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近年来,随着我国城市建设和景观行业的发展,“新中式”景观风格在建筑设计、室内设计和园林设计领域不断开拓和发展。其中,新中式景观设计风格是在中国传统园林设计要旨和园林文化的基础上,融入现代景观设计的元素和符号。这种古为今用的设计风格不是单纯的复古主义,也不是现代设计中简单地融入古典元素,更多地采取中国古典园林造园手法对意境进行提炼概括和对自然景观的模拟。形成了一种既具有中国传统文化美学韵味又符合时代审美情调的设计风格。本文对新中式景观的流行趋势进行追溯,分析新中式景观从古典园林造景方法中的继承和发展,并结合经典案例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2.
《门窗》2014,(8)
中国古典园林不仅仅是中国的文化,也是世界的重要文化遗产,其深厚的历史积淀与人文底蕴为全球景观设计提供了重要的根源与养料。将中国古典园林设计手法应用到现代居住区景观设计中,经过巧妙的设计与安排,能够营造出自然宁静、有山有水、景物多变、文化气息浓郁的现代居住环境。文章分析了中国古典园林的设计手法,探析了中国古典园林设计手法在现代居住区景观设计中的应用,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赫菲 《规划师》2012,28(Z2)
中国古典园林具有力求神似、诗情画意、建筑美与自然美结合的特色.中国古典园林是现代园林设计的灵感之源,对其的研究是了解本土地域文化的捷径.针对现代居住区景观设计中存在的风格混乱、缺乏意境、施工粗糙等问题,景观设计师应在现代居住区景观设计中采用传统古典园林的造园理念和设计手法,古为今用,通过重新认知中国古典园林的意义、尊重天人合一的自然原则、用现代形式诠释古典设计手法等途径,将现代居住区景观设计与传统园林相结合.  相似文献   

4.
文章重点分析了现代住宅景观设计对中国传统园林设计思想与设计手法的传承,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介绍现代住宅景观设计的创新性发展方向,为构建有中国特色的人居环境提供启示。  相似文献   

5.
在新的时代背景和功能需求下,大规模的商业空间、城市广场、居住空间的建设进入一个全新的阶段,现代景观设计空前繁荣。西方现代艺术与传统的中国园林设计手法已经不能满足现代人的审美,现代设计与传统元素结合的新中式风格为现代景观设计注入新鲜血液。本文介绍了新中式景观园林的发展、特性、设计要素和未来。新中式风格融合了现代设计开放的设计理念和丰富的设计手法,汲取了中国传统园林设计的深邃意境和场所精神,吸收演化了传统的设计细节,对中华传统文化进行了传承与发扬。  相似文献   

6.
园林自古以来便深受中西方的关注,进入到现代社会,由于功能上的扩展和审美理念上的变化,现今的园林设计手法与传统的设计手法有了明显的不同。我国传统的古典园林设计韵致别样,将古典园林设计手法运用到现代的园林建设中,可以使园林具有更加别致的审美价值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升华人们对园林的审美观,让人们更加接近自然,感受到不一样的园林景观,同时促进传统文化的传承。文章基于作者自身的实际工作经验与知识体系,首先简单分析了我国古典园林的分类及现代园林的特点,然后主要就我国古典园林设计手法在现代园林中的应用提出了部分探讨性建议,以期为现代园林建设设计的实践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Planning》2019,(14)
中国古典园林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精华和重要组成部分,它以丰富多彩的内容和高超的技艺水平在世界造园艺术中独树一帜,其独特的东方文化内涵和辉煌的艺术成就为世人瞩目。该文剖析了已经消失的常州古典园林——止园的造园布局手法,分析现代景观在文化传承时出现的问题,为现代景观文化传承提供方法指导。以常州止园为案例,该文论述了景观设计只有汲取传统造园布局蕴含的意义,坚持走文化传承的道路,才能形成富有生命力的现代化园林。  相似文献   

8.
张媛  乔莉莉  范炜  石磊 《园林》2019,(6):77-81
中国古典园林是中国传统文化艺术的结晶,是师法自然的写意山水园林,其中江南园林作为中国古典园林的典型代表,更是体现了古典园林"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本文通过对江南园林艺术的研究与理解,以宝鸡阳光百翠园居住区为例,分析江南园林艺术要素及手法在北方现代居住区景观设计当中的应用,探索研究江南园林艺术传承与发展创新的一些思考,提出适于时代发展的现代居住区景观设计思路.  相似文献   

9.
中国传统园林与现代景观设计的传承与创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该文重点分析了中国传统园林与现代景现设计在设计思想与设计手法两方面的传承关系,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介绍现代景观设计的创新性发展,揭示其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0.
《Planning》2022,(1)
传统中国画艺术中富含色彩美学的知识,无论是山水画、人物画还是民俗画,在对色彩美学的应用上都极具特色。传统中国画艺术源远流长,凝聚了古代艺术家的智慧,其中的色彩美学对现代社会的景观设计具有重要的启示作用。该文分析传统中国画的用色手法和历史演变、传统中国画的色彩意韵精神与古典园林设计的关系,探讨如何将传统中国画中的色彩美学观融入现代景观设计,希望能为国内现代园林景观的设计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本论文通过对传统建筑技术发展规律的解读,试图在 整个世界范围内对当代中国建筑技术进行确切的定位,同时对 当代中国的建筑技术发展的传承与创新提出几种思路。  相似文献   

12.
顺应新型城镇化以人为核心的要求,本文从人本的角度出发分析了传统村落面临的困境,得出传统村落的传承与发展中人本发展的重要性。然后结合人本发展理论提出了“满足人、依靠人、引导人、装备人、安置人、聚集人”一系列策略,达到满足人的需求、提升村落的活力、传承村落的传统文化的目的,同时为传统村落的发展提供新的方向。  相似文献   

13.
经济的快速发展不仅促使人们生活水平的快速提高,更是对人们生活的各个方面带来了冲击。经济的发展和经济全球化对民族文化的冲击已得到较为深入的研究,对加强民族文化的发展和保护已成为了社会共识。如何在现代建筑设计中完美地融合和继承建筑文化精华成为了当前建筑设计的重要问题。本文从地域文化建筑的传承出发,结合当前建筑设计的创作要求进行探讨和分析。  相似文献   

14.
安庆作为近代安徽省的省会以及沿江流域的重要城市,开埠较早,近代建筑获得了长足发展。本文以安庆近代教堂建筑为研究对象,总结论述其发展沿革;分析其在现状分布、建筑空间、功能、形式等方面的特征,以及所具有的中西交融特色,以期为安庆城市建筑特色建设提供借鉴,并对安庆地区历史建筑保护工作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5.
唐云  屠威 《规划师》2007,23(1):32-34
宁海县火车站站前核心区城市设计利用现状山体和"龙"形水系形成空间形态和景观意象,构建"一轴、一心、两翼"的总体结构,并从轴线构成、核心功能构成、开放空间构成、地标构成和界面构成五个方面塑造特色.  相似文献   

16.
谢晓琳 《建筑与环境》2009,3(1):140-142
今天在城镇发展建设中存在诸多问题,特别是对传统的历史村镇,如不及时加以纠正和解决,它将可能给我们留下历史的、永久的遗憾和创伤。我们应该在更新建设的同时保护原有城市文脉及特色。本文作者以潢川城镇发展为例,探讨小城镇中的“更新”与“自我”。  相似文献   

17.
张险峰  杨帆  韩波 《华中建筑》2012,(10):66-68
该文通过对辽宁省朝阳市凤凰山文化博览中心的设计,分析了传统庭院式建筑在当代建筑文化及社会发展背景下的重构。并基于对"庭院"的本体研究,从设计理念、场所组织以及重构方式等方面探讨了传统庭院式建筑如何进行现代转译。  相似文献   

18.
该文以江苏连云港花果山·72山庄设计为例,讨论了使环境因为有益的建筑活动而进入一种新平衡的设计思路,如同深山中的一座古刹、山巅上的一角亭台,虽然对原始地貌有所改变,但生成了一种更具有人文气息的景观.  相似文献   

19.
乡村建筑传统与革新的探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乡村建筑的发展,不仅是一个建筑、规划的问题,同时也是对历史文化的延续。本文致力于从中国传统乡村建筑的文化内涵为切入点,分别对传统乡村建筑和新建的乡村建筑进行分析,希望能够对未来乡村建筑的发展有一定可参考的价值。  相似文献   

20.
刘甦 《华中建筑》2003,21(2):41-43
以博山石刻艺术园设计为例.分析设计思维在对传统的“继承与创新”命题下思考与蜕变的过程,以及建筑形象塑造的尝试,探讨设计思想摆脱传统风格与形式的束缚,以环境为主题,从环境中具有生命力的要素中寻求启发,进行建筑创作的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