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膜法处理退浆废水   总被引:8,自引:2,他引:6  
本工作采用耐温SPES/PES-C共混中空纤维超滤膜和纳滤膜处理退浆废水,采用超滤处理含浆料PVA的淋洗水,浓缩液的PVA回用,超滤透过液采用纳滤膜进一步处理,使超滤透过液经纳滤处理后COD大幅度地下降,并探讨作为退浆淋洗水回用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2.
介绍了采用纳滤膜去除盐水中SO42-,采用超滤和反渗透相结合处理废水并回用,采用在活性污泥处理中引入超滤提高处理后废水的质量等。建议引入更多的膜分离装置以推动氯碱工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3.
胶州湾海水纳滤软化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采用超滤-纳滤膜集成膜技术,进行了胶州湾海水纳滤软化现场试验,筛选了纳滤膜,考察了料液流量、操作压力对纳滤膜元件运行效果的影响,评价了纳滤作为海水淡化预处理对海水中主要离子的截留效果,并进行了短期试验。结果表明超滤-纳滤膜集成技术可为淡化系统提供优质的软化水,为胶州湾地区膜法海水淡化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4.
王立彪 《广东化工》2014,(14):175-177
文章介绍了微滤膜、超滤膜、反渗透膜、纳滤膜技术的主要特点,着重介绍了超滤膜材料、膜组件的研究现状,论述了近年来超滤膜新技术及其与预处理联用在自来水净化中的研究进展,展望了超滤新技术在我国自来水处理方面的应用前景和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5.
介绍了纳滤膜在焦化废水深度处理中试实验中的研究情况。以国内某大型煤化工厂焦化废水为水源,选用国产纳滤膜对焦化废水进行深度处理,探索纳滤膜对焦化废水中化学需氧量(COD)、氨氮、总硬度(以CaCO_3的质量浓度计)等脱除效果,跟踪纳滤系统产水量及运行压力等参数变化。实验结果表明,经纳滤膜处理后,产水ρ(COD)≤50 mg/L,ρ(氨氮)≤2 mg/L,ρ(CaCO_3)≤5 mg/L,说明国产纳滤膜对焦化废水深度处理具有良好的适用性,既可实现废水回用,又可降低运行成本,为焦化厂带来良好的环境和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6.
奚灏锵  江学文  雷德柱 《广东化工》2007,34(8):58-60,80
为提高纳他霉素(natamycin)生产提取得率,减少溶剂使用,本文采用超滤、纳滤操作对工业生产的纳他霉索发酵液进行处理。实验结果表明:操作压力、操作时间及料液流速对超滤过程有很大影响。通过超滤可将蛋白质等大分子杂质去除,然后再用纳滤膜对超滤渗透液进行浓缩纯化,对纳滤工艺的操作条件如进料压力、料液pH、浓缩倍数等进行了研究。采用超滤、纳滤技术提取纳他霉素,其收率可达62.74%。  相似文献   

7.
海上油田注水纳滤软化中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海上油田回注驱油工艺中的海水软化问题,以胶州湾某海域海水为例,采用超滤-纳滤技术进行了中试规模的海水软化研究。考察了操作压力对两种型号(NF-A、NF-B)纳滤膜软化性能的影响,以及回收率为70%时的水质情况及其与地层水的配伍性,并对NF-A型纳滤膜进行了长期运行稳定性实验。结果表明NF-A型纳滤膜软化水能够与某海上油田地层水配伍,超滤-纳滤集成膜技术能长期、稳定地为海上油田提供软化水。  相似文献   

8.
针对焦化废水生化处理后出水成分复杂、污染物种类多、可生化性差等特点,应用超滤、纳滤膜处理工艺对其进行深度处理,出水可回用于循环水。从进水水质、运行方式及膜清洗方面对影响膜处理系统运行的因素进行了总结。  相似文献   

9.
针对二级处理后达标排放的印染废水,采用纳滤膜技术深度处理回用,研究了纳滤膜去除污染物的影响因素及最佳操作条件。结果表明,当纳滤膜的运行压力为0.65 MPa,回流率为1.5,运行周期为25 d,纳滤膜对色度、COD、TDS的平均去除率分别达到91.5%、93.8%、96.2%;出水色度小于4倍,COD为8 mg·L-1,TDS质量浓度为100 mg·L-1,出水水质满足某印染厂用水水质要求,成本仅为2.63元.t-1,该技术具有良好的市场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0.
双膜法深度处理油田采出水的现场试验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基于油田注汽锅炉给水的要求,利用商品膜组件,进行了(超滤+纳滤)双膜法深度处理油田采出水的现场试验研究.结果表明,超滤预处理效果良好,出水油的质量浓度小于0.06 mg·L~(-1),SDI_(15)小于4.0,满足了纳滤膜进水要求.氢氧化钠+十二烷基磺酸钠(SDS)复合清洗剂对超滤膜污染表现出较好的清洗效果,纯水通量恢复系数高达92%.在较高的回收率下,纳滤对硬度、总溶解固体(TDS)、SS、和COD仍保持高截留率,且保持了稳定的产水通量,系统出水水质达到油田注汽锅炉进水水质指标.(超滤+纳滤)双膜工艺在长期运行过程中,产水通量及水质表现出较高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11.
综合介绍了膜技术在我国油田采出水处理中的应用,重点介绍了微滤、超滤和纳滤技术在油田采出水处理中的应用,并对油田采出水水质的特点和膜技术目前存在的不足进行介绍,对未来膜技术在油田采出水处理中的应用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2.
膜分离技术作为一种能耗低、设备简单、操作方便和分离性能好的分离技术,正日益受到广泛的关注.本文简单介绍了微滤、超滤、纳滤和反渗透等膜分离技术的基本原理,并介绍了膜技术在含油废水、重金属废水、造纸废水、食品工业废水和电泳涂漆废水处理中的应用研究进展状况.  相似文献   

13.
膜分离技术在废水处理中的应用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综述了膜分离技术在废水处理中的应用进展。膜分离技术作为一种能耗低、设备简单、操作方便和分离性能好的分离技术,正日益受到广泛的关注。着重介绍了超滤、纳滤、液膜及膜生物反应器等膜分离技术的特点及其在各种工业废水和生活废水处理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4.
超滤-醇析提取黄原胶工艺条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考察了3种不同的预处理方法对黄原胶收率和产品质量的影响,并对采用硅藻土过滤预处理法的稀释倍数与硅藻土的用量进行了优化。考察了膜,膜面流速,温度,操作压力及胶浓度对超滤对水透过通量的影响,并对这些参数进行了优化。考察了溶剂种类,用量及pH对黄原胶醇析的影响,并对其进行优化。  相似文献   

15.
硅酸水垢及防治方法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水资源再生利用过程中水中硅酸会沉淀在设备管道内壁或膜表面形成硅垢,影响设备的正常运行。硅垢的主要成分为无机硅酸盐和无定形SiO_2,是最难处理的水垢。抑制硅垢的方法有设备内添加阻垢剂和设备外预处理降低硅酸浓度等。设备内添加阻垢剂的方法又包括提高硅酸溶解度法和投加分散剂法;设备外预处理降低硅酸浓度的方法包括超滤膜法、反渗透膜法、絮凝法、离子交换法等。  相似文献   

16.
对某发电厂2×660 MW机组锅炉补给处理水系统超滤装置进水压强异常升高原因进行查找和分析,认为其主要原因为:铝盐在超滤系统内二次沉积及超滤反洗工况控制不佳导致超滤膜表面迅速形成污堵层。采取化学清洗后,超滤装置的进水压强在较短的时间内恢复至正常值,并对现场原水预处理及超滤系统控制工艺进行改进,超滤系统运行一个月后进水压强维持为0.10 MPa左右,系统运行稳定。  相似文献   

17.
针对采用纳米膜过滤脱氯淡盐水中SO42-装置运行中的具体问题,结合纳米膜过滤脱氯淡盐水中SO42-生产装置的实际运行数据与纳米膜过滤运行特点,对纳米膜过滤装置应用情况分时间段进行了分析研究,从而总结出了纳米膜过滤技术实际应用过程中的一些变化规律,找出了提高纳米膜过滤脱氯淡盐水中SO42-装置能力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8.
陈献富  季华  范益群 《化工进展》2019,38(1):394-403
功能性低聚糖具有抗肿瘤、抗放射、抗凝血、消炎和调节免疫力等医疗保健作用,广泛应用于食品科学和生物医药等领域。纳滤作为一种高效的膜分离技术,在功能性低聚糖的分离与纯化中的应用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本文分析了纳滤膜对功能性低聚糖的分离机理,综述了纳滤膜在功能性多糖分离纯化中的应用进展,讨论了纳滤分离过程的影响因素,主要包括功能性多糖料液的性质、膜过程的操作参数以及膜材料本身的性质等。其中,料液的性质主要体现在组成、浓度、黏度等方面;操作参数主要体现在压力、温度、膜面流速和pH等方面;而膜材料的性质主要体现在微结构和表面性质两个方面。最后,进一步指出纳滤膜技术用于功能性多糖分离纯化时在设备成本、膜材料及膜污染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并对未来纳滤膜技术在低成本专用膜材料及系统开发和膜污染控制方面的研究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9.
本文介绍了TFC?-S型纳滤膜分离电镀镍漂洗水的试验研究,讨论了温度、操作压力、浓差极化、共存离子对膜分离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这种纳滤膜对电镀镍漂洗水中Ni2 的去除率高于99.5%,透过液中Ni2 质量浓度小于1mg/L;对CODCr的去除率大于96%,透过液中CODCr低于14mg/L,达到国家工业废水排放标准(GB8978-1996),可以直接排放或回用于镀件漂洗。  相似文献   

20.
强调了研究内压中空超滤膜丝纯水通量分布特性对于研究超滤工艺的意义,给出了单端给水方式与双端给水方式内压膜丝沿程通量的变化规律,分析了单端与双端给水内压膜丝沿程通量的压力特性及温度特性,比较了长膜丝与短膜丝沿程通量特性的差异,明确了内压中空超滤膜丝双端给水方式所具有的多项技术优势,为中空超滤膜组件及膜系统的运行分析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