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芳纶表面改性技术进展(二)——化学改性方法   总被引:1,自引:3,他引:1  
对芳纶表面改性的化学方法进行了概述。论述了表面刻蚀技术、表面接枝技术在芳纶表面改性过程中的应用过程、反应原理、改性效果,对化学改性技术的优缺点进行了分析,指出了其进一步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2.
对芳纶表面改性的分析表征方法进行了概述。主要介绍了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拉曼光谱(Raman)、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原子力显微镜(AFM)5种定性分析方法,以及测量比表面积、接触角、浸润速率、界面剪切强度(IFSS)、层间剪切强度(ILSS)、浸胶丝强度等6种定量分析方法。同时介绍了复合材料宏观试验方法、微复合材料试验方法、复合材料原位试验方法3种分析技术。最后指出,综合运用各种分析技术是目前解决问题的现实方法。  相似文献   

3.
王鑫 《合成纤维》2019,48(9):20-23
综述了近几年用于芳纶表面改性的物理方法的研究进展,重点介绍了表面涂层、等离子体处理、γ射线处理、超声波处理、紫外线辐射和超低温处理等改性方法的研究现状及优缺点,并对芳纶表面改性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4.
从物理改性和化学改性两个方面综述了目前芳纶常规表面改性方法,并分析了这些表面改性方法原理、现状和优缺点;另外详细阐述了把改性后的芳纶用在胶管、胶带、输送带、传动带、轮胎以及其它常见橡胶制品中,通过试验数据说明了改性后的芳纶能显著提高橡胶制品多方面的性能。并预示了随着对芳纶纤维应用研究的深入,芳纶表面改性及其在橡胶制品中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5.
从物理改性和化学改性两个方面综述了目前芳纶常规表面改性方法,并分析了这些表面改性方法原理、现状和优缺点;另外详细阐述了把改性后的芳纶用在胶管、胶带、输送带、传动带、轮胎以及其它常见橡胶制品中,通过试验数据说明了改性后的芳纶能显著提高橡胶制品多方面的性能。并预示了随着对芳纶纤维应用研究的深入,芳纶表面改性及其在橡胶制品中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6.
芳纶表面改性研究进展   总被引:17,自引:1,他引:17  
简单回顾了芳纶的发展历史,阐述了表面涂层法、化学改性、物理改性等几种芳纶表面改性方法的研究现状,同时介绍了3种常用来表征纤维复合材料界面结合强度的方法,最后指出芳纶表面改性技术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7.
芳纶表面及界面改性技术的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总被引:30,自引:4,他引:30  
本文综述了目前国内外针对芳纶表面进行改性的研究现状,对各种改性技术的特点进行了评述,并指出了其进一步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8.
芳纶表面改性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综述了近几年芳纶表面改性研究的新进展,包括高能物理法中的等离子体处理、超声波处理、γ射线处理,表面涂覆法,化学改性法以及最新的氟化处理法,并讨论了几种处理方法的优缺点和实用性。  相似文献   

9.
芳纶以密度小、高模量、高强度等多种优异性能被广泛应用,而纤维表面改性和功能化研究是实现其高附加值利用的基础.介绍了芳纶的发展历史和现状,总结了芳纶的分类和性质,并详细阐述了芳纶表面改性的主要方法以及最新研究成果,希望为后续的研究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0.
利用高锰酸钾在强酸性条件下具有氧化性的特性对芳纶进行表面改性,采用正交实验探讨了硫酸浓度、高锰酸钾含量、处理温度和处理时间对芳纶力学性能的影响,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和生物显微镜观察处理前后芳纶的表面形貌。结果表明:最优工艺为硫酸质量分数10%,高锰酸钾浓度5g/L,处理温度为30℃,处理时间35min。改性后的芳纶强度损失不大,表面产生线状刻蚀,粗糙度提高。  相似文献   

11.
碳酸钙表面改性技术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综述了CaCO3粉末表面处理研究进展,介绍几种CaCO3粉末表面处理的方法、处理及应用。  相似文献   

12.
芳纶表面化学改性技术研究现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概述了芳纶表面化学改性的方法。从芳纶分子结构的特点出发,论述了芳纶表面化学刻蚀及化学接枝等化学改性技术的原理、特点和应用效果;详述了基于芳纶结构中苯环上的硝化还原反应、氯磺化反应和酰胺基上的水解反应、氢取代反应、金属化反应等的反应原理及应用效果。指出多种化学改性技术的交叉应用将成为芳纶表面化学改性的趋势。  相似文献   

13.
芳纶表面活化技术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综述了国内外芳纶表面活化领域的主要研究方向和进展,较详细地介绍了传统改性方法和新型改性方法各自的优、缺点,指出该研究领域今后的主要发展方向为纤维本体性能不下降、活化效果显著、不存在明显的退化效应和较低的工业化成本。  相似文献   

14.
综述了介质阻挡放电应用于芳纶表面改性研究的最新进展;介绍了介质阻挡放电的机理、特点以及国内主要的介质阻挡放电等离子体的设备;阐述了介质阻挡放电对芳纶亲水性能和粘结性能等表面性能的改善。指出芳纶等离子体表面改性的时间效应限制了其广泛应用,应进一步加强纤维表面等离子体改性的机理研究。  相似文献   

15.
采用氨气等离子体接枝环氧涂层工艺对芳纶Ⅲ进行表面改性,采用红外光谱、扫描电镜、原子力显微镜等对改性前后纤维表面的化学组成、形貌、粗糙度、浸润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经氨气等离子体接枝环氧涂层处理后,环氧树脂涂层能够以化学键形式接枝到芳纶Ⅲ表面,同时纤维表面的粗糙度有了明显的增加,浸润性得到显著的改善。  相似文献   

16.
DBD等离子体改性芳纶表面的动态工艺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介质阻挡放电(DBD)空气等离子体,选择不同放电强度及处理时间对芳纶表面进行连续动态处理。通过扫描电镜以及光电子能谱仪对处理前后芳纶表面进行表征。结果表明,经DBD等离子体处理后的芳纶表面粗糙度有较大提高,浸润性显著提高,且纤维表面C元素质量分数下降超过5%,0元素质量分数约上升8%;芳纶表面的粗糙度、浸润性及含氧基团含量均随放电强度和处理时间的增加而提高。  相似文献   

17.
简要介绍了芳纶Ⅱ及芳纶Ⅲ的制备方法及性能提升途径,重点综述了石墨烯、碳纳米管改性芳纶Ⅱ及芳纶Ⅲ的研究进展。石墨烯、碳纳米管的引入能有效提升芳纶Ⅱ及芳纶Ⅲ的力学、电学、热学及抗紫外性能,并对其未来发展做出展望。  相似文献   

18.
为改进芳纶Ⅲ增强树脂复合材料的层间剪切性能,采用1,6-己二异氰酸酯(HDI)对芳纶Ⅲ进行表面接枝改性处理;通过正交实验方法讨论了不同处理条件对芳纶Ⅲ复合材料层间剪切强度的影响;并对改性前后纤维的表面结构形貌及浸润性能进行表征。结果表明:最佳的接枝改性条件为HDI与催化剂质量比100∶1,反应时间24 h,反应温度20℃;芳纶Ⅲ经表面接枝处理后,纤维表面出现凸棱与凹槽,且接枝了活泼的—NH2基团,纤维与环氧树脂的接触角由处理前的73.6°减小至45.2°,芳纶Ⅲ对树脂的浸润性提高,从而提高其复合材料的层间剪切强度。  相似文献   

19.
采用氨气等离子体对芳纶表面进行改性,用X-射线光电子能谱、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力学性能测试等手段对改性前后纤维表面的元素组成、形貌及其拉伸强度进行表征,并进一步通过微脱黏方法分析了等离子体处理条件对芳纶/环氧树脂复合材料界面黏结强度的影响。结果表明:芳纶经表面改性后,其表面极性官能团、表面粗糙度均有所增加,同时与环氧树脂基体的界面黏结强度明显增加。  相似文献   

20.
以氨气为反应气体,对芳纶Ⅲ进行等离子体表面改性处理,研究了等离子体处理时间和处理功率对纤维表面性能的影响;采用X射线光电子能谱、场发射扫描电镜、接触角和微脱粘实验等测试方法对改性前后纤维表面元素组成、形貌、润湿能力以及界面粘结强度进行表征。结果表明:芳纶Ⅲ经过氨气等离子体改性后,表面含氮极性基团的含量增加,粗糙程度增大,润湿能力得到明显的改善;当氨气等离子体处理时间为15 min,功率为100 W时,芳纶Ⅲ与环氧树脂的界面粘结强度从处理前的12.9 MPa提高到18.2 MPa,与水的接触角由处理前的71.4°下降到46.8°。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