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自媒体技术的发展使得传播方式出现了重大的变革,在此大背景下,我国高校的舆情环境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这给高校的舆情管理带来了不小的挑战。对于高校的管理者来说,如何在认识自媒体特征的基础上做好高校自媒体时代下的舆情管理工作,是一个必须面对的现实问题。本文写作皆在就自媒体时代下高校舆情相关问题进行简要研究。  相似文献   

2.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以微博、播客等为代表的自媒体逐渐兴起,为人们提供了广阔的信息交流平台,承载了人们在互联网世界中对某件事情的意见抒发以及态度的表达,成为了影响网络舆情发展的最重要传播媒体之一。本文对自媒体时代记者采访心理危机的应对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一些应对的建议。  相似文献   

3.
旨在梳理湖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美术保护近20年的相关研究并展望其未来研究内容及发展方向。通过中国知网(CNKI)检索,使用VOSviewer、Cite Space软件,从发文量、关键词和研究内容等几个方面梳理和总结了近20年来的湖南省非遗传统美术类保护研究的论文,并根据研究文献数量占比较大的原因着重分析了非遗湘绣、滩头年画和花瑶挑花3个项目的研究现状;同时从非遗传统美术类项目保护角度进行了文献分析,进而认为未来可以从实践出发来探索湖南非遗传统美术类项目的“技艺”,从需要出发去探索标准化生产的可能性和可实施性以及品牌建设,从发展出发进行城市设计师服务乡村非遗传统美术的可行性3个方面进一步展开探索。  相似文献   

4.
随着自媒体时代的到来,人们在生活中愈来愈离不开通讯、网络,工作、学习、生活日益趋向网络化,信息数字化成为社会网络化得以实现的最基本前提。作为提供科技信息的科技馆毫不例外也要进行管理模式创新,实施数字化管理,进一步更好的为广大市民和科技工作者提供知识服务。  相似文献   

5.
自媒体时代要想树立好优良的品牌设计形象,不仅要在自媒体上进行大力宣传,更要提高企业的市场份额,获取更多的商业利益,建立一个固定的消费者群体和品牌文化,塑造出具有强大生命力的品牌形象.因此,如何利用自媒体树立品牌形象,使得品牌形象具有独特性就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6.
在融媒体时代,各类媒体行业的运营发展环境都发生了一定的改变.对于广告行业而言,如何跟随融媒体时代的发展方向调整自身广告策划方式,创新广告的策划形式成为了当前的重要内容.本文立足于当前融媒体时代的发展实况,对融媒体时代下的广告策划创新发展进行了探究,并且对广告策划当前存在的不足,具体提出了融媒体时代广告策划如何实现创新发展,广告策划者如何创新策划形式和内容,增加广告影响力的相关措施.  相似文献   

7.
自媒体,又被称为“个人媒体”,随着自媒体时代的到来,在信息传播的各个方面,都悄然改变着人们的传播习惯,也在无一例外地影响着信息传播的方式。情景剧并不是一个崭新的节目类型,但在自媒体语境下,无论其节目形态、创作理念、制作方式以及传播途径等,都在悄然地发生改变。本文以当今国内热播的情景剧为例,探讨自媒体语境下情景剧创作中的语言设计的特点,以及就传统语言设计而言的差异。  相似文献   

8.
本文是对四川省教育厅立项编号为15SB0384的项目进行的调查研究,通过研究调查笔者总结出了有关四川省民办高校品牌建设的现状,并就这一现状提出了如何利用自媒体进行品牌塑造的策略。  相似文献   

9.
微时代网络行为有别于传统网络行为,研究微时代网络行为对个体心理发展的影响是全面了解个体在网络环境中心理变化过程的关键因素。本文回顾了以往微时代网络行为的内涵和范围,并从积极和消极两个维度对微时代网络行为对个体心理发展的影响进行了总结,最后展望了微时代网络行为的研究方向,建议未来应结合我国独特的网络类型,如微博、微信等特点研究对微时代网络行为的界定问题以及对个体心理发展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11.
姜晓微 《包装工程》2020,41(12):227-235
目的研究西府非物质文化遗产视觉化设计与开发的路径。方法基于文化保护与传承的视角,分析西府非物质文化遗产和视觉化设计之间的关系,结合视觉化设计与开发西府社火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实践,论述借助现代设计语言视觉表达西府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路径,尝试在文化保护与传承之间修建一条符合时代潮流与现代人认知思维的视觉传播表现的快速通道。结论通过视觉化设计开发西府非物质文化遗产,是解决其生存发展问题的切实可行的途径,也是唯一的途径,可以通过现代符号化形象、文创产品、交互界面三种路径进行视觉表达,这对保护与传承西府非物质文化遗产,实现其当代价值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与现实指导意义,同时有助于获得文化认同感、增强文化自信、促进中华文化复兴。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黄龙府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视觉化设计与开发的途径。方法从文化保护与传承创新的视角出发,分析黄龙府非物质文化遗产与视觉化设计之间的关系,结合黄龙府春捺钵视觉化设计实践,论述视觉化设计与开发黄龙府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途径,试图在文化保护与传承创新之间架起一座行之有效的现代视觉表达的桥梁。结论黄龙府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视觉化表达是解决其生存问题的必然选择,更是促进其发展的有效手段,可以通过符号化形象、文创产品、交互性界面三种途径进行视觉化设计与开发,这对传承黄龙府非遗文化、展示优秀的文化和建设成就、增强本土文化自信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同时,也只有进行这样创造性的转化,才能实现黄龙府非遗文化的当代价值。  相似文献   

13.
目的考察和分析忻州非物质文化遗产发展现状,研究忻州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创新策略。方法运用设计学、传播学、营销学剖析忻州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艺术特征,通过实地调查研究忻州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策略。结论通过品牌化传播策略,为忻州发展文化产业和传承、创新本市非物质文化遗产提供理论支持。忻州市政府要完善忻州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法律法规,邀请高校科研机构深挖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文化价值,搭建平台,统筹规划,提升忻州非物质文化遗产品牌传播效应,扩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文化价值和经济价值。  相似文献   

14.
天津非物质文化遗产活态传承与产业化发展模式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张妍  罗京艳 《包装工程》2018,39(18):73-77
目的为天津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动态传承提供与时俱进的新方法,打破传统民俗产品的市场化程度较低、传承载体单层次化、消费群体单一化的局面。助力天津地域民俗文化发展,树立高品质城市形象,提升城市经济发展速率。方法从资源整合、生活需求、资源特色、传承发展的角度,整合天津非遗文化传承与民俗产品产业的互联关系。开发基于非物质文化保护的天津民俗产品产业发展模式,建立以民族的需求、生活使用的需求、民族文化普及的需求、藏品消费的需求等方向的层级分析系统;从产业化进程角度把握非遗元素,建立数字化保护、展示及营销平台,以适应时代发展需求。结论在天津非物质文化遗产与传统文化用品产业化互联关系的基础上建立天津民俗文化产品产业化发展模式,促进民俗文化活态传承与社会经济共同发展。  相似文献   

15.
周致欣  刘安琪 《包装工程》2022,43(6):282-287
目的 探索将非物质文化遗产元素融入文创旅游产品设计的可行性,并提出该类产品的设计原则与开发策略。方法 在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遵循“合理利用、科学开发、传承发展”的总体方针指导下,从天津现有文创旅游产品设计开发的困境和问题入手,发掘天津城市精神内核、归纳天津民俗文化的地域性特质,将非物质文化遗产活态传承理念与当代产品设计方法论相结合,通过对成功案例的解读、剖析,提炼出多维度、立体化的产品设计与推广方法,以创新设计为驱动力提升天津旅游产业活力,促进完善文化传承与经济建设协同发展的共生模式。结论 以产业化视角重新审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将其文化内涵以符号化、抽象化、概念化的方式注入当下文创旅游产品设计中,为传统文化在当今社会语境下找到新的物态化载体,并为天津文创产业发展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6.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数字化展示媒介研究   总被引:1,自引:3,他引:1  
张旭 《包装工程》2015,36(10):20-23,48
目的通过研究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数字化展示媒介,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起到推动与帮助的作用。方法以交叉学科为手段,首先从数据库标准化建设、资源共享机制、产业化建设3个方面对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传承现状进行剖析;其次从非遗原生地、公共文化场馆、公共旅游场所、大众教育4种展示媒介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展示媒介进行分析;最后以基于PC网络平台、智能移动设备、社交网络、公共文化平台的数字化展示媒介,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数字化展示媒介进行分类研究。结论通过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数字化多媒介平台展示,实现唤起大众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关注与重新认知。  相似文献   

17.
基于语境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吴雪松  赵江洪 《包装工程》2015,36(10):24-27
目的研究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数字化方法,为非物质文化交流和保护提供可借鉴的方法和思路。方法将语言学领域的语境概念引入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研究中,通过对语境概念下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关系性、时间性以及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认知习惯的剖析,探讨基于语境思维方式的数字化保护方法。结论语境概念实质上是一种关系性的思维方式,对语境中各要素同主体间关系的把握有助于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完整解读,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方法模型的构建是对这种关系的重构,模型分为数据采集和数据分析及合成两个部分。  相似文献   

18.
邢宏亮  杨希 《包装工程》2017,38(4):51-55
目的探讨辽宁锡伯族非遗保护与旅游开发的有效途径,为非遗的旅游开发提供依据。方法通过对非遗保护与旅游开发的互动关系及辽宁锡伯族非遗保护传承现状分析,提出非遗保护应采取的措施及旅游开发时需重点打造的项目。结论科学适度的旅游开发是保护非遗传承发展的有效方式,只有对非遗全方位的保护,才有利于进一步传承,只有对其科学合理的开发,才能带来更好的经济效益,实现非遗保护和旅游开发利用的互利共赢。  相似文献   

19.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视觉化设计转译探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张爱鹏 《包装工程》2018,39(20):121-125
目的 研究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视觉化设计转译的途径。方法 从文化传播和创意设计的角度出发,分析非物质文化遗产与视觉化设计之间的关系,结合天津葛沽宝辇会非遗项目,论述用现代视觉设计语言转译非遗传统文化内涵的途径,试图在文化的传承与创新之间寻找一条可行的视觉传播表现之路。 结论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传播需要视觉传播手段,可以通过符号化的现代形象、地域性产品包装、交互性传播界面3种设计途径进行转译,这对传承本土的非遗资源与推动国际化视野的发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0.
通过梳理非物质文化遗产类型,归纳非遗相关文创产品开发现状,分析后续产品开发的潜在创新突破点,对开发策略进行整合。在遵循“合理利用、科学开发、传承发展”总体方针的前提下,以当前产品开发流程中存在的切实问题为切入点,以文创产品设计的顺应性、文化要素的植入方式、产品宣传与销售渠道的拓展建设等方面为研究重点,旨在借助现代设计方法论达成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活态传承与生产性保护。以系统化、产业化的视角将非物质文化遗产元素以抽象的、符号化的形式进行当代表达,依托文化经济与旅游经济,形成一套值得参考借鉴的文创产品开发模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