿钻钻井技术要完成地质目的需一年甚至几年时间,且在钻进过程中易发生井喷事故,制约了此项技  相似文献   

9.
旋转总成作为旋转防喷器的主要组成部分,是在钻具转动条件下实现井口密封的重要部件。现场作业过程中,因井口不正或钻具震动,容易损坏旋转总成,导致井口旋转防喷器密封失效,需对其进行维修或更换。通过对目前旋转防喷器旋转总成使用情况分析,提出新型模块化旋转总成的研究技术思路及技术指标,通过优化设计及室内实验,对新型模块旋转总成进行验证,其性能及技术指标完全能满足现场应用要求,便于拆卸与组装,可在现场进行维修、保养,解决了当前困扰旋转防喷器旋转总成现场应用的难题。  相似文献   

10.
随着世界经济的迅猛发展,世界各国对轻质油品及中间馏分油的需求激增,并且由于环境保护法规的要求日益严格,重质油的轻质化已经成为各国炼油行业和科研机构必须面对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11.
本书以地震勘探为重点,系统地论述了地震、重力、磁力和电法勘探的基本原理、仪器、方法及其在石油和矿物勘探中的应用。本书是根据第三版翻译的。第三版对旧版作了重大修改,增添了许多新内容,如:地球物理资料处理、海上地震勘探、反射法研究地层和直接寻找油气等。这些新内容基本上概括了高速电子计算机在地震勘探中广泛应用以  相似文献   

12.
东海构造体系概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东海是新华夏系第一沉降带的一个巨型沉降区,可以划分出新华夏、东西向两类构造体系和北西向构造带,而以新华夏系为主导。其中东西向构造较老,北西向构造较新,三者呈现出复杂的联合、复合现象。新生代构造应力场系以南北向扭动为主、南北向水平挤压为次,并有自东向西的推挤力作用。  相似文献   

13.
14.
移动式采油设备概论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由于国内早期开发的油田已进入中后期采油阶段,使常规采油方式的经济性下降,甚至亏损。文章介绍了移动式采油设备的构成以及各部件的功能,该设备作业简单方便、安全性好、机动性好、成本低,适用于低产、低效和偏远油井采油,将逐渐成为油田后期采油的一种重要设备。  相似文献   

15.
前言地层倾角测井,对于实行“稀井广探、稀井高产、稀井高质量”和加速油田勘探和开发工作有着重要的意义。经过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批林批孔和学习无产阶级专政理论,石油战线广大革命职工焕发了冲天的革命干劲,进一步提高了阶级斗争和路线斗争觉悟;目前国内数字磁带测井和数字计算处理技术的研究工作已取得可喜的进展;——这些都为研究地层倾角测井技术提供了有利的条件。“世上无难事,只要肯登攀。”在毛主席革命路线指引下,我们只要坚持以阶级斗争为纲,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发扬艰苦奋斗、自力更生的革命精神,一定能够在短时间内制造出我国自己的地层倾角测井仪,为社会主义祖国争光,为发展我国石油工业做出新的贡献。  相似文献   

16.
概论全球油气分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以经济可采储量为标准统计分析了各地质时期、各大洲、各沉积盆地油气资源分布状况,明确指出,有经济可采储量和可采油气田的盆地是少数,不超过全球盆地总数的40%,含大油气田的盆地更是凤毛麟角,大约为全球盆地总数的16%。因此,不能幻想某种盆地分类对预测油气量有重要意义。油气勘探家们在实践中不要过分偏爱某类盆地或某种构造,不要用某些或某种油气形成或富集的模式作为预测的依据去指导实践,以免遭受挫折。  相似文献   

17.
抽油杆旋转装置使抽油杆匀速旋转,抽油杆与井壁磨损位置由原来的15°扩大到360°,把原来的固定点磨损变为圆周磨损,从而使抽油杆磨损寿命从理论上增加了24倍;同时,由于抽油杆转动时形成的附加扭矩,使抽油杆的弯曲点和弯曲朝向发生偏移,从而把原来的抽油杆和油管的固定点磨损变成非固定点磨损,因而大幅度提高了抽油杆和油管使用寿命。  相似文献   

18.
在苏联和其他国家,不同结构的旋转防喷器得到实际应用。这些防喷器存在着相当大的缺点,主要是在变更钻头和钻杆尺寸时,需要将其中心部分由外壳内抽出并更换方钻杆密封环,同时这种密封环在抱紧钻具时的抱紧力不能调节,故会产生很重的磨损,特别在井内压力提高时更是如此。为了利用万能防喷器的优点,消除旋转防喷器的上述缺点,阿塞拜疆石油科学研究设计院(А_зНИПИнефть)和施密特工厂在成批生产的万能防喷器ПУГ—230×350的基础上,研制了新型的万能旋转防喷器УВП—230×210。  相似文献   

19.
旋转防喷器高压旋转动密封技术的探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旋转动密封是欠平衡钻井旋转防喷器中的主要部件,从可靠性和经济性为讲,它一般为限制性部件,其影响设备的整体性能。现文通过对高压旋转动密封技术发展的回顾及应用现状分析,提出了在欠平衡钻井旋转防喷器中应用Kalsi高压旋转动密封技术的可行性,为欠平衡压力钻井配套技术研究课题中旋转防喷器的国产化提供了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20.
抽油泵旋转柱塞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高淑清 《石油机械》2001,29(6):55-56
在抽油过程中 ,由于油液粘度大、含砂等使抽油泵柱塞与泵筒产生不均匀磨损 ,甚至出现胶合或卡泵现象。为此 ,开发了一种单向间歇转动的抽油泵旋转柱塞 ,有螺旋阀罩式和螺旋柱塞式两种类型。这种柱塞在游动阀罩或上部柱塞的外表面开有螺旋槽 ,螺旋槽相对阀罩或上部柱塞的轴线有一个螺旋角度。在下冲程期间 ,流经螺旋槽的原油对柱塞产生水平分速度 ,生成使柱塞相对泵筒间歇转动的转矩 ,从而使泵筒和柱塞均匀磨损 ,延长泵的使用寿命。由于这些螺旋槽有较大的轴线长度 ,共同提供了较大面积的原油通道 ,对原油阻碍很小 ,故不影响泵效。为了避免抽油杆柱随柱塞转动 ,在阀罩或上部柱塞与抽油杆柱之间安装了旋转接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