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把印刷机上的油墨转移到承印物上,印刷油墨在转移过程中所施加的压力称为印刷压力。进行胶版印刷时,印版上的油墨首先转移到橡皮布上,然后再转移到承印物上。印版滚筒与橡皮滚筒之间的压力称为印版压力,简称版压;橡皮滚筒与压印滚筒之间的压力称为压印压力,简称印压。印刷压力的大小与印刷产品质量之间的关系非常密切。印刷压力不仅直接影响着油墨转  相似文献   

2.
凹印图象中的网点丢失是个常见的质量问题.它涉及诸多因素,主要有以下几个:1、印刷压力.印刷压力过小会引起网点丢失;2、承印物表面状况.表面平滑度低的承印物容易引起网点丢失;3、网点大小.网点丢失往往首先出现在图象的高调部分;4、印版上网穴的形状.电雕版的网穴呈倒锥形,最容易产生网点丢失问题.此外,生产环境(特别是室温)、油墨品种等因素也与网点丢失有关.网点丢失的原因应该取决于油墨转移的机理.网穴中的油墨要转移到承印物上来,首先要在油墨与承印物表面之间生成附着力.施加印刷压力,促使油墨的上表面尽量与承印物的印刷面接触,其目的正是要生成附着力.  相似文献   

3.
<正>印刷过程中印刷速度的变化往往会引起油墨转移、纸张定位等多方面的变化,印刷机操作人员必须熟悉因速度改变带来的各种影响,从而采取相应的措施维持印刷过程和印刷质量的稳定性,其中印刷速度对油墨转移率的影响最为严重。印刷中油墨的转移实质上就是墨层在橡皮布和承印物之间分裂并转移的过程,油墨转移率的高低取决于墨层的分裂位置。如果分裂位置靠近橡皮  相似文献   

4.
<正>印刷过程中,印刷速度的变化往往会引起油墨转移、纸张定位等多方面的变化,印刷机操作人员必须熟悉因印刷速度改变带来的各种影响,从而采取相应的措施来维持印刷过程和印刷质量的稳定性,其中,印刷速度对油墨转移率的影响最为严重。印刷中油墨转移实质上就是墨层在橡皮布和承印物之间分裂并转移的过程,油墨转移率的高低取决于墨层的分裂位置。分裂位置越靠近橡皮布,则转移到纸张上的油墨越多,油墨转移率越高,反之,油墨转移率  相似文献   

5.
<正>热转移印刷是指在特殊的转移印刷纸或转移印刷薄膜(即色带)上先印制好所需图案,通过熔化表面涂布层(油墨层),将图案转移印刷到承印物上,在温度和压力两种物理因素的作用下使油墨与承印材料粘结到一起。热转移印刷的主要特点是转印图像色彩鲜艳,层次丰富,产品经久耐用,图像不会脱  相似文献   

6.
<正>丝网印刷被称为"万能印刷",而且由于设备操作简单、制版简易、成本低廉、墨层厚、色彩鲜艳、承印范围广、印刷压力小等优点而被广泛应用于印刷电路板、丝网版画、商品标牌、包装装潢以及印染纺织品等,其基本原理是通过印刷压力使油墨透过图文部分的孔洞转移到承印物上,形成图文,而非图文部分油墨不能透过。  相似文献   

7.
故障一抽缩印后产品表面墨膜回缩,使印面较大的地方裸露出承印物表面,这种现象称为抽缩。这是由于印刷油墨对承印物润湿不良造成的。如承印物表面含有油污、塑料表面及含有表面防划助剂过多的电沉积印刷油墨表面等,使印版不通心或偏心、前进方向抽缩(纵向上没有),常常造成部分缩线(断裂)。预防措施:印刷前要对承印物表面进行严格除油处理,并选用表面张力较低的专用印刷油墨。故障二麻点和凹坑由于印刷油墨的湿墨膜沾附了异物粒子,这些异物粒子在湿墨膜上展布,排斥四周油墨而形成凹坑状,又称为“凹穴”。观察可明显看到凹坑的中央有异物粒子…  相似文献   

8.
<正>一、前言印刷过程是一个极为复杂的过程。在此过程中,伴随着油墨的转移,常常会发生各种各样的问题。这些问题都和印刷品的质量好坏有密切的关系。印刷压力是传统印刷中必备的印刷条件,压力过小,则不能完全将所需的油墨转移到承印物表面,网点不实;反之压力过大,会造成印刷网点增大、油墨局部堆积、纸张拉毛、图像颜色变深、暗调并级,印刷机滚筒部  相似文献   

9.
10 半色调丝网印刷油墨的转移 丝网印刷操作的程序是:安装印版、刮版;供给油墨;放置承印物;操作刮板进行印刷。油墨补给,一般由回墨刮板进行,油墨因刮板的刮压,通过丝网印版图文部分的网孔传到承印物上。开度是丝网版通过墨量的重要参数,丝网的质量、线的成分、线径的粗细度、编织方法与网孔的开度与油墨的通过和转移关系也很大。  相似文献   

10.
术语选登     
压印体 Pressure element 在印刷机上,相对印版或某个中间体表面动作,为油墨传递提供必要压力的机件。(ISO 12637—2丝网印刷术语) 印刷 Printing 利用凸版印刷、平版印刷、凹版印刷、孔版印刷或其它成象原理,把图象和/或文字信息通过有色或无色的介质(例如油墨)再现于承印物上的复制过程。(ISO 12637—2 丝网印刷术语) 印版 Printing forme 一种工具型的印刷图文载体,用来将文字和/或图象通过油墨转移到承印物上。(ISO 12637—2 丝网印刷术语) 印刷油墨 Printing ink 在印刷过程中,被转移到承印物上的物质。(ISO 12637—2 丝网印刷术语)  相似文献   

11.
在轮转凹印中,印版滚筒上墨孔中的油墨通常都是通过压印滚筒对印版滚筒施加一定的压力来转移到承印物上的,油墨转移率受油墨性质、承印物表面平整度、印版墨孔深度、压印滚筒表面橡胶的弹性及印刷压力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因此,在印刷中,操作人员必须仔细地调节压力大小。压力太大,容易造成套印不准和断纸等故障,并直接影响设备的使用寿命,特别是对压印滚筒和印版滚筒的磨损很大;  相似文献   

12.
丝网     
白天 《印刷杂志》2003,(1):72-74
<正> 丝网是丝网模板的载体,在印刷过程中,图文区呈裸露状态,油墨在胶刮的压力下透过丝网图文区转移到承印物上,形成图案;非图文区呈封闭状态,不能透过油墨,所以在承印物上形成空白区。  相似文献   

13.
<正>近年来,柔印技术的进步大大提高了印刷质量,随着激光直接雕刻技术的引进,印版传递油墨的性能进一步提高,生产高质量的印版变得更加简单。这看似很简单,但又很复杂。印版上的油墨在印刷压力的作用下转移到承印物上,印刷压力越大,油墨扩展越严重。解决方案是  相似文献   

14.
印刷被定义为通过各种压力将油墨转移到承印物表面形成图文的工业化复制过程,传统的印刷以印版作为图文的中间载体,使图文区和空白区通过各种手段隔离,然后将油墨转移  相似文献   

15.
<正> 凹版移印技术适印范围很广的一个原因,就是凹版移印油墨的性能独特及可以进行图像的移印。与丝网印刷油墨和胶印油墨不同,为了使图文信息转移到承印物上,凹版移印油墨在印刷过程中必须经历几个流变状态。如果油墨的组分调配得当,印刷时不仅可以获得良好的油墨转移效果,而且印刷品的分辨力和印刷速度也会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相似文献   

16.
喷墨印刷是一种无接触、无压力、无印版的印刷技术,将数字化信息输入喷墨印刷机即可印刷。在印刷过程中,其将油墨以一定的速度从微细的喷嘴射到承印物上,然后通过油墨与承印物的相互作用再现影像。它具有无版数码印刷的特征,能进行可变信息印刷。  相似文献   

17.
油墨是表现印刷图像的基本要素,油墨的厚薄直接影响图像的层次、色彩、清晰度等,因此控制油墨的转移十分重要。油墨转移一般是指油墨从印版或橡皮布向承印物表面的转移,是印刷的基本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印刷完成了将印版上的图文信息转移到承印物上的任务,保持油墨转移的稳定、均匀和适量,是保证高质量印刷品的关键。油墨转移是一个十分复杂又在瞬间完成的过程。  相似文献   

18.
<正>在丝网印刷中,合适而均匀的印刷压力是获得高质量丝网印刷品的重要保证。印刷压力过小,印版就接触不到承印物而无法实施印刷,导致印刷图文不完整,油墨厚度不均匀等现象;印刷压力过大时,会导致丝网变形过大,印刷图形模糊,网版和刮墨刀磨损严重等印刷故障。如果印刷压力不均匀,将会出现更多的印刷品故障,因此,控制影响印刷压力的因素,改善印刷压力不  相似文献   

19.
丝网印刷是把所要印刷的图形文字在丝网上做成漏孔版,用刮板压力把油墨通过网孔转移到承印物上,形成所需的完整图文。搞丝网印刷要具有五个基本条件:丝印模版、印墨(油墨)、刮板、承印物、印台。 要得到理想的印刷图文,就必须掌握制好丝印模版的要领。印刷线路板使用的丝印模板有三种:间接模版,直接间接模版(有乳剂涂层或无乳剂涂层)和直接模版。  相似文献   

20.
刮板应用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锋 《丝网印刷》1999,(1):28-28
油墨、网版、刮板是决定印刷质量的三要素。这三个要素是互相联系着的。为了制出高质量的网印产品,设定这三个要素的平衡条件极为重要。网印时,油墨在网版上面,在刮板压力的作用下,油墨转移到承印物上。其中控制油墨的转移是设定印刷条件的关键。控制油墨的转移必须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