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光催化技术在处理有机污染物领域是一种资源节约、环境友好、极具应用前景的新型绿色环保技术。二氧化钛作为一种典型的半导体光催化剂,因具有光活性好、稳定性好、对人体无毒害、成本低廉、反应条件温和且无二次污染等特点而深受人们的青睐。然而它的宽带隙和较高的光生电子-空穴对复合率限制了它的大规模应用,这都是需要解决的技术难题。讲解了二氧化钛的催化机理,分析了传统二氧化钛的局限性,针对这些缺点介绍了提高二氧化钛催化活性的改性方法及原理,如离子掺杂、表面沉积贵金属、表面光敏化、半导体复合、负载等方法。讨论了二氧化钛光催化剂未来的研究和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2.
改性二氧化钛光催化剂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硕  高柏  陈泽堂 《浙江化工》2007,38(7):16-19,2
综述了近年来对TiO2光催化剂改性的研究,主要包括:贵金属淀积、金属离子掺杂、表面光敏化、半导体复合和光电催化等技术,并分析改性后的反应机理。最后,展望了提高TiO2光催化剂催化活性的研究进展的前景。  相似文献   

3.
以苯酚为降解基质,针对TiO2光降解反应前后的吸附特性进行了对比研究,发现光照阶段TiO2颗粒对有机物的吸附特性不同于暗反应阶段,这一结果证明以暗反应阶段吸附模型建立有机物光催化降解动力学方程的假定存在缺陷,在试验的基础上提出了光降解进程中的吸附拟合方程。  相似文献   

4.
纤维素不仅来源广泛、廉价,且具有独特的结构和优良性能,是吸附、保温阻热、电磁装备等材料的理想基体.本文主要介绍了纤维素的改性方法及改性纤维素对污水中染料、重金属离子的吸附性能研究进展,并对改性纤维素复合材料的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5.
光催化技术作为最具有发展前景的高级氧化技术,具有不需要高温反应条件和可以太阳能驱动的优点。综述了光催化技术的发展,二氧化钛的优势和缺陷,二氧化钛/多孔吸附材料的合成方法和几种广泛用于负载二氧化钛的吸附材料。  相似文献   

6.
二氧化钛(TiO2)具有比表面积大、孔隙结构丰富、性质稳定、制造成本低且无毒等特点,可作为吸附剂和光催化剂用于吸附处理含重金属、有机染料等污染物的废水。本工作通过对Ti O2吸附废水中常见有机染料影响因素进行综合分析,综述了不同影响因素对吸附效果的影响,并讨论了复合改性、掺杂改性以及有机溶液改性等方式对TiO2吸附染料性能的影响,文献表明通过改性手段可丰富TiO2的孔隙结构,提高TiO2基吸附材料的比表面积,增加其表面的活性位点,进而改善其吸附性能。吸附动力学和热力学数据分析表明,TiO2吸附废水中有机染料过程中动力学主要遵循准二级动力学模型,热力学符合Langmuir模型单分子层吸附或Freundlich模型。其吸附机理主要包括静电吸引、n-π堆积相互作用、氢键等。TiO2体系作为吸附剂吸附处理废水中的染料分子,具有高效、环保、绿色经济的优势,可在今后的废水处理领域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可以作为一种具备广阔应用前景的绿色材料而展开研究。  相似文献   

7.
纳米二氧化钛有机化改性工艺研究   总被引:40,自引:4,他引:40  
研究并筛选了最佳表面改性剂。对以月桂酸钠作改性剂进行了改性机理的探讨和工艺条件的研究,并对有机化纳米二氧化钛作了红外光谱(IR)和透射电镜(TEM)测试。  相似文献   

8.
尹诗衡  雷淑梅  匡同春 《广东化工》2007,34(5):37-39,31
采用掺杂金属离子或非金属离子可增强TiO2光催化材料可见光响应能力.金属离子掺杂往往牺牲其紫外光区催化能力,而采用非金属掺杂不仅能够增强其可见光响应能力,且保持紫外区光催化活性,非金属离子掺杂将是TiO2光催化改性的重要方法.综述了近年来采用非金属离子掺杂改性TiO2光催化剂的最新研究.  相似文献   

9.
碳材料由于高比表面积、大孔容、丰富的孔结构和可调表面化学性质,成为目前最重要的吸附材料之一。但碳材料对部分有机物质或金属离子的吸附效果不佳,需要对其进行表面改性,来提高其吸附性能。本文针对碳材料的化学改性方法进行全面阐述,分析其改性原理和效果,为不同吸附目的的碳材料的制备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壳聚糖对金属离子吸附性能改性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壳聚糖以其优良的理化性质和吸附特性在工业废水处理中已得到广泛的应用.目前对壳聚糖进行化学改性已经成为壳聚糖开发研究的热点.本文结合国内外研究成果对壳聚糖吸附金属离子性能的改性进行了评述和展望.  相似文献   

11.
氮掺杂改性二氧化钛光催化剂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综述了近年来国内外利用氮掺杂改性二氧化钛的光催化剂性能、提高可见光的利用效率的最新研究进展;分析和讨论了氮掺杂二氧化钛的制备方法、理论计算和结构模型、掺杂机理等;总结了氮掺杂改性二氧化钛存在的问题,同时讨论了今后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2.
提纯硅藻土表面纳米二氧化钛负载改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了用水解沉淀法在提纯硅藻土表面负载纳米二氧化钛的改性技术,使用扫描电镜(SEM)、电子能谱仪(EDX)和X射线衍射仪(XRD)等测试手段对合成材料进行了表征,通过对罗丹明B溶液的降解脱色实验,对合成样品进行了光催化性能测试。测试与分析表明:提纯硅藻土二氧化硅质量分数达到90%以上,是一种良好的载体材料;负载在提纯硅藻土表面的二氧化钛晶型为锐钛型,晶粒平均尺寸为10 nm,在提纯硅藻土表面形成了均匀致密的包膜;所制备的复合材料具有较强的光降解性,其对罗丹明B的脱色率明显高于德国Degussa公司生产的纳米二氧化钛(P25)。  相似文献   

13.
钛白的吸附和有机化改性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3  
本通过十二烷基磺酸钠(SDS)和带有反应性基团的新型阳离子表面活性剂(CDMAAB)在TiO2/水界面上吸附,研究了有机化钛白的制备,测定了样品的吸附等温线、比表面、接触角及在液体石蜡中的粘度等物化性能,还研究了钛白的表面改性对天然橡胶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上述表面改性方法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4.
欧阳平  杜杰  张贤明  陈凌  李宇涵 《应用化工》2021,(2):522-525,531
吸附法是目前处理环境问题的有效途径,利用吸附材料吸附环境中的有害物质,可使环境问题得到明显改善.随着吸附材料日趋广泛的应用,对其改性方法研究已成为重要课题.重点对5种常见吸附材料进行了介绍,如粉煤灰、硅胶、氧化铝等.阐述了它们独有的结构性质,综述了这5类吸附材料目前常用的改性方法及在相关领域中的应用,并简述了各自的改性...  相似文献   

15.
吸附法是目前处理环境问题的有效途径,利用吸附材料吸附环境中的有害物质,可使环境问题得到明显改善。随着吸附材料日趋广泛的应用,对其改性方法研究已成为重要课题。重点对5种常见吸附材料进行了介绍,如粉煤灰、硅胶、氧化铝等。阐述了它们独有的结构性质,综述了这5类吸附材料目前常用的改性方法及在相关领域中的应用,并简述了各自的改性机理,最后指出了目前改性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并对其未来的研究方向进行前景展望。  相似文献   

16.
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了3种改性二氧化钛光催化剂,考察了停留时间、正丙硫醇初始浓度、相对湿度等因素对改性二氧化钛光催化降解正丙硫醇的影响,比较了3种改性二氧化钛光催化降解正丙硫醇的效果。结果表明,3种改性二氧化钛光催化降解正丙硫醇的效果依次为:Fe~(3+)改性Zn~(2+)改性ZnO改性;在停留时间为5.0~6.0s、相对湿度为50%时,Fe~(3+)改性二氧化钛对正丙硫醇的降解率达到70%以上,且正丙硫醇初始浓度越低,降解效果越好。  相似文献   

17.
用水热法制得了掺杂改性的二氧化钛粉末,通过XRD测定了产物的晶型,研究了以自制产物对孔雀石绿紫外光催化的降解过程.通过考察降解物的初始浓度、pH值、二氧化钛的用量和掺铁量对光催化降解速率的影响,研究改性二氧化钛光催化孔雀石绿的动力学行为;结果显示:孔雀石绿溶液初始浓度为2 mg/L(pH =9)、二氧化钛用量为1.6 g/L和其掺铁量为8%(摩尔分数)、室温下紫外光照(λ=365 nm)反应4h,孔雀石绿的降解率D%(80.11%)和表观反应速率常数k达到最大值0.3196 h-1.降解反应相符于L-H动力学方程,光催化过程为拟一级反应.  相似文献   

18.
纤维素是生物质资源最典型的代表,诸多科研者将纤维素的改性及其在吸附中的应用作为一大研究重点。文章首先介绍通过机械粉碎法、高温蒸煮法、低温破碎法、蒸汽爆破法、微波/辐射法、酸法、碱法、生物法对天然纤维素进行预处理,然后介绍了纤维素的改性方法,主要有:氧化改性、酯化改性、醚化改性和接枝改性。氧化改性可引入醛基、酮基、羧基、烯醇基,酯化改性可引入羧基,接枝改性可引入氨基、酰胺、磺酸基等官能团。为提高纤维素的吸附性能,可根据纤维素的结构和吸附物质要求,对纤维素选用适当的预处理方法和改性方法。  相似文献   

19.
采用浸渍法制备了铁-钐-镱-二氧化钛改性光催化剂,以苯酚为目标降解物,讨论了影响光催化剂性能的因素和提高光催化剂性能的方法。通过FE-SEM、XRD、UV-Vis等表征手段初步探讨了共掺杂提高二氧化钛光催化活性的机理。实验结果表明:常温、常压下,质量浓度为20 mg/L的苯酚废水(pH=7),当催化剂加入量为 2.5 g/L、焙烧温度为550 ℃、金属(铁、钐、镱)掺杂量各为0.5%(质量分数)时,经4 h紫外光照其对苯酚的去除率可达90%以上。改性后的二氧化钛光催化剂在可见光下也能够显示出很好的活性。  相似文献   

20.
纳米二氧化钛改性聚氨酯乳液性能初探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主要讨论了纳米二氧化钛对聚氨酯乳液的改性。首先讨论了在二氧化钛纳米分散液中制备聚氨酯乳液的可行性,分别制备了纳米二氧化钛改性的芳香族聚氨酯和脂肪族聚氨酯乳液,得到了稳定乳液。通过紫外光谱分析,发现脂肪族聚氨酯与纳米二氧化钛共聚乳液薄膜在紫外区域400-200nm区域出现很明显的吸收峰。纳米二氧化钛的加入使芳香族聚氨酯乳液胶膜的拉伸强度增强,断裂伸长率下降。此外,对试样进行了DSC分析,发现共聚物在136-145℃出现明显的新的吸热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