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茅伯铭 《四川烹饪》2006,(11):12-13
上海人不太爱吃辣,当地菜也大多偏甜.而且好像做什么菜都要放点糖,就是上海菜当中的辣味调料“八宝辣酱”也偏甜。可这几年,辣味菜品在上海有上升的趋势,麻辣烫、水煮肉片、辣子鸡、麻辣小龙虾这类菜,在各餐馆都能见到。红汤、红菜,辣味冲天,吃得一些上海人口干舌燥内火生。这些辣菜“红”了一条街,富了若干店,也的确给上海菜带来了不小影响。  相似文献   

2.
年糕在我国南北都有,它本是过年必备的供品,后来却演变成了应节的时令糕点.北方年糕多用黏黍制成,有百果年糕、夹馅年糕、水晶年糕、红枣年糕、红白年糕、条头年糕、元宝年糕、顺风年糕等品种,它们大多沿袭了宫廷点心的制法,吃时以蒸、炸为主.在南方地区,则以江浙一带的水磨年糕最美,江南水稻一年两熟,早稻质地坚硬,耐吃充饥;晚稻质地软滑,故用来磨粉制糕再好不过了.水磨年糕滑腻糯软,吃的时候却可以随心所欲,蒸炸炒煮皆宜,酸甜咸辣随调.  相似文献   

3.
演义者,在事实基础上加以文学艺术发挥也。所以《三国演义》把勤勤恳恳的参谋长诸葛亮写成有妖气的军师,《隋唐演义》里的李元霸成了手舞八百斤大铁锤的奇人。至于事实如何,似乎已不再重要厂。  相似文献   

4.
吃西餐,少不了要喝汤。西方人喝汤时无声,否则便是失礼。尤其是处事严谨、生活规矩的德国人,总是将汤匙正对着嘴送汤,再闭唇下咽。有人与某德国教授交往多年,曾向他解释过缘何中国人喝汤有声。教授听后不置可否,似认同,又有所保留。我读过美藉华裔作家农妇的一篇谈喝汤的文章,她说在一次国际性宴会上,两位中国科学家唏哩呼噜地喝着碗里的汤,当主人流露出不悦神情时,他们反而咂得更响。更有趣的是,当时他们身边两位作为陪客的洋教授也放肆起来,学着他们喝汤的样子以示支持。农妇认为,入境须随俗。要知西方人吃东西时,一般都不会发出太大的声…  相似文献   

5.
老饕 《四川烹饪》2011,(1):64-65
蚝油牛肉为粤菜之名菜,牛肉因与蚝油配伍而魅力大增——牛肉的鲜与蚝油的鲜相互交融后,竟生出非同一般的鲜味来。蚝是什么?它大名叫牡蛎,属软体动物双壳类。双壳类通常双爿大小相同,蚝却下壳(固着在礁石上)大于上壳。壳灰白而凹凸不平,其貌不扬,肉却青白如玉。我国沿海各省皆产蚝,大连人称海蛎子,福建人叫蚵,广东人叫蚝。  相似文献   

6.
一位外国游客到我国西南某地旅游,偶然跨入一餐馆进餐,忽闻壁板呯呯作响,其声清脆,密集如联珠炮。向人打听,才知道隔壁食客正在吃该馆的招牌菜“糖醋排骨”,边吃边把骨头喷吐出去──吐在壁板上发出呯呯的声音。店主人认为这是大家在为他捧场,反倒觉得脸上有光,心头高兴。这件事是梁实秋在《吃相》一文中所讲的故事,距今久矣。但现在读到此文,仍为这种不文明的行为所惊骇。这类食客如是武侠小说中的侠客,有一身好气功,怕是会把那些骨头当作武器,一运气,从嘴里“噗、噗”飞出,可能不比飞镖逊色吧!类似不雅的吃相我是看到过的…  相似文献   

7.
读过一篇文章———说某人坐车经过某饮食一条街,看到一家饭店门口贴着张大红的字条,上曰“北大菜”,顿觉此饭店的老板创意新奇,因为人家把一所著名学府跟操刀的后厨有机结合在一起后,凭空增添了汤汤水水的文化底蕴,这难免不让人见菜名而浮想联翩。后来风卷字条,竟露出上面的一个字:“东”,却原来,那上面写的是“东北大菜”呀!作者说自己的情绪顿时“低落到了极点”。我相信很多东北人读到这里,情绪也会“低落到极点”。被人拿来说事儿,心里终归不对劲。但转念一想,如果字条上露出“川菜大全”、“山东大菜”或者“潮州海鲜”之类,作者也许…  相似文献   

8.
到了腊月二十八,家家户户打糍粑.在我的家乡湖北,糍粑是饭桌上最具年味的一道小吃了,而乡亲们过年之前各自在家里打糍粑,也就成了一种习俗.在过年的前几天,每家每户都要将碾过的糯米取出来筛一筛,以去除稗子等杂质,然后放盆里浸泡两天,取出来入甑蒸熟.把蒸出来的糯米倒入碓舂,几个人轮流换班地用木杵捣成泥.  相似文献   

9.
骨头大都是很硬的,人岂能轻易咬得动咽得下?然而云南撒尼人(彝族的一个支系)却有这种能耐。不过他们也不是直接啃咬,骨头是经过加工的,叫“骨头生”。他们先用斧子把大骨砍成小块。然后用厚砍刀剁成粒,再用一般砍刀剁成细末,最后用菜刀剁得更细。为何不用机器去磨呢?他们说那样保持不了骨头的自然鲜味和营养。骨头末和盐拌匀,放进坛内腌渍。如果嫌味道还不够,还可以拌上春细的干辣椒粉。  相似文献   

10.
川北农家“肉煎饼”撕开尘封的记忆,知青生活的点点滴滴又涌上了心头,尤其是那年去农村插队的第一个晚上在农民家里吃饭的情景,更是在我脑海中反复再现,那大碗的高粱白酒伴着大块的腊肉煎饼,叫人好不舒·C好不畅快。那是一个盛夏的傍晚,我们知青一行在带队干部和大队支书的引领下,借着腰腿的月光,踩着崎岖的山路,忍着腹中的饥饿,步履维艰地行进着。当到达生产队长的家门时,个个已是气喘吁吁,大汗淋漓了。片刻,主妇便端着两只我以为装的是茶水的碗上来,一个劲地招呼大伙儿快喝。口干舌躁的我们当时已顾不上什么宾主之礼仪,捧…  相似文献   

11.
卢飞 《四川烹饪》2004,(12):42-42
银装纸包菜,是用铝箔纸包裹码味上浆后的原料做出来的菜品。  相似文献   

12.
新世纪开始,重庆火锅业人气陡升。每当夜晚来临,大排档火锅城人丁兴旺,“三拖一”荤菜三元素菜一元廉价拉客,“××火锅批发城”的招牌大行其道。光顾者多为工薪族,他们吃热闹,吃气氛,吃过瘾。大声吼叫、猜拳,赤膊上阵,大有一种气吞山河的气派,真可谓“河西大汉弹铜琵琶,歌大江东去。”然而,也有白领人士西装革履,手里捧着花束,臂中挽着佳丽,进入宁静华美的雅间,以轻柔的声音叫道:“老板,来一炉鸳鸯火锅”他们吃的是幽静的环境,高雅的情调,恰如是“二八佳人拍象牙笏板,唱杨柳岸晓风残月。”上个世纪三四十年代,…  相似文献   

13.
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在读过的有鱼入句的诗词中,我独爱张志和《渔歌子》里的这一句.当然,喜欢这首词并能牢记着,是因为自己平日喜欢吃鳜鱼.年少时,生产队的鱼塘里养了草鱼、鲤鱼、罗非鱼等.不过我们平常是吃不到鱼的,只有等到开塘的日子,每家每户才能分到十几斤活鱼.所以那时我偶尔才能吃到鳜鱼,其鲜嫩的口感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记得我第一次吃鳜鱼是在8岁那年.那天,母亲叫我去割猪草,结果我的左手大拇指被镰刀划开了一道口.傍晚,父亲回来时手里提着一条鱼,他说是在邻村一位老渔翁那里买来的桂花鱼,正好烧给我吃以疗伤口.  相似文献   

14.
<正>听过这么一个故事:几个土匪绑了个商人,让他叫家人拿银两来赎。商人说自己家里很穷,根本没钱。土匪中有个脑子灵活的,便煮了条鱼给商人吃,然后在一旁偷偷观察。见商人筷子直奔鱼头,当下便断定,明明是个有钱的主嘛,哪有穷人爱吃鱼头的。商人叹服,只得听命——这正所谓穷人吃肉富人吃味。  相似文献   

15.
老爸和老妈赋闲在家,两人以前上班时就喜欢争强好胜,所以现在天天呆在一起,斗嘴也就成了他们每日的“必修课”。  相似文献   

16.
自从满汉全席由中央电视台播出后,勾起了我浓厚的兴趣.于是翻阅了大量的资料和书籍,以对满汉全席做深一步的认识.现在餐饮市场上创新菜特别多,传统老菜倒是渐渐少了.但是,我们在创新的同时也不能忘记传统的东西.我在这里抱着抛砖引玉的想法提笔写出来,供交流.  相似文献   

17.
宣汉县在四川达州境内,当地的特色美食主要有:东门豆干、麻辣鸡和鲶鱼豆花。东门豆干为小块状,颜色黑褐,吃口软香,它不仅是餐桌上的美食,也是馈赠好友的佳品。麻辣鸡在川内有很多种,但宣汉麻辣鸡与川内其他地方麻辣鸡又有所不同——口味上先麻后辣、麻重于辣,因此尝后总能给你不一样的感受。而鲶鱼豆花,却是制法特别的美食。这鲶鱼豆花不是将鲶鱼与豆花来一番简单组合,而是将鲶鱼净肉打成糁,制成“鱼豆花”。  相似文献   

18.
闽粤赣边区地处亚热带,四季分明,水源充足,无霜期长,是典型的稻作文化区.生活在这里的客家人,以稻米为主粮.客家人制作的各种米饭中,乡土气息最浓的当属草袋饭.草袋饭也叫炻饭、席袋饭、草包饭,是用席草编成细密的袋状饭包,装米后扎紧口,入锅煮熟而成.它是劳苦大众发明的一种快餐,以前客家乡民出门干活,由于没有饭盒,只好就地取材,用席草袋盛米做饭.草袋采用生长于山野的席草,用古老的手艺编织而成,做工精细、造型独特.席草又叫灯心草,是一种多年生沼泽簇生草本植物,地下根状茎横走,其纤维长、坚韧有弹性,在客家地区的山塘、沼泽等地随处可见.以前的闽粤赣客家地区,交通不便,山连山,山迭山,山路弯弯,往往走上半天也看不到一家客栈.粮食、土特产要跋山涉水地挑到城镇去卖,挑夫出远门,担子里一般都备有一口锅、草袋和干菜,饿了时,抓几把米塞入草袋,在清澈的溪涧里淘洗干净后,扎紧口丢入沸水锅猛火焖煮,至饭袋饱满时揭开锅盖,顿时香飘四溢.提起饭袋沥水后解开绳子,往竹碗里一挤,啵的一声,一股清香扑鼻而来.热腾腾的米饭就着萝卜干、腌菜干吃,香喷喷的.  相似文献   

19.
温吉特 《四川烹饪》2007,(11):74-75
"弁当"一词,来源于日语ben-tou,就是"盒饭"的意思。现在更多的已经简化译成了Bento。日本最早的盒饭午餐记录可以追溯到公元5世纪前后。那时的日本人在外出打猎捕鱼、务农打仗时,都随身携带着一些食物,最典型的便是干米饭,或者干吃,或者用冷、热水冲泡以后食用,还可以握成饭团直接食用。  相似文献   

20.
象湖乡地处闽中漳平市,与安溪、永春、大田接壤,这里山清水秀,民风淳朴.在一桌热气腾腾的乡宴上,我遇到了乡土小吃碱仔糕,夹起那米黄色的半透明糕体,颤巍巍的,让人好生眼熟,不过糕体里那若隐若现的绿葱花和焦黄的葱头油,却是闽南碱仔糕所没有的.在此次乡宴上,我对桌上的土鸭、土鸡、溪鱼、山笋之类的吃过后都没什么印象了,唯有对那道碱仔糕印象深刻.其实,这道小吃的芳名并不是碱仔糕,而是叫米浆锞,全名叫葱油米浆锞,因为主料当中掺了葱花和葱头油,故口味就和碱仔糕不太一样了.米浆馃的糕体被切成几层,举筷夹起一片来,蘸着咸鲜酱料而食,口感滑顺,滋味上佳.在隔天的早餐时,我再次吃到了米浆馃.和着稀粥,我连吃数片后,算是大饱了这小吃的口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