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2.
基于网点结构形态的印刷色彩再现研究 总被引:4,自引:4,他引:0
以调幅网点和同心圆网点作为主要研究对象,分析了网点结构对网点呈色特性的影响,应用Clapper-Yule颜色预测模型和Lambert-Beer法则,解释了同心圆网点高饱和度色彩再现的机理,并通过实验对理论分析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网点内部结构的差异会影响色彩再现质量,同心圆网点环形内部结构是影响其印刷呈色的重要因素;同心圆网点的色彩表现力优于调幅网点,特别是在饱和度再现上优势明显。 相似文献
3.
主要研究了凹版印刷采用刮墨刀与印版滚筒相同和相反方向以及不同印版滚筒速度对网点增大值的影响.实验发现,刮墨刀与印版滚筒相同和相反方向对网点增大值基本没有影响;印版滚筒速度对网点增大值有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针对传统主生产计划方法的不足,提出了用一种新方法一一知识推理的方法来实现主生产计划的柔性化,以实现主生产计划的柔性推理功能,为提高生产计划的响应性提供支持.设计了柔性主生产计划专家系统框架,重点介绍主生产计划知识库的设计,并演示了原型系统的主要应用界面. 相似文献
5.
6.
以4,4-二氨基二苯醚(ODA)、十二胺和3,3’,4,4’-二苯醚四羧酸二酐(ODPA)为聚合体系,制备得到主链含长柔性链的聚酰亚胺酸,并且考查了KH-550硅烷偶联剂的加入量、含氟类聚硅氧烷的添加对聚合物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当KH-550达到6%时得到的聚酰亚胺膜的附着力达到1级,当添加总量0.1%的含氟聚硅氧烷时聚酰亚胺的含水率显著下降。用红外表征合成的聚酰亚胺的结构,利用TG表征聚酰亚胺的热稳定性,同时取向能力、预倾角测试以及工业可靠性实验表明,制备的材料可以作为扭曲排列型液晶显示器(TN-LCD)的取向材料使用。 相似文献
7.
主减齿轮系统是汽车变速器的重要传动部件,也是诱发箱体振动噪声的主要原因。为了准确预测内外动态激励下主减齿轮系统的振动特性,采用有限单元离散化建模方法,将箱体轴离散为轴段单元,建立其与输入、输出轴段单元、齿轮啮合单元和轴承单元耦合后的弯-扭-轴-摆全耦合动力学方程。模型综合考虑了箱体轴柔性、大重合度下斜齿轮时变啮合刚度以及静态传递误差激励的影响,并利用数值算法求解了系统的固有特性和振动响应特性。研究结果表明:计入箱体轴柔性后,系统的低阶固有频率略微降低,但增加了新的固有频率与振型;随着转速的增加,系统在主减齿轮啮合频率的1倍频和2倍频处出现了明显的阶次幅值,但其能量较小,当转速达到4 900 r/min时,系统出现明显的共振响应;外界载荷的增大主要在非共振区导致振动幅值的增加;当选取不同的端面重合度与轴向重合度组合时,或在一定范围内增大轴向重合度时,可有效降低斜齿轮时变啮合刚度的波动,改善共振点附近的振动位移幅值。 相似文献
8.
研究主余震耦合作用下具有非对称弹塑性特征的非对称摩擦阻尼器(asymmetrical friction damper, AFD)对柔性支撑框架结构的减震作用。传统扁钢柔性支撑(tension-only brace, TOB)存在松弛问题导致柔性支撑结构在主余震耦合作用下性能严重退化。研究表明:AFD适用于柔性支撑结构,具有非对称弹塑性特征,静摩擦阶段发挥非线性“自拉紧”效应,提供较大的恢复力;在滑动摩擦阶段提供稳定的附加阻尼。该研究对静摩擦阶段和滑动摩擦阶段分别给出了简化模型,对滑动摩擦阶段给出附加阻尼比计算方法,提出了基于AFD的拉紧保护模式和阻尼耗能模式。对比分析柔性支撑框架结构TOB方案和2种AFD方案的主震和主余震耦合弹塑性时程反应,TOB方案在中震主余震及大震主震下屈服,而在大震主余震分析下松弛导致结构破坏,证实柔性支撑结构在主余震耦合作用下存在较大风险;而2种AFD方案可有效保护结构,拉紧保护模式为结构提供更高的减震上限,阻尼耗能模式同样有效防止TOB过度松弛,在主余震作用下提升结构减震性能。 相似文献
9.
10.
11.
介绍了柔性版印刷对粘版胶带的基本要求,讨论了对于不同的柔性印版系统,如何正确的选择胶带、印版及衬垫,并给出正确安装胶带和印版的方法,对实际生产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2.
柔印印版松驰特性对油墨转移的影响分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研究了柔性感光树脂版的粘弹性和印版的松驰特性对油墨转移的影响,建立了柔性版印刷工艺预测模型,并通过实验对预测模型进行了验证。通过分析印刷过程中柔性印版的变形,建立印版变形和柔性版印刷工艺的预测模型,并确定因印版变形引起网点扩大的关键调节参数,从而提高印版的油墨转移特性。 相似文献
13.
通过对水洗数码柔版制版参数的测试和研究,详细分析了制版参数对版材的版基厚度、细小网点、线条、文字再现等的影响,确定了最佳的制版工艺参数,为进一步完善水洗数码柔版制版工艺及其应用提供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14.
目的比较柔印感光树脂版和橡胶版的表面特性,分析影响版材油墨传输性能和图像再现的原因。方法通过表面能、硬度和粗糙度来表征印版的表面特性,制作相同加网线数的2种版材;在相同的印刷条件下,通过分光光度计和显微镜分析2种版材的油墨转移和图文再现特性。结果感光树脂版表面能比橡胶版高,但橡胶版表面粗糙度比感光树脂版大。从印刷效果来看,感光树脂版的油墨转移效果更好,实地油墨密度更高,而橡胶版的网点扩大程度更小。采用UV油墨印刷时,感光树脂版的印刷反差略高,而采用水性油墨印刷时,两者的印刷反差基本相同。此外,橡胶版比感光树脂版可实现更精确的线条和文字。结论针对特定柔性版,可通过分析研究印版的表面特性,为印刷工艺合理选择版材。 相似文献
15.
16.
17.
目的 采用激光直接雕刻3D网点制版方式实现金属易拉罐网点扩大的控制。方法 以铝质易拉罐为承印材料,改变3D网点的形状、戴帽、雕刻侧峰角度等参数后进行制版和印刷,对印品的网点扩大进行测量和分析,以确定最佳的制版参数。结果 圆方形网点在50%中间调的表现优于圆形网点的,“戴帽”网点的还原效果优于“无戴帽”网点的,雕刻侧峰角度80°的网点比雕刻侧峰角度50°的网点扩大值小。结论 在实际生产中,当加网线数和加网角度确定后,选择圆方形“戴帽”网点和较大雕刻侧峰角度有利于改善金属易拉罐的网点扩大。 相似文献
18.
在分析传统制版和数字制版控制工具的曝光测试控制区理论基础上,从实际实验出发,提出了2种制版的曝光量系列的合理安排,曝光量测试过程控制,正确制版曝光量范围和正确曝光量的测试分析方法.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