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6 毫秒
1.
栾经德  苏辉 《声学技术》2007,26(3):376-379
传统的声呐设计,采用专用硬件配以专用软件实现实时信号处理,开发周期长,可靠性可维修性较低。利用通用信号处理平台实现数字声呐设计是今后的一种发展方向。分析了数字声呐设计的基本原则,研究了一种利用通用信号处理平台实现传统数字声呐的仿真设计方法。分析了通用信号处理平台的总体设计、硬软件组成及功能特点,利用该平台,按照50%冗余设计,完成了48路圆柱型基阵主动声呐的实时仿真设计。通过该仿真设计实例,说明数字声呐可以方便地采用通用信号处理平台来实现。  相似文献   

2.
该文针对旅游缺乏个性化选择的问题,结合数字足迹技术构建旅游规划行程链,设计旅游规划行程链的节点,借助数字足迹的遗传算法优化路径,构建最佳节点与路径模型;引入时间维度,采用游时切分法对旅游景点、用餐点、住宿点及行程时长进行规划,形成个性化的旅游行程。经过模拟验证,采用新模型的旅游行程距离最短,路线更合理。设计的模型为旅游业路线规划、游客分流及自驾游行程安排提供了技术工具,有助于游客按需选择旅游行程。  相似文献   

3.
陈羽  陈玥颖  张瑞秋 《包装工程》2022,43(16):311-317
目的 在叙事设计的指导下,对古籍数字平台的设计要素与设计策略进行探索,旨在缩小古籍与大众之间的距离,建立可持续的文化信息沟通渠道,使古籍内容更容易被理解。方法 通过对叙事设计理念的深入分析,结合文献资料、实例分析等研究方法,总结出古籍数字平台叙事设计思路、叙事设计要素及具体的叙事设计方法,最终通过Kano模型进行设计要点需求重要性验证与优先级排序。结论 古籍数字平台作为发掘、继承和弘扬传统文化的重要媒介,为适应时代发展的潮流,需要运用设计思维提升其人文向度。基于叙事设计理论及古籍数字平台建设的共性,提出叙事主题、叙事结构、叙事场景、叙事呈现形式四大设计要素,并在此框架下延伸出具体的叙事设计方法。拓宽了叙事设计的应用领域,有助于古籍文化的活态传承。  相似文献   

4.
通数字旅游体系是覆盖旅游活动全过程、旅游经营全流程和旅游产业全链条的全面数字化应用。以提高旅游信息服务质量为指导对象,对国家层面,行业层面,消费者层面,技术层面对现有旅游信息服务内容进行整合,结合新的技术如"3G"的推广运用,突出消费者体验,行业经营管理,国家调控规划等方面,从而基于产业链关联因子来构建新的数字旅游体系。  相似文献   

5.
蒋嘉雯  何韶颖 《包装工程》2023,44(14):252-261
目的 利用数字化技术,深入挖掘与梳理地方红色文脉,设计并构建资源整合平台,为信息技术时代与后疫情时代的红色文化资源保护与传承提供新思路。方法 引入空间叙事理论,以革命老区潮州为例,探索基于空间叙事理论的红色文化资源数字平台的信息设计方法;结果 提出由“时、事、场、人、物”五要素组建的地区红色叙事框架,以“信息提取–信息处理–信息呈现”为步骤,综合运用数据库、TGIS、超链接文本与云平台等多元数字技术,实现“立体资料库+多媒体展示+公众交流”三位一体的数字平台建设。结论 引入空间叙事理论,有助于深入挖掘红色文化资源之间的关联,梳理其空间叙事要素,建立叙事结构模型,以建立红色文化资源数字化保护与传播信息体系,为大众提供系统、深入感知红色文化的数字环境。  相似文献   

6.
方卫  陈婧 《包装工程》2023,44(12):257-263
目的 为缓解疫后博物馆面临的实体发展危机,以及为博物馆数字化创新开发提供新途径。方法 首先从疫情之下博物馆行业的经营现状入手,以博物馆面临的实体困境为出发点进行分析,结合信息时代的技术背景,明晰疫后博物馆发展的数字机遇;其次从文物、观众、展馆三个视角分析疫情下博物馆数字文化平台的建设需求;最后以数字技术、个性定制、多维交互为手段进行平台的架构设计。结果 得到疫后博物馆数字文化平台架构设计的创新策略,以不同板块实现博物馆传统展陈的扩充、个人观展体验的丰富、博物馆文化传播的推进乃至产品形态的扩展。结论 博物馆数字文化平台架构的设想可在疫后为博物馆行业提供数字化转型创新的新思路,助力日后博物馆探索数字建设的新可能。  相似文献   

7.
陈文锋 《硅谷》2011,(24):91-91
以地理信息系统(GIS)技术与Web技术为支撑,提出构建旅游资源管理信息系统的设想,首先从不同的用户角度分析该系统需求;其次,设计该系统的功能模块和数据库,并将相关的技术进行集成。  相似文献   

8.
现代科技的高速发展使数字技术成为非遗传承发展的重要手段,被广泛运用到非遗的保护和展示当中,对非遗文化数字传承的研究也因此成为了热点。本文先解读了数字传承之于非遗文化的意义,再通过采用文献计量分析及可视化研究方法,以中国知网数据库为文献来源,借助CITESPACE软件构建出我国非遗文化数字传承领域2006年至2022年间的知识图谱,分析了研究热点演进、研究方向、发展趋势。研究希望为非遗文化传承构建数字传承体系、学科交叉发展提供理论与实践的新思路。  相似文献   

9.
孙培贤  卜俊  周涛 《包装工程》2023,44(4):343-350
目的 对厦门旅游文化资源进行梳理和评价,选出代表性旅游文化元素,提炼出符合游客审美语义的设计因子及符号,用于指导旅游纪念品设计。方法 首先,结合文献研究、实地考察等方法研究厦门旅游文化资源结构,梳理出厦门旅游文化资源图谱;其次,运用层次分析法(AHP)分析图谱中各个层级因子权重,从多种不同类型的旅游文化资源中确定优势旅游文化资源类型;最后,基于游客对旅游文化资源的感官认知和审美语义,采用感性工学(KE)方法构建感性评价词汇与优势资源类型中各元素之间的评价矩阵,得到厦门优势旅游文化资源中最具代表性的元素,并从中提取设计符号与文化内涵应用于旅游纪念品设计。结论 基于AHP与KE评价的方法可以精准、有效地挖掘地域旅游文化资源,提炼出符合游客感官认知和审美语义的代表性旅游文化元素,从而明确地域特色旅游纪念品设计方向,使旅游纪念品设计满足用户的情感认知和审美需求。  相似文献   

10.
随着"十四五"规划启动,工业数据利用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海上采油平台适于运用数字孪生技术.依据数据利用现状的分析,提出了数字孪生技术在海上采油平台开发应用所需的基础、实施方法和以及发展前景,阐明了此项技术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罗京艳  钟蕾 《包装工程》2015,36(10):9-12
目的应用数字化技术,为非遗产品的保护提供更低碳、更可持续的方式。方法非遗数字化平台技术将为非物质文化遗产提供多种低碳的保护途径,搭建数字化平台,应用三维数字化建模技术、人体运动数据的捕捉技术、构建多媒体数据库等多媒体技术手段,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产品提供多元化、立体化的保护方式,并提出低碳非物质文化遗产产品保护的概念和技术路线。结论数字化技术的应用为相关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开发以及宣传等提供了更为低碳的服务。  相似文献   

12.
苗秀  侯文军  徐雅楠 《包装工程》2022,43(16):303-310, 409
目的 探究虚拟现实技术应用于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与传承的方法框架与关键性设计因子,助力非遗数字化创新。方法 将非遗不依赖物质文化而存在的活态特征与虚拟现实技术的沉浸感、想象性和交互性等特征相结合,提出以虚拟现实游戏为载体作为非遗以人为核心的技艺、经验、精神价值传播的数字化创新路径。基于游戏元素四分法,在现有游戏设计模型和用户体验要素模型的基础上,探索设计流程与方法框架。基于评估的方法开展实验,通过因子分析法提取影响虚拟现实游戏体验的关键性因子。结果 从前期文化调研、非遗游戏定位、内容与机制设计、界面设计4个方面,构建了非遗虚拟现实游戏设计流程与方法框架。提出了包括真实性、游戏性、可用性和情感在内的影响虚拟现实游戏用户体验的要素,并提出了相应的设计策略。在方法框架与关键性因子的设计策略指导下,对内蒙古非物质文化遗产——达斡尔曲棍球开展虚拟现实游戏设计与开发,验证了方法的可行性。结论 虚拟现实游戏为非遗数字化带来了沉浸感、想象性和交互性体验,是非遗数字化创新的重要路径之一。  相似文献   

13.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数字化展示媒介研究   总被引:1,自引:3,他引:1  
张旭 《包装工程》2015,36(10):20-23,48
目的通过研究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数字化展示媒介,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起到推动与帮助的作用。方法以交叉学科为手段,首先从数据库标准化建设、资源共享机制、产业化建设3个方面对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传承现状进行剖析;其次从非遗原生地、公共文化场馆、公共旅游场所、大众教育4种展示媒介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展示媒介进行分析;最后以基于PC网络平台、智能移动设备、社交网络、公共文化平台的数字化展示媒介,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数字化展示媒介进行分类研究。结论通过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数字化多媒介平台展示,实现唤起大众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关注与重新认知。  相似文献   

14.
吴雪松  赵江洪 《包装工程》2015,36(10):24-27
目的研究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数字化方法,为非物质文化交流和保护提供可借鉴的方法和思路。方法将语言学领域的语境概念引入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研究中,通过对语境概念下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关系性、时间性以及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认知习惯的剖析,探讨基于语境思维方式的数字化保护方法。结论语境概念实质上是一种关系性的思维方式,对语境中各要素同主体间关系的把握有助于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完整解读,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方法模型的构建是对这种关系的重构,模型分为数据采集和数据分析及合成两个部分。  相似文献   

15.
王先昌  彭雅莉  孔德强 《包装工程》2022,43(12):332-338, 358
目的 旅游业兴盛的当下,以非物质文化与旅游文创产品的融合为目标,构建基于非遗文化符号的湛江旅游文创产品设计方法。方法 文章分析了旅游文创产品的属性,筛选湛江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中视觉符号特征鲜明、知名度高、感染力强的文化元素,经过打散、简化、形态加减、夸张变形、重构等艺术手法,对其形符和意符进行提炼,并结合旅游产品属性进行转译和编码,构建旅游文创产品设计方法。结论 通过舞鹰雄非遗元素进行具体的设计实践,验证上述方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非遗文化的植入提高了旅游文创产品的个性和品质,实现文化的“变现”和“带走”,还能拓宽非遗视觉元素的活化传承方式,更好地延续其文化基因。  相似文献   

16.
严宝平  黄秋野  袁超 《包装工程》2021,42(22):40-46
目的 在非遗数字化设计中引入玩兴概念,并结合具体的赋能作用点讨论其设计方法,将很好地增强其内在的设计层次,进而提升传播效能.方法 通过对非遗中玩兴的客观存在进行分析,结合数字化设计的流程与内在逻辑,配合案例分析,梳理具体环节中的玩兴挖掘.结论 在玩兴视域下进行非遗数字化设计的探讨,可以在虚拟还原、表现维度、内在价值以及跨媒介影响中分别找到玩兴的赋能,进而推动非遗数字化设计的差异化与深入度发展,同时为这一领域的设计提供进一步的理论参考与借鉴.  相似文献   

17.
王家飞 《包装工程》2019,40(22):253-259
目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宝贵财富,如何在保护它的基础上进行活态化传承和创造性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并以此实现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创新。方法阐述非物质文化的成因、历史、分布与类型,分析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特性,探索现代设计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结合点,归纳其中的关键因素。结论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非遗文化创意产品的设计策略,包含3种较合适的途径,即非遗文化创意产品的工业化及标准化、非遗文化创意产品的市场化和非遗文化创意产品的品牌化。跨界是当前产业发展的新趋势,融媒体可以激活非遗的影响力,体验可以促进非遗的聚集效应,使非遗IP创造出跨界的无限可能。  相似文献   

18.
随着我国文化自信理念的提出,非物质文化遗产(以下简称非遗)相关研究逐渐成为各界探讨的热点,近年来众多学者从各领域角度参与进非遗与创新的讨论中,取得了一系列重要成果,大大拓展了我国非遗研究的内涵与外延。但是,由于少有学者对其研究发展脉络进行梳理,致使非遗现阶段传承与创新开发的规划模式,以及各学科参与非遗与创新研究的侧重点未能系统化呈现。基于此,应当首先梳理非遗及其传承创新工作的诞生起源;其次从“原生态”和“活态”这两条非遗传承研究思路出发,重点对我国非遗保护和开发相关文献的研究现状以及进展进行了梳理和分析,认为非遗的刻录保存和融汇创新两者并行不悖;最终探索出只有坚持走“守真+创新”的非遗传承开发模式,才能更好传承非遗文化精神,创新非遗表现形式,进而提升民族文化自信力。  相似文献   

19.
新媒体多元化形式下的非遗数字化保护探析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钟蕾  周鹏 《包装工程》2015,36(10):1-4
目的为非遗的保护与传承工作开创新的形式。方法通过对当前非遗保护工作的分析,以及新媒体形式的特点和优势来寻找两者结合的切入点,并详细阐述了新媒体多元化形式应用于非遗保护的具体措施。结论多元媒体形式的介入为非遗保护与宣传工作注入了新鲜血液,多元化的媒体传播方式为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支撑。新媒体多元化的宣传形式扩大了非遗的群众认知度,对于非遗保护工作的全民化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0.
罗京艳  王艺璇 《包装工程》2020,41(16):10-14
目的在对天津非物质文化遗产继承与保护的前提下,需要对"非遗"相关产品进行创新,并且结合政策更好地利用非遗的技术与产品,将旅游产品与非遗的创新相结合,通过分析当下旅游群体的特征、旅游行为与消费需求,进行合理的产品体验设计研究。方法通过调查法收集旅游消费者需求数据并进行分析,了解现代旅游产品体验设计现状与消费者在个性化、交互体验与智能化等方面的需求,具有针对性地提出"非遗"创新与旅游产品体验设计方法。结论根据消费者需求和特征分析得出以下结论,一是需要为消费者提供便利的旅游环境,设立"非遗"主题明确且地理位置统一的游览区域;二是要满足消费者的情感需求,使消费者在学习与参观"非遗"项目的同时能够融入其中,获得参与感,得到更良好的体验;三是需要利用好现代科技手段,将其与非遗的创新与传播相结合,在旅游体验中加入现代科技元素与智能化工具;四是要做好旅游产品的后期推广,将"非遗"衍生品功能性提高,使其自然地融入现代生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