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依据淮南矿区某矿的地质采矿条件制作模型,进行物理模拟试验,研究下保护层煤层工作面推进过程中,采动覆岩结构运动规律、采动裂隙动态演化与分布特征及被保护层煤层的应力变化和膨胀变形等规律.研究表明,在下保护层开采过程中,开采离层裂隙可发育到约100m高,采裂高厚比达44;被保护煤层沿走向卸压保护范围达到30m以上、卸压保护角为54°;在采空区四周形成一个离层裂隙发育的“O”形圈,其周边宽度约34m;被保护煤层的卸压瓦斯可通过它被抽采出来.  相似文献   

2.
远距离下保护层开采煤岩体变形特征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依据淮南矿区某矿的地质采矿条件制作模型,进行物理模拟试验,研究下保护层煤层工作面推进过程中,采动覆岩结构运动规律、采动裂隙动态演化与分布特征及被保护层煤层的应力变化和膨胀变形等规律.研究表明,在下保护层开采过程中,开采离层裂隙可发育到约100 m高,采裂高厚比达44;被保护煤层沿走向卸压保护范围达到30 m以上、卸压保护角为54°;在采空区四周形成一个离层裂隙发育的"O"形圈,其周边宽度约34 m;被保护煤层的卸压瓦斯可通过它被抽采出来.  相似文献   

3.
煤层群层间距离对保护层开采效果至关重要。采用数值模拟及工程实例分析研究了93 m左右的远程下保护层开采对上覆煤层的影响效果,结果表明:远距离下保护层开采保护范围内应力明显降低,现场实践中,保护范围外应力具有升高的趋势,极易导致巷道变形,因此需要调整矿井开采布局,将被保护工作面布置在保护范围内,以达到最优的保护效果。  相似文献   

4.
5.
远距离下保护层开采上覆煤岩体卸压效应研究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运用计算机数值模拟方法,对远距离下保护层开采上覆煤岩体应力分布、被保护层卸压变形规律进行研究,得出下保护层开采被保护层应力分布特征、卸压范围、变形规律等.结果表明,下保护层开采后对被保护层可以充分卸压,卸压保护层角为50°左右,被保护层最大膨胀变形率为1.5%,被保护层产生膨胀变形使其透气性增大,创造煤与瓦斯共采的条件.研究成果应用于工程实践,取得了显著的技术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6.
采用FLAC3D数值模拟软件对平煤十矿远距离下保护层开采进行模拟,分析了覆岩的卸压情况,下沉量以及被保护层的膨胀率变化特征。模拟结果表明:被保护层处于弯曲下沉带内,煤层膨胀率达到7‰左右,在下保护层的采动影响下,被保护层卸压效果明显,透气性增强;分析得到的覆岩三带分布规律,为卸压瓦斯抽采方法的制定提供了数据支撑。  相似文献   

7.
运用ANSYS软件数值模拟方法,对远距离下保护层开采上覆煤岩体应力分布、被保护层卸压变形规律进行研究,得出下保护层开采被保护层应力分布特征、卸压范围、变形规律等.被保护层在保护层开采过程中,产生膨胀变形使其透气性增大,创造煤与瓦斯共采条件.  相似文献   

8.
依据平顶山八矿煤层群赋存条件制作模型,基于相似模拟实验,模拟己15-22020工作面的情况,对保护层煤层工作面推进过程中采动覆岩结构运动规律、采动裂隙动态演化与分布特征,以及被保护层煤层的应力变化和膨胀变形等规律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在远距离保护层开采时,被保护层卸压明显,煤层透气性增大。  相似文献   

9.
为研究远距离下保护层工作面开采后采场上覆煤岩体位移及应力变化规律,利用ABAQUS有限元软件建立采场上覆煤岩体的应力变化力学模型,对远距离下保护层开采引起的上覆煤岩体应力及位移变化过程进行数值模拟,同时分析了不同间距上被保护层应力与变形特征及卸压效果。研究结果为确定上被保护层的保护效果和卸压范围提供了可靠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0.
《煤炭技术》2016,(6):22-24
下保护层的开采必然引起采空区上覆岩层的移动和破坏,覆岩的运动为被保护层的卸压提供了空间,也为被保护层的瓦斯解吸和运移提供了通道。采用UDEC软件,模拟保护层开采,得出了采空区上覆岩层的运动规律和破坏特征,对于指导工程实践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根据祁东煤矿试验区域煤层群赋存及突出危险性,试验研究了保护层工作面倾斜上方专用煤巷结合高位钻孔抽采采空区瓦斯、并运用被保护层卸压及其瓦斯运移至保护层采空区的时空效应,即滞后保护层工作面20~25m施工底板穿层钻孔安全高效抽采被保护层卸压瓦斯创新技术,上述研究成果对类似条件的瓦斯抽采具有重要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2.
借鉴相邻淮南矿业集团采用首采11-2煤层作为13-1煤层远距离下保护层开采的实践经验,以新集一矿11-2煤层281110工作面开采为例,对远距离下保护开采进行了试验研究,考察了下保护层开采有效保护范围,统计了保护层开采过程卸压瓦斯抽采效果,测试了被保护区残余瓦斯参数,对被保护层区域防突措施效果进行了检验。研究结果表明:新集一矿11-2煤层作为下保护层开采,最大保护垂距为126m,不破坏上部被保护层的最小层间距离为35m,作为上覆13-1煤层的下保护层开采其走向、倾向上方、倾向下方的卸压保护角分别为57.3°,89.2°,74.8°,配合有效卸压瓦斯强化抽采措施被保护层13-1煤层区域防突措施效果有效。  相似文献   

13.
为了研究下保护层开采对上覆巷道的影响,以郭庄矿布置在3号煤层中的六西北二运输巷为研究对象,对其围岩变形破坏进行实测研究,结果表明:在下保护层开采的条件下,六西北二运输巷受到了其下方保护层9号煤层采动影响,根据巷道受影响的程度不同可分为初始采动影响区、采动影响剧烈区、采后影响区;巷道表面变形和围岩深部变形规律一致,最大变形速度区域位于工作面后方13—20 m;巷道底板破坏深度为7~8 m,且随着底板深度的减小,破坏程度加重;受影响的上覆巷道下沉量较大,累计下沉量1.1~1.4 m,此结论为相似条件下上覆巷道支护和加固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4.
针对下保护层采动对远距离上覆巷道的动压影响问题,通过离层监测数据、位移监测数据及现场人工观测分析,最后确定出下保护层采动对远距离上覆巷道的动压扰动边界的末端位置、动压高值区的起始位置及动压高值区高峰点的位置,为受动压影响的已掘巷道的超前加强支护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5.
杨润全 《中国煤炭》2012,38(11):48-50
利用FLAC3D数值模拟软件对淮南矿区新集一矿远距离下保护层回采时上覆被保护层应力分布和膨胀变形规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下保护层回采后可使远距离被保护层得到充分卸压,通过卸压应力反算出卸压保护角为60~64.5°,被保护层膨胀变形量最大为26.82mm,此时膨胀变形率为5.96‰,膨胀变形为抽采被保护层瓦斯创造了条件。  相似文献   

16.
为了优化采区采掘部署,实现安全高效开采,基于保护层开采区域性防突措施的重要性,即保护层的开采,论文就祁东矿上保护层开采过程中,对下部被保护煤层卸压保护角的理论分析和煤岩及瓦斯动力参数现场考察,得到了矿井一定瓦斯地质单元条件的卸压保护角,该参数能为类似条件下上保护层开采确定卸压保护角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合理的采掘部署是防止深井动力灾害事故发生的核心和关键,煤层群赋存保护层的选择及合理的开采程序,对矿井的安全开采至关重要.以朱集西矿13-1、11-2、8煤层远距离群赋存为工程背景,采用理论分析、数值模拟和现场测试相结合的方法,分析了在中间保护层开采条件下,顶底板裂隙发育的高度、被保护层的应力分布规律和膨胀变形量,并对中...  相似文献   

18.
通过利用改进的KDX-1机械式多点位移计,对丁5.6煤层变形膨胀观测远距离下保护层回采时上覆被保护层应力分布和膨胀变形规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下保护层回采后可使远距离被保护层得到充分卸压,丁5煤层最大膨胀量达到7.1 mm,相对膨胀变形量为3.55‰,丁6煤层最大膨胀量达到7.4 mm,相对膨胀变形量为3.7‰。煤体弹性潜能得以释放,透气性增大,消除或减小了被保护层煤与瓦斯突出危险性。  相似文献   

19.
远距离下保护层开采工作面瓦斯治理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保证潘三矿B11-2煤层17151(1)保护层工作面的安全顺利回采,在开采过程中,对17151(1)工作面瓦斯涌出来源进行了分析,根据分析结果提出了采用顺层钻孔瓦斯预抽、顶板走向钻孔采空区瓦斯抽放等瓦斯治理技术.结果表明,采前预抽及顶板走向钻孔抽放采空区瓦斯等技术可有效治理B11-2下保护层工作面瓦斯超限问题,采前预抽对解决采煤工作面遇断层破碎带瓦斯超限效果十分明显.  相似文献   

20.
 摘 要:开采保护层是预防煤与瓦斯突出最有效、最经济的区域性防突措施。针对向阳煤矿远距离下保护层开采问题,理论分析了远距离下保护层开采的可行性及科学性;运用计算机数值模拟的方法,模拟远距离下保护层开采过程中被保护层的应力分布规律和膨胀变形程度,分析层间距与岩层岩性对开采保护层保护效果的影响,得出远距离下保护层开采对被保护层的保护效果。计算分析认为:开采保护层一1煤层对被保护层二1煤层起到了一定的保护效果,结合保护层开采和瓦斯预抽采可以实现有效消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