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计算机与网络》2009,(15):13-13
误区1:多次格式化硬盘会减短硬盘寿命 简单地说,格式化硬盘是绝对不会减短硬盘的使用寿命的。用户的普遍观点是,格式化硬盘会导致硬盘使用寿命的降低。其实不然,格式化硬盘不是导致硬盘受损的原因。格式化硬盘的时候,只是对硬盘进行读写,而读写过程中,磁头和硬盘磁碟是没有接触的,因此不存在破坏磁碟的可能。  相似文献   

2.
笔者的电脑有一个4.3G的硬盘,因为感觉不够用,就买了一个QT20G的新硬盘。新硬盘买回来之后就和老硬盘安装在同一个硬盘托架上。因为新硬盘速度快,就将老硬盘的数据线和电源线都拔掉,安装在新硬盘上,又安装了Windows ME,进行硬盘表面测试,一切正常。 然后就把老硬盘的跳线改成SLAVE,连上数据线和电源线,重新开机,看着也是一切正常。于是开始从老硬盘向新硬盘拷贝一些文件。没想到,运行了大约30分钟后,只听见老硬盘“卡”的一声响,就死机了。重新启动之后,开始也是一切正常,可是过了二三十分钟后,老毛病又出现。把老硬…  相似文献   

3.
由于种种原因,国内硬盘市场出现了国外品牌硬盘大量缺货、价格上扬不定,而国产硬盘供货充足、交易活跃、价格稳定的“两极”现象。近日有消息称,长城硬盘增长稳定,缓和了近期硬盘市场的紧张局面,满足了国内计算机用户的需要。国产硬盘已渐成硬盘市场的中流砥柱。   据行家分析,对海关打私以及硬盘元件大量缺货是国外品牌硬盘价格上扬的主要原因。深圳海关的严防死守卡断了许多不法分子经营国外品牌硬盘的“进货”渠道;而近期硬盘元件缺货直接制约了各厂商的硬盘产量,许多国外品牌硬盘在国内市场出现缺货断货。市场规律发生作用,…  相似文献   

4.
罗彬 《微型计算机》2005,(18):136-136
硬盘是电脑机箱中的发热大户,只做好了CPU、显卡和芯片组的散热还不够,硬盘也需要散热。笔者原先给硬盘加装了一个专用硬盘风扇,可是没运行到一个星期,硬盘就给“震”出了坏道,专用硬盘风扇对脆弱的硬盘伤害还是太大。因此要用更好的方式给硬盘散热,这种散热方式最好不接触到硬盘,以免产生震动。  相似文献   

5.
李柏林 《微型计算机》2006,(19):143-143
近日笔者的朋友抱怨说,自己的电脑突然不能启动了。笔者检查这台电脑时发现,开机时硬盘和电源指示灯长亮,于是怀疑硬盘在作怪。拔掉硬盘电源后开机成功,果然问题出在硬盘上。接着更换了硬盘的电源线和数据线,依然无效。笔者仔细观察这块硬盘时发现,硬盘上赫然写着“Refurbisbed”,这是一块官方维修过的硬盘!原来笔者的朋友在购买电脑时,接受了经销商推荐的这种硬盘,比普通硬盘便宜了80元钱。后来想去更换硬盘,发现经销商早已溜之大吉了。笔者郑重提醒大家,不要购买带“Refurbished”或“Recertify”之类字样的返修硬盘,以便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相似文献   

6.
硬盘是一个极易出问题的部件,而我们的大量数据又都存放在硬盘里,为了有效地保存硬盘中的数据,除了对硬盘中的数据进行备份外,还要学会在硬盘出现故障时如何挽救硬盘,或者把损失降到最小值。1.系统不承认硬盘这种故障大都出现在连接电缆或ide口端口上,也有可能是跳线的问题。此类故障比较常见,即找不到硬盘,使用CMOS中的自动监测功能也无法发现硬盘的存在。可通过重新插拔硬盘电缆或者改换ide口及电缆等进行替换试验。如果新接上的硬盘仍不承认,还有一个常见的原因就是硬盘上的跳线设置问题,如果硬盘接在ide的主盘位置,则硬…  相似文献   

7.
不少计算机报刊都对硬盘的加锁有论述。为了防止非法用户用带毒软盘侵犯硬盘,损坏硬盘的数据村硬盘加锁不失是~种保护硬盘的好办法。因为我国的大部分微机,都不同程度地存在着“一机多人用”的情况,如果用户想临时锁住硬盘保护自己在硬盘上的数据,防止非法用户用带毒软盘对硬盘操作,那么对硬盘加锁的确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笔者根据自己的经验,编写了一个短小精悍、易于操作的对硬盘加锁的程序。l/O端口21H是一个中断屏蔽寄存器,位5是硬盘中断屏蔽位。本程序通过对硬盘中断的屏蔽,实现对硬盘的加锁。若输入正确的口令,即可对…  相似文献   

8.
高志 《微型计算机》2004,(16):106-107
硬盘诚可贵,数据价更高,密切监测硬盘的“健康状况”,可以在硬盘发生故障前采取有效措施保证数据的安全,本文主要探讨如何检测硬盘的物理损伤,为正确修复硬盘提供有效信息。  相似文献   

9.
考拉 《微型计算机》2008,(7):131-131
作为主要配件之一,硬盘的价格波动较大。硬盘价格在经历了2007年第三季度的迅猛上涨之后,从2007年底开始,硬盘(特别是大容量硬盘)的价格逐步回落。价格上涨的主要原因是国家打击水货硬盘的力度加大,而当时又恰逢装机高峰,经销商人为地抬高硬盘价格,导致硬盘价格虚高。[编者按]  相似文献   

10.
每个用户的硬盘中都存放着大量的有用数据,而硬盘又是一个易出毛病的部件。为了有效的保存硬盘中的数据,除了有效的保存硬盘中的数据,备份工作以外,还要学会在硬盘出现故障时如何救活硬盘,或者提取其中的有用数据,把损失降到最小程度。  相似文献   

11.
硬盘在工作时所产生的高温一直是影响硬盘寿命的杀手之一,特别是在硬盘进火7200RPM高速时代以来,硬盘的温度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为此,许多给硬盘准备的散热技术也开始进入实战阶段。对于每一个希望硬盘能够长寿的朋友来说,能够及时、准确地掌握硬盘温度都是很有必要的。基于这个方面的需求,硬盘温度监测软件应运而生了,这里笔者就向大家介绍一款颇有名气的硬盘温度检测软件——DTemP。  相似文献   

12.
Pany 《微型计算机》2006,(16):150-150
眼见硬盘卖得越来越便宜,笔者有了升级硬盘的冲动。可是购买新硬盘,笔者担心买到返修货;购买一手硬盘,又怕它已经工作太久,时日无多。幸好最近发现了一款名为HDDlifc的软件,不但可以检测硬盘工作状态,还能告诉你硬盘已经使用过的时间。  相似文献   

13.
大多数笔记本电脑的硬盘都是被一个起定位,保护、屏蔽作用的金属架包裹着固定在机内,位于机身背面一块盖板的下面或抽屉式的硬盘仓中,某些型号则是在键盘下面。将螺丝或扣件打开,就可以露出硬盘及其金属架,卸下金属架和固定硬盘的螺丝,就可以取出硬盘了。要将取出的硬盘连接到其它计算机上,可以用两种“兵器”;USB移动硬盘盒或笔记本硬盘转台式硬盘转接卡。  相似文献   

14.
董平 《电脑学习》1994,(2):40-42
微机硬盘在使用过程中,常常由于各种误操作或受病毒感染,造成硬盘数据丢失,自举失败,甚至从软盘启动后也无法进入硬盘。常见的解决办法是重新低级格式化硬盘。此法虽然简单有效,但会使存在硬盘上的数据全部丢失,给用户造成难以弥补的损失。针对这一问题,本文就硬盘的几种常见故障,如何采用非低级格式化方法解决作以介绍。1硬盘生引导扇区数据被破坏硬盘主引导扇区数据被破坏,当硬盘启动时,将出现“ErrorloadinsoPeradonsystem”,alnvaliclParatitiontable”等信息。用软盘启动后也不能进入硬盘,屏幕显示“InvaliddrivesPeclfi…  相似文献   

15.
随着大容量硬盘的逐渐普及,现在的硬盘价格可是越来越便宜了,笔者也忍不住诱惑购买了一块希捷的250GB硬盘。在将新硬盘拿回家之后,我却发现了一个问题,如何让新硬盘和老硬盘配合得“亲密无间”?  相似文献   

16.
葛杰 《电脑》2000,(1):28-28,27
现在硬盘的容量越来越大,价格却越来越低,主流硬盘的价格已逼近千元大关,这实在是令DIYer们欣喜的事。一些前两年攒机,硬盘已超负荷运作的用户,面对这种形势,自然会心中动火,咬紧牙关省出银子来再添一只大容量硬盘。新硬盘到手,不知你是马上动手将硬盘随意分区;还是先考虑一下如何分配硬盘比较合理?这对于新装机的用户来说,也存在同样的问题。不要以为给硬盘分区是很随便的事,分得好不好,还是有点讲究的。 硬盘除了容量、转速、接口等以外,还有一项容易被人忽视的指标,就是硬盘的碟片数。目前市面上的硬盘以双碟居多,…  相似文献   

17.
每个用户的硬盘中都存放着大量的有用数据,而硬盘又是一个易出毛病的部件;为了有效的保存硬盘中的数据,除了有效的保存硬盘中的数据,备份工作以外,还要学会在硬盘出现故障时如何救活硬盘,或者提取其中的有用数据,把损失降到最小程度。  相似文献   

18.
小A 《电脑自做》2007,(10):26-28
如何选择适合自己的硬盘 这个时候再谈如何选购硬盘,从基本参数说起恐怕有些老生常谈,笔者就根据自己对硬盘市场和硬盘产品的一些看法结合目前硬盘行业的形式进行一下简单的分析,浅谈如何选择适合自己的硬盘。[第一段]  相似文献   

19.
硬盘作为一种高科技产品,自IBM在1956年推出世界第一块硬盘至今,在不断地进化。1TB级别的台式机硬盘在2007年适时出现了,技术上同步进化后的西部数据也推出了相应的产品硬盘,但这次硬盘进化让人们看到了西部数据的不同之处,在硬盘里加入全新的环保概念。产品线覆盖了WD台式、企业级、消费性电子与外接式硬盘,  相似文献   

20.
陈忠民  KKK 《电脑自做》2004,(5):110-113
DIYer通常对电脑频率高低非常关注,却把硬盘的事儿忘了。硬盘不仅是电脑的主要存储设备,还是操作系统的载体,硬盘的速度对电脑性能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硬盘使用的好坏在一定程度上也反映了硬件爱好的技术水;住。有些朋友认为,只要买一块转速高的硬盘,速度就一定快,这是不对的。同样一块硬盘安装到同样配置的系统中,如果使用不当,硬盘的速度会有天壤之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