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PTT/PET并列复合短纤维的卷曲和拉伸性能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对毛型聚对苯二甲酸丙二醇酯(PTT)/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并列复合短纤维进行卷曲和拉伸性能测试,对比分析了PTT/PET复合短纤、PTT/PET复合长丝和羊毛纤维的卷曲形态及卷曲性能,并通过实验探明处理PTT/PET短纤维的最佳时间和温度。实验结果表明,PTT/PET短纤的卷曲性能随温度的升高而变优,90℃时达到最佳,处理时间达到15min时,可使复合纤维卷曲性能达最佳状态。经过湿热处理后,PTT/PET并列复合短纤单位长度内的卷曲数明显增大,卷曲半径减小,三维卷曲形态更加明显。经过热处理的纤维,断裂强度和弹性模量下降,断裂伸长率增加。  相似文献   

2.
采用DMT(对苯二甲酸二甲酯)酯交换法,加入一定比例的反应型阻燃剂作为第三单体,合成了阻燃PET(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并进行了双向拉伸薄膜试验。结果表明,制备的阻燃PET切片适台于拉膜,限氧指数有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3.
朱从森 《国外塑料》1993,11(1):28-30,46
拉丝和双向拉伸薄膜历来是PET及其它聚酯最大的市场。自1973年杜邦公司发明了生产双向拉伸瓶注—挤—吹工艺,最终导致饮料容器占领了PET的三分之一以上的市场。尽管已采用挤—吹以及挤—拉—吹工艺生产PE、PP和PVC瓶,但普通的PET的熔体强度尚无法适应这些工艺。在杜邦提供的Selar PT聚酯树脂系列中,现在又增加了一种高熔体粘度(HMV)PET聚合物。这种聚合物能在普通的挤—拉—吹设备上采用现有工艺加工成型。非结晶  相似文献   

4.
为阐明双向同步拉伸工艺对聚酯薄膜性能的影响,利用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聚酯切片进行挤出铸片,并在不同拉伸温度、拉伸倍率和拉伸速度下进行双向同步拉伸制膜,研究了拉伸工艺对聚酯薄膜的拉伸行为、拉伸取向和结晶行为的影响。研究表明,随拉伸温度的提高,聚酯在拉伸过程中的拉伸应力减小,聚酯薄膜取向度降低,结晶度降低,但晶粒尺寸增加,薄膜雾度升高;随拉伸倍率的提高,拉伸应力增大,取向度升高,结晶度升高;随拉伸速度的提高,拉伸应力增大,取向度升高,结晶度升高,但晶粒尺寸变化不大,薄膜雾度相当。  相似文献   

5.
本文研究了端羧基含量、特性黏度、拉伸倍数、热定型温度和二甘醇含量对双向拉伸PET薄膜耐湿热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端羧基含量越低、特性黏度越高,PET薄膜耐湿热性能越好;而拉伸倍数和热定型温度对PET断裂伸长率的影响均为先增大再减小,其主要影响PET的结晶度,结晶度越高,其耐湿热性能越好。二甘醇含量对PET薄膜的耐湿热性能影响较小。PET薄膜的耐湿热性能越好,在长期使用环境中具有更长的使用寿命。  相似文献   

6.
冯树铭 《聚酯工业》2011,24(2):58-61
<正>(一)双向拉伸PET薄膜生产工艺及设备2.3熔融挤出熔融挤出系统由挤出机、过滤器、计量泵、静态混合器和熔体管线等组成。本系统的作用是将预结晶和干燥的PET切片通过挤出机加热熔融并在挤出压力的推动下,将熔体均匀地输送到模头处铸片。  相似文献   

7.
双组份PE/PET同心皮芯型复合短纤维生产工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顾海云  许志 《合成纤维》1999,28(5):56-58
介绍了用纽马格双组份复合纺短纤生产线生产PE/PET的工艺,并对原料、纺丝温度、冷却条件、后拉伸倍数、卷曲、松弛定型等工艺条件进行了讨论.结果表明,选择合适的纺丝温度.冷却条件,后拉伸倍数在3.5左右,松弛定型温度105℃时,可生产出质量稳定的PE/PET同心皮芯型复合短纤维.  相似文献   

8.
介绍PET发泡和应用,特别是在液晶显示器上用作反射板的应用,它是集发泡、挤出复合和双向拉伸3项技术制造的新材料。通过对液晶反射板样品的热分析,表明芯层用聚酯是共混改性的,PET质量分数为85%左右。  相似文献   

9.
《合成纤维》2011,40(9):53-54
<正>2011年,投资化纤短纤维成了许多纺丝厂家的头号议程。这归功于2009年至2019年市场将以年均4%的预计速率增长,使得PET短纤到2019年可达1 900万t。三大新兴地区——中国、印度和东南亚地区将消耗大部分的短纤份额。由于低廉劳动力使得这三大地区也是短纤生产的主要地区。过去,他们向欧美出口大量的短纤,但目前预  相似文献   

10.
采用X射线大角衍射(WAXD)法测定不同拉伸工艺的双轴取向PET薄膜的结晶和取向。测定结果表明,PET薄膜的结晶度和取向度主要决定于薄膜的拉伸温度、热定型温度和拉伸速度,PET薄膜的结晶和取向直接影响到薄膜的性能。  相似文献   

11.
研究了PET连续聚合直接拉膜生产双向拉伸PET薄膜的工艺技术的特点、开口剂添加方式及回收料处置途径。介绍了高速制膜实现途径和宽幅制膜的制约因素,多功能高品质PET薄膜的实现手段。  相似文献   

12.
介绍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PET)/PET共聚聚萘二甲酸乙二酯(PET—co—PEN)共混物的成型加工特性,探讨利用加工PET的设备、两步法注射拉伸吹塑工艺,生产耐热和阻隔PET/PET-co-PEN共混物制品的可行性。结果表明,为了得到理想的制品外观和性能,需要对挤出螺杆、加工工艺参数、型坯设计和拉伸比进行改进。  相似文献   

13.
张艳  丁永红  俞强  刘文虎 《塑料工业》2012,40(11):107-110,117
在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树脂中加入无机微粉填充剂硫酸钡(BaSO4),利用流延拉伸法制备了PET反射膜;通过紫外可见光分光光度计、镜像光泽度计、示差扫描量热仪(DSC)等测试仪器研究了拉伸温度、拉伸倍率及拉伸速率对无机微粉PET反射膜的反射性能、光泽度及结晶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拉伸温度为90℃、拉伸倍率为4倍、拉伸速率为400 mm/min时,能获得高反射率、较好光泽度的反射膜;拉伸使得膜的玻璃转变温度升高,冷结晶峰减小且向低温方向移动,结晶度增加。  相似文献   

14.
PET瓶吹瓶流程是一个双向拉伸的过程,在此过程中,PET分子链呈双向延伸、取向和排列,从而增加了瓶壁的力学性能,提高了拉伸、抗冲击强度,并有很好的气密性。虽然拉伸有助于提高强度,但也不能过分拉伸,要控制好拉伸吹胀比:径向不要超过3.5~4.2,轴向不要超过2.8~3.1。瓶坯的壁厚不要超过4.5mm。  相似文献   

15.
模压法微孔发泡PET薄膜的性能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在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的玻璃化温度(Tg)和熔融温度(Tm)之间,采用模压法用AC发泡剂对PET薄膜进行微孔发泡加工,通过光学显微镜观察,微孔PET薄膜的泡孔直径小于100mm,示差扫描热分析(DSC)显示,PET结晶度和熔融温度无明显变化;拉伸力学测试表明,用模压法加工后的PET微孔薄膜材料其力学性能得到了改善。  相似文献   

16.
研究了PMMA/PET共混纤维的可纺性和拉伸性,并测定了拉伸丝的力学性能、取向和结晶结构。结果表明,PMMA的加入可以延迟PET的成形,减小纤维的取向,提高PMMA/PET卷绕丝的断裂伸长,从而提高纤维的后拉伸倍数,提高纤维的生产效率;PMMA的加入量在5%以下时,不影响纤维的可纺性;PMMA/PET共混纤维拉伸丝的强度和断裂伸长可达到常规PET纤维的要求;扫描电镜照片显示,PMMA以棒状形式分散在PET基体中,分散直径为1μm左右。  相似文献   

17.
在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树脂中加入无机微粉填充剂硫酸钡(BaSO4)和二氧化钛(TiO2),利用流延拉伸法制备PET反射膜;通过紫外可见光分光光度计等测试方法研究了拉伸倍率及填充剂含量对PET反射膜反射性能、孔隙率、光泽度及结晶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拉伸倍率为3倍、无机微粉填充剂质量分数为32%时,反射膜的反射性能最好且光泽度较好;加入无机微粉填充剂后反射膜的结晶温度升高、熔点降低。  相似文献   

18.
本发明涉及一种透湿型病毒阻隔聚四氟乙烯复合膜的制备方法,其步骤是:先将一条聚四氟乙烯双向拉伸微孔膜均匀地附着在一条织物型基带上,所述聚四氟乙烯双向拉伸微孔膜两侧边通过粘接胶条与所述织物型基带粘接固定;然后使用涂层机将透湿型聚氨酯或嵌段聚醚酯溶液连续均匀地涂覆在所述聚四氟乙烯微孔膜上,  相似文献   

19.
利用低温等离子体技术对PET织物在氧气下经等离子处理后生成过氧化物,然后接枝丙烯酸进行研究。通过改变低温等离子体各种处理条件来研究其接枝后织物的吸水性、润湿性等性能变化。随着放电功率的增加、放电时间的延长,PET织物的吸液高度呈现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随着放电功率的增加,PET织物与去离子水接触角呈现先减小后增大的趋势;随着等离子体放电时间的增加,PET织物与去离子水的接触角迅速减小,然后趋于稳定。经过处理后试样的吸湿率、吸液高度和回潮率均随接枝率的增加而增加,染色性能提高。  相似文献   

20.
对包装用双向拉伸PET薄膜的厚度均匀性、机械性能、光学性能、表面性能、热性能及阻隔性能等的品质控制及其性能检测等问题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