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定子绕组匝间短路对发电机定转子径向振动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21,自引:5,他引:21  
分析了定子绕组匝间短路故障时发电机定转子径向振动特性,首先分析定子绕组匝间短路后气隙磁场变化特征,计算得到气隙磁密、气隙磁导和气隙磁场能量的表达式,然后得到作用于转子的不平衡电磁力特性和作用于定子的脉振电磁力特性,最终得到定转子径向振动特征。并实测了MJF-30-6型模拟发电机定子绕组匝间短路时定转子径向振动信号,与理论分析结果基本吻合。另一方面也揭示了诸如绕组短路的电气故障与发电机机械振动之间的关系,指出了发电机径向振动特征与发电机电参数一样,也可作为诊断发电机绕组故障的依据。  相似文献   

2.
发电机转子匝间短路引起轴承振动的诊断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992年1月马头发电厂4号机6号轴承发生异常振动,高负荷时轴向振动最大曾超过300μm。经过一系列试验分析,确认引起振动的原因是发电机转子出现匝间短路。经处理后恢复正常。本文介绍了这次诊断工作,并绘出了主要试验数据。  相似文献   

3.
气隙静偏心广泛存在于发电机中,导致发电机气隙分布不均,当处于不同气隙长度中时,定子匝间短路表现出位置特性。本文分析汽轮发电机不同定子匝间短路位置下转子铁心的温升特性,首先推导发电机不同定子匝间短路位置下的磁通密度和铁心损耗的解析表达式;然后建立发电机三维电磁场与温度场仿真计算模型,对不同短路位置下的铁心损耗和温度进行求解计算;最后实测CS-5型故障模拟发电机在不同定子匝间短路位置下的转子铁心温度,实验结果与理论分析和仿真计算相一致。研究表明:定子匝间短路会显著增加转子铁心损耗与温度;特别地,随着短路位置越接近气隙最小位置处,转子铁心的温升越高。  相似文献   

4.
根据生产现场实际经验,介绍了多种能够确定发电机转子匝间短路及查找短路点的的试验方法.从而能够通过日常监视及预防性试验尽早发现转子匝间短路的隐患,确保及时消除隐患,保证电气设备安全稳定及长期运行.  相似文献   

5.
在线检测发电机转子绕组匝间短路的新方法   总被引:3,自引:5,他引:3  
针对转子绕组匝间短路故障频发的现场实际情况,首先分析了隐极同步电机转子绕组匝间短路后励磁磁势的变化,采用气隙磁导法分析了电机气隙磁场,指出转子匝间短路故障使电机气隙磁场不对称,从而产生不均衡的磁拉力。由力的相互作用原理可知,该磁拉力不仅作用于转子,改变转子基频振动,同时还影响定子铁心的振动。随后对不平衡磁拉力引发的定子铁心的振动模态进行了分析,得出了转子匝间短路后定子铁心基频振动幅值增大的结论。最后在MJF-30-6故障模拟发电机组上进行了转子绕组匝间短路模拟实验,实验结果表明,可以通过定子铁心基频振动诊断隐极同步电机转子匝间短路故障。  相似文献   

6.
通过实例来分析及处理发电机转子发生动态匝间短路故障,为同类型机组运行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发电机转子静态匝间短路的诊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于1号发电机转子绕组“一、三包”的第一二匝线圈未垫绝缘片,导致匝间短路故障,使出厂、交接、初始测试值难以比较,只能以转子大修前后的试验数据为依据。在确定发电机转子静态匝间短路的诊断方法上,分别对直流电阻、交流阻抗及分包压降三种测试方法作了综合分析和评价。建议在转子不取下护环的情况下,釆用分包压降法对转子进行匝间短路故障的诊断。  相似文献   

8.
本文通过分析汽轮发电机励磁绕组发生严重匝间短路时不平衡电磁力的特性,确定了该运行工况下转子振动的特征,分析励磁绕组严重匝间短路与其他原因导致转子振动特征的差异,提出一种基于转子不平衡振动特性的励磁绕组严重匝间短路的检测方法。最后以某300 MW汽轮发电机组励磁绕组严重匝间短路为例,验证了检测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9.
针对发电机转子绕组匝间短路故障时的电磁转矩特性进行了理论分析和实验研究.首先分析了转子绕组匝间短路后气隙磁场变化特征,计算得到气隙磁势、气隙磁导和气隙磁场能量表达式,然后利用虚位移原理,推导得到了电磁转矩的理论计算公式,并通过比较故障前后电磁转矩的变化,以及考虑振动偏心和不考虑振动偏心的电磁转矩变化,最终得到了发电机转子绕组匝间短路时作用于转子的电磁转矩的变化规律.并实测了SDF-9型一对极故障模拟发电机和MJF -30 -6型三对极故障模拟发电机转子绕组匝间短路时的电磁转矩,与理论分析结果基本吻合.  相似文献   

10.
汽轮发电机转子匝间短路事故率较高,给企业带来的危害比较大,本着重要介绍转子匝间短路产生的原因,工艺改进和采取的防范措施。  相似文献   

11.
同步发电机转子匝间短路故障时励磁电流谐波特性分析   总被引:11,自引:3,他引:11  
发电机正常运行时,电枢反应磁场与转子同步旋转,转子绕组不会感应附加谐波电流。当发生转子匝间短路故障时,气隙主磁场出现谐波,通过分析各次谐波的电磁特性,得出当谐波次数与发电机极对数满足一定关系时,电枢反应磁场与转子不同步旋转,从而在转子绕组中感应附加谐波电流,并给出谐波频率与气隙主磁场谐波次数、发电机极对数、转子机械转数的关系表达式。实测了MJF-30-6型同步发电机转子匝间短路故障时的励磁电流数据,结果表明,理论分析是正确的。  相似文献   

12.
异步电动机定子绕组匝间短路故障检测方法研究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基于多回路数学模型,对异步电动机定子绕组匝间短路故障瞬变过程做了数字仿真,并完成了相关实验。通过分析仿真与实验结果,对各种故障特征量的灵敏度与可靠性进行探讨,指出定子负序视在阻抗是最可靠兼具良好灵敏度的定子绕组匝间短路故障特征量。以此为基础,提出了一种异步电动机定子绕组匝间短路故障检测新方法,该方法以定子负序视在阻抗滤波值作为匝间短路故障特征量,并应用神经网络技术根据电机当前运行参数确定适当的故障检测阈值。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是正确可行的。  相似文献   

13.
浅析发电机转子绕组交流阻抗的测量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0引言 对发电机转子绕组交流阻抗的测量,是判断转子绕组是否存在匝间短路的最有效的方法。现行国标中规定,在发电机出厂、交接与大修时,都应测量转子绕组交流阻抗,且要求相互之间应无明显差别。但是,由于转子绕组的交流阻抗受诸多因素影响,如果对测量条件、方法及结果不加以认真分析和判断,很容易得出错误的数据和结论。本文结合高坝洲电站转子绕组交流阻抗测量的结果讨论提高测量可靠性和判断是否存在匝间短路的方法。1 转子绕组匝间短路原因及测量方法 一般情况下,造成转子匝间短路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种:①制造工艺不良,在绕…  相似文献   

14.
基于定子线圈探测的转子匝间短路故障识别方法   总被引:23,自引:4,他引:23  
该文通过对汽轮发电机转子线圈匝间短路时的电磁特性进行分析和计算,提出转子绕组匝间短路时,转子绕组主磁场变化比漏磁场明显,用定子线圈作为探测故障线圈,确立了转子绕组匝间短路故障程度和有效磁场损失之间的对应关系:提出转子匝间短路导致发电机定子绕组并联支路之间出现了电势差和环流,其大小和分布与短路严重程度有一定对应关系;利用动模试验机组进行了有关的验证,试验结果和理论推导相吻合。  相似文献   

15.
在线检测汽轮发电机转子匝间短路故障方法研究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1  
摘要: 通过对汽轮发电机转子匝间短路故障的机理分析,特别是对其电磁特性分析,确立了匝间短路故障严重程度和有效磁场损失之间的定性对应关系。在考虑磁场饱和的条件下,建立了转子匝间短路故障诊断数学模型,通过计算有效磁场损失导致的发电机电气参数变化,特别是对无功输出的影响,建立在线识别转子匝间短路故障的判据,并采用现场匝间短路故障记录数据加以验证。  相似文献   

16.
某台1 000MW机组发电机转子交流阻抗和功率损耗偏差较大。通过对比运行中发电机的励磁电流、负序电流及振动值等相关量的变化,以及转子交流阻抗和功率损耗试验的历史值,采用两极电压平衡法和转子电压分布法进行综合分析,确认该发电机转子存有匝间短路故障,故障点为极2中的1号线圈和极1中8号线圈。  相似文献   

17.
文章分析了发电机内,外部发生各种类型的故障时,机端突变量负序电压和负序电流以及突变量正序电压和正序电流之间的相位关系,提出了一种利用突变量负序方向元件构成正方向元件,突变量正序方向元件构成反方向元件的保护方案,正反方向元件在动作速度和灵敏度上相互配合,使保护在发电机内部故障时具有高灵敏度,外部故障时具有很高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18.
发电机定子绕组内部故障分析方法   总被引:9,自引:3,他引:9  
对分析发电机定子绕组内部故障的3种方法即解析计算法、试验研究法和数字仿真法的优缺点进行了综述,详细阐述了基于坐标变换、相坐标、场路耦合及多回路等4种数字仿真分析法,最后指出了发电机内部故障研究领域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9.
微机自适应式发电机定子接地保护的研究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苏洪波  尹项根 《电网技术》1996,20(11):59-61,67
本文针对3次谐波发电机定子接地保护,提出了基于自适应原理的微机保护方案,分析了各种保护方案在不同的发电机中性点接地方式下的灵敏度,本文阐述了保护方案微机实现的几个关键环节和特点。现场真机试验和试运行表明,该保护方案具有较高的灵敏度和可靠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