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苏打盐渍土种稻时,掌握盐碱活动规律,确定合理灌溉技术,是保证各生育期供水、淋洗盐碱,防止次生盐渍化的重要环节。一、泡田洗盐苏打盐渍土开发种水稻,要提早泡田。黑龙江省西部地区一般在4月上旬到5月中旬泡田结束。因为时间久,水中溶解盐分也多。耕层冲洗后盐分小于0.15%,1米上层内盐分降到0.15~0.25%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疏勒河灌区盐渍土分布的实地调查,探究盐渍土分布状况及其对水利工程设施的影响。结果表明:研究区域内盐渍土类型以亚氯盐渍土和亚硫酸盐渍土为主,土壤盐分在水平方向上由HCO3·SO42-变为SO42-·Cl、Cl·SO42-最终变为Cl型,在垂直剖面上呈现表积现象,盐分主要集中在表层0~30cm范围内。盐渍土对水利工程设施的破坏主要包括盐胀、冻胀、翻浆、腐蚀、淤积。研究可为研发盐渍土条件下水利工程健康运行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3.
水盐运动规律是研究盐渍土发生演变和防治措施的基础。内蒙古黄河河套灌区的地下水系灌溉蒸发型,人工灌水和土壤蒸发在水盐运动中起主导作用。通常,春季气温上升土壤解冻盐分随水分向表层聚集,夏灌以后盐分又随灌水向下层移动,使作物生育期耕地土壤处于脱盐过程。冬季土壤冻结期水盐运行的方向、强度、机理以及诸影响因素的研究较少,这些问题对盐渍土改良都有极重要的理论与实践意义。河套灌区五原盐碱土改良试验站,1962~1964年,曾进行土壤冻结期水盐动态的观  相似文献   

4.
土壤中可溶性盐的分析是研究盐渍土盐分动态监测与盐渍化防治的重要基础工作。利用地统计学方法研究了田间尺度下土壤盐分离子的空间变异特征,运用Kriging插值绘制了盐分离子的空间分布图。结果表明:除Cl-和Ca2+属强变异强度外,其他离子均具有中等变异强度;受结构性因素和随机性因素的共同作用,除Ca2+与总盐外,其余各盐分离子均具有中等强度的空间相关性,自相关距差异不大;Kriging插值图表明大部分盐分离子的空间结构性都较好,中部的离子含量明显低于其他方向。研究结果为孔雀河灌区盐渍化土壤的防治、改良和利用提供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5.
新疆呼图壁县军塘湖流域下游十八户村开展盐碱地棉花膜下滴灌土壤盐分检测及监测试验,主要目的:1掌握棉花膜下滴灌土壤盐分变化规律;2研究制定符合实际、切实可行的水盐调控方法,为进一步探寻有效控制北疆干旱区棉花膜下滴灌盐渍土盐分扩大的方法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6.
冻融条件下苏打盐渍土的水盐变化规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冻融作用是导致我国北方半干旱地区土地盐渍化的主要原因之一。以吉林西部大安市为研究区域,通过野外调查和样品采集,开展了盐渍土的室内试验,研究了冻融过程中土壤水盐的运移规律。研究结果表明:该地区土壤中的水盐在冻融过程中经历了两次迁移过程,不同阶段具有各自的特点。冻结过程中,未冻层的水不断向冻层迁移并随之冻结,盐分亦随水分迁移;融化过程中,未融化的冰层阻碍水盐下渗,上层滞水向表层运移并蒸发,使表层盐分急剧增加。在水盐运移过程中,电导率与总盐的变化具有良好的相关关系。室内模拟试验为进一步阐明该区盐渍土的形成机理与影响因素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7.
在半湿润气候环境下,围填海区的表层土壤正面临着复杂的盐渍化问题。以压实填土为研究对象,通过土槽模型再现了潜水蒸发与侧向壤中流共同作用下的盐分运移过程,以探明围填海区的盐渍土形成机制。结果表明,在蒸发作用驱使下盐分向上补给,表层土壤的初始积盐类型为CaSO_4,海水对填土层的盐分补充导致积盐类型转变为CaCl_2和NaCl。在陆相渗流作用下,填土中将形成相对稳定的渗流状态。自由水面线以上为积盐状态,盐分类型以CaCl_2和MgSO_4为主;自由水面线以下为脱盐状态,盐分类型以CaCl_2和NaCl为主。土壤水盐的运移将改变酸碱度环境,pH值将随着含盐量的增加先下降后上升。在陆相地下水的补给下,填海造陆区的盐渍化防治工作应当重点关注地下存在挡水层或建筑物基础密集的地区。  相似文献   

8.
盐碱土的水利改良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黑龙江省盐碱土面积93.08万公顷,其中草原面积30.9万公顷,占33.3%;耕地面积13.44万公顷,占14.4%;其它用地48.74万公顷,占52.4%。盐碱土主要分布在黑龙江省安达、大庆、林甸、肇东、肇州、肇源县(市)一带,土壤中水溶性盐分组成以苏达为主,又称苏达盐渍土,属内陆型盐渍土。由于苏达盐渍土含有过多的水溶性盐分,加大了土壤溶液的浓度,使农作物吸水难,生长不良,甚至枯死。有资料标明,当土壤盐分含量超过0.1%,  相似文献   

9.
浅议灌溉对环境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灌溉对环境的影响1.1灌溉对农田土壤的影响灌溉的发展对农田土壤增加了某些潜在危险,如加速水冲蚀、土壤硬结、盐碱化及土肥退化。土壤的盐分是随水分运动而运动的。在土壤水蒸发时,由于土壤毛管水作用,土壤盐分从深层土壤向表层输送,水分蒸发,盐分积累在土壤表层。在降雨或灌水时,入渗的水挟带溶盐向下层移运,使表层盐分逐渐降低。地下水位高是土壤盐碱化的根源,灌溉增加了土壤水分,抬高了地下水位,若有灌无排或灌溉不当,特别是高矿化度的水用于灌溉会加速盐分在土壤表层的积累,打破盐分自然平衡状态,引起土壤渍涝和次生…  相似文献   

10.
运用双线圈电磁感应仪EM38进行河口区土壤盐渍化采样,并结合回归模型与地统计方法对长江河口北支入海口区域进行土壤电导率的空间变异研究。研究表明:双线圈EM38大地电导率仪增添了两个深度土壤表观电导率的测量,对不同深度土壤盐分含量的表征效果较好,相关系数均达到显著水平。土壤盐分的垂直分布规律显示,东部距江海较近区域土壤盐分呈现表聚型,北部西部地区土壤盐分多呈底聚型,与研究区域地下水条件有一定关联。统计分析表明,土壤电导率表层变异性高于其他层次,表层土壤电导率的平均测值也较高。土壤电导率空间分布显示,以距入海口和江堤越近土壤盐分含量越高,且随着距入海口和江堤距离增加,盐分含量增加。沿江沿海地区土壤盐分含量较高,且由于地下水位较高土壤盐分有表聚风险。  相似文献   

11.
暗管排水和稻田淹灌相结合治理盐碱地,是当前应用较广泛的排盐措施。为了探索暗管排水和稻田淹灌联合应用的排盐效果,对内蒙古河套灌区120 hm~2暗管排水稻田3次主要排水前后土壤盐分变化进行监测,基于地统计学方法分析排水前后区域盐分空间变异特性,并对不同生育期的排盐规律进行总结。结果表明:暗管排水促进了稻田土壤盐分的均质化,0~20、20~40、40~100 cm土层经过3次排水后,变异系数CV分别为35.66%、30.85%、29.43%,表现为中等变异,空间结构比下降54.3%、77.7%、5.2%,内在因子的不断强化使得土壤具有空间自相关性,3次排水因不同生育期需水特性的影响,分形维数关系为D_2 D_1 D_3; 3次暗管排水后,盐分由高盐异质性向低盐均质性转移,3次排水前含盐量分别小于临界点7.8、8.0、6.2 g/kg的土壤,排水后可降至2.0~6.0、2.1~6.4、1.1~4.8 g/kg之间,区域内的绝大部分样点朝着均一化方向发展,第1次排水(4月16日)含盐量小于9g/kg时,脱盐率与初始值呈正相关关系,第2次(7月16日)和第3次(9月6日)排水脱盐率随着含盐量的增加而增加;对高盐-低盐的转化过程的定量分析来看,经过暗管排水,重度盐渍土面积降低了69.12%,轻、中度盐渍土面积上升了20.99%、51.15%,不同等级土壤在不同深度的区域分布情况趋于一致,总体呈现东北高西南低的趋势,离强排泵站越近(远),土壤的含盐量越高(低)。研究成果对于内蒙古河套灌区盐碱地改良和土地资源的高效利用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2.
滨海盐渍土的强度特性试验与机理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深入研究滨海盐渍土等特殊黏土的不良工程特性产生的物理化学机制,结合中国交通建设股份有限公司在科威特 Bubiyan 岛的海港盐渍土软基加固工程现场的盐渍土地基开展试验研究。通过十字板剪切试验、三轴试验、直剪试验、液塑限试验与成分分析、电化学特性等物理化学试验,探讨在水的作用下由可溶盐离子引起的土颗粒表面微电场的变化对盐渍土抗剪强度的影响,并与广州南沙软土的工程特性进行了对比。试验及分析结果表明,自然成因、可溶盐含量和颗粒表面电荷密度是两者在强度特性上产生差异的重要原因,同时也是科威特滨海盐渍土具有低强度、低液塑限等宏观不良工程特性的主要因素,对滨海盐渍土强度特性的研究为指导该项目的软基处理方案提供了实验参数与理论基础,并为滨海盐渍土地区的地基处理提供了有益的参考。  相似文献   

13.
为了确定固化盐渍土的最优改良方案,应用响应曲面法优化了石灰与粉煤灰复合改良盐渍土的室内试验方案。通过室内试验,测试了改良后盐渍土的无侧限抗压强度值,应用Design-Expert8.0软件分别选取含盐量X_1、石灰掺量X_2、粉煤灰掺量X_3为试验因素,利用Box-Behnken响应曲面法进行试验设计,分析了含盐量、石灰和粉煤灰掺量对固化盐渍土无侧限抗压强度的影响,并确定了盐渍土的合理改良方案。结果表明,二灰固化盐渍土最优配比:含盐量X_1为3%,石灰掺量X_2为12%,粉煤灰掺量X_3为24%时,固化土的无侧限抗压强度指标达到最大,该模型预测值为0.784MPa,与实测值仅相差0.014 MPa。响应曲面法可以用于各类固化盐渍土改良方案的比选和研究,对滨海盐渍土的其他固化方法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4.
为了研究外界自然条件下的盐渍土盐胀特性与水热传递变化特征,进行了含盐量和干密度单向控制下的室内膨胀变形试验和为期一年的地基变形、地温和含水率综合监测现场试验。结果表明:盐渍土地基温度传递呈现正弦波式的周期性变化,自然环境温度对地基土体的有效影响深度为1.8 m,在0.8 m附近存在正负温度的过渡交界面;盐渍土地基水分迁移的基本动力来自于土层温度场的变化,距离地表0.6 m以上土体的含水率随温度变化的幅值最大;盐胀变形的主要分布区在地层1 m以上深度范围内,盐渍土盐胀变形主要受温度、分水、含盐量和干密度影响,盐胀变形快速发展的温度区间为10℃^-5℃,严寒期盐胀变形发展受毛细水的冻结影响而减缓,含盐量在2%以上的盐渍土对于温度变化的敏感性增强,盐胀增长趋势更为突出,盐渍土盐胀变形快速发展所需的降温幅值随干密度增大而减小。  相似文献   

15.
盐渍土在冻融循环作用下,主要表现出盐胀和冻胀特性,对土体结构造成破坏,土体发生变形,从而降低土体强度,给工程建设造成危害。为改良盐渍土、防治盐渍土病害,从盐渍土病害产生的机理出发,介绍了结晶压力是导致土体结构发生破坏、土体发生变形的本质因素,证实了结晶压力的大小与孔隙大小有关。水盐迁移会加剧盐胀和冻胀的发生。在冻融循环作用下,水分和盐分向土体表层发生运移。盐渍土的盐-胀特性受土体的干密度、含水量、含盐量、荷载和温度的影响,不同因素的影响程度不同,干密度的影响较含水量小。干密度越大、含水量和含盐量越高、降温速率越慢,盐-冻胀越强烈。荷载对盐-冻胀有抑制作用。通过对盐渍土病害机理的研究,结合盐渍土盐-冻胀的影响因素,从土质改良、加固土体、阻断水盐通道和温度控制四个方面阐述了冻融作用下盐渍土的改良方法,可供盐渍土地区的工程建设参考。目前关于结晶压力的研究主要是定性方面的,水盐迁移的研究以室内试验为主。未来对盐渍土病害机理的研究将主要集中在结晶压力的定量研究和水盐迁移的现场试验等方面。  相似文献   

16.
地膜覆盖条件下土壤水及溶质运移规律的室内试验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针对黄淮海地区大面积种植棉花并采用地膜覆盖这一现状,采用室内模拟试验法,研究了地膜覆盖后土壤剖面上的水盐运移特点和规律.研究结果表明,在盐碱地上采用地膜覆盖,一方面可以减少土壤水分的蒸发,提高表层土壤的湿度;一方面由于通过土壤表层蒸发的水分减少,土壤中的盐分的表聚作用大为减弱,抑制了土壤返盐过程.  相似文献   

17.
咸淡水交替淋溶下土壤盐分运移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确定咸淡水交替灌溉后土壤盐分的运移规律,采用2 g/L,4 g/L两种矿化度的咸水分别与淡水连续、交替淋溶室内土柱,初步研究了咸淡水交替淋溶下土壤盐分的变化规律。研究结果表明:咸淡水交替淋溶下土壤表层盐分逐渐下移,两个试验处理的土柱都出现积盐情况,且4g/L时的积盐量大于2 g/L时的积盐量,土壤溶液中Na+,Ca2+的分布与EC值的变化规律基本一致,在此条件下盐分的增加没有引起土壤的碱化,灌水结束后,两个试验处理的土壤溶液EC值都小于4 dS/m,在作物耐盐的范围内,可推广应用到大田咸淡水交替灌溉中。  相似文献   

18.
固化土力学强度指标与固化土结构变化的关系是盐渍土特性研究中的重要问题。选取颗粒粒度分维D_(ps)、颗粒定向分维D_(di)、等效直径D_e为试验因素,利用响应曲面法进行试验。响应曲面模型可以对固化土的力学性能指标进行分析和预测,利用该模型研究石灰固化盐渍土的力学强度指标与最优微结构参数之间的关系,并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固化土微结构最优指标是粒度分维D_(ps)为0.8、颗粒定向分维D_(di)为0.93、等效直径D_e为1.75时,固化土无侧限抗压强度q达到1.636 MPa,与实测值仅相差0.038 MPa;黏聚力c为456.7 k Pa,与实测值完全一致;内摩擦角为39.6°,与实测值仅相差0.2°。该模型为探讨各类固化盐渍土物理化学指标、各掺加料比例及固化土微结构之间相互关系提供了借鉴和依据。  相似文献   

19.
吉林农安县盐渍土理化特性及水盐运移规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吉林省农安地区盐渍土土样为研究对象,通过研究其基本理化性质以及土样中水分和盐分变化规律,分析了农安地区盐渍土的性质及其对水盐运移的影响。结合相关文献中研究区的气象资料及试验成果可知,该地区水盐迁移具有明显的季节性:在未冻结期,春季干旱土体以蒸发作用为主,土中水分带动盐分向地表方向迁移,地表浅层土的含水率低,但盐分聚集;夏季多雨,以淋滤作用为主,水分带动盐分向下运移;在冻结期,受温度梯度的作用,盐分随水分向冻结锋面迁移。研究成果可为农安地区盐渍土水盐运移规律研究及道路翻浆的防治提供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