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前言 近年来,世界各国的通信事业发展很快,特别是我国的通信事业正在超常规的高速发展,成百上千个万门程控电话交换局陆续开通,光纤、微波等传输大通路相继投入使用,一些地区基本上实现了二化一复盖,即交换程控化、传输数字化、无线全复盖。随着通信事业的大发展,通信电源设备在更新换代,通信电源系统在逐步向集中监控、少人值守或无人值守发展。  相似文献   

2.
《现代通信》2007,(3):117-118
为了表彰和宣传通信电源界的优秀人才,推动通信电源领域的优秀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的培养工作.营造一种尊重通信电源技能人才的氛围,进一步提高通信电源的维护管理水平,从而推动我国通信电源事业的健康发展,中国通信电源论坛于2006年首次开展了“中国通信电源十大杰出人物”评选活动,在业界产生了积极的反响。  相似文献   

3.
如今我国各个领域均得到了很好的发展,尤其在通信事业不断发展后,人们的生活质量有了更大的提升。然而在此过程中通信质量往往会受到其他因素的影响,如通信电源设备方面,其一旦发生雷电过电压现象,即很有可能对通信质量产生影响,甚至有可能引发安全事故。本文通过查阅相关资料,简要介绍了通信电源设备、通信电源雷击侵入途径,并提出了行之有效的通信电源设备的雷电过电压防护措施,以期能够为提升我国通信电源设备的安全性、稳定性方面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相似文献   

4.
《电信技术》2007,(5):74-75
为了表彰和宣传通信电源界的优秀人才,推动通信电源领域的优秀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的培养工作,营造一种尊重通信电源技能人才的氛围,进一步提高通信电源的维护管理水平,从而推动我国通信电源事业的健康发展,中国通信电源论坛于2006年首次开展了“中国通信电源十大杰出人物”评选活动,在业界产生了积极的反响。  相似文献   

5.
《电信技术》2006,(5):56-59
为了表彰和宣传通信电源界的优秀人才,推动通信电源领域的优秀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的培养工作,营造一种重视通信电源安全、尊重通信电源人才的氛围,进一步提高通信电源的维护管理水平,从而推动我国通信电源事业的健康发展,中国通信电源论坛于2006年1月启动了“2006中国通信电源十大杰出人物”评选活动。  相似文献   

6.
彭广香 《电信技术》2012,(11):13-15
1 引言 通信电源是通信网络的关键基础设备。在通信网络发展初期采用的相控整流电源满足的只是基本的稳压供电要求,而在通信事业大发展的10几年中,通信电源行业在强劲需求带动下经历了快速变革。纵观通信电源发展过程,  相似文献   

7.
电源设备是通信设备的基本设施,由于通信事业的迅猛发展,需求的猛增形成了电源设备的巨大市场。又值世界电源技术的更新换代之际,通信电源得到了“质”和“量”两方面的发展机会。为赶上世界电源技术的发展潮流,我国采用了引进国外先进技术、自己研制以及中外合作等多...  相似文献   

8.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随着IT技术的进步,首当其冲的就是通信技术,从我国近些年来的通信事业的实际发展情况也足以证明.有线通信和移动通信的信息量都大大增加,通信在其准确性和可靠性方面也迎来了新的挑战.通信得以畅通无阻要依靠电源,电源若存在问题就造成不可避免的损失,因此,应该充分重视电源系统的建设工作.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随着我国现代化通信事业的迅猛发展,与之紧密相联的通信电源产业也进入了一个蓬勃发展的时期.尤其是近两年,在技术的研发上,新型高频开关电源产品正向着智能化、小型化、高功率密度的方向发展,伴随着全国各地雨后春笋般新建起来的通信基站,通信电源市场呈现出了一番前所未有的繁荣景象.本文就近年来国内通信电源的发展状况,及未来通信电源市场的发展形势做一个简要分析.  相似文献   

10.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通信事业取得了飞速发展和长足进步。作为整个电信网的“心脏”部分——通信电源也获得了很大发展,老式的晶闸管相控电源正在逐步被高频开关电源取代。由于新型高频开关电源(如武汉洲际通信电源集团有限公司制造的DUM系列大容量智能型高频开关  相似文献   

11.
通信电源是电信网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发展对于通信事业的发展尤其是通信网络可靠性、稳定性的提升有着深远的意义.因而研究通信电源技术现状及其发展趋势,有着很强的现实意义.本文分析了通信电源的发展现状,并研究和展望了通信电源未来的发展趋势,以期为通信电源的研究和发展做出一定的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12.
郑洪 《通讯世界》2001,(6):57-59
回顾:国内产品这样走来早在80年代,国外一些先进国家已相继开发出高频开关整流技术,并将它应用到通信电源上,这种技术具有体积小、效率高和智能化等特点。进入90年代以来,通信领域已普遍采用这种新型通信电源。我国在90年代初期也紧跟这股潮流,大量采用高频开关电源作为通信主设备的配套产品,从而刺激了国内通信电源市场的迅速成长。通信电源市场在90年代的急剧扩大主要有两方面的原因:一是得益于中国通信事业的大发展。当时每年程控交换机的需求以几何级数递增,从而导致通信电源的需求也随之剧增;二是进入90年代,我国的改革开放…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我国通信事业在超常规地快速发展。伴随着传输、交换设备日新月异的变化,电源设备正在更新换代。其供电方式由集中走向分散,维护方式由有人值班、预检预修过渡到少人或无人值守、值检分开、集中监控管理。总之,我国通信电源专业正处在方兴未艾新时期,设备的自动化功能越来越先进,可靠性和重要性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 本文就我国通信电源设备和供电系统的发展动向,谈谈我们个人的一些看法。  相似文献   

14.
通信电源维护管理过程中具有的问题越来越明显,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通信事业的长远发展。本文主要针对通信电源维护与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同时提出了有效的解决措施。  相似文献   

15.
《通信世界》2007,(17):33-34
为了表彰和宣传通信电源界的优秀人才,推动通信电源领域的优秀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的培养工作,从而推动我国通信电源事业的发展,营造一种重视通信电源安全、尊重通信电源技能人才的氛围,本着客观、公正、公平、透明的原则,同时兼顾广泛性,“中国通信电源论坛”在中国六大电信运营商、中国通信标准化协会和中国泰尔实验室等单位的支持和指导下,经过充分调研和精心筹备,于2007年2月启动了“2007中国通信电源十大杰出人物”评选活动。通过单位或者个人自荐、评选委员会初评、网上投票等方式评选出20名候选人,在“中国通信电源论坛”第五届年会上,采取现场无记名投票方式评出10名杰出人物。  相似文献   

16.
一、为什么要逐步实施 集中监控管理 近年来,我国电信网的规模急剧膨胀,通信事业在超常规的高速发展,其发展速度是空前的。由于装备网越来越大,影响面越来越广,保障通信也就愈来愈重要。估计两年内,全国将要实现交换程控化、传输数字化、无线全复盖。伴随着通信事业的大发展,通信电源专业也得到了长足的进步,其心脏地位正在逐步被校正。  相似文献   

17.
1 概述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各项事业都得到了长足的发展。特别是近几年来,党和国家加大了基础产业如交通、通信、能源等的投入,通信事业得到超过常规的发展。国外的先进技术大量引进,国内的新产品也层出不穷,新的通信设备对电源提出了新的要求,新技术的使用导致新电源设备的出现,而新型电源设备的使用也使原来的生产方式,供电方式,维护方式,管理方式等发生了  相似文献   

18.
《通信世界》2007,(17A):33-34
为了表彰和宣传通信电源界的优秀人才,推动通信电源领域的优秀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的培养工作,从而推动我国通信电源事业的发展,营造一种重视通信电源安全.尊重通信电源技能人才的氛围,本着客观.公正.公平、透明的原则,同时兼顾广泛性,“中国通信电源论坛”在中国六大电信运营商、中国通信标准化协会和中国泰尔实验室等单位的支持和指导下,经过充分调研和精心筹备,于2007年2月启动了“2007中国通信电源十大杰出人物”评选活动。通过单位或者个人自荐、评选委员会初评.网上投票等方式评选出20名候选人,在“中国通信电源论坛”第五届年会上,采取现场无记名投票方式评出10名杰出人物。[编者按]  相似文献   

19.
王其英 《通信世界》2002,(17):36-37
随着IT技术的扩展,通信技术无疑首当其冲,近年来我国通信事业的发展现实也充分说明了这一点。无论是移动通信还是有线通信,其信息量都急剧增加,这对通信的可靠性和准确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由于电源是保证通信畅通的基础,稍有差错就会导致严重的后果,因此,对电源系统的建设不可轻视。近年来我国通信电源产业得到了长足的发展,这其中有国外独资、内外合作引进技术以及国内自行研制开发生产的厂家等,彻底改变了以前仅靠几个少数的厂家掌握产品货源的局面。通信电源技术也有了飞速发展,从1963年的可控硅整流器到1965年的三极管直流…  相似文献   

20.
随着通信技术的飞速发展,电信网已由模拟走向数字,程控交换已取代了机电制,光纤将成为主要的传辖手段。在蓬勃发展的通信事业中,通信电源技术的发展速度前一时期远不如其它通信设备,但近几年通信电源技术正在以超常的速度发展,一些高新技术在通信电源设备中得以采用,特别是计算机技术应用于新的电源设备中,使新一代的电源设备具有了智能化的特点,可以实现无人值守及远端集中监控,这就使通信电源系统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通信电源技术的发展主要可概括为以下五个方面的内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