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简讯     
《世界火花设计精选》已于1997年5月发行由广州火花协会会长,著名火花收藏研究者李伟钦先生编著、经广东岭南美术出版社编辑出版的《世界火花设计精选》彩色精装画册,已于1997年5月向全国发行。  相似文献   

2.
20世纪80年代,可以说是中国火花收藏的黄金时代。当时有众多的收藏团体、民间刊物为之推波助澜。而10余家火柴厂所出品的火花虽说水平各有高低,但仍有部分作品不论从创意、设计、构图以及色彩应用上都经得起推敲,不失为一个时代的精品,从而吸引了数十万的火花收藏大军,使火花收藏掀起一个高潮。  相似文献   

3.
收藏火花是一种高尚文明的爱好,也是集花者收藏、欣赏、研究火花的社会文化活动。  相似文献   

4.
林辉(笔名“半村”)是著名的火花收藏家,在集花界享有盛誉。他早年任职于广州石化总厂教育中心,后工作于该厂修志办公室,爱好文学,勤予笔耕,是出色的业余作家,著述颇半;系广东省作家协会会员、广州市作家协会理事,也是火花界“四大才子”之一。他还酷爱收藏,尤其是火花收藏,自建“林辉花屋”,驰名遐迩。他的收藏特点,除追求藏品的精、丰之外,更潜心于对藏品的研究,硕果累累。他的著述中,有很多是关于火花收藏研究方面的,它们被辑入《半村收藏谈》、《半村文选——与火柴盒贴画相关的研究》和《半村摭言》等书中。他的关于“收藏家的标准”和大力倡导开展“收藏研究”的文章,针砭时弊,笔锋犀利,立论正确,观点较新,在集花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对规范火花收藏、提高收藏水平起到了较大的促进作用。他还耗费了数年心血,不辞辛劳地从各种报刊中搜集整理出数百首有关火花的诗词作品,汇编成《火花诗词选》(已出版3辑),供花友们阅读欣赏。他在火花界交往甚广,挚友无数,其真诚、纯朴的品德和认真做学问的心态,深受友人们赞赏和钦佩,奉为楷模。《半村书简》一书辑录了近几年他与众多同好探讨火花收藏理论与实践的足迹,而《半村印象》、《半村素描》这两本书则反映众多花友们对他的收藏研究的首肯和对其为人的评颂。  相似文献   

5.
赵胜 《火柴工业》2006,(2):33-33
我从1951年(18岁)开始爱好收藏火花,至今已50余年之久。50余年的集花之路,风风雨雨,曲折坎坷,尝遍酸甜苦辣,令我感慨、令我鼓舞,更令我欣慰!最近我遇到集花以来最难望的一件喜事;今年大年初八(2月16日)节后第一天上班。首都博物馆的工作人员打来电话问我有关收藏火花的一些情况。下午他们一行4人就来到我家走访。专门看了我所收藏之一的北京市火柴厂出品的火花。在进行了深入的询问后表示要征集我收藏的清、民国时期的火花望给予支持,为不影响我的收藏。希望我自愿拿出一尝(雷品)征集给首都博物馆.  相似文献   

6.
天津的火花     
火花、火柴盒上的贴画艺术,她是一种艺术品和小型宣传画是现代人们收藏的品种之一。20世纪50年代集藏界兴起了火花收藏热潮。我国的火花艺术也进入了兴盛时期并产生出具有时代特色和民族特色的精美火花,硕果相当丰富多彩。随着时代的进步,火柴产品由辉煌经历了被其它产品取代、已形  相似文献   

7.
为纪念伟大领袖毛主席诞辰111周年,由天津火柴厂出品的,展现伟大领袖毛主席一生各个历史时期光辉形象的火花于2004年12月在天津问世。该火花精心收集了毛主席在建国前后的200张彩照编撰而成,火花设计精美装祯上乘,实属火花的精品,具有很强的观赏、收藏价值。  相似文献   

8.
在20世纪七、八十年代,我曾兼职负责厂里的火柴商标管理工作,有幸在书信上结识过一批兄弟厂中的火花收藏爱好者和社会上的一些火花收藏爱好人士。当时,社会上的一些火花爱好人士还给我寄来过多期他们编印的《中国火花》等类杂志(16开铅印的),其中有的文章就谈到火花买卖中要讲诚信,不应印刷、出售“假花”之类的问题。在《火柴工业》上,我也曾看过一些关于火花“收藏观念”方面的讨论文章,但我都没有深人去思考和探讨这类问题。  相似文献   

9.
我是火花爱好者,从1951年参加工作就开始集存火花,到上世纪80年代中期,收藏火花已经覆盖全国32个省市自治区所含300余家火柴厂家的早中期火花,数量已达十几万枚。这些“火花”的画面上,有名山大川,有名胜古迹,有古今人物,有民间传说,有神话故事,有文艺体育,有金石书画,有科技进步,  相似文献   

10.
翻开2004年火花册,惟有南京火柴厂出品的火花一枝独秀,共推行全国统一编号火花37套,这些火花选题广泛,内容丰富,大致可以分为宣传教育、道德文明、古今人物、世界之窗、书画艺苑、风景名胜、宗教民俗、收藏大观等8大类。其设计、印刷也属上乘,可谓之美不胜收。  相似文献   

11.
不知曾几何时,在火花收藏圈子里,忽然流行一种标价不菲的所谓“利废”火花,其特点是绚丽多彩的火花背面,印有表格、资料或其它文字,拥有这类火花的摊商,利用人们物以稀为贵的猎奇心理,鼓吹标榜这类火花年代久远,稀罕难得,索价往往要比同类品种图  相似文献   

12.
人们往往是被火花精美的画面所吸引。由喜欢继而踏上火花收藏研究之路的。随着藏品的增多和研究的深入,才发现,原来火花上的文字,对解读画面内容,掌握相关知识,丰富火花内涵,深化火花主题,起着锦上添花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上海火柴厂和上海星火广告经营部推出《吉祥火花荟萃》火花册,为近年火花收藏添加了催化剂。《庄子·人间世》中“虚室生白,吉祥止止”句,是“吉祥”辞语的最早出典,代表人  相似文献   

14.
加字邮票,是集邮爱好者极力搜寻的珍品,而加字火花,更是集花爱好者苦苦追求的对象。所谓加字火花,是在已印制完成的火花上,因某种纪念活动的需要,而有针对性地加印有关文字而成的火花,它与未加字的原火花相比,有着更大的纪念意义和收藏价值。  相似文献   

15.
面对贵刊编辑部热情的约稿信,我有些不知所措。刚过而立之年的我有幸出版了《清末民初火花与中国文化》一书,得到许多朋友的支持和好评,这是我没有想到的。 我在中学时期喜欢集邮,在南京读大学时接触了火花,开始对火花的收藏产生了兴趣,弹指一挥间,10年过去了。伴随岁月飞  相似文献   

16.
火花——火柴盒上装饰艺术画的简介,亦称作火柴商标,或曰之火柴盒贴画,火柴盒标签。 火花因火柴而得名,火柴盒标签标有地区名称之厂家,故而收藏火花除必须标有地区厂名外,还应曾装过火柴为标准,否则无论怎样标榜其艺术精美都不能称作火花,充其量作为艺术画片欣赏,绝无火花之珍藏价值。  相似文献   

17.
以“民族服饰”为设计题材的火花不少,而展现我国历代民族服饰的却不多真希望能看到一套展示我国各民族历代服装,且具有极高收藏价值的火花。近年来,火花的题材总是不那么广泛,而且重复太多,希望能得到改善。  相似文献   

18.
火花收藏谈     
火花收藏有一种学问,其内容构成主要包括对收藏对象的认识及其所有关系的处理。所谓认识,应对收藏对象的历史、现状以及其基本特性(包括其价值、使用价值)有一个大致的了解,不断提高鉴赏水  相似文献   

19.
火花,目前通常的解释是“火柴盒上的商标贴画”。很多解释虽有出入,但不管何种解释,其中:“火柴”二字是少不了的,这种解释到了今天,已大大地限制了火花的收藏范围,随着时代的发展,作为火花的载体——火柴,无可奈何地因市场逐步淘汰,使火花也将随之逐渐消失。  相似文献   

20.
火花,是火柴商标、火柴盒贴画的雅称。收藏火花如同收集邮票、钱币、烟标、门券一样,可以开阔视野,增长知识,陶冶情操,丰富业余文化生活,获得美的艺术享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