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通过研究黄河与浅层地下水的水力联系,目的为黄河下游城市建立傍河供水水源地提供技术依据。根据黄河下游地下水动态、水文地质条件、浅层地下水年龄测定、可更新能力评价、再生能力评价等方法,证实黄河下游黄河与浅层地下水的水力联系密切。 相似文献
2.
为了准确识别华北平原浅层地下水超采变化和控制因素,通过收集分析华北平原浅层地下水埋深分布及动态资料,基于典型潜水监测站2005-2015年的监测数据,结合全国水资源公报选取代表年分析华北平原地下水埋深分布并通过BP神经网络方法确定了超采区浅层地下水变化的控制因素。研究表明:2005-2015年华北平原地下水除北京少部分地区埋深减少外,其余大部分均表现出埋深持续增加的特征;人工开采地下水是影响华北平原浅层地下水的控制因素。 相似文献
3.
4.
粮食高产、稳产一直是农业开发孜孜以求的目标,受客观环境限制,人多地少靠天吃饭的现象还普遍存在,实施有效灌溉可增产增收,但投资比较大,加之水量有限,如何因地制宜的解决好这一问题,文章通过项目区几年来的实践,就如何应用浅层地下水并结合小型喷灌系统的建设、使用进行了全面系统的分析,以资借鉴. 相似文献
5.
阐述了多伦县利用塑料管做井管开发利用浅层地下水的方法、应用效益与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6.
浅议浅层地下水资源量的初步分析与估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代表站基流流量的分析,给出山区地下水、平原区地下水补给量的估算方法,同时给出地下水水文参数计算方法,从而估算浅层地下水资源量。 相似文献
7.
节水灌溉土壤水分控制标准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土壤水分与蒸腾速率是直线关系,随着土壤水分增高,蒸腾速率加大。而土壤水分与光合速率是曲线关系,且有明显的变坡点。二曲线有一个分离点,前期在18%~19%(67%~71%田持),中期在20%~22%(74%~82%田持)处,后期在19.5%~20.5%(72%~76%田持)处,此分离点似可考虑作为理论上节水灌溉土壤水分控制标准。 相似文献
8.
德州地区位于山东省最北部,历史上干旱缺水。70年代以来,开展了以引黄为骨干的水利建设,使全区缺水局面有所缓解。但南部邻黄河县市有较丰富的浅层地下水,益引用大量黄河水,而北部县市水资源则进一步匮乏,地下水漏斗逐年扩大。根据井、渠灌溉效益的对比分析,通过南部地区井代渠措施,研究将黄河水调往北部地区的经济效益及其实施可能性,供本区及其它沿黄,沿河地区研究水资源调度战略参考。 相似文献
9.
10.
11.
浅层地下水水化学特征及水位埋深是干旱区地下水环境变化的重要指示,研究其时空变化对干旱区绿洲生态环境修复及其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以我国西北干旱区第二大内陆河——黑河下游额济纳绿洲为研究区,以2017年8月水化学组分分析数据为基础,结合水化学历史分析数据(2001年9月和2009年8月)及地下水位埋深自动监测数据,运用反距离权重(IDW)插值方法和水化学Piper图解法,分析了生态输水以来(2001-2017年)额济纳绿洲地下水水化学特征和水位埋深的时空变化特征及二者间的响应关系。结果表明,在空间上,地下水位从西南到东北逐渐降低,地下水总溶解固体(TDS)沿着地下水流向呈增加趋势。2001年、2009年及2017年地下水化学类型变化不明显,分别呈SO_4·Cl-Mg·Na,SO_4·Cl-Na·Mg,SO_4·Cl-Na·Mg;地下水中TDS变化较为明显,即在2001年最高,2017年次之,2009年最低。TDS与地下水位埋深之间呈非线性统计关系,具体表现为:水位埋深在1.5~3m及6m以下范围内,TDS变化不大,稳定维持在2 000mg/L左右;但在3~6m范围内,TDS随地下水位埋深增大呈一定的增加趋势。 相似文献
12.
13.
偃师伊洛河河滩浅层松散岩类孔隙含水岩组富水性较强,多年平均浅层地下水天然补给资源量1929.18万m3/a,可开采资源量1691.40万m3/a.尽管多年平均状态下区域地下水整体处于负均衡,但均衡差较小,通过伊河、洛河上游放水对地下水的补给可使地下水位得到有效回升.通过研究为地下水资源的保护和合理开发利用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4.
15.
为了掌握唐山市平原区地下水环境质量特征,对研究区浅层地下水进行了采样分析。研究表明,唐山市平原区地下水水化学类型具有明显的分带性,自北向南,溶解性总固体和总硬度逐渐升高;浅层地下水的总硬度、锰、硝酸盐-氮、溶解性总固体、氟化物、亚硝酸盐和氨氮的质量浓度较高,已超过《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有毒有害重金属中砷和六价铬的问题值得注意。进一步分析发现,唐山市地下水环境质量恶化的主要原因是河流污染、企业排污和农业生产等人类活动影响。 相似文献
16.
北京市中深层地下水长期超采,近年来生态补水、地下水源置换等一系列措施的实施,使地下水位呈上升趋势。为了防范地下水位回升可能带来的问题,以通州区为研究区提出地下水利用方案,以期缓解中深层地下水超采情况,同时对浅层地下水起到调控作用。结果表明:通州区浅层地下水可开采量丰富,水质可以满足园林绿化与农业灌溉需求,通过提高打井工艺等也可保障开采能力,可以较好地满足目标。拟定的方案考虑多方面因素,充分利用多方面可利用水资源,对于缓解北京市紧张的水资源形势,也可起到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灌区地下水位调控可增加作物对浅层地下水的利用量,但当地下水含盐量较高时,作物对其利用会加快盐分在根区的累积速度,进而影响灌溉淋洗制度。本文根据农田水盐平衡的基本原理,考虑不同埋深的浅层地下水利用条件下根区土壤盐分的累积过程,建立了土壤盐分淋洗周期的理论模型,并根据两组试验数据进行了应用分析。计算结果显示,位于半干旱区的研究区,地下水含盐量4.43 g/L,埋深维持在1 m和1.5 m时,多年平均降雨条件下,棉花生长期内需要排水洗盐的周期分别为100 d和140 d;埋深大于2 m时,淋洗周期超过了生长期。另一研究区位于干旱区,滴灌棉田地下水埋深为1.5 m时,用含盐量为2.81 g/L的微咸水进行滴灌,棉花生长期内需要排水淋洗的时间为78 d左右。因此,即使在灌区水位调控抬高地下水位后,在一个生长周期内,根区土壤盐分的增长过程仍然相对缓慢,为灌区制定淋洗制度提供了时间窗口。 相似文献
18.
从地质环境、地球化学、分布式水循环模拟、水文地质数值模拟等多角度,研究了采煤沉陷积水与浅层地下水之间的转换关系。研究结果表明:采煤沉陷形成的地表裂隙,垂向上发育深度有限,透水性不强;采煤沉陷区的积水主要来自大气降水补给,而非地下水;沉陷区积水与地下水间的作用过程具有明显的阶段性,在汛期基本上表现沉陷积水补给浅层地下水,在非汛期表现为浅层地下水净补给,但补给量较小。 相似文献
19.
2020年水利部开始全国地下水超采区水位变化通报工作,通报全面反映了我国地下水超采区综合整治效果情况。德州市深层地下水超采区治理效果十分明显,平均水位比上年约增长0.985 m,而浅层地下水超采区水位却呈持续下降状态。针对水位变化通报反映出的实际问题,有针对性地进行了原因分析,并提出对策建议,这对于超采区综合治理、改善地下水生态具有十分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20.
在对胜利油田北部采油区水文地质条件和污染源现状分析的基础上,对浅层地下水进行了样品采集与有机污染物含量测试研究。分析研究结果表明:胜利油田采油区地下水已普遍受有机物污染并形成多个有机污染区,污染程度油田采油井数量、采油年限及相关石油化工工业布局的控制。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