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考虑由单一的制造商和零售商组成的闭环供应链,制造商不仅通过正向供应链销售新产品,还通过激励措施从消费者那里回收旧产品,且将动态回收过程、HJB阶段控制纳入到供应链中。除探讨不同情形下均衡决策外,还设计激励成本分担契约来促进废旧产品的回收。研究表明:集中决策较分散决策供应链系统利润更高,产品回收率更高,回收激励强度更高;产品的销售价格、批发价格、零售商收益、制造商收益与回收率呈正相关,回收激励强度与回收率呈负相关;激励成本分担契约下,制造商的回收强度、回收率达到集中决策的水平,有趣的是激励成本分担契约下,产品的批发价格、销售价格均略高于分散决策的水平,制造商的收益实现帕累托改进,零售商的收益只有在一定情形下才会实现帕累托改进,供应链系统的整体收益实现帕累托改进。此外,还探讨了激励成本分担情形下零售商不出现破产的条件。最后给出算例分析验证了相关结论。  相似文献   

2.
梁喜  刘莹 《工业工程》2022,(5):29-37
考虑由单个主导制造商和单个零售商组成的双渠道供应链,以及政府以社会福利最大化为目的对制造商履行的社会责任进行补贴决策,研究集中式和分散式决策下政府补贴比率和制造商谎报因子对供应链和社会福利的影响。研究发现,分散式决策中的企业社会责任努力水平和最大社会福利总是低于集中式决策;分散式决策中的最优政府补贴比率高于集中式决策;利用成本分担-收益共享的组合契约可以实现双渠道供应链的完美协调与帕累托改进。  相似文献   

3.
为了研究政府补贴、绿色供应链制造商及零售商的互惠利他偏好对双方定价策略、利润、产品绿色度及绿色供应链整体利润的影响,运用博弈理论结合数值仿真方法对4种决策情形下的绿色供应链成员最优策略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制造商或零售商单方面的互惠利他偏好均会降低自身利润,提高产品绿色度、对方利润及供应链整体利润,且当双方互惠利他程度相同时,零售商的互惠利他偏好更能有效提高产品绿色度;无论是制造商或零售商具有互惠利他偏好,政府增加补贴均会在一定程度上增强其互惠利他偏好对产品绿色度、对方利润及供应链整体利润的提升作用,但不同的是,当制造商具有互惠利他偏好时,政府增加补贴会在一定程度上加重其互惠利他偏好对其自身利润的损害作用,当零售商互惠利他时则不会出现这种情况。  相似文献   

4.
在竞争性的市场环境中引入消费者绿色偏好和参考价格效应,考虑这两种消费者行为特征如何交互作用于供应链上下游的绿色创新活动,进而影响绿色创新活动的绩效结果和利润分配。通过构建集中决策、分散决策和成本分担情境下的供应链绿色创新微分博弈模型,分别求得均衡条件下的供应链成员最优绿色创新努力水平与利润,并通过数值仿真结果进一步探讨消费者行为特征与供应链成员绿色创新努力水平之间的关系。研究表明,消费者偏好特征变化是激发供应链成员作出绿色创新努力的重要因素。制造商可以通过对供应商进行成本补贴来激发其绿色创新积极性,且当供应商边际利润与制造商边际利润的关系达到一定阈值,这种绿色创新成本补贴的激励效果更加显著,因而更有可能实现绿色创新基础上的供应链系统利润最优。  相似文献   

5.
朱琳  窦祥胜 《工业工程》2020,23(5):158-168
针对同为风险规避者的零售商与制造商组成的二级绿色供应链系统,基于政府对制造商进行生产成本补贴的政策环境,在零售商与制造商共同进行生态努力的假设下,分别就零售商领导下的博弈以及集中控制型决策下的2种不同的渠道结构,讨论了绿色产品的零售价格、批发价格以及绿色度的均衡结果。同时,进一步分析比较了在零售商占据主导地位的Stackelberg模型中,制造商成本补贴、消费价格补贴以及无政府补贴3种不同的政府策略下各因素均衡结果的变化。最后,通过数值仿真深入分析了政府补贴比例和零售商与制造商的风险规避程度的变动对各均衡结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在零售商主导模式下,制造商的风险规避程度对于各因素均衡影响相对更大。相较于其他策略,政府对绿色消费者实施价格补贴策略能够更好地提高产品绿色质量、降低产品价格、刺激绿色需求、提升社会效用。  相似文献   

6.
针对零售商公平中性和公平关切两种情形,分析了制造商主导的Stackelberg博弈下零售商公平关切对双渠道供应链合作广告决策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当制造商考虑零售商公平关切时,零售商广告投入水平与其公平关切程度正相关,且总是高于零售商公平中性下的广告投入水平;而制造商广告成本分担率随着零售商公平关切程度的增大先增大后减小。此外,对零售商公平关切程度以及广告投入水平对制造商网上直销渠道需求的影响比例对零售商、制造商和供应链系统利润的影响进行了数值仿真。  相似文献   

7.
考虑由一个制造商和线上线下两个零售商组成的绿色供应链系统,在两个零售商都面临市场需求不确定且与产品绿色度和推广努力水平相关的市场环境下,假设线下零售商进行推广努力,而线上零售商存在搭便车行为。由此,建立了制造商和两个零售商之间的博弈模型,探讨了分散决策、集中决策、收益共享与成本共担契约下的最优订货量、绿色度和推广努力水平,并对三种情形下的最优决策进行了比较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在分散决策情况下无法实现系统协调,通过引入收益共享与成本共担契约,当契约参数满足一定条件时,该契约模型不仅可以实现系统协调而且可以使系统成员达到帕累托改进。最后通过算例分析,探讨了相关系数对制造商和两零售商收益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在一个制造商和一个零售商组成的二级供应链中,探讨碳限额和供应链成员风险规避行为对系统成员决策的影响,最后通过数值算例进行验证。研究结果表明:碳限额交易政策下拥有主导权企业获利更多,调整碳交易价格可以有效协调供应链成员的利润;系统成员风险规避特性不利于制造商和零售商的联合碳减排,且对系统成员自身效用具有负效应;零售商分担减排成本行为能减弱制造商风险规避特性对其自身效用的负效应,却加重了自身风险规避特性对效用的损害;集中决策下的联合减排效果最佳,分散决策下供应链效益更优。  相似文献   

9.
针对低碳环境下由一个制造商和一个零售商构成的两级供应链,分别对有无参考效应情况下的制造商减排、零售商低碳宣传以及低碳供应链协调问题进行了研究。研究发现,集中决策下的减排和低碳宣传投入高于分散决策,且最优减排轨迹与初始减排量有关;无论有无参考效应,通过双边成本分担契约能够实现供应链的完全协调,且成本分担比例不因有无参考效应而改变;但在引入参考效应后,制造商的减排投入提升,而零售商的低碳宣传投入降低。最后,通过算例对相关参数的影响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0.
周辉 《工业工程》2022,(5):47-54
在决策者过高估计消费者对产品绿色度的敏感性以及过度精确估计产品需求的不确定性的情形下,研究决策者的过度自信对双渠道绿色供应链的产品绿色度决策、产品定价和供应链成员利润的影响。基于博弈理论,构建集中式决策下制造商和零售商同时过度自信、分散式决策下仅零售商过度自信和分散式决策下仅制造商过度自信3种情形下的双渠道供应链决策模型,通过优化求解和仿真分析得出结论。研究发现,零售商的过度自信导致产品绿色度、批发价、直销渠道零售价和制造商利润下降,而零售商利润与零售渠道价格的变化与零售渠道市场份额有关;制造商的过度自信导致产品绿色度、批发价、两种渠道零售价及制造商利润增大,而零售商利润随制造商过度自信水平先增后减。  相似文献   

11.
在制造商生产成本非线性下,运用博弈论分别建立了零售商不参与责任分担、零售商进行成本分担与努力分担三种模型,求解得到了三种模型的最优决策和最优利润。研究发现:在制造商生产规模不经济下,制造商和零售商均愿意合作进行社会责任分担,而且二者总是倾向于选择努力分担模式;在制造商生产规模经济下,当规模经济较明显且社会责任实施效率较高时,制造商和零售商均偏好于零售商进行成本分担,当规模经济不明显且社会责任实施效率较低时,零售商进行努力分担策略仍然优于成本分担策略;此外,无论制造商生产规模经济还是规模不经济,制造商和零售商总是倾向于承担社会责任。  相似文献   

12.
刘盈含  吴龙生 《工业工程》2014,17(5):118-123
考虑在销售期初对市场需求进行更新的单制造商和单零售商组成的易逝品两级供应链系统,在缺货情形下仅允许零售商一次订货,且制造商采取两阶段生产并与零售商共同分担缺货成本。分析了缺货成本共担水平对供应链的影响,并用算例对结果进行了验证。研究表明,缺货成本共担水平与零售商订货量成正相关关系,与零售商利润成反相关关系;通过引入期权契约,供应链得到帕累托改进。  相似文献   

13.
研究了由单一供应商和单一制造商构成的二级供应链在不同领导者情景下的绿色研发努力和绿色营销投入决策,以及通过成本分担契约激励供应链伙伴建立绿色创新的协调决策模型,并通过数值模拟进行验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某一企业的绿色创新单位成本系数过大会降低供应链所有成员的绿色投入,进一步引起产品总绿色度的下降;当消费者的绿色偏好较低时,即使绿色研发的单位投资成本系数较小,制造商也倾向于增加绿色营销投入;成本分摊合同虽然能够提高产品总绿色度,但是在制造商主导下可能降低制造商的绿色研发投入。  相似文献   

14.
杨磊  郑晨诗 《工业工程》2014,17(6):70-76
为研究供应链上下游企业间面临碳信息不对称风险时的最优谎报决策,运用Stackelberg博弈理论探讨制造商为主导的二级供应链博弈行为。结合碳排放交易机制下的新型利润模型,采用逆向求解法求解供应链参与者最优决策,并定性分析制造商和零售商的谎报行为以及谎报行为对供应链绩效的影响。研究表明,碳信息谎报与成本信息不对称情形具有明显差异。制造商不论是否谎报碳信息均能最大化自身利润,而零售商将低报碳排量信息。相比零售商不谎报情形,谎报反而能提高制造商与零售商利润,但此时供应链总利润仍低于供应链最优利润。制造商可通过收益共享契约协调供应链,且最优收益共享系数与谎报情形下零售商利润正相关。  相似文献   

15.
肖敏  张耀 《工业工程》2020,23(4):28-35
为了研究制造商产能约束下政府的环境税和回收补贴双重干预对制造商和零售商决策的影响,并为政府的干预政策提供建议,构建了由一个制造商和零售商组成的闭环供应链模型,并运用Stakelberg博弈和逆向归纳法对模型进行求解分析。结果发现,当政府向制造商征收的环境税达到特定水平时,能够使制造商充分履行环境责任,但会对制造商和供应链整体经济效益和回收量造成损失,而政府的回收补贴能够弥补这些损失;回收补贴的增加对新产品的生产和销售造成冲击;再制造产能系数的增加会对新产品的生产和销售产生有利影响,对再制品的生产和销售产生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16.
在考虑零售商促销努力竞争的基础上,研究促销努力成本信息对称和非对称两种情形下的供应链决策问题,并对如何在转移支付契约下促使零售商传递真实的促销努力成本信息进行分析。研究表明,零售商促销努力成本的信息价值会随着产品批发价格、制造商减排成本以及零售商竞争程度的增加呈下降趋势,随销售价格的增加呈上升趋势;且转移支付契约的引入可以促使零售商传递真实的促销努力成本信息,提高制造商以及供应链的利润。最后通过算例验证了转移支付契约的有效性,并对促销努力成本系数进行了灵敏度分析。  相似文献   

17.
邵必林  崔梦桦 《工业工程》2021,24(5):124-131
基于演化博弈的相关理论,在绿色供应链运营过程中考虑零售商公平关切行为,构建供应商、零售商与政府的演化博弈模型并进行稳定性分析,结合数值仿真动态研究政府干预成本、补贴与惩罚力度、供应商绿色成本、零售商公平关切系数的变化对供应链成员策略行为演化结果的影响,以期为实现三方利益平衡提供参考。结果表明,供应商绿色成本与零售商公平关切系数对绿色供应链构建的影响呈正相关;政府监管成本对绿色供应链构建的影响呈负相关;政府补贴与惩罚力度对绿色供应链构建的影响具有阶段差异性。  相似文献   

18.
在考虑零售商促销努力竞争的基础上,研究促销努力成本信息对称和非对称两种情形下的供应链决策问题,并对如何在转移支付契约下促使零售商传递真实的促销努力成本信息进行分析。研究表明,零售商促销努力成本的信息价值会随着产品批发价格、制造商减排成本以及零售商竞争程度的增加呈下降趋势,随销售价格的增加呈上升趋势;且转移支付契约的引入可以促使零售商传递真实的促销努力成本信息,提高制造商以及供应链的利润。最后通过算例验证了转移支付契约的有效性,并对促销努力成本系数进行了灵敏度分析。  相似文献   

19.
为研究消费者绿色偏好和政府补贴的不同水平对供应链成员营销策略的影响问题,本文建立了仅包含一个制造商和一个零售商的营销策略选择模型,分别运用演化博弈理论和Matlab软件进行了理论分析和数值仿真。结果表明:只有当消费者绿色偏好以及政府补贴达到一定水平时才能有效促进制造商和零售商双方均采取绿色营销策略;当消费者绿色偏好或政府补贴处于较低水平时,零售商往往会通过搭便车的方式分享制造商绿色营销所带来的收益;随着制造商和零售商采取绿色营销策略所需投入成本的上升,双方采取绿色营销策略所需消费者绿色偏好水平也会上升,随着市场上消费者绿色偏好水平的上升,双方采取绿色营销策略所需政府补贴将会下降。  相似文献   

20.
为了研究碳限额及交易下考虑低碳补贴和零售商低碳宣传的双渠道供应链联合减排策略问题,构建由一个制造商和一个零售商组成双渠道供应链,分别建立碳减排补贴与低碳宣传的双渠道供应链集中式决策模型以及无碳减排补贴且无低碳宣传成本分摊、有碳减排补贴但无低碳宣传成本分摊、碳减排补贴且低碳宣传成本分摊的双渠道供应链分散式决策模型,分析其最优决策,并指出政府碳减排补贴、碳减排成本和低碳宣传成本分摊能够实现双渠道供应链协调。研究结果表明,在碳限额及交易下,最优碳减排率、最优低碳宣传水平和双渠道供应链利润与政府补贴比例、低碳偏好对需求的影响系数、低碳宣传对线上消费者需求的影响系数、低碳宣传对线下消费者需求的影响系数都成正向变化关系;最优碳减排率、最优低碳宣传水平和双渠道供应链利润与低碳宣传成本系数、最优碳减排成本系数成反向变化关系;最优碳减排率与碳排放交易价格成正向变化关系,而最优低碳宣传水平、双渠道供应链利润与碳排放交易价格成反向变化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