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2.
铝电解生产过程中产生大量的热,烟尘,经净化系统回收处理,厂房内仍存有乘余的高热量,烟尘及氟化氢气体需从厂房天窗排出室外,厂房的自然通风非常重要。总图布置,工艺流程布置,通风计算,建筑形式,相关专业共同配合,做好自然通风组织设计,达到良好的自然通风效果。 相似文献
3.
为获取自然通风的工业热厂房内的气流流动与温度分布的第一手资料,对某铝电解厂房的自然通风现状进行了现场实测。测试内容主要包括室外空气状态参数、排风温度、自然通风量、宝内温度分布和围护结构表面温度分布。测试蛄秉表明.具有双层结构的铝电解厂房下部进风窗的进风量仅占总进风量的36.6%。厂房迎风面进风窗的进风量远大干另一面的进风量.风压有可能形成进风窗排风的情况。从围护结构表面温度的测试结秉看,内表面温度均高于外表面温度.说明即使在一年最热的时间段内.铝电解厂房的传热方向仍然是由内向外。车间内空气温度和墙体表面温度均由下至上逐渐升高.说明自然通风下的工业热厂房具有明显的温度分层现象。 相似文献
4.
以500 kA电解系列为例,对两种电解车间布置形式进行了综合对比分析,矩形布置电解厂房面积较平行布置电解厂房面积大353 m2;全厂总平面面积较平行布置电解厂房全厂总面积要大71,708 m2。两种配置的电解槽垂直磁场分布相当,平行布置的采用典型外母线布置的电解槽水平磁场分布优于矩形布置电解车间电解槽磁场;采用非外母线技术的矩形车间电解槽阴极母线用量较典型外母线布置的电解槽母线用量少约5%。与典型电解车间布置相比,矩形布置电解车间无法布置临时短路母线;电解车间交叉作业的风险更大,物流的合理性较低;矩形布置形式对原材料为火车来料的适应性较典型布置差。 相似文献
5.
论述了随着选矿工艺和设备的发展,随着厂房结构和建材的改革,选厂厂房的结构形式从原来单一的全封闭混凝土结构发展为现在多种结构的这一演变过程. 相似文献
6.
7.
8.
从新型工业化的基本内涵出发,结合铝电解工业的发展状况对铝电解工业走新型工业化的方向和途径进行了论述,强调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是铝电解生产技术进步的必然结果. 相似文献
9.
在冶金工业厂房设计中,为了满足生产的需要,厂房设置起重量超过100 t的吊车,厂房属于重型厂房。针对重型厂房的特点,结合相关规范要求和设计经验,阐述了设计要点和设计应注意的事项等,确保厂房结构的安全和经济。 相似文献
10.
本文结合铝电解生产管理现状,结合铝电解生产过程控制实际应用,阐述如何将二者有机结合,以实现电解槽的全面优化、科学的控制与管理。 相似文献
11.
人工时效前的室温停留,会对7475铝合金的人工时效产生一定的影响。通过电导率的测量,说明自然时效时由于GP区的弥散析出,导致样品的电导率持续下降;长时间室温停留后再进行人工时效时,由于GP区的形成,夺取一部分空位,使溶质原子扩散的驱动力减小,析出反应的表观激活能变大,电导率始终低于淬火后直接进行人工时效的样品。通过JMAK方程处理了所得数据,计算出重要的时效动力学参数tC和n,并说明了各自的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兰铝200kA铝电解槽电压摆动的一些特征和现象进行分析,说明电压摆动的根本原因是电流分布的紊乱和水平电流的产生,并结合实际生产提出了一些处理和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13.
14.
介绍了一种半空心型材的判定方法,提出了适合于该类型材的一种新的保护式分流模结构,分析了这种结构的设计过程,介绍了有关设计参数的选择方法,主要包括分流孔的布置、模芯结构与分流孔进料方式的确定、壁厚补偿的位置与大小和下模焊合室结构设计与工作带选择。并根据挤压结果,对传统的平面模和新的保护式分流模结构进行了对比。这种新的保护式分流模结构具有结构简单、容易加工的特点。实践表明,采用这种模具结构可显著提高模具强度和寿命,可以达到传统平面模寿命10倍以上,以及明显提高挤压产品的质量,所得型材尺寸精度高、表面光亮,消除了使用平面模结构所产生的壁厚不均匀现象。 相似文献
15.
S.C Bergsma M.E Kassner X Li U.A Delos-Reyes T.A Hayes 《Journal of Materials Engineering and Performance》1996,5(1):111-116
AA 6069, a new aluminum alloy, has been developed for application in hot and cold extrusion and forging. It contains ~2Mg
+ Si, ~1% Cu, 0.2% Cr, and 0.1% V. Nominal T6 properties of the ingot without hot or cold deformation are 415 MPa (60 ksi)
ultimate tensile strength (UTS), 380 MPa (55 ksi) yield strength, and 12 % elongation. Properties after hot and cold extrusion
in the T6 condition range from 380 to 490 MPa (55 to 71 ksi) UTS, 345 to 450 MPa (50 to 65 ksi) yield strength, and 10 to
22 % elongation. This alloy also has favorable fatigue and corrosion- fatigue properties due to a combination of composition,
high solidification rate, controlled homogenization, thermal and mechanical processing, and T6 practice. Current developmental
applications include cold- impact air- bag components, high- pressure cylinders, and automotive suspension and drive- train
parts. Unlike alloys 2024- T3 and 7129- T6, of comparable strength, diluted 6069 is scrap compatible with many other 5xxx
and 6xxx alloys. 相似文献
16.
针对一种新型Al-Zn-Mg-Cu合金进行双面MIG焊接,观察接头部位组织形貌,并进行显微硬度测试,然后基于visual-weld进行温度场的仿真计算,建立接头部位温度场与组织形貌和硬度的关系。然后采用X射线法对焊件进行残余应力测试。结果表明,焊缝中心为粗大等轴树枝状晶,靠近熔合线存在一个细晶层,在细晶层内侧为典型的联生结晶形貌,熔合线外侧出现部分晶界重熔;焊接件残余应力较小,两端应力分布趋势相反,其它部位分布基本相同。由于温度循环和η相的影响,在接头热影响区位置,硬度值明显高于母材和焊缝。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