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某含铜金精矿焙砂中铜含量高,直接进行酸性硫脲浸出,铜会对硫脲浸出产生不利影响。针对该含铜金精矿焙砂性质特点,进行了酸浸脱铜、硫脲浸出试验研究。结果表明:经过酸浸脱铜预处理后,采用硫脲浸出工艺处理该含铜金精矿焙砂,金浸出速率较快,且金浸出率相对较高;在优化条件下,经过1 h的硫脲浸出,金浸出率可达92. 2%,银浸出率可达48. 6%;硫脲浸出工艺可实现快速高效回收金精矿焙砂中金的目的。  相似文献   

2.
高砷金精矿焙砂氯法浸金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海国 《湖南有色金属》2007,23(2):25-26,75
高砷金精矿经回转窑焙烧脱砷、硫后的焙砂,采用氯化浸出,金浸出率达96%以上.浸出液采用铁屑置换,置换回收率达99%.  相似文献   

3.
硫脲浸取硫化金精矿及其焙砂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李进善  朱屯 《化工冶金》1993,14(4):311-318
用硫脲法浸取含铜硫化金精矿及其焙砂时,直接浸取硫化矿,硫脲消耗高,过程操作困难,金的浸出率仅为60-70%,且不稳定,采取在浆挂铁板和加活性炭,也仅能达87-91%;而经硫酸化焙烧的焙砂,用烯酸预浸回收铜,再用硫脲浸取金,银,硫脲消耗低,过程易于操作,金,铜和银浸出率分别可达98%,90%和91%且稳定,综合经济效益显著。  相似文献   

4.
高砷高硫金精矿固化焙烧-氰化浸出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介绍了高砷高硫金精矿矿物成分、固化焙烧-氰化浸出工艺条件,探讨了焙砂氰化浸出的机理。试验结果表明,金精矿经固化焙烧,焙砂氰化浸出时加入适量混合氧化剂(H2O2 KMnO4)和助浸剂G能显著提高金的浸出率,金浸出率为88.4%,砷、硫固化率均为90%。  相似文献   

5.
云南某低品位难处理金矿含有砷、硫、碳、锑等多种对氰化浸金有害的杂质成分,金矿中金以包裹金为主。两段焙烧后焙砂直接氰化浸出的浸金率较低。本研究针对含砷锑硫金精矿焙砂,对比了酸浸预处理、碱浸预处理、碱性硫化物预处理等方式,结果显示,碱性硫化物预处理效果最好,金浸出率可以达到95.06%。  相似文献   

6.
提高含砷金精矿两段焙烧焙砂中金浸出率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6,他引:0  
对目前含砷难处理金精矿两段焙烧工业生产流程中的焙砂及烟尘进行了提金试验研究。研究表明,焙砂及烟尘中含有未分解的黄铁矿颗粒、分解不完全的FeS相以及未分解完全的磁黄铁矿的存在是影响氰化浸出率及氰化物的消耗的主要原因。对焙砂进行氰化浸出,渣金品位为4.28 g/t,金浸出率为89.15%,当焙砂再焙烧-细磨-氰化浸出时,再焙烧焙砂金的氰化浸出达到92.61%,渣中金品位2.92g/t。  相似文献   

7.
采用管式炉焙浇法对怀化某矿的高砷金精矿进行了脱砷脱硫的小型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在最佳焙烧制度下,脱胂率达97.80%,脱硫率91.48%,焙砂金浸出率可达92.96%。  相似文献   

8.
康家湾含砷金硫精矿烧渣提金工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总结了用硫脲浸出及氰化法从康家湾含砷金硫精矿焙砂中提金试验结果。在合适的条件下,能获得81%以上的金浸率,但是氰化提金前必需对焙砂进行酸洗预处理。  相似文献   

9.
高砷金精矿焙烧脱砷脱硫工艺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彭梦珑 《湖南有色金属》2000,16(1):17-19,59
采用回转窑氧化焙烧工艺,对某矿含砷金精矿进行预处理。在适宜的工艺条件下,得到了较好的焙砂产品,其产品:含砷0.109%、含硫1.31%、脱砷率98.38%、脱硫率95.97%、 浸出率88.35%。  相似文献   

10.
梁泽来  薛臣 《黄金》2022,(6):70-72+76
针对老挝某含碳含砷金矿石性质,探索了炭浆浸出、原矿焙烧—焙砂浸出、浮选—浮选精矿焙烧—焙砂浸出、浮选碳精矿焙烧脱碳—生物氧化—浸出工艺。结果表明:相比其他3种工艺流程,该矿石适宜采用浮选—浮选精矿焙烧—焙砂浸出联合工艺处理,在试验条件下,获得的浮选精矿金回收率为95.16%,焙砂金浸出率为88.60%,全流程金总回收率为84.31%。  相似文献   

11.
针对甘肃某金精矿含砷(12.44%)高的特点,进行了金、砷分离选矿试验研究。通过试验探索,确定采用抑硫浮砷工艺流程,即金精矿细磨后采用石灰为抑制剂、硫酸铜为活化剂进行浮选毒砂抑制黄铁矿。其结果表明:抑硫浮砷工艺流程较好地解决了金精矿含砷高的问题,且浮选闭路试验获得了较好的分离效果,金精矿金品位33.65 g/t、含砷1.19%,金作业回收率91.48%。  相似文献   

12.
采用焙烧—酸浸—氰化工艺从高硫多金属金精矿中提取金、银、铜。其试验结果表明:在最佳条件下,金、银、铜的平均浸出率分别可达到96.56%、79.12%、91.33%。通过对比金精矿、焙砂、氰化渣中金、银的化学物相可知,硅酸盐包裹金、银不易被氰化浸出,而加入复合添加剂焙烧,硅酸盐包裹的金、银品位大幅度下降,由直接焙烧的2.05 g/t、163.35 g/t分别降到0.81 g/t、25.24 g/t。  相似文献   

13.
含砷碳金精矿焙烧预氧化—氰化提金工艺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某含砷、含碳金精矿进行常规氰化浸出,金浸出率仅为40.82%。采用焙烧预氧化—氰化提金工艺进行处理,取得了较好的技术指标:砷、硫、碳脱除率分别为71.23%、96.60%、87.63%,金氰化浸出率达到91.40%。这为有效利用含砷、含碳双重难处理金矿资源提供了技术依据。  相似文献   

14.
含金锑砷多金属硫化矿浮选分离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对含金锑砷多金属硫化矿矿石经混合浮选后,混合精矿用碳酸钠(Na_2CO_3)调节矿浆pH至10左右,添加硫化钠(Na_2S)作辉锑矿抑制剂,浮选砷(金),可获得含锑49.44%,砷0.44%,回收率εSb80.85%的锑精矿和含砷10.96%,金79.94g/t,回收率ε_As77.98%,e_Au68.79%的砷(金)精矿,试验表明,碳酸钠和硫化钠的使用比例以3:1最好。  相似文献   

15.
谢昆  邹尚  陈俊  彭竣 《黄金》2016,(11):58-61
湖南某地区的氰化尾渣中含有一定的氰化物、砷化物(0.42%)及少量的金(1.2 g/t),若直接堆存,不仅污染环境,而且浪费资源。该文采用浮选法对氰化尾渣中的金和砷进行了综合回收试验研究,其结果表明:氰化尾渣经再磨矿后,通过浮选工艺处理,所得粗金精矿中金品位为66.07 g/t,金回收率为63.06%,最终排放尾矿中砷质量分数为0.17%,砷回收率为70.37%。同时,尾矿中加入漂白粉后,经泵扬送至尾矿库,库内澄清水返回选矿厂循环利用,实现了尾矿废水零排放。  相似文献   

16.
ABSTRACT

Arsenic can cause environmental pollution and also affect mineral processing efficiency. To determine the mechanism of separating arsenic from minerals, microwave roasting tests were conducted using Hunan arsenic sulfide gold concentrate as a raw material. The heating behaviour of gold concentrates under microwave irradiation was analysed. The effects of roasting temperature, reaction time, and oxygen content on arsenic removal were investigated. Temperature has the greatest effect on arsenic removal, followed by reaction time and oxygen content. The optimum parameters were determined experimentally. The removal rate of arsenic was 93.16% (gas supply: 4?L min?1, reaction temperature: 650°C, duration: 15?min). 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y analysis of the minerals after microwave roasting and conventional roasting showed that there are more cracks on the surface of minerals after microwave roasting, and the specific surface area is larger. The reaction mechanism of arsenic separation from gold concentrate during microwave roasting is discussed.  相似文献   

17.
对泉山金矿氰化尾矿进行了焙烧预处理—超声波强化硫脲浸金试验研究。其结果表明:该尾矿经焙烧后硫脲浸出,金的最高浸出率比未焙烧时提高了45.12%;尾矿焙烧后再经超声波强化硫脲浸出,金的最高浸出率进一步提高了9.6%,达到77.5%,且大大缩短了浸出时间,提高了浸金效率。  相似文献   

18.
杨凤  高玉玺  胡春融  范晓峰  王宁 《黄金》2013,34(4):56-59
阐述了极难处理金精矿的特点以及提金难点。对含砷、高碳型金矿石进行了提金工艺研究,结果表明:采用生物氧化—氰化提金工艺,金回收效果并不理想,金浸出率为80.26%;而采用生物氧化—焙烧—氰化联合工艺提金,能获得较佳的金回收指标,金浸出率可提高到91.94%。  相似文献   

19.
李希明  杨亮波 《黄金》1992,13(9):37-40
本文探讨了用非氰化法从氧化型含金矿石中浸取金和银的可能性。研究了浸出温度、浸出时间、氧化剂浓度、固液比以及不同类型氧化剂等对金和银浸出率的影响。分别探讨了在NH_4OH—NaCl和HCl—NaCl体系中浸取金和银的较佳条件。在HCl—NaCl体系中,选择适当的氧化剂,金和银的浸出率可分别达到96%和98%。在NH_4OH—NaCl体系中,则有可能先浸出银,而使大部分金留在浸渣中,以达到选择浸出和再分别回收金、银的目的。  相似文献   

20.
氰化尾渣提金预处理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某选矿厂高硫高砷难处理金矿石经两段焙烧—氰化浸金后产生的尾渣,根据其性质分析,采用硫酸浸铁—硫脲浸金工艺进行提金试验研究。其结果表明:在最优浸铁条件下,即浓硫酸用量45 m L、温度80℃、时间4 h、液固比4∶1,产出的浸铁渣再进行硫脲浸金,铁和金的浸出率分别达到60.37%和63.44%;这表明采用该工艺可有效地从该氰化尾渣中浸出回收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