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为提高汽车在行驶过程中的安全性,必须对汽车后视镜的动态特性进行模拟与分析.采用ANSYS软件对汽车后视镜进行模态分析,得到了后视镜的五阶振动模态和频率,分析了其位移、变形大小及其动力学特性.基于强度分析结果,对其结构进行了优化设计.结果表明:该后视镜的模态频率偏低,变形、应变分布不均匀,对后视镜进行结构设计时需将其低阶弹性模态频率控制在一定阈值频率内.在保证后视镜总体体积变化不大的前提下,通过优化设计可使后视镜的最大等效应力降低30.5%.  相似文献   

2.
以获得汽车后视镜最优气动造型和改善汽车燃油经济性为目的,应用计算流体动力学方法对汽车外部流场进行了数值分析,详细描述了汽车后视镜的气动干涉阻力特性,重点分析了后视镜形状和相对车身的横向距离对气动阻力的影响.计算结果表明:后视镜气动阻力占整车气动阻力的4.08%;后视镜的形状和位置对气动阻力影响较大,存在一个最佳的横向距离使得气动阻力系数最大能够下降2.76%.汽车模型的风洞试验验证了该数值计算方法的准确性,计算分析结果为汽车后视镜的设计与改进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3.
针对目前汽车后视镜曲率半径的检测设备效率不高,耗时费力的问题,研究开发出一种新型的汽车后视镜曲率半径精确检测系统。该系统使用高精度的激光传感器采集数据,根据win32型RS232专用接口协议,实现传感器与计算机的串口通信,提高了汽车后视镜曲率半径测量系统的精度。同时使用伺服电机作为采集数据的驱动装置,从而在较大程度上提高了数据采集的效率。采集结果表明,该系统运行稳定可靠,效率高,能较好地完成检测。  相似文献   

4.
采用SolidWorks软件,基于柔性机构设计了一款新型汽车外后视镜调节装置。该装置使用强度高韧性好的钢丝绳结构替代传统刚性结构,解决了刚性接触面存在的粘附、打滑等问题,同时通过HyperWorks软件,对调节装置中的受力钢丝绳进行了静力学仿真分析。结果表明,新型汽车外后视镜调节装置在功能和原理上具有可行性并且符合强度校核要求,为汽车外后视镜调节装置的研发提供了有效的借鉴。  相似文献   

5.
当前汽车后视镜仿真多是基于对汽车后方景物的简单全景绘制,而在实车驾驶中,后视镜的安装具有一定的偏移角,因此,后视镜成像的视野范围受到限制。针对后视镜成像受限问题,利用光学反射原理和正交变换的方法,深入研究并结合OpenGL成像机理,设计汽车后视镜在屏幕成像的仿真方法,提高后视镜成像的真实感。  相似文献   

6.
技术市场     
(990901)汽车防雾除霜后视镜  一种新型高科技专利产品——汽车防雾除霜后视镜已由北京索尔达科技发展公司研制开发成功。该产品通过对后视镜进行加热来达到防雾除霜的目的。其核心加热体采用获得15国发明专利的超薄型半导体微电热元件,具有轻、薄、节能、温升快、抗震安全、寿命长等特点。技术参数尺寸:与各种汽车后视镜相同;电源:车用12V或24V直流电;功率:9W~15W;温度:40℃~60℃(后视镜玻璃表面温度因地域环境不同而有所差别,-20℃环境下使用表温达45℃)。使用这种新型后视镜,可有效地消除…  相似文献   

7.
采用双向流固耦合的方法对汽车外后视镜扰流进行仿真分析,对主要的振动形式进行阐述,探究其振动的机理。首先,研究了刚性后视镜模型,得到后视镜的阻力系数Cd和升力系数Cl,为流致振动的研究提供一个比较的基础,同时验证了仿真方案的可行性。再对流致振后视镜绕流进行数值模拟,研究流致振后视镜在不同来流速度下的振动特性,得到阻力和升力系数、振动的振幅、涡脱频率等参数随速度的变化趋势。结果表明:当涡脱频率与后视镜结构的固有频率接近时,可以引起后视镜强烈的振动,而且对振动强度的影响程度远远大于对风场强度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针对现有汽车安全装置之间存在信息独立、实际安全效果不高的缺点,论述了汽车信息系统集成、行驶记录仪、总线化车身和在线监测诊断等多项汽车热点技术.通过构建共享信息平台,在收集全车信息的基础上,对汽车的运行状况进行系统全面地分析与评估;通过对汽车智能总成及子系统的协调与控制来达到汽车的行驶安全,为实现低成本、低功耗、易于实施的汽车安全系统开拓了一个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9.
确定大多数驾驶员的后视镜视野盲区,是汽车盲区检测系统或安全换道系统设计与开发中的一个重要环节。现有方法多针对单一固定眼点对驾驶员盲区进行估算,不能反映驾驶员眼点运动和驾驶员眼点位置不同对驾驶员后视镜盲区的影响。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眼椭圆的驾驶员后视镜盲区概率分布估计方法。首先提出了一种模拟驾驶员后视镜视野的方法,并在此基础上利用眼椭圆内的驾驶员眼点概率分布,对驾驶员后视镜视野的概率进行估计,从而得到驾驶员后视镜视野盲区概率分布。该方法能够更准确地模拟出驾驶员盲区的范围,其仿真结果能充分反映出不同驾驶员的盲区差异。  相似文献   

10.
本文通过汽车沿不平路面行驶时所激起的垂直振动分析,提出了汽车行驶极限速度的评价指标;通过悬架和轮胎对极限速度评价指标影响的分析,从系统优化设计观点,提出了汽车在给定行驶条件下悬架和轮胎的刚度和阻尼最佳匹配方法,以提高汽车行驶极限速度。  相似文献   

11.
我国正处在一个汽车高速发展时期.最先进的技术、最新的造型大量涌人我们的视野。近几年.汽车的保有量激增.新手司机也越来越多.交通事故呈上升势头.大视野后视镜能彻底消灭倒车和行驶中并线的死角.将行车安全系数提高很多.使用起来也很方便.能有效提高行车的主动安全.降低交通事故率.给安全行车带来很大的保障。因此,  相似文献   

12.
针对汽车悬架系统开发设计中行驶平顺性和操纵稳定性两个目标相互矛盾的问题,以某轻型乘用客车后悬架系统为研究对象,建立了汽车悬架系统多目标优化模型。以汽车行驶平顺性、操纵稳定性为优化目标,选择后悬架弹簧刚度、减振器阻尼系数及稳定杆扭转刚度为优化参数,设计了一种基于改进遗传算法NSGA-Ⅱ的悬架系统多目标优化策略。悬架优化前...  相似文献   

13.
美同福特汽车发布了能够看到侧后方盲区车辆的后视镜“盲点镜”及倒车时如有车辆从侧面接近便及时提醒的“带有盲点监视系统的路口交通警报器”系统。  相似文献   

14.
介绍了汽车后视镜理论建模的传统拟合方法,针对后视镜曲面光滑度高的特点提出了采用基于移动最小二乘法(Moving Least-Squares,MLS)的曲面拟合技术拟合后视镜、实现理论建模的新方法,给出了使用移动最小二乘法进行曲面拟合的程序设计流程.并针对实际测得的后视镜数据进行了2种不同拟合方法的数值实验,分析了MLS拟合曲面的光滑性和拟合质量,实验结果表明了该方法应用在后视镜拟合上的优越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15.
汽车行驶平顺性、操纵稳定性是车辆悬架系统的主要性能指标,也是是衡量汽车悬架系统可靠性重要体现。汽车悬架系统可靠性直接影响着汽车行驶安全性,多数汽车机械故障导致的事故都是由悬架系统引起的。本文对汽车悬架系统失效率和可靠度进行研究分析,从而对提高汽车悬架系统可靠性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为改善汽车后视镜空气动力学性能,建立了3种不同外形特点的后视镜迎风面模型。基于空气动力学原理,以阻力最小化为研究目标,应用CFD方法进行流场分布规律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相较于类平板特征,类半圆柱体与圆锥体向前特征的迎风面外形绕流边界层分离滞后,背风面形成的漩涡区长度缩短,气流通流能力流畅,压差阻力的优化效果较好;通过改变后视镜外形,迎风面表面最大压力降低3.7%,绕流边界层分离点的气流方向与来流方向上的夹角降低15°,后视镜空气阻力降低23.5%。分析结果可为后视镜造型设计提供设计参考和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17.
CJDW─1200真空磁控溅射镀膜设备CJDW─1200真空磁控溅射镀膜设备是昆明科发镀膜公司为满足客户镀制高档汽车后视镜面研制的。传统的汽车后视镜是采用真空蒸发镀膜技术,在玻璃基片上镀上铝膜,再经淋漆保护处理。由于漆膜不能长期有效地保护铝膜不受大气...  相似文献   

18.
针对基于多窗口和多视口的传统后视镜仿真方法的不足,为了实现离屏渲染,提高后视镜仿真部件的绘制效率,应用OpenGL的P-Buffer技术,先对虚拟场景中的三维物体进行视图、模型、透视等一系列变换,在P-Buffer中完成后视镜场景的绘制并生成二维图像,然后将其作为动态纹理再映射到后视镜模型上.该方法不仅对后视镜的位置和形状没有任何限制,而且减少了系统中各部件之间的通信量,提高了场景刷新速度,对CPU的占用也没有过多增加.  相似文献   

19.
运用Visual Basic 6.0,开发了一套基于差分GPS信号和陀螺仪的汽车运动参数试验回放系统。首先介绍了基于差分GPS和陀螺仪系统的汽车道路试验系统硬件组成,进而根据汽车道路试验的要求,编写了一款通过绘制汽车航向及行驶轨迹,将运动参数以数据和曲线等方式显示的软件。最后,通过具体的汽车道路试验,说明了该软件的设计达到了预期的效果。  相似文献   

20.
某SUV型汽车后视镜气动噪声数值仿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有效降低汽车气动噪声,依据声类比思想将气动噪声计算分成流场和声场计算,采用全域与子域分步计算流场和ACTRAN计算声场相结合的方法对某SUV型汽车后视镜的3种方案的气动噪声进行数值仿真,得到车外流场与车内外的声场及声压级频谱曲线,分析流场云图和声压级频谱曲线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方案III的后视镜因边缘凸起改善了侧窗外流场湍流脉动压力、漩涡和声源位置分布,减少了后视镜通过侧窗传播到车内的噪声.数值仿真结果与实验测试结果吻合较好,验证了方法的正确性.该方法可优化车内声场的分布,提高司乘人员舒适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