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大清沟钼多金属矿受地层、构造、岩浆岩控制。成矿具有高—中—低温热液成矿特征。通过对地层、构造、岩浆岩、矿化等成矿因素分析基础上,阐明大清沟钼多金属矿地质特征,对找矿及扩大找矿范围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
海南省陵水县岭门钼矿是近年来新发现的一处矿点,位于九所-陵水断裂带东侧,成矿地质条件优越。本文结合区内地质找矿工作成果,在系统分析区域成矿地质背景、矿区地质特征、矿床地质特征的基础上,对矿床成因、找矿前景进行了研究。研究表明:岭门钼矿成矿作用与早三叠世中粗粒角闪黑云正长花岗岩关系密切.早三叠世岩浆活动为矿床的形成提供了成矿元素活化、迁移和富集的热源条件和驱动力;断裂构造及其次级裂隙系统控制了矿体的产状、形态和矿化强度,提供了成矿流体的聚集空间和沉淀场所,矿点具有高温热液脉型钼矿的成矿特征。  相似文献   

3.
本区位于闽西南坳陷带南东侧,处于福建政和—广东大埔北东向深大断裂及上杭—云霄北西向深断裂的复合部位,成矿地质条件较好。从区域地质背景、矿体地质特征等方面介绍了永定大兴矿区钼矿床的地质特征,并对矿床成因及找矿标志进行了分析,初步认定本矿区钼矿成因类型为岩浆热液脉型钼矿床,控矿因素以构造为主,钼矿成因与硅化、黄铁矿化、绢英岩化、云英岩化、钾长石化关系密切,是指导找钼矿的重要标志。  相似文献   

4.
借鉴国内外对斑岩性钼(铜)矿床的前沿性研究成果,介绍了矿床地质特征、成矿理论及钼矿评价标志,并与浙西南区的钼矿进行钼矿成矿理论的适用性对比.在此基础上,对浙西南区的钼资源潜力作了分析.  相似文献   

5.
中国钼矿资源现状及国家级钼矿床实物地质资料筛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中国钼矿床的成矿类型、成矿规模、成矿时代和分布等特点,简述了我国钼矿资源现阶段状况,提出了我国钼矿床实物地质资料筛选需要考虑的条件。结果表明:我国钼矿床类型多,以斑岩型为主,矽卡岩型次之,热液脉型、沉积型、海相火山岩型较少;我国钼矿床规模大,现阶段勘探、开发的矿床以大型、超大型矿床为主;钼矿床的成矿时代以燕山期成矿为主,其次为喜山期、印支期和海西期;钼矿床资源分布广泛,相对集中在燕辽、东秦岭、小兴安岭-张广才岭和大兴安岭4个钼矿矿集区。根据我国钼矿资源特点,结合国家实物地质资料馆馆藏规划,提出了当前符合国家实物地质资料馆收藏保管的34个钼矿床名录。  相似文献   

6.
根据区域成矿地质背景和周围已发现钼矿床分布特征,对寺沟地区成矿地质特征、矿(化)体地质特征、矿床类型、找矿标志和控矿因素进行了总结,认为寺沟地区钼矿类型为斑岩型。根据地、化、遥的综合分析,寺沟地区深部可能存在隐伏岩体,成矿物质来源于隐伏斑岩体。通过钻探验证,深部大理岩与片岩转换部位是矿体赋存的有利位置。最后对找矿前景进行了分析,认为寺沟地区成矿地质条件优越,具有较好的找矿前景。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罗村钼矿床的围岩地质特征的描述,分析围岩特征与成矿之间的关系,总结矿化规律,为今后找矿指明方向,同时也为今后钼矿的研究提供资料.  相似文献   

8.
通过分析东戈壁钼矿床矿区地质、地球化学特征,分析异常的元素组合、分布、组分分带等特征,研究异常与矿化的相互关系,总结矿床成矿规律和找矿标志,提出了斑岩型钼矿床的找矿重点部位。  相似文献   

9.
东戈壁钼矿区地球化学特征及找矿标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分析东戈壁钼矿床矿区地质、地球化学特征,分析异常的元素组合、分布、组分分带等特征,研究异常与矿化的相互关系,总结矿床成矿规律和找矿标志,提出了斑岩型钼矿床的找矿重点部位。  相似文献   

10.
在探讨安妥岭地区的系列成矿地质特征基础上,重点分析了安妥岭斑岩型钼矿床的成矿作用、成矿时代以及成矿物质的来源,并建立了安妥岭钼矿矿床成矿模式,目的是为在本地区以后的勘查找矿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