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分析了潜油螺杆泵采油系统转速的主要影响因素.计算出螺杆泵理论排量并采集其输入端的压力、温度和井口压力、流量作为原始输入,通过二级神经网络,确定螺杆泵转速与其主要影响因素之间的非线性映射关系.基于ANN的转子转速在线调控系统不仅有效地减少衬套的磨损,增加螺杆泵使用寿命,而且能够获得稳定且较高的工作效率,提高了控制的灵活性和准确性.  相似文献   

2.
介绍以ARM7微处理器LPC2131为核心的螺杆泵采油监控系统的设计.该系统能够监测螺杆泵采油系统的运行状况,并根据实时数据控制螺杆泵采油系统的主电路,防止采油系统异常运行,且能实现运行数据在U盘中的实时存储.  相似文献   

3.
转子转速是影响螺杆泵寿命的关键。其关联制约因素取决于工况所涉及的物理及化学条件,包括螺杆泵两端的压差、原油的粘度、温度、含砂量、油气比、油水比等。以这些参数作为原始输入,通过两层神经网络确定转子转速与其关联影响因素之间的非线性映射关系,并设计基于人工神经网络的在线转子调速系统。采用这种控制方法有效地延缓了螺杆泵橡胶定子的磨损,保持了较高的容积效率,延长了其使用寿命,同时使螺杆泵的运行具有良好的稳定性、控制灵活性和控制精度。  相似文献   

4.
主要介绍了自行研发并已应用于实际的C8051F330单片机的螺杆泵性能测试系统.系统主要实现的是螺杆泵性能参数的检测、单片机系统与上位机通信和对泵的转速进行控制功能.  相似文献   

5.
基于摩擦学系统理论的采油螺杆泵定子橡胶磨损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定子橡胶在原油介质下的减摩耐磨特性是衡量采油螺杆泵的主要技术指标之一。采油螺杆泵的运行环境复杂,影响其定子橡胶磨损的因素较多,属于典型的非线性系统问题。基于摩擦学系统理论,以橡胶定子、金属转子、石油介质、螺杆泵机械结构为主要元素,构建出采油螺杆泵的摩擦学系统框架;列出各元素特性,分析各元素之间的相互联系,并提出求解方法;对螺杆泵定子橡胶材料去除的摩擦学机制进行归纳,并初步讨论摩擦学机制与该摩擦学系统的关系。  相似文献   

6.
螺杆泵抽油杆柱启动扭矩模型是螺杆泵井提高工作效率、进行故障诊断的理论基础。通过对启动过程中螺杆泵抽油杆柱的受力分析,运用弹性力学理论,推导抽油杆柱变形微分方程,并建立螺杆泵抽油杆柱启动状态系统模型,该模型可仿真出螺杆泵抽油杆柱启动阶段扭矩变化情况,并且通过分析得知,改变抽油杆柱固有频率即改变抽油杆柱材料及处理方法可降低启动扭矩峰值,为解决断杆问题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7.
在潜油螺杆泵的使用中,转速的选择与控制十分重要,同时转速的预测能够有效地避免泵效下降、延长泵的使用寿命。目前在分析各因素对螺杆泵转速影响的基础上,采用人工神经网络方法建模并进行预测其后续转速已成为研究的热点。在对螺杆泵转速影响因素的分析基础上,采用BP网络、RBF网络和Elman网络分别对转速进行实例研究并观察其误差。结果表明,三种典型的神经网络模型均能够很好地描述任意温度、原油粘度和泵端压差等工况条件下的螺杆泵转速变化特性,实现螺杆泵转速的预测。RBF神经网络训练速度最快且误差值最小,Elman神经网络和BP神经网络的预测误差接近,但前者的训练误差要比后者平滑。  相似文献   

8.
用理论方法研究出一种适用于工作介质为海水的螺杆泵齿形设计方法。根据作者推导的公式,可以计算出凸螺杆和凹螺杆的全部齿形参数。按此理沦方法设计出的海水螺杆泵(无论是三螺杆,还是双、四、五螺杆泵)在工作时都将轻松自如地旋转。(因本文篇幅较长,拟分两期刊出)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螺杆泵举升工艺适应性及螺杆泵在三元复合驱试验中应用情况进行分析,进一步说明了螺杆泵在三元复合驱试验应用中有较好的适应性,总结分析了其现场应用情况,归纳出了螺杆泵在现场试验中暴露的问题.  相似文献   

10.
等壁厚螺杆泵密封性能有限元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有限元分析软件建立等壁厚螺杆泵的二维模型,分析计算等壁厚螺杆泵在承受不同内压力和压差作用下的接触压力,得出等壁厚螺杆泵的临界接触压力曲线,并与普通螺杆泵进行对比.结果表明:随着内压力的增加接触压力相应减小,等壁厚螺杆泵比普通螺杆泵接触压力大,减小速度慢;随着压差的增加接触压力相应增加,等壁厚螺杆泵比普通螺杆泵接触压力大;临界接触压力随着密封腔内压力的增加而减小,等壁厚螺杆泵比普通螺杆泵的临界接触压力大,减小速度慢.  相似文献   

11.
倪豪  葛磊  权龙  赵斌 《液压与气动》2022,(11):67-73
新型液压回转-机械直线执行器采用液压马达代替电动机驱动滚珠丝杠,解决了电动缸功率密度低以及非对称液压缸流量不匹配等问题。为了进一步研究该系统的效率特性,推导其效率模型,后在SimulationX中建立其物理模型,通过理论分析与仿真结合的方法,研究了泵的排量比、泵的输入转速、系统的负载力、减速器传动比等参数对系统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系统的总效率受液压回路的效率影响最为显著;系统在大排量、中高转速、较大负载力下具有良好的效率特性;正常作业时,系统的总效率通常不会低于60%,最高可达68%。  相似文献   

12.
本文主要分析了导致滑动式高速铝线拉机的润滑系统喷油流量不稳定问题的各种因素,进而对解决这一问题的现行方法进行了评估,提出了通过加装泵油辅助装置泥浆泵,改进润滑系统不泵油和流量不稳定问题的创新方法。即应用泥浆泵辅助整个润滑系统的工作,这一方法投入成本低,效果明显,既降低了润滑系统的日常维护费用,有效地延长了螺杆泵与润滑油的使用周期,铝单线拉制质量又得到稳定保障。  相似文献   

13.
运用螺旋理论对于一种空间弱撞击对接机构进行传递功率分析,通过求解运动螺旋与力螺旋的互易积,来获知系统的传递功率,得出传递功率与空间弱撞击对接机构本身构型参数、对接环当前位姿信息及速度信息直接相关的结论。考虑到在不同尺寸构型、速度信息下的空间弱撞击对接机构的传递功率是不一样的,不能单纯通过传递功率来评价系统的优劣,因此提出瞬时能效功率比的概念,用以评价某一构型下空间弱撞击对接机构的传递效能,结合具体的算例对瞬时能效功率比进行求解,研究内容与结果为新一代的空间对接机构的性能指标参数优化提供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4.
针对单螺杆泵的定子和转子之间的磨损会导致单螺杆泵的效率下降甚至过早报废问题,在对单螺杆泵的工作原理、摩擦速度原理和容积效率原理分析的基础上,对转子和定子的磨损进行了论证,并应用Matlab进行仿真.为提高单螺杆泵的容积效率,对螺杆泵进行了结构上的改进.  相似文献   

15.
螺旋离心泵效率与可靠性之间关系的分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李仁年  韩伟 《流体机械》2003,31(1):20-23
从提高输送系统的效率和可靠性角度出发,基于螺旋离心泵的结构特性,阐述了螺旋离心泵效率与可靠性之间对立统一的关系,为今后开发各种用途的螺旋离心泵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基于数值模拟的迷宫螺旋泵性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郑刚  潘红良 《润滑与密封》2006,(9):120-124,127
应用Fluent软件对迷宫螺旋泵进行模拟分析,并对迷宫螺旋泵的性能和结构参数之间的关系进行定性分析。结果表明:迷宫螺旋泵扬程系数最大值随流量的增大而减小;螺旋角增大,流量范围明显下降,相同流量下的效率值相应增大,最大扬程系数的螺旋角大约为60;°径向间隙减小,流量范围有所减小,相同流量下的效率相应增大;螺纹棱宽增大,流量范围稍微下降,相同流量下的效率有所增大;螺纹槽宽减小,流量范围明显下降,相同流量下的效率有所增大;螺纹槽深减小,流量范围急剧减小,相同流量下的效率明显增大。  相似文献   

17.
运用有限元方法对三种线型的双头单螺杆泵衬套进行力热耦合模拟研究.给出了在额定工况下,螺杆泵衬套温度场分布云图.揭示了螺杆泵衬套的温度分布规律,弥补了螺杆泵衬套温度场难以测量的问题.为双头单螺杆泵衬套的热分析、型线选择、性能优化等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8.
在泵送高浓度粘稠物料的浓料泵送系统中,由于所泵送的介质浓度高,粘度大,使得各种结构形式的浓料泵都有泵吸难的普遍问题,从而极大的限制了泵送效率.本文介绍了一种适用于高浓度粘稠物料泵送系统中给浓料泵提供带有一定压力和足够供给量的预压螺旋给料装置,详细阐述了其主要结构、工作原理及主要特点.  相似文献   

19.
基于热网络技术对双螺杆泵装置在实际工况条件下的温度场分布进行了研究,在对固体结构件、润滑油和原生石油的热物性参数分析、工况条件和边界条件分析的基础上,通过求解包含有113个节点温度值的方程组,获得了双螺杆泵装置的稳态温度场分布。不仅为类似于双螺杆泵装置这样的复杂系统的热分析提供了可行的手段,而且为系统中关键零部件的有限元热分析提供了温度边界条件。  相似文献   

20.
R22地源热泵机组单螺杆压缩机循环性能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天津市一实际地下耦合地源热泵示范工程,在对所采用的地源热泵机组中的单螺杆压缩机产品样本数据分析的基础上,具体拟合出了单螺杆压缩机运行的输气系数和绝热效率与压缩比之间的关系式,并与往复活塞式压缩机相比较,结果表明单螺杆压缩机可获得较高的输气系数;同时分析了不同工作温度对单螺杆压缩机循环性能的影响,所得结论为单螺杆热泵系统数值模拟和运行特性分析提供了基础数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