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房屋所有权作为一种独立物权,理应受到宪法和法律的保护。《物权法》第四十二条规定。“为了公共利益的需要,依照法律规定的权限和程序可以征收集体所有的土地和单位.个人的房屋及其他不动产。”显然,房屋征收的核心问题是公共利益的判断。公共利益具有极大的抽象性和不确定性,正因为如此,立法机关为了实现《物权法》高票通过的目标,在《物权法》中回避了公共利益的具体规定。  相似文献   

2.
新条例从为公共利益目的入手.规范了国家对土地与房屋的征收与补偿的行为,用征收与补偿的的概念,代替了拆迁的概念,这是一个观念的重大转变。让人遗憾的是,《征求意见稿》的附则中第四十条突兀地保留了拆迁一词。  相似文献   

3.
本文结合实际,探讨当前我国城市房屋拆迁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解决问题的意见和建议,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房屋拆迁冲突时有发生,拆迁冲突的实质是私权利与公权力的冲突,拆迁冲突的法律原因是法规之间的冲突。拆迁冲突呼唤房屋征收立法,必须坚持私权优位,清晰界定公共利益和严格规定征收程序才能有效预防拆迁冲突。  相似文献   

5.
国家征收是主权国家行使公共管理的必要手段,国家征收权作为处理公共利益和私人利益冲突的行政权力,其实质是国家对私人利益的侵犯,但其前提是必须以公共利益为目的并对受侵犯方作必要补偿。在国家发展进程中,对"公共利益"的判断并不是静止的,不同的经济社会发展阶段对"公共利益"有不同的解释与诉求。中国当下正处在城市化进程的加速期,城市的规模扩张和更新是城市规划领域的首要任务,《物权法》的实施更迫使政府在实施城市规划中必须依法动用国家征收权。动用国家征收权实施城市规划,需要廓清什么是城市规划中的"公共利益",寻求对城市规划中的"公共利益"的司法解释;出台国家征收法,树立国家征收的法律权威;解决城市规划中公共利益和私人利益冲突,必须遵循程序正义与司法终裁。  相似文献   

6.
2011年1月21日,温家宝总理签署国务院令,公布《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与补偿条例》(以下简称"新拆迁条例")。该条例起行于公布之日,而2001年11月1日以来,经修订施行了近10年的《城市房屋拆迁管理条例》在完成其历史使命之后同时被废止。  相似文献   

7.
王世建 《福建建材》2020,(9):102-103
阐述了房屋征收补偿安置及拆迁档案管理的意义及重要性,分析了房屋征收补偿安置及拆迁档案管理的方法,包括明确档案管理的责任体制、完善档案管理规范和要求、加强档案保管利用以及落实档案人员培训等要点,旨在为相关房屋征收补偿和拆迁档案管理工作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8.
东亚部分国家和地区土地征收法律制度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宪法基础、征收目的、征收程序和征收补偿四个方面入手,对我国大陆、香港、台湾、澳门地区,以及日本、韩国、新加坡的土地征收制度进行了较全面的比较分析,得出相似点和差异性。针对当前我国土地征收制度存在的主要缺陷和弊端,并结合其他国家或地区土地征收的有益经验,提出完善土地征收制度的建议。  相似文献   

9.
张笑伟 《中州建设》2011,(18):21-22
自《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与补偿条例》年初发布以来,在房屋征收拆迁方面的“暴力强拆、抗拆”事件明显得到遏制,基本形成了和谐拆迁的局面。但与此同时,部分地方也出现了被拆迁户因不再担心被“强拆”,在房屋被征收拆迁之际,一再抬高补偿价码等过分要求的情况,从而导致原本使多方均可收益的拆迁不得不终止的结局。这种现象,至今依然存在。下面刊登的这篇文章,就是一个在房屋征收拆迁领域里由“多赢”变“多输”的真实版本。希望大家读后能有所启示或反思。  相似文献   

10.
我国的城市房屋拆迁制度经历了从无到有,中国的改革开放前二十年时期,随着工业化、城镇化的加快发展,离不开房屋拆迁与补偿工作。它关系家万户的切身利益;关系到房屋拆迁当事人的合法权益和社会稳定;关系到保障性住房、城乡一体化顺利建设与实施;关系到招商引资、房地产开发项目顺利建设与实施;关系到城镇基础建设、经济跨越式发展与实施。  相似文献   

11.
何伟  田鹏 《城市勘测》2020,(1):13-18
以武汉地铁集团征地拆迁信息管理系统建设为例,详细介绍了轨道交通征地拆迁信息管理系统的功能设计与实现,满足了对地铁新线建设项目用地红线信息、土地信息、征地、拆迁、借地等空间对象化管理,为领导或相关部门分析决策提供翔实准确的实时数据保障。  相似文献   

12.
“以人为本”是个大题目。我的假设是,“规划是为公共利益服务的”。那么,以人为本的公共利益是怎样的? 虽然我不想对比中国与西方的思路,但读者在文中自然可以看出我的偏向。“洋为中用”是我当年求学的理想;“洋为洋用”是我多年研究的重点;“中为中用”是我近年反思的结论。  相似文献   

13.
人本思想与公共利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人为本是个大题目.我的假设是,规划是为公共利益服务的.那么.以人为本的公共利益是怎样的?  相似文献   

14.
15.
朱喜钢  宋伟轩  金俭 《规划师》2009,25(9):83-86
<物权法>为公民的不动产保护提供了法律依据,这使得独享城市滨水空间这一稀缺性资源的开发商、私人社区与个人将合法地拥有本来属于非排他性的不动产物权.为更好地保护城市日益稀缺的滨水空间资源,应在城市的滨水区域划出公共的滨水区,通过建立"城市白线"的规划管理制度,确保城市滨水空间的公共属性,体现优质城市空间资源共享的社会公平性,形成以城市白线管理制度为核心的滨水空间公共权益的保护机制.  相似文献   

16.
Surveys of recent movers in twenty-seven large metropolitan areas indicate that neighborhood characteristics, school quality, and commuting-related reasons precipitate only a small fraction of all moves, including moves out from a city to its suburbs. Many moves occurring within metropolitan areas in the 1970s are for reasons that are insensitive to feasible policy action. The findings imply that public programs designed to alter the destination choice of movers will prove more fruitful than attempts to alter the rate at which people move.  相似文献   

17.
文章以图表和照片的形式呈现了近年来国内以大剧院、体育场等为首的大建筑在短时间内集中建成的现象,对比了同时期内曾经的纪念碑转瞬即殁的命运,旨在讨论这些建筑及其意义的偏离与统一。  相似文献   

18.
岳隽 《城乡规划》2021,(5):34-42
城市更新复合、多维的目标追求以及利益调整的必经过程,使得服务城市更新的政策设计需要在公共利益和个体利益的取舍中寻求平衡.本文以深圳市的城市更新为例,分析在城市更新中平衡公共利益和个体利益所需要的政策工具的构成及其使用要点.研究发现,在深圳市的城市更新运作过程中,基于改造模式协调的更新准入条件管控、基于公共贡献的产权重构模式探索,以及基于增值收益调节的地价计收规则探索是三个主要的利益调控手段.通过对产权门槛、土地(空间)贡献、规划容积、地价等多种政策工具的组合运用,构建有机、和谐的政策体系,可以有效地推动城市更新中公共利益和个体利益之间的博弈走向平衡.  相似文献   

19.
钱国忠  宋曙平  罗铭 《工程机械》2007,38(10):40-43
拆除机器人是为适应高温、高辐射、高噪声等恶劣工作环境而开发的一种遥控多功能作业机器人,它可以在遥控指令控制下完成柴油发动机的点火或熄火、油门大小调节、工作或行走状态选择、摄像系统开或关、控制电源开或关、紧急情况下紧急制动和出现故障报警时自动停车等功能.拆除机器人如何在控制指令下完成各项功能是拆除机器人控制系统设计的关键部分.从拆除机器人要实现的功能要求出发,介绍了控制系统的组成及工作原理,并对工作机构、行走机构、电子油门调速系统、传感器和摄像系统的控制、发射系统遥控器的控制面板设计做了重点阐述.拆除机器人操作方便、性能完善,已在实际中获得应用,其控制系统至今尚没出现问题,该系统不仅适用于拆除机器人,对于一般工程机械的机器人化改造同样具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20.
王勇  李广斌 《规划师》2010,26(2):50-55
程序正义立足于工具理性,又超越工具理性,其实现了工具理性和价值理性的统一。城乡规划公共利益本质是一个程序问题,程序正义是城乡规划公共利益"突围"的主要方向,公众参与是城乡规划程序正义的本质要求,不断完善规划公众参与的程序是推动我国城乡规划转型的核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