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王宇东 《热加工工艺》2006,35(24):75-75
某船用柴油机厂选用45钢作为船用柴油机连杆(Ф85mm)材质,在批量生产中,经正火(850℃空冷+55~590℃回火)处理后发现大批量为不合格品,后改为调质(850℃油冷+640~690℃回火)处理,其力学性能仍不能达到设计技术指标设计要求:σb≥600MPa;σ5≥300MPa;δ5≥16%;ψ≥40%;Aku5≥20J;硬度:162~217HBS。  相似文献   

2.
35CrMo钢亚温淬火强韧化组织与性能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选用常规热处理、调质处理加亚温热处理两种工艺对35CrMo钢进行强韧化.结果表明:35CrMo钢经850℃淬火后获得马氏体组织,其硬度值较高,通过600℃回火后测其ak为117 J/cm2,σs为560 MPa,σb为765 MPa,硬度为32HRC,ψ=75%;35CrMo钢经850℃淬火+600℃回火+790℃淬火,其显微组织为铁素体+马氏体+弥散分布的细小残余奥氏体,硬度较高,再经600℃回火后组织为回火索氏体+铁素体,其ak为123 J/cm2,σs达到550 MPa、σb为755MPa,ψ达到76%,硬度为30 HRC.35CrMo钢经850℃淬火+600℃回火+790℃淬火+600℃回火工艺处理后.材料的强度和韧性具有良好的配合.  相似文献   

3.
工矿机车车轴所用材料为40Cr钢,其最大直径为210 mm.制造工艺流程为:锻造→正火→粗加工→调质→精加工.正火工艺为:(870±10)℃×4h,空冷.调质工艺为:淬火(850±10)℃×3.5h,油冷;回火(580±10)℃×4h,水冷.技术要求为:表面硬度(241~285)HB,σb≥685 MPa,δ5≥14%, AKU≥31 J.  相似文献   

4.
设计了一类 (0 38~ 0 4 4) %C Mn Si Cr成分的贝氏体钢汽车板簧材料 ,测定了常规力学性能 ,分析了组织特征。结果表明 ,该钢奥氏体化后空冷具有贝氏体 /马氏体复相组织 ;奥氏体化后空冷 ,经中低温回火后 ,其力学性能σb≥ 180 0MPa ,σ0 2 ≥ 16 0 0MPa ,δ5≥ 7%,ψ≥ 35 %,均显著超过 6 0Si2Mn钢的性能 ,屈强比 >0 8。钢中较高的Si含量使钢的第一类回火脆性温度升高 ,但随含碳量的增加 ,出现低温回火脆性的初始温度相应降低  相似文献   

5.
研究了热处理工艺对S43100不锈钢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S43100不锈钢主轴经1020℃正火+720℃回火+1000℃油淬+680℃第一次回火(油冷)+640℃第二次回火(空冷)工艺处理后,力学性能符合技术要求。  相似文献   

6.
通过正火热处理+20%冷轧变形+650℃高温回火1 h的工艺制备了高强度低温用结构钢,采用光学显微镜(OM)、扫描电镜(SEM)及力学性能测试研究了处理工艺对高强度细晶粒低温用结构钢组织与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冷轧变形后高温回火处理的试样显微组织由粗大多边形先共析铁素体、珠光体以及少量上贝氏体组成,800℃亚温正火处理试样组织为铁素体和回火粒状贝氏体,920℃、950℃完全正火处理后组织均由铁素体和珠光体组成。正火处理后试样晶粒尺寸均得到细化,晶粒尺寸随着正火温度的升高而增大。800℃亚温正火处理试样具有最佳的强韧性匹配,其屈服强度、抗拉强度分别为637 MPa、706 MPa,-20℃和-50℃下冲击吸收能量分别为63 J、40 J,比冷轧变形后高温回火处理试样的冲击韧性提高了约4倍。  相似文献   

7.
通过正火热处理+20%冷轧变形+650℃高温回火1 h的工艺制备了高强度低温用结构钢,采用光学显微镜(OM)、扫描电镜(SEM)及力学性能测试研究了处理工艺对高强度细晶粒低温用结构钢组织与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冷轧变形后高温回火处理的试样显微组织由粗大多边形先共析铁素体、珠光体以及少量上贝氏体组成,800℃亚温正火处理试样组织为铁素体和回火粒状贝氏体,920℃、950℃完全正火处理后组织均由铁素体和珠光体组成。正火处理后试样晶粒尺寸均得到细化,晶粒尺寸随着正火温度的升高而增大。800℃亚温正火处理试样具有最佳的强韧性匹配,其屈服强度、抗拉强度分别为637 MPa、706 MPa,-20℃和-50℃下冲击吸收能量分别为63 J、40 J,比冷轧变形后高温回火处理试样的冲击韧性提高了约4倍。  相似文献   

8.
采用几种不同的热处理工艺对超高碳钢进行球化处理,并对不同热处理状态下的试样进行了组织观察和力学性能测试分析,探讨了热处理对超高碳钢组织和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碳化物球化率的提高,钢的塑性得到明显改善。经840℃×20min淬火+650℃×3h高温回火处理样品因能获得圆整度高的球状碳化物,而拥有σs=576MPa、σb=835MPa的高强度和δ5=18·4%的良好塑性。经1200℃×4h高温正火+800℃×2h球化退火处理的超高碳钢由于获得的球状碳化物颗粒细小且分布均匀,基体在变形时受到的阻碍作用较弱,故强度较高(σs=622MPa,σb=927MPa),但塑性稍有下降(δ5=16·0%)。经720℃×3·5h退火处理和840℃×20min空冷+720℃×2·5h退火处理的超高碳钢尽管含有一定量的片状碳化物,也能获得高的强度(σs>590MPa,σb>870MPa)和较好的塑性(δ>11%)。  相似文献   

9.
李莉娅 《热加工工艺》2014,(16):175-178,181
通过实验,研究热处理工艺对新材质车轴钢LZ45CrV的组织、晶粒分布规律及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一次正火+回火的最佳工艺为850℃×1.8 min/mm正火+500℃回火;二次正火+回火的最佳工艺为910℃×2.7 min/mm+790℃×1.5 min/mm+500℃回火。  相似文献   

10.
《热处理》2016,(6)
低碳低合金Grade 14Q钢卡箍采用精密铸造法生产,经热处理后力学性能需达到:Re≥345 MPa,A≥7%,Kv(-30℃)≥27 J。热处理工艺试验表明,能使该卡箍达到以上力学性能要求的热处理工艺为880℃正火,然后860℃油淬和610℃回火。  相似文献   

11.
 介绍了3.5Ni低温钢的热处理工艺对力学性能和微观组织结构影响的试验内容,结果表明,热轧状态的35Ni低温钢进行热处理,可以进一步细化晶粒和调整组织,提高综合力学性能。850 ℃正火及850 ℃正火+600 ℃回火处理均可以得到比较理想的低温韧性。  相似文献   

12.
<正>力学性能(表面硬化后):抗拉强度σ_b≥590~740 MPa;屈服强度σ_(0.2)≥355 MPa;延伸率δ5 14%;断面收缩率ψ45%;冲击功A_(kv)48 j。化学成份(质量分数,%):0.12~0.18 C;≤0.40 Si;0.30~0.60 Mn;≤0.045 P;≤0.045 S;0.15-0.30 Pb。热处理:退火650~700℃,退火硬度≤143 HRW;淬火880~920℃;回火150~180℃;渗碳900~950℃;热加工温度1150~850℃。  相似文献   

13.
《热处理》2016,(1)
对AISI 4340钢风机主轴进行了热处理工艺试验,测定了热处理后主轴的力学性能。结果表明,锻造后经860℃正火和640℃回火,850℃淬火和540℃回火处理后,主轴的力学性能为:抗拉强度1250 MPa,屈服强度1 140 MPa,断后伸长率14.5%,断面收缩率55%,-40℃冲击吸收能量38.5~41.3 J,表面硬度40~42 HRC,符合技术要求。此外,采用专用夹具、垂直装炉和预冷淬火,有效减小了主轴的热处理畸变。  相似文献   

14.
通过成分分析、显微组织观察、力学性能测定,对进口钎尾的组织与性能进行研究。分析了热处理工艺及参数对国产替代材料40CrNiMo钢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进口钎尾产品的材料为日本钢SNCM439,显微组织为细小回火索氏体,抗拉强度高达1198 MPa,冲击吸收能量为102 J;40CrNiMo经过600 ℃回火后,实现了最佳的强韧性配合;860 ℃正火+650 ℃高温回火+860 ℃淬火+600 ℃回火处理后,40CrNiMo钢的力学性能基本达到进口产品的性能要求。  相似文献   

15.
对Fe-12Cr马氏体钢包壳管材分别进行980~1050℃下保温15~30 min正火处理,随后在730~790℃温度下进行2 h回火处理,研究不同热处理工艺对Fe-12Cr马氏体钢包壳管材微观组织、室温和高温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正火处理后,冷轧Fe-12Cr马氏体钢的组织为板条马氏体,冷轧态的碳化物粒子会部分固溶于马氏体基体中;随正火温度的升高,残余碳化物的含量降低,且原奥氏体晶粒尺寸会增大(从980℃的9μm增至1050℃的12μm);回火处理后,马氏体基体上重新析出细小碳化物粒子,且随回火温度增加,碳化物粒子会发生粗化,平均尺寸为0.2~0.28μm,而马氏体板条间距几乎不随回火温度发生变化。Fe-12Cr马氏体钢经过1050℃×15 min正火+760℃×2 h回火处理后具有最佳的综合力学性能,其在600℃下的屈服强度为270 MPa,伸长率为40%;此时合金的碳化物粒子体积百分数最高,约为4.5%。  相似文献   

16.
利用热膨胀仪、拉伸试验机、金相显微镜以及扫描电镜对挖掘机铲斗用钢的相变点、力学性能和微观组织进行了研究,分析了热处理工艺对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挖掘机铲斗用钢在10℃/s的加热速度下,其Ac1和Ac3分别为776℃和832℃;屈服强度在700 MPa以上,抗拉强度在900 MPa以上,伸长率在13%以上;微观组织为回火索氏体,细小弥散的碳化物分布其上。热处理第一次正火温度在820~860℃之间,第二次正火温度在850℃附近为宜,在450~550℃区间回火都有比较好的力学性能,回火时间不宜小于6 h。  相似文献   

17.
采用光学显微镜(OM)和扫描电镜(SEM)研究了不同正火和回火温度下改性AISI 4140钢的显微组织,采用透射电镜(TEM)和选区电子衍射(SAED)观察分析了其碳化物的类型、尺寸和形态,还对改性AISI 4140钢的硬度、拉伸性能、冲击韧性进行了测试。结果表明:在850~900℃的正火处理过程中,随着正火温度的升高,平均晶粒尺寸保持在14μm左右;当正火温度达到925℃时,平均晶粒尺寸达到20μm以上,导致力学性能下降;马氏体硬度随正火温度的升高先升高后下降,880℃时达到最大值497 HV10;随着回火温度的升高(580~620℃),实验钢中的M_3C碳化物变短、变厚,屈服强度从1044 MPa下降到855 MPa,冲击韧性(-18℃)从55 J提高到108 J,这是由于位错密度较低及析出物较多导致的。  相似文献   

18.
《热处理》2018,(5)
1080钢是一种含0.75~0.88%C的高碳钢。对1080钢锻件依次进行了正火+高温回火、球化退火和调质处理,随后测定了钢的力学性能和显微组织。试验结果表明:采用正火+回火+球化退火的预备热处理工艺是可行的,而调质的淬火采用从850℃空-水-空交替冷却的淬火方式可确保锻件不开裂,淬火后再将锻件在540℃和560℃回火随后水冷,结果的力学性达到了要求。  相似文献   

19.
井巷支护用U型钢亚温淬火及自回火工艺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20MnK、Q275两种牌号U型钢进行试验,全面探索了U型钢经亚温淬火及自回火后的强韧性。试验表明,经770 ̄820℃水淬+300℃自回火处理后,Q275U型钢的屈服强度σ0.2≥440MPa;经790 ̄820℃水淬+300℃自回火后,20MnKU型钢的屈服强度σ0.2≥520MPa。两种钢的屈服强度均比处理前提高50%以上,而屈强比≤0.75,伸长率δ5≥16%,达到国外同类U型钢的力学性能水  相似文献   

20.
张浩  梁晓辉 《金属热处理》2006,31(10):72-73
吊环是石油钻井作业中起降钻柱必须的提升工具,工作时瞬间要承受巨大的拉伸载荷。DH型单臂吊环采用20SiMn2MoVA钢整体锻造,经930℃×2 h正火—680℃×3 h高温回火—910℃×1·5 h,水中淬火—(200±20)℃×6 h,空冷回火—校直—去应力等工序和特殊机械制造方法加工成品[1],SY/T 5113—1999《吊环》标准中要求其σb≥1373 MPa、σs≥1177MPa、δ≥10%、ψ≥40%、AKV≥47 J。工厂在生产中发现由06128炉号钢制造的不同规格的296支DH型单臂吊环按原工艺生产后冲击功始终达不到技术要求。因此,对该批DH型单臂吊环制造材料的化学成分、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