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苯乙烯—N苯基马来酰亚胺共聚物的制备和研究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以过氧化苯甲酰为引发剂水为悬浮介质,用悬浮共聚合反应制备了苯乙烯-N苯基马严酷一胺共聚物。用元素分析法确定了共聚物内氮含量背地里 组成比间的关系,进而计算出两单体的竞聚率,并计算出相应的Q、e值。动态力学分析结果显示,当单体组成比在一定范围内变化时,共聚物的玻璃化转变温度基本恒定。综合各实验参数,表明用水悬浮法制备的苯乙烯-N苯基马来酰亚胺共聚物,在一定的单体组成比范围内,该共聚物具有交替共聚结构  相似文献   

2.
通过乳液聚合的方法制备了苯乙烯-丙烯腈-N-苯基马来酰亚胺三元共聚物,由DSC、DMA及TG热分析方法对共聚物的性能进行了对比表征。实验结果表明,DMA方法能更好地表征N-PMI组分对共聚物耐热性能的影响,它一方面可以确定玻璃化的变化,另一方面可以测定材料模量的变化情况。  相似文献   

3.
氯乙烯—N—苯基马来酰亚胺共聚树脂的热性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一组不同配比的氯乙烯/N=苯基马来酰亚胺共聚树脂的热性能用热机械分析,热天平,示羝量热扫描法等作了测定。结果表明,与PMI-共混能显著提高耐热变形性,初期耐热分解性与PVC树脂相当,从单体结构参数和共聚合行为对所得结果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4.
本文对由乳液聚合得到的N-苯基马来酰亚胺/苯乙烯/丙烯腈三元共聚物热塑性塑料的力学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不仅各组份的用量对材料的冲击强度,硬度,弯曲强度有明显的影响,而且聚合工艺对材料力学性能也有显著的影响,采用一定的组成,选用合适的聚合工艺得到组成较为均一的共聚物是提高材料性能的关键。  相似文献   

5.
介绍发几种新型的马业酰亚胺树脂的合成方法与性能。  相似文献   

6.
N-苯基马来酰亚胺的合成工艺优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顺丁烯二酸酐和苯胺为原料,丙酮作溶剂,乙酸酐为脱水荆,三乙胺、醋酸钠为催化剂,加入自制阻聚剂,并用正交实验法优化合成工艺条件,合成N-苯基马来酰亚胺.产品收率可达93%,纯度99.5%以上.同时简单的考察了阻聚剂的用量对N-PMI收率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本文报道了三种二烯丙基苯基醚的合成,并初步探讨了它们与双马来酰亚胺共聚物的热性能。  相似文献   

8.
采用热重分析测试方法对新型马来酰亚胺树脂的耐热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用双马来酰亚胺对其改性可取得良好耐热稳定性效果,同时还用红外光谱对树脂改性前后进行了分析并探讨了影响马来酰亚胺树脂耐热稳定性的因素。  相似文献   

9.
本文研究了马来酰亚胺与LDPE熔啧接枝反应,用红外光谱法测定其接枝率,发现其接枝率随单体加入量的增加而上升,当单体的加入量达到一定值后,接枝率不再变化,过多的单体和引发剂不能使接枝率增加,反而引起交联反应。反应温度和反应单对接枝率影响不大。随接枝率的增大,接枝物和Tm降低。  相似文献   

10.
以N-苯基马来酰亚胺(N-PMI)、马来酸酐(MAH)为单体,过氧化苯甲酸叔丁酯(TBPB)为引发剂,采用溶液聚合法在80~120℃合成了新型耐热改性剂N-苯基马来酰亚胺-马来酸酐二元共聚物(NMA)。通过核磁共振氢谱、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对NMA进行了结构表征,证明在80~120℃之间均能制备NMA二元共聚物;采用凝胶渗透色谱法、碱液滴定法、热重分析及差示扫描量热分析对NMA二元共聚物相对分子质量、马来酸酐含量及热性能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当合成温度为110℃时,NMA的相对分子质量最高,相对分子质量分布最均一,热稳定性最佳;且NMA的玻璃化转化温度(Tg)随着合成温度的升高呈下降趋势。故当合成温度为110℃时,有助于N-PMI均聚结构转换为与MAH共聚结构,得到NMA二元共聚物。  相似文献   

11.
N—取代马来酰亚胺型高分子耐热改性剂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高分子材料的玻璃化温度是塑料在使用过程中的重要问题。用高分子耐热改性剂来提高其玻璃化温度是当前先进的改性方法。本文对N-取代马来酰亚胺型高分子耐热改性剂的制备以及它与基体树脂共混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和分析,提出一些对制备耐热变形材料具有参考性的建议。  相似文献   

12.
文中介绍了一类新型的马来酰亚胺树脂──本征增韧型马来酰亚胺树脂,并对其反应性、耐热性和力学性能进行了详细的研究。  相似文献   

13.
液态和混合烯丙基酚改性BMI树脂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二苯甲烷双马来酰亚胺(BMI)为基础,用液态的烯丙基甲酚(AC)和二烯丙基双酚A(DABP,DA)或二者的混合物,并配少量扩链剂(A)作为共聚单体,对AI增韧改性。对BMI/AC/DA/A(体系Ⅲ)和BMI/AC/A(体系Ⅳ)的研究表明,经熔融和溶液预聚合的各改性树脂具有良好的均相稳定性、工艺性和反应性;固化树脂具有优异的耐热性和耐冲击性,可在200℃长期使用。用体系Ⅲ为基 树脂测试了其复合材料  相似文献   

14.
四马来酰亚胺改性有机硅酚醛树脂性能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研究了四马来酰亚胺对有机硅酚醛树脂的耐热性能、粘接性能和贮存性能等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四马来酰亚胺改性有机硅酚醛树脂固化过程中,四马来酰亚胺的双键与有机硅酚醛树脂的羟甲基发生加成反应,提高了有机硅酚醛树脂的耐热性能和粘接强度,并保持其韧性,但也造成常温贮存期有所下降。这是由于四马来酰亚胺在制备过程中缩合不完全,存在少量羧基和胺基,常温下与有机硅酚醛树脂羟甲基发生缩合造成的。   相似文献   

15.
低介电常数(εr)和介电损耗因子(tan δ)特性的聚苯醚(PPO)是制造高频覆铜板的理想材料,但因其缺乏可交联的活性基团而限制了在覆铜板领域的工业应用。文中采用N-溴代琥珀酰亚胺(NBS)对PPO进行溴化,得到溴化率为15%的溴化聚苯醚(BrPPO)。基于Diels-Alder(DA)反应,利用呋喃对马来酰亚胺进行保护,并与BrPPO反应,成功合成了侧基修饰马来酰亚胺基团的改性聚苯醚(MPPO),赋予了PPO可交联的活性位点。利用核磁共振氢谱、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差示扫描量热分析(DSC)和热重分析(TGA)对产物的结构进行了表征。DSC分析表明,MPPO在164℃时存在脱除呋喃的吸热峰,在320℃时存在马来酰亚胺双键交联的放热峰。TGA分析表明,MPPO前期失重率为9.5%,马来酰亚胺基团含量为11.4%。采用MPPO制备的覆铜板其介电性能、耐热性及尺寸稳定性都有所提升。  相似文献   

16.
以过氧化苯甲酰为引发剂,采用溶液聚合的方法合成了N-苯基马来酰亚胺/苯乙烯/α-甲基苯乙烯/马来酸酐四元共聚物。保持马来酸酐单体质量分数为5%,N-苯基马来酰亚胺单体质量分数为30%,改变α-甲基苯乙烯和苯乙烯的投料比合成系列四元共聚物。采用红外光谱、核磁共振和凝胶渗透色谱对四元共聚物的化学结构和相对分子质量进行了表征,考察了四元共聚物对ABS树脂耐热性及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α-甲基苯乙烯和苯乙烯的投料比为1∶1,数均相对分子质量为2.50×10~4左右的四元共聚物的玻璃化转变温度(T_g)最高达到253.3℃,5%热分解温度可达到351℃。该共聚物可使ABS共混物T_g升高到124.7℃,且具有较好的力学性能。  相似文献   

17.
烯丙基酚环氧树脂改性BMI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中介绍了几种新的BMI改性剂-烯丙基酚环氧树脂,对烯丙基酚环氧树脂BMI的性能进行详细的研究,得到性能较佳的树脂体系。  相似文献   

18.
本文对七种甲基丙烯酸酯的均聚物及其分别与马来酰亚胺的共聚物进行了DTA-TG分析,结果表明用马来酰亚胺改性的三烃甲基丙烷三甲基丙烯酸酯或季戊四醇四甲基丙烯酸共聚物具有较好的耐热性能。例如,三烃甲基丙烷三甲基丙烯酸酯加入9%的N,N',4,'-二苯甲烷双马来酰亚胺的共聚物,在N_2中失重10%及20%时温度分别达到404℃和424℃。另外,我们还对聚合物的机械性能进行了研究,得到的结果对实际应用具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9.
通过乳液共聚合的方法合成了N-苯基马来酰亚胺/甲基丙烯酸甲酯/苯惭纳三元共聚物,将其与PVC共混得到耐热PVC共混物,研究了共聚物组分含量对PVC共混物的力学性能,流变性的影响,用TBA,TGA对共混物的耐热性进行了表征,同时考察了共混物的微观结构与形态。  相似文献   

20.
将有机稀土引入耐热改性剂中,采用乳液聚合法制备马来酸单十二酯镧-N-苯基马来酰亚胺-苯乙烯-甲基丙烯酸甲酯四元共聚物。结果发现,有机稀土可以明显提高共聚物的玻璃化温度(Tg),当有机镧用量为总单体量的5%(质量分数,下同)时,四元共聚物的Tg比不含有机镧的三元共聚物的Tg提高了7.7℃;将四元共聚物与PVC共混,当其用量为PVC用量的40%时,维卡软化点比纯PVC提高了15.7℃,失重50%时的热分解温度比纯PVC提高了37.8℃,且力学性能良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