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基于Blob算法的印刷缺陷在线检测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6,他引:0  
徐敏  唐万有  马千里  郝健强 《包装工程》2011,32(9):20-23,80
将常见的印刷缺陷分为点、线、面3类,介绍了印刷缺陷在线检测的基本流程,说明了Blob算法检测缺陷的具体步骤,并运用Blob算法结合缺陷面积及周长的特征,成功对印品缺陷进行了提取及归类,最终得到了缺陷的面积、位置、类型等特征参数,在程序中实现了印刷品缺陷的检测。  相似文献   

2.
陆游 《中国包装》2023,(8):19-23
目的 为有效降低烫印图文氧化现象的发生提供解决思路。方法 通过对比分析不同印刷层油墨、储存环境、承烫基材材质以及烫印箔技术工艺对烫印图文氧化现象的影响,得出具体方案。结果 水性油墨易引起烫印图文氧化,且颜色越深氧化现象越严重;温度高、湿度大的环境不利于烫印制品的储存;承烫基材材质粗糙度大、透气度高则更易出现烫印图文氧化现象;剥离强度较低的烫印箔有益于降低烫印图文氧化的发生概率。结论 为有效降低烫印图文氧化现象的发生,需要综合考虑印刷油墨类型、颜色深浅、储存环境、承烫基材材质各个因素,同时建议选用剥离强度较低的烫印箔进行烫印。  相似文献   

3.
烫印在线检测图像识别算法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应用中值滤波法对采集的烫印图像进行了噪声消除,根据烫印图案亮度值较高的特性,将彩色图像从RGB 空间转换到了 HSV 空间,然后经过 H 通道阈值分割,结合差分求和定理以及模板分块匹配,改进了 NCC算法,实现了烫印区域识别提取。 通过大量实例对算法进行了验证,结果证明此算法能够快速、有效识别烫印区域,对机器视觉在烫印质量检测中的应用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我国包装印刷行业发展迅速,商品的包装装潢已成为促进商品流通的重要手段,烟、酒、药品、食品到服装、水果、液体饮料、化妆品等,日常生活的各个领域已无不反映出包装装潢印刷发展的迅猛势头,因为只有好的包装才能更具体、更生动、更形象地反映出商品的价值.烫印作为包装印刷的重要工艺,在商标印刷中起着画龙点睛的作用,满足了人们的消费心理需求,发展前景喜人.  相似文献   

5.
随着塑料工业的迅速发展,烫印工艺由应用于纸张烫印逐步发展至塑料制品,烫印技术也有了新的发展。烫印模由单一的锌板模发展为钢板模、硅酮橡胶模、烫印箔由金、银色箔发展为木纹箔、外用铬箔……并且研制了新一代的烫印机,从而使烫印后的产品具有高档材料的质感;鲜艳夺目、光彩柔和的外观,烫印的产品又具有优良的物理、化学性能。所以,近年来已广泛应用于家用电器、日用品、无线电、包装装璜等制品行业。  相似文献   

6.
1 前言在包装印刷油墨中 ,用来提高装潢效果的电化铝烫印技术 ,由于具有金属光泽的亮丽效果 ,曾为美化商品包装发挥了重要作用。但由于书法、字画、春联、图文等作品超出照相制版和热压印刷机械平台规格而无法进行正常的烫印工艺 ,加上数量少 ,费用高 ,时间长 ,很难在常温下烫印 ,极大地制约了我国的包装印刷工业的良性发展。大多数的电化铝都是以涤纶薄膜为载体 ,有醇溶性颜染料的树脂层 ,经真空喷镀金属铝和铜及有机彩色染料 ,再涂上胶粘层而制成。经装有金属雕刻、金属腐蚀或感光树脂版的热压机压印或空气压印在书籍、塑料、皮革等材料上…  相似文献   

7.
关于玻璃缺陷在线检测技术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一、前 言 我国目前有多条大型平板玻璃浮法生产线,但是对生产过程中的破璃缺陷(例如气泡、杂质等),还没有一个良好的自动化检测手段。我们采用通用型的PC系列微机,作为数据记录与处理的心脏,选用光电耦合器件大线阵CCD作为数据采集传感器。田于CCD光敏  相似文献   

8.
《国际防伪》2007,(2):67-68
在经济技术持续高速发展的影响下,人们对商品包装装潢外在质量的要求标准同步不断提高。作为高档次、高水准的烫金工艺,也由过去单一的普通型电化铝烫印,增加了全息防伪图案电化铝烫印和经激光处理附有各种彩虹图案的激光电化铝烫印加工等功能。  相似文献   

9.
赵小梅 《包装工程》2007,28(3):58-59,88
介绍了基于数字图像处理的印刷品缺陷在线检测系统的原理和工作流程.提出了一种改进的图像配准算法对标准模板图像和待测图像进行匹配.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计算速度快、检测精度高,满足了系统设计的要求.  相似文献   

10.
康启来 《中国包装》2008,28(2):71-72
一、控制好印刷墨色质量关 可以说,印刷质量是烫印质量的源头环节。笔者在以往生产工艺实际中发现,印刷底色时,若油墨里的干燥剂用量过多的话,容易使印品墨层出现晶化现象,造成电化铝烫印不上;调墨时,若亮光浆、撤粘剂、调墨油、止干油、防粘剂等加入过量以及印刷油墨涂布量过多,都容易烫印不上或拉脱底色油墨层。印刷时也要注意适当控制好墨层的厚度,并尽量采用“深墨薄印”工艺,即把油墨色相调深一些,使印刷墨层相应减薄一点,这样既能符合印刷色相的要求,又有利于电化铝膜层的良好附着,实现顺利、牢固的烫印。此外,应尽量在墨层干燥、附着牢固的情况下进行烫印。  相似文献   

11.
板材表面的质量决定了板材的使用性能、寿命、工作可靠性等一系列重要参数,因而在工程上,对于影响板材表面质量的因素以及针对板材表面质量的检测方式也越来越受重视。文中分别介绍和分析了板材常见的几种缺陷形式、板材表面质量对其使用性能的影响,并以高精度钢板为例介绍表面缺陷的传统无损检测技术、激光扫描和机器视觉技术;最后,通过各种检测方式的结果对比得出结论。  相似文献   

12.
可淬火硼钢板热冲压成形实验研究   总被引:8,自引:2,他引:8  
为研究淬火加热温度、保温时间及冷却水流速等热冲压工艺参数对热冲压零件力学性能及微观组织的影响规律,通过在不同工艺参数条件下进行弯曲件热冲压工艺试验,测量弯曲件的力学性能并观察其金相组织.结果表明,在所设计的模具上可实现高强硼钢热成形零件的有效淬火,热冲压弯曲件的抗拉强度可达到1500MPa以上,主要形成均匀细小的马氏体组织.确定了热冲压工艺参数的选择范围.  相似文献   

13.
基于欧氏距离方法的缺陷识别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通过分析常见的印刷缺陷特征,提出了基于缺陷几何形状和墨量变化共同判断缺陷类型,即通过欧氏距离方法检测缺陷的形状、位置等特征,并设计了一种色度和密度转化算法,来判断印刷缺陷的墨量变化,成功实现了对印刷品缺陷的提取、分类及反馈。  相似文献   

14.
利用Gleeble-1500D热模拟机对新型超高强度热冲压用钢22MnB5Nb进行等温单向拉伸实验,研究了其在变形温度为650~950℃,应变速率为0.1,1.0,10s~(-1)下的热变形行为,并采用3种本构分析方法,即基于传统拟合回归方法的Arrhenius型、考虑材料常数应变补偿的Arrhenius型和本工作新提出的基于Quasi-Newton BFGS算法的Arrhenius型本构方程来描述22MnB5Nb钢的热变形行为。结果表明:22MnB5Nb钢表现出典型的加工硬化和动态回复软化行为,变形温度与应变速率均对其流变应力有较大影响;3种方程均可以准确预测实验钢的峰值流变应力,其中,Quasi-Newton BFGS算法具有可一次性求解所有材料参数、求解步骤简单和预测精度最高(R=0.99578,Re=11.03MPa,E=2.48%)的特点,考虑材料常数应变补偿的Arrhenius型本构方程预测精度相对较低,但能直接预测不同变形条件下的流变应力曲线且可以较好地预测变形过程中的加工硬化效应、动态回复软化效应和应变速率强化效应。  相似文献   

15.
目的 解决超高强钢热冲压工艺参数多且参数调整范围大,造成热冲压工艺设计难度大的问题。方法 以微软SQL Server数据库和ASP.Net Core为平台,通过Visual Studio C#集成开发环境进行B/S(浏览器/服务器)架构程序开发。结果 实现了集成普通板、补丁板、拼焊板、软硬分区板、不等厚板、其他板共6类板材,15种零件类型,以及相关的零件信息、产品要求、制造工艺、材料属性、供应商、产线、设备等7类数据信息的超高强钢热冲压工艺信息化管理系统软件。结论 该系统实现了超高强钢热冲压工艺数据录入与存储,多种数据信息相互关联、按需检索与联合查询以及用户管理和维护功能,为国内超高强钢热冲压工艺技术研究与产品开发提供系统架构参考。  相似文献   

16.
针对缓冲器缸筒产品结构特点及性能要求,结合热冲压(挤盂+热变薄拉深)及冷变薄拉深成形工艺的特点,对缓冲器缸筒成形工艺方案,热冲压(挤盂+热变薄拉深)毛坯的形状和尺寸,热冲压(挤盂+热变薄拉深)及冷变薄拉深成形工艺等关键技术问题进行了研究。试验结果表明采用热冲压(挤盂+热变薄拉深)和冷变薄拉深相结合的工艺方法对缓冲器缸筒进行成形加工高效而经济,比传统热冲压后机械加工的成形工艺原材料利用率提高25%左右,同时所生产的产品尺寸稳定,力学性能一致性好。  相似文献   

17.
为降低热冲压凹模的生产成本和使用成本,基于板料热冲压数值模拟对凹模结构进行了拓扑优化设计.运用有限元软件ABAQUS建立热力耦合有限元模型,对高强钢板U形件的热冲压成形和淬火过程进行了数值仿真.提取凹模与板料间关键工况下接触应力作为凹模拓扑优化的外在载荷,建立约束凹模结构关键区域节点位移的体积最小化拓扑模型,对热冲压凹模结构进行拓扑优化设计,最终实现结构减重20%,且优化后凹模的变形和应力与优化前的结果相差甚微.研究内容对热冲压过程数值模拟和模具结构拓扑优化研究具有一定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8.
针对某厚壁深孔筒形件,借助三维有限元模拟软件Deform-3D,对其成形的压型、冲盂和拔伸等3个工步进行模拟,分析得到各工步变形特点。结果表明,压型即将结束时载荷急剧升高,坯料底部转角处和凸台未完全充满,未充满部位在冲盂工步即将结束时得以充满;冲盂时凸模端部以下一部分锥形金属由于受摩擦作用不参与变形,随凸模刚性下移;拔...  相似文献   

19.
目的针对热冲压模具开裂的问题,提出一种模具强度校核方法。方法借助有限元仿真软件ABAQUS,对B柱进行循环仿真,获取稳定变化的模具温度场;借助专业成形软件Dynaform完成B柱成形、保压过程的仿真,获取模具和板料间的节点接触力;将模具温度场和节点接触力作为边界条件进行模具强度仿真分析。结果模具的危险区域是模具内部靠近圆角的流道交接处,此处因为承受强烈的热冲击存在交变拉应力作用,同时又因为加工缺陷存在应力集中,是疲劳裂纹最容易萌生的地方。结论 CAE顺序耦合仿真能准确高效地计算热冲压模具的温度场、热-机械耦合应力场,分析模具的危险区域,指导模具的设计和加工,延长模具使用寿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