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大爆炸原初核合成的标准模型假定重子密度均匀分布,已经成功预测了直到^7Li的原初核合成,并预言仅能合成极少量的重核素,主要是由于没有A=8的稳定核。在重子密度不均匀的非标准原初核合成模型中,该稳定核空隙可通过包含有不稳定核的反应跨越过去,使核合成的反应流延伸到更重的核区,从而预测了^7Li以上核素有更高的丰度。  相似文献   

2.
2H(d,γ)4He反应是原初核合成与星系核合成过程中的重要核反应。在质心系能量小于80kev处,该反应的天体物理因子双D明显偏离高能时的趋势,这意味着反应初态为5S2态,这将导致S(0)比以前在天体物理探究中采用的值要大32倍。  相似文献   

3.
核反应^9Be(P,α)^6Li在天体能区的裸核反应截面测量对核天体物理中大爆炸核合成及恒星核合成的机制研究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然而,由于低能带电粒子核反应中库仑位垒和电子屏蔽效应的影响,直接测量^9Be(P,α)^6Li在低能区的截面非常困难。为此,本工作使用基于准自由反应机制的特洛伊木马方法对其进行间接研究。  相似文献   

4.
高温NeNa-MgAl反应链及紧接着的反应流中包括一系列入射道有丰质子放射性核的反应,^22Na处于印过程的路径上,其(p,γ)反应率对核合成的时标和Fe—Ni区核素的产生有重要影响。在新星爆发阶段合成的元素中,^22Na备受关注。^22Na的半衰期为2.6a,可能是新星和超新星爆发产生的,  相似文献   

5.
在高温高密度的天体环境中,丰质子不稳定核的质子俘获反应率可能接近或超过其β+衰变的速率,在爆发性氢燃烧过程中起主导作用。确定这些天体物理重要反应的截面对于核物理和核天体物理都是一个巨大的挑战。  相似文献   

6.
核反应^9Be(p,α)^6Li在天体能区的裸核反应截面测量对核天体物理中大爆炸核合成及其恒星核合成的机制研究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然而,由于低能带电粒子核反应中库仑位垒和电子屏蔽效应的影响,直接测量。Be(p,α)^6Li在低能区的截面非常困难。  相似文献   

7.
大爆炸原初核合成的标准模型假定重子密度均匀分布,已经成功预测了直到7Li的原初核合成,并预言仅能合成极少量的重核素,主要是由于没有A=8的稳定核。在重子密度不均匀的非标准原初核合成模型中,该稳定核空隙可通过包含有不稳定核的反应跨越过去,使核合成的反应流延伸到更重的核  相似文献   

8.
原子核是主要由短程相互作用制约的量子复杂多体系统,储存着宇宙间绝大部分可见的质量和能量。对原子核的研究,近百年来对人类的生存发展和国家的地位与安全产生了重大影响。过去几十年,短寿命放射性原子核的奇特结构现象不断被揭示,打破了人们对原子核结构的经典认知,开启了不稳定核(放射性核)结构研究的新领域。北京串列加速器核物理国家实验室在过去30多年为我国低能核物理实验提供了基础平台。北京大学实验核物理团队长期以来发展特色实验设备,在北京HI-13串列加速器上完成了系列核物理实验,在原子核奇特结构研究中取得了一批重要成果。本文将介绍团队基于北京HI-13串列加速器开展的几项代表性工作,如基于在束γ谱学的A=70质量区Ge同位素形状演化研究,基于直接核反应实验的轻丰中子核集团结构研究,以及基于北京放射性束装置发展的共线激光谱设备和首次在线激光核谱实验等。  相似文献   

9.
大爆炸原初核合成的标准模型假定重子密度均匀分布,由于没有A =5和 8的稳定核,核合成的反应流在该处终止。在重子密度不均匀的非标准原初核合成模型 [1] 中,该稳定核空隙可通过4He(3H,?7Li(n,?8Li(幔琻)11B(n,?12B(e-n)12C...4He(3H,)7Li(n,?8Li(n,?9Li(e-n)9Be(n,?10Be(  相似文献   

10.
核反应^9Be(p,α)^6Li在天体能区的裸核反应截面测量对核天体物理中大爆炸核合成及其恒星核合成的机制研究具有重要意义。然而,由于低能带电粒子核反应中库仑位垒和电子屏蔽效应的影响,直接测量^9Be(p,α)^6Li在低能区的截面非常困难。为此,本工作使用基于准自由反应机制的特洛伊木马方法川对其进行间接研究。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随着放射性束流装置的发展,对非稳定核的研究取得了一系列的重大进展。重要的物理发现包括滴线区的晕核与增强的集团结构、非稳定核中的壳演化与新幻数、新的有效相互作用、新的集体运动模式、核反应中的多步过程与强耦合效应等。本文着重从实验探测的角度,对非稳定核基态基本物理量的测量、非稳定核的衰变测量、中低能核反应、快速束流及零度谱学等方面做了概述和分析,特别指出他们在非稳定核研究中作用和新发展。  相似文献   

12.
核反应9Be(p,α)6Li在天体能区的裸核反应截面测量对核天体物理中大爆炸核合成及恒星核合成的机制研究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然而,由于低能带电粒子核反应中库仑位垒和电子屏蔽效应的影响,直接测量9Be(p,α)6Li在低能区的截面非常困难。为此,本工作使用基于准自由反应机制的特洛  相似文献   

13.
方德清 《核技术》2023,(8):152-158
中子皮是不稳定原子核中存在的一种奇特结构,在核反应过程中会产生各种效应。不同理论模型研究发现,中子皮厚度会影响核-核碰撞中的中子擦去截面、轻粒子产额比、重碎片产额比、光子产生截面等物理量,也与原子核的集团结构、表面宽度、温度等存在密切关系。在高能重离子碰撞中研究发现,中子皮同样存在明确的效应。实验上,基于放射性核束装置可以产生具有中子皮结构的不稳定核,通过测量其与稳定核发生反应后与中子皮敏感的观测量,能提取或确定中子皮厚度。结合核理论模型,可以进一步约束非对称核物质的状态方程及核天体的相关性质。  相似文献   

14.
陈莹  叶沿林  魏康 《核技术》2023,(8):186-191
原子核是一个由核力主导的量子多体复杂系统,相对容易发生形变、转动振动、裂变、集团共振等整体性变化。过去的三十多年,我们见证了实验室可达的核素版图的迅速扩大,以及在不稳定核研究中的一系列新发现和新突破。典型的例子如晕核及其关联的奇特结构现象、采用消色差磁谱仪实现弱流条件下在束γ谱学测量从而观察不稳定核区壳演化、不稳定核基本性质测量与新幻数、丰富的多核子关联与集团和分子结构等。未来在新的核素版图区域,特别是中重质量丰中子核区,会涉及极端奇特结构、核天体r-过程、攀登超重岛路径等重大科学问题。为了探索这些问题,世界各科技大国都在建设能够产生远离稳定线放射性核束的大科学装置,不稳定核奇特结构的研究也将迎来更大的突破。  相似文献   

15.
核反应9Be(p,α)6Li在天体能区的裸核反应截面测量对核天体物理中大爆炸核合成及其恒星核合成的机制研究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然而,由于低能带电粒子核反应中库仑位垒核电子屏蔽效应的影响,直接测量9Be(p,α)6Li在低能区的截面非常困难。  相似文献   

16.
在核物理中,变形核的核反应和α衰变是一个重要的研究课题。最近,尤其感兴趣的是核形变对超重核的产生和衰变的影响。因为超重核产物截面的合理预言和0c半衰期要求核相互作用势,在描述这些核反应和衰变过程时变形核之间的核相互作用是重要的。  相似文献   

17.
核天体反应网络方程描述大体演化过程中的元素核合成及能量的释放。动态的核天体反应网络方程还包括天体演化过程中的热力学、流体动力学等,例如温度和密度的变化及等离子体的对流及物质的抛出等。静态方程用于处理特定温度和密度下核素丰度的变化和能量的释放,是分析天体核反应网络和反应率的重要工具。国际上,在这方面的研究已取得较大进展,但是因为其敏感性,这些程序不开放。  相似文献   

18.
^8Li(p,d)^7Li是大爆炸原初核合成非标准模型和r过程种子核合成反应网络中的关键反应。在非标准模型中,A=8处稳定核空隙可以通过^4He(t,γ)^7Li(n,γ)^8Li(α,n)^11B(n,γ)^12B(e-v)^12C…、^8Li(α,n)^9Li(e-v)^9Be(n,γ)^10Be(e-v)^10B(n,γ)^11B(n,γ)^12B(e-v)^12C…等一系列反应链跨越过去,从而使核合成的反应能够向更重的核区发展。  相似文献   

19.
核-核相互作用势(光学势)是核反应过程中的基本物理量。近年来,晕核体系反应机制的研究变得越来越重要。国际上遇到的普遍难点是体系的光学势未知。由于放射性核束强度弱,从传统的弹性散射角分布抽取光学势十分困难。本工作提出利用稳定核束流,从转移反应抽取出射道感兴趣晕核体系光学势的方法。当跃迁前后两个束缚态波函数确定以及入射道扭曲波确定的时候,可以拟合转移反应角分布得到出射道的光学势。  相似文献   

20.
<正>中子与不稳定原子核反应数据是核科学研究和核工程设计的重要基础数据,也是核天体物理研究中的关键数据之一。建立中子与不稳定原子核反应数据的评价方法是其关键。应用核反应理论模型,在研究不稳定原子核附近的稳定原子核中子反应全套数据基础上,系统研究核反应光学模型势随原子核质量数A、电荷数Z和中子数N的关系;分析不稳定原子核的基态和激发态的自旋和宇称与邻近稳定核的相关物理量的共性和特性及相似性,研究不稳定原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