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虚拟现实技术与旧城居住区更新改造动态决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讨论了基于密集性、交互性 、沉浸性、清晰性和直观性特征的虚拟现实技术对旧城居住区更新改造动态决策的适应性,建立了基于虚拟现实技术的旧城居住区更新改造动态决策系统,研究了旧城居住区改造规划设计、环境保护改善、改造项目投资、改造综合效益、改造项目实施和改造公众参与等动态决策二级要素,提出了构建动态决策子系统的技术方法。 相似文献
2.
欧祥 《土木与环境工程学报》2003,25(2):9-13
重庆“下半城”旧城居住区却因地势较为陡峭狭窄,长期发展缓慢,呈现出土地使用效益低,建筑物及城市景现破旧而颓废,居民生活品质低落的现象。但是,随着城市的向外扩展,对下半城旧城居住区的改造自然而然成为城市进一步发展的战略重点。因此,拟就代表着重庆山城江城风貌的两江沿线下半城旧城居住区的再生进行一些探讨与思考。 相似文献
3.
全球化是这个时代城市发展的宏大主题,而区域规划构成了迈向国际大都市的空间技术手段的重要部分。然而,从当前的实际情况来看,让人不得不反思的是,在既定的结构性因素的制约之下区域规划在都市更新、旧城改造中所扮演的角色和它的技术理性的有效性限度。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中西方城市更新进程进行对比研究,分析中西方城市更新的差异,并借鉴西方的成功经验,探索中国的城市化道路. 相似文献
5.
6.
北京旧城社区建设深受现代主义规划思想影响,对于环境和文化的破坏等问题亟待解决。尽管近年来出现了一些局部更新的改造实践项目,但是依然问题重重。本文借鉴新城市主义和城市复兴理论,结合北京旧城社会、文化和生活方式等现实问题,研究北京四合院的建筑空间和形态的再生策略。旧城建筑在保持传统建筑文化和现代居住生活方式的条件下,允许有创新、符合当前文化和社会现状的新四合院建筑形态和空间的注入,这也是传统四合院文化在当代语境下的发展。方向上强调设计与社会生活和人文环境的结合。结合旧城实际,利用高密度、多样性、混合型等概念切实扩大了北京旧城四合院改造的内涵和外延,使旧城规划有了更大的包容性,同时对旧城可持续发展,构建节约型社会,延续传统文化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7.
2020年《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中首次提出实施城市更新行动的决定,为加快行动顺利推行,在中央、地方系列政策的指导下,多地陆续开展城市更新行动计划的编制工作,但目前有关城市更新行动计划的编制仍处于探索阶段,本文通过梳理城市更新背景,剖析城市更新行动面临的新形势,总结行动计划的内涵及其使命,再比较研究现有一线城市行动计划的编制逻辑,总结其经验与不足,进而提出全要素计划内容、全层级编制模式、全方位组织协调、全领域政策支持等编制策略,引导城市更新行动计划兼顾多元价值,促进计划的编制与实施。 相似文献
8.
王红梅 《徐州建筑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12(2):39-42
高职法律事务专业实习存在着形式主义严重、总体质量不高、训练实效差、操作不规范等问题,集中体现在专业的毕业综合实践上.浙江警官职业学院在法律事务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构建,实习基地和师资队伍建设,过程管理与测评制度以及教学方法等方面所作的探索,为高职院校同类专业提供了一些有益的思路. 相似文献
9.
王印策 《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10):144-146
戊戌政变中袁世凯的告密问题始终是学术界关注的焦点。学术界传统的说法是袁世凯八月初五日告密说。此外,还有两种说法:一是袁世凯告密并非在八月初五日返回天津之后,而是在见到谭嗣同后的八月初四日;二是袁世凯在八月初六日晚听到杨崇伊带来的政变消息,以为事情泄露,为保全自己,和盘托出围园劫后的密谋。反思袁世凯的人格缺失和道德失范使他成为历史上的反面人物。从袁世凯个人出发,进而思考学术界品评、褒贬历史人物的标准。 相似文献
10.
计划生育政策的提出有效地控制了我国的人口增长,改善了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但其产生的负面影响也逐渐加剧,迫使国家提出了开放"单独二孩"政策.从本国具体国情出发,综合考虑影响人口数量、结构的多方面因素,通过分别建立年龄别生育模型、优化阻滞增长模型、年龄别死亡率模型、Leslie矩阵模型,最终形成反映我国实际情况的具年龄结构的人口增长模型.研究在低生育水平下,实施计划生育调整政策对未来人口数量、结构及其对教育、劳动力供给与就业、养老等方面的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11.
通过分析北京城市历史形成、北京旧城改造与交通的现状、旧城改造的典型范例,提出了北京旧城区改造与交通发展的规划方向. 相似文献
12.
从1404年正式设卫开始至今,天津经历了600多年的发展历史,在这座城市集中体现了中西方文化的冲突和中国的近现代化.本文梳理了天津城市的发展历程,在此基础上结合以往研究,对天津城市发展阶段进行分期,探讨了天津城市规划的阶段划分. 相似文献
13.
宜居城市是新型城市建设的出发点与归宿,集中体现了城市居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历史地看,宜居城市的理念经历了从改善城市功能布局的功能宜居、解决“城市病”问题的发展宜居,到促进居民高品质生活的品质宜居的演变历程。当前,我国宜居城市建设仍然存在“宜居”理念落后、环境不美、服务不优、资源分配失衡的短板。基于“四生一体”模型,构建宜居城市建设机理,提出围绕宜“人”、宜“业”、宜“游”、宜“住”、宜“情”,着力转变城市发展理念,不断增强居民幸福感、安全感与归属感。 相似文献
14.
随着高等教育规模的扩大,非中心城区新建校区与公路沿线的人流、车流的矛盾日益突出,事故频发.通过广泛的问卷调查、专业教师走访和相关数据实测等形式,对天津110省道津静线第三高教区路段做典型分析,改变行人及非机动车环境,以期达到交通安全、交通和谐.探讨了减少交通事故的最佳方案,为非中心城区新校区交通组织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自贡井盐文化旅游起步较早,但发展缓慢,甚至有被其他地区超越和取代的危险。如何将旅游资源优势转化为产品优势,自贡井盐文化旅游再开发是关键。研究表明,自贡市应加快旅游资源优势向经济效益转化的步伐,合理规划井盐文化旅游核心景区和旅游线路,并将各种展示形式融入到井盐文化旅游的再开发中。 相似文献
16.
蒲蕊 《兰州工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0,17(4):83-86
古老的土地与火的崇拜,产生了祭祀社与火的风俗。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认识能力的提高,这项源于祭祀的活动,成为在中华民族新年闹春的传统节日中规模盛大、内容繁富的民间娱乐活动。着眼于甘肃省天祝县天堂乡科拉一带的社火,对其整体形态及表演中演唱的社火调加以梳理和描述。 相似文献
17.
回顾了历史上具有生态思想的城市规划理论与实践的发展,介绍了国内外近年来城市生态理论研究的情况,并指出应重视作为可持续发展思想体现的生态方法在城市规划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8.
杨庆 《昆明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2,27(2):59-63
曼尾村是一个典型的傣族传统村寨,其村寨文化的逐渐消失和恶劣的居佳及生活条件妨碍了当地社会经济的发展。本文以在保护傣传统文化的基础上,为其获得社会经济发展创造条件为目标,分析了曼尾村规划建设中保护与发展的主要内容,根据“保护传统形态,改善整体环境,增加新文化内容”的指导思想,提出曼尾村规划建设的对策和具体措施,并作出规划设计,建设后的曼尾村获得县级“生态文明示范村”的称号。 相似文献
19.
冯莉 《北京电子科技学院学报》2007,15(3):32-34
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是推进实施“新北京、新奥运“战略构想,推进首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指导思想和根本指针.为成功举办2008年北京奥运会创造条件,要求我们在城市管理工作中,必须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理清城市管理思路和工作重点,实现科学规划、科学建设、科学管理,从而为北京市实现首都城市所承载的各项功能奠定坚实基础. 相似文献
20.
刘英岩 《河南纺织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4,16(4):19-21
河南省传统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很大。本针对河南省传统产业的现状,阐述了传统产业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意义,指出了河南传统产业实现新型工业化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对策。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